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維宜
Wei, I Cheng
論文名稱: 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
Research on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in the Athletic Class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高中體育班學習經驗生涯發展
英文關鍵詞: the athletic class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learning experience, career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3下載:8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質性方式藉由訪談、文件分析等質性方法探討臺北市某高中體育班不同專長項目學生在面臨「運動員」與「學生」雙重角色壓力下,對其在學期間的學業、訓練以及生涯發展規劃之學習經驗。結果發現:一、在學業學習經驗的部份:學生對於學科教師評價頗高,給予適當的學科學習內容,並以鼓勵、支持的態度教學,並形塑出了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在課程規畫方面,希望在主科(國文、英文、數學)方面能再增加時數;在寒、暑期課後輔導的部分,則希望課程可配合學校各校隊之訓練時間,建立相關辦法與制度;二、在專項訓練經驗方面:學生多數認同其教練之專業性,且認為教練對訓練成果、學業及生活教育皆有要求。在嚴苛的訓練的經驗中,隊友彼此鼓勵為堅持下去的力量,這些痛苦的經歷卻是最甜美且驕傲的回憶,且認為超出能力負荷的訓練是激發潛能的關鍵。當面臨學業與訓練必須取其重的情況之下,多以專項訓練為重心。三、在生涯發展與規劃方面:多數學生表示就讀體育班期間並未接收到關於升學的完整訊息,且師生皆認為高三開設體育班專門生涯輔導課有其必要性;並表示教練為影響體育班學生高中生活最深遠的重要他人,應加入輔導團隊當中協助學生。四、在生活歷程與感受的部份,研究參與者肯定住宿生活訓練獨立個性、加深團隊的情感以及人際間溝通的能力,這些經驗對於學生而言影響深遠。五、學生省思高中體育班學習經驗所帶來之影響,多數表示不論是否在高中三年達到了當初預期的目標,都得到了他處所不可尋的寶貴經驗,同時更瞭解了自己的能力與限制,以及從事運動這條路的多元性。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udying of the athletic class students’ schoolwork, trai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experience under the pressure of being both “athlete” and “student” throughout their studies by process approach to understand their meanings and values of the scenario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xpertise in sports of the athletic class of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through qualitative interview and data analysis. The finding shows that: 1. With regard to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students highly appreciate the academic teachers for providing appropriate leaning contents and their encouraging and supportive teaching attitude. In terms of course planning, it is hoped that the class hour of the main subjects (Chinese, English, Math) can be increased; for the after school program, it is hoped that the number of summer after school program can be increased. Indeed, they hope the school can set up rules to allow the after school program fitting the training schedule of each sport team. 2. In terms of expertise training experience: most students believe in the coach’s expertise and think the coach making requirement on their learning effect, schoolwork and life education. These painful experiences turn out to be the most beautiful memor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verloaded training is the key to discover potential. When facing the selection between training and schoolwork, students usually focus on the expertise training. 3. With regard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ost students indicate that they did not receive ful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o the entr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their studies in athletic class. Furthe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l believ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open the after school program for grade 12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students. They also indicate that the coach is the person who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4. In terms of life experience and feeling,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agree with the campus lodging assisting them in developing independent characters and improving the team spiritual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At the end, the coach and team members all become family. 5. While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experience on them, most of the students indicate that they all obtain valuable experience which can’t be received elsewhere regardless whether they have achieved the initial goal during their senior high school years. On top of that, they understand better about their capability and constraint and know the variety of sport opportunities.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誌 ………………………………………………………………Ⅲ 表 次 ………………………………………………………………Ⅴ 圖 次 ………………………………………………………………Ⅵ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2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範圍……………………………………………6 第五節 研究限制……………………………………………6 第六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過去、現在、未來: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科班 發展制度之沿革……………………………………8 第二節 從哪裡來,向哪裡去? 運動績優生之升學輔導…12 第三節 四肢發達、頭腦簡不簡單?體育班學生學業適應狀..14 第四節 PRACTICE ? PRACTICE ! 體育班學生的專項 訓練狀況……………………………………………21 第五節 向左走?向右走?運動員的生涯發展與相關問題…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選取………………………………………34 第二節 研究流程……………………………………………34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37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法………………………………………40 第五節 資料處理……………………………………………4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體育班學生之學業學習經驗………………………47 第二節 體育班學生專項訓練經驗…………………………52 第三節 體育班學生之生涯發展與生活歷程………………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75 第二節 建議…………………………………………………78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80 英文部份 ………………………………………………………………85 附 錄 附錄一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87 附錄二 團體訪談摘要(女籃) ……………………………………90 附錄三 我國優秀運動員暨教練生涯發展與輔導座談會發言紀錄.99 表 次 表1 適應狀況研究發現資整理相關文獻 ……………………………22 表 2 高中體育班專業課程相關法令表………………………………25 表 3 本研究高中體育各專長項目學習與訓練背景資料……………38 表 4 研究參與教師背景資料…………………………………………39 表 5 研究參與學生背景資料…………………………………………40 圖 次 圖1 研究流程圖………………………………………………………36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光輝(2007)。臺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永盛(1998)。中國、美國大學高水平運動員培養的比較。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1,(3) ,5-8。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建立運動選手選才制度。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李正合(1984)。運動員的職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56-57。
    李正、蔡文利 (2008)。體教結合”培養高水平籃球運動員”。中國體育學刊,
    15(10),65-68。
    邱芳玲(2001)。運動員對生涯規劃應有的認知。學校體育,12(4),54-59。
    李坤培(1999)。高中體育班學生活適應及影響選讀體育班因素之調查研究。台大體育學報,3,179-238。
    李坤培(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的省思。學校體育,109-114。
    李坤培(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脈絡與課程規劃之研究。台大體育學報,61-86。
    李坤培(2006)。高中體育班實施成效評估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33-46。
    李欣靜(2006)。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清楠(1984)。論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及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31-33。
    杜偉安(2003)。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體育班之學校適應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台北體育學院,臺北市。
    呂碧琴(1991)。運動員退休經驗研究:以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慶生(1994)。中國醫藥學院運動績優生的問題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23(4) ,
    48-51。
    周大友 (1984) 。運動員的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58-61。
    林正洲(2004)。臺北市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涯信念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台北體育學院,臺北市。
    周宏室(1992)。我國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的養成及未來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1(2),26-34。
    周宏室(2004)。運動教育學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宏室(2006)。體育班訪視之我見。學校體育,16(1),96-102。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市:濤石文化。
    林尚武(2006)。運動員教育的省思與生涯規劃的實踐。國民體育季刊,35(1) ,64-68。
    武育勇(1984)。運動員的生活管理。國民