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美儀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只」與日語相應形式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zhi"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with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範圍副詞「只」だけ(dake)しか(shika)漢日對比
英文關鍵詞: Adverb “Zhi”, Japanese“dake”, Contrastive analy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5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漢語「只」一般認為是具有限定功能的範圍副詞,本文根據Halliday (1985,1994,2004)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為主要架構,透過文獻與自行建置的漢日平行語料庫分析探討漢語「只」的核心語義、篇章功能乃至於語用功能,並且由語料庫分析了解對應於漢語「只」的日語相應形式。
    根據Horn(1969)的語義蘊含概念與Levinson(1983)的語言梯級理論,筆者嘗試將「只」依其所限制的部分與被排除的部分之間的關係分成兩個義項:唯一義和上限義。前者表示限制的部分與被排除的部分並無序列大小關係,後者則具有序列關係。而將「只」的核心語義定為「在某一範圍中限制其中一個或一類,表示與其他的不同」。由此延伸至篇章層面,發現句中「只」常有與之相對的成分,因而產生具有對比意義的語義焦點。經由測試,證明「只」具有帶出對比焦點的特性。又因為「只」在複句中常與前句的情況相對的逆接關係,因此認為「只」在句與句間的銜接關係上具有轉折功能。進入語用層面,經初步分析,筆者認為「只」具有表現「不滿足預期」的語用功能。
    接著,再藉由漢日對比語料庫分析,印證了筆者的研究預設,得到漢語「只」的日語相應形式以だけ(dake)、しか(shika)為主,而這一組日語詞彙為具有限定範圍的焦點助詞,在詞類及句法位置上與漢語「只」並不相同。但是在語義上與「只」相當,在篇章上也具有表現出對比焦點的功能。唯日語部分無法表現轉折功能。再者,だけ(dake)在語用上以表達客觀事實陳述為主;しか(shika)則有表示實際情況未達到說話者的期望,而產生「不滿足預期」的評價。因此語用層面上以しか(shika)與漢語「只」的功能更為接近。
    最後筆者將對比分析的結果檢視相關華語教材,並提出適用於日籍學習者的例句及練習,以期應用於華語教學。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adverb “zhi” in modern Mandarin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Using Halliday’s metafunctions (1985,1994,2004) as framework, it aims to analyze the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zhi” and Japanese “dake”, “shika”, and “bakari”, based on the database collected from magazines and novels, which are written in Chinese and translated to Japanese.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Horn’s Implicature theory (1969) and Levinson’s “Linguistic Scale” (1983), 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zhi”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n the first category, there is no sca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mited and the excluded; in the second, sequential order matters. 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zhi” can be defined as “limiting one item or category within a certain range and indicating its contrast to others.” Extending this to the discourse level,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zhi” produces a contrastive focus in sentences. Additionally, testing indicates that “zhi” is able to bring out contrastive focus. Furthermore, in complex sentences, “zhi” often functions as a disjunctive marker to indicate the contrast between clauses. Finally, in terms of pragmatic function, preliminary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zhi” can be used to express that an expectation is not satisfied.
    Nex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database, we proved that “dake” and “shika” in Japanese correspond to “zhi” in Mandarin Chinese, not because of their sentential position, but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 functions. Like “zhi” in Chinese, “dake” and “shika” are focus particles which indicate the contrastive focus in sentences. However, they cannot express the contrastive meaning in a complex sentence. The contrastive meaning relies on other contrastive conjunctions. Additionally, Japanese “shika” is closer to Chinese “zhi” on the pragmatic level than “dake” because they both can refer to the fact that the reality is not satisfied as the speaker expects.
    Finally, based upon the result of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 are provided to help Japanese learners learn “zhi” in Mandarin better.

    目 錄 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本文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只」的語義功能 3 1.1 「只」的歷時語義發展 3 1.2 共時語義及詞類 6 1.3 範圍副詞 10 1.4 語義指向 16 1.5 小結 22 第二節 「只」的篇章功能 23 2.1 各學者對焦點的定義 24 2.2 焦點敏感算子 28 2.3 「只」與對比焦點 32 2.4 小結 35 2.5 前景(foreground)與後景(background) 36 第三節 「只」的語用功能 37 3.1 預設(presupposition)與焦點 37 3.2 等級蘊含(scalar implicature)關係 39 3.3 「只」的情態(modality)意義 41 第四節 小結 45 第五節 「只」與「才」、「就」之對比 47 5.1 語義層面 47 5.2 篇章及語用層面 48 5.3 小結 51 第六節 漢語「只」的日語對應形式 52 6.1副助詞與焦點助詞(とりたて詞(toritateshi)) 53 6.2だけ(Dake) 55 6.3しか(Shika) 63 6.4 ばかり(bakari) 70 6.5小結 75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79 第一節 だけ(dake)、しか(shika)和ばかり(bakari)的三大功能分類 7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3 2.1語料庫建置及語料來源 83 2.2 「只」與其他詞的結合 85 第四章 語料分析與討論 97 第一節 「只」的語義層面 97 1.1「只」的義項的分類 97 1.2「只」與否定句 100 第二節 「只」的篇章層面 102 2.1 語義轄域及語義指向 102 2.2 「只」與對比焦點的關係 107 2.3 前景與後景 111 2.4 「只」在複句中的銜接功能 112 2.5 小結 114 第三節 「只」的語用層面 115 第四節 漢語「只」與日語焦點助詞「だけ(dake)、しか(shika)、ばかり(bakari)」之對比 118 4.1 語義層面 119 4.2 篇章層面 123 4.3 語用層面 130 4.4 日語其他相應形式 132 第五節 小結 134 第五章 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137 第一節 現行教材分析 137 第二節 教學設計 140 第六章 結論 145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4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47 【參考文獻】 149 【附錄】 157

    【中文】
    丁后銀(2003)。副詞「只」和「Only」的語用歧義探討。運城學院學報,第二十一卷第六期,頁89-90。
    上野惠司(1998)。《我問你答》。東京:白帝社。
    上野惠司(2003)。《標準中國語》。東京:白帝社。
    王海棻等編(1996)。古漢語虛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楚蓁(2008)。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太田辰夫(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db1x.sinica.edu.tw/kiwi/mkiwi/index.html
    古川裕(1989)。副詞修飾“是”字情況考察。中國語文,1989年第一期(總第208期), 19-32頁。
    石毓智、吳靜(2004)。限止連詞與轉折連詞的語義關係—ㄧ個英漢對比研究。外國語文研究,第4卷第4期,55-62頁。
    石毓智(2005)。判斷詞「是」構成連詞的概念基礎。漢語學習,2005年10月第5期,3-10頁。
    石毓智(2006)。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芝鍈(2007)。「連」字在焦點結構中的作用—談焦點結構分析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總142期),76-79頁。
    朱德熙(1998)。語法講義。香港: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杰(2005)。試論現代漢語語氣副詞狀語的信息功能。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三十三卷第二期,137-141頁。
    李明懿(2008)。論連詞與副詞的區分標準以引出目的之「好」與「以便」為例。2008年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37-245頁。
    李范烈(2009)。現代漢語副詞”只”的語義指向考察。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8月第28卷第8期,109-116頁。
    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谷衍奎編(2008)。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
    邢福義(2001)。邢福義選集。蕭國政編。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碧華(2005)。漢語副詞「又」之語義與語用分析。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華勇(2005)。現代漢語副詞語義轄域的類型。開南語言學刊,2005年01期,139-149頁。
    邵敬敏(1999)。副詞在句法結構中的語義指向初探。漢語論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邵敬敏(2001)。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周娟(2008)。「動+介+賓」結構的語義模式及認知場景。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3期,20-28頁。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范曉(1996)。動詞研究綜述。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周剛(1999)。表示限定的「光」、「僅」、「只」。漢語學習,1999年第一期,頁12-16。
    周小兵(1991)。限定副詞「只」和「就」。烟台大學學報,1991年第三期,頁92-96。
    徐烈炯、潘海華主編(2005)。焦點結構和意義的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徐以中(2003)。副詞「只」的語義指向及語用歧義探討。語文研究,2003年第二期,頁48-52。
    席嘉(2004)。與副詞“只”有關的幾個連詞的歷時考察。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五十七卷第六期,頁744-749。
    袁毓林(2003)。句子的焦點結構及其對語義解釋的影響。當代語言學,第五卷2003年第四期,323-338頁。
    殷何輝(2009)。焦點敏感算子「只」的量級用法和非量級用法。語言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一期,49-56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教材研發組(2008)。《華語簡易通—基礎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1999)。《實用視聽華語一》。台北市:正中書局。
    陳立芬(2002)。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市:文鶴出版社。
    陳俊光、劉欣怡(2009)。漢語「好」的多視角分析與教學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第6卷第2期,頁45-98。
    陳偉琳(1998)。限定副詞「只」、「就」語義指向辨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4期,頁78-81。
    陳偉琳(2001)。「只是」與「只+是」的用法及分野。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頁78-81。
    陳偉琳(1999)。「只有」與「只+有」的用法及分野。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4期,頁76-81。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電子辭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電子辭典—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
    教育部統計處。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清尾奈津子(2009)。 現代漢語持續貌「著」與日語相應形式的對比分析與其教學應用。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希亮(2002)。語言理解與認知。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陸儉明(2001)。陸儉明選集。沈陽編。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許威漢、陳秋祥主編(2002)。漢字古今義合解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許秀珠(2007)。現代漢語把字句與泰語相應句式的對比分析─兼談泰籍學生的華語教學應用。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秀霞(2008)。漢語動詞分類的句法搭配與教學應用。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余龍(2001)。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生活華語一》。遠東圖書公司。
    曹逢甫(1993)。對比與錯誤分析—以中英文句子總體結構的異同為例談兩者的關係。應用語言學的探索,132-160頁。
    張誼生(1996)。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語言研究,1996年第一期(總第三十期),128-138頁。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誼生(2001)。論現代漢語的範圍副詞。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頁107-113。
    張伯江、方梅(1996)(2001重印)。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張亞軍(2002)。副詞與限定描狀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福堳編(2002)。現代漢語虛詞辨析500例。北京:學苑出版社。
    張振華(2009)。淺析「只」語義指向謂詞性成分的條件及規律。現代語文(語文研究版),77-78頁。
    張麗麗(2009)。從限定副詞到充分條件連詞。清華學報,新39卷第3期,355-388頁。
    漢典。http://www.zdic.net/
    楊榮祥(2005)。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80)。中國話的文法。丁邦新譯。中文大學出版社。
    熊學亮(2003)。語言學新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赫琳(2009)。現代漢語副詞語義指向及其計算機識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鄧守信(2008)。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鄧根芹(2005)。限定性副詞「只」的句法、語義、語用分析。嘉興學院學報,第17卷第4期,91-96頁。
    蔡維天(2004)。談「只」與「連」的形式語義。中國語文,第299期,99-111頁。
    蔡清正(1996)。漢語排除性副詞和焦點結構的關係。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鄭良偉(1997)。焦點及領域—範圍關係F1-F3。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蔣紹愚(2000)。杜詩詞語札記。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1-37頁。
    劉月華等(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魯川(2003)。語言的主觀信息和漢語的情態標記。語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國語文雜誌社編。北京:商務印書館。317-330頁。
    盧英順(1995)。副詞「只」和「Only」的句法語義和語用比較。漢語學習,1995年第一期,頁32-36。
    謝佳玲(2006a)。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頁1-25。
    謝佳玲(2006b)。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2006年第一期(總第21期),頁45-63。
    顧志成(1994)。論漢語「只」的句法結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宣範(2007)譯。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 (1981). 漢語語法。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英文】
    Biq,Yung-O. (畢永峨) 1988. From focus in proposition to focus in speech situation: cai and jiu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ume 16, Number 1, 72-108.
    Biq,Yung-O (畢永峨) 1990. Question words as hedges in conversational Chinese: A Q and R exercise. 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 Monograph Series, Vol. 1.1, 141-158.
    Futagi, Yoko. 1998. The scope interaction between Dake ‘only’ and modals in Japanese. RuLing Papers 1, 93-117.
    Givón, T. 2002. Negation in language: Pragmatics, function,ontology. In Cole, Peter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Pragmatics (pp69-111). Academic Press.
    Gundel, J. K. 1999. On different kinds of focus. In Bosch, Peter & Rob van der Sandt (Eds.), Focus: Linguistics,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U.K.
    Harada, Yasunari & Noguchi, Naohiko. 1992. O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ake (and only). Ohio Stat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40, July, 125-144.
    Horn, L. R. 1969. A presuppositional theory of Only and Even. CLS 5.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Horn, L. R. 1989. A natural history of neg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Hu, Jianhua & Pan, Haihua. 2007. Focus 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Chinese existential You-sentences. Semantics and Syntax, Vol. 84, 133-145.
    Karttunen, L. 1974. Presuppositions and linguistic context.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1, 181-193.
    Krifka, Manfred. 1997. Framework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cus. In Proceedings of th ESSLLI '96 Coference of Formal Grammar, Prague, August, 11-12.
    Leech, Geoffrey. 1981. Seman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Leech, Geoffrey.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gman.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 R. 1986.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oth, M. 1985. Association with Focus. Ph. S. Dissertation, Unic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Rooth, M. 1992. A theory of focus interpretation.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1: 75-116.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Oxford, UK;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Wang, Yu-Fang. (王萸芳). 2005. From lexical to pragmatic meaning: Contrastive markers in spoken Chinese discourse. Text 25(4), 469-518.
    Wang, Yu-Fang. (王萸芳) 2006. The infromation structure of adverbial clauses in Chinese discourse. Taiwan Journal of Lingustics, Volume 4.1, 49-88.

    【日文】
    相原茂編。中日辭典(第二版)(2002)。東京:講談社。
    大河内康憲(1997)。中国語の諸相。東京:白帝社。
    奧津敬一郎、沼田善子、杉本武(1990)。いわゆる日本語助詞の研究。にほんごの凡人社。
    北原保雄、鈴木丹士郎、武田孝、增淵恒吉、山口佳紀(1981)。日本文法事典(1983年再版)。有精堂出版株式會社。
    グループ・ジャマシイ(1998)。日本語文型辞典。東京:くろしお出版。
    輿水優(1993)。《NHK気軽に学ぶ中国語》。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澤田美恵子(2007)。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とりたて助詞」の研究。くろしお出版。
    大活字版日中辭典(1987,2006)。小學館∕北京商務印書館。
    大活字版中日辭典(第二版) (1987,2006)。小學館∕北京商務印書館。
    丹羽哲也(1992)。副助詞における程度と取り立て。人文研究、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第44卷第13分冊,93-128頁。
    趙愛淑,1999。「しか」の意味―「だけ」との関連から。筑波応用言語学研究,第六卷,頁14。
    趙愛淑(2006)。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限定のとりたて詞の研究。서울 : 제이왠씨。
    野口直彥、原田康也(1996)。とりたて助詞の機能と解釈--量的解釈を中心にして--。郡司隆男(編),日文研叢書,制約に基づく日本語の構造の研究(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145-166頁。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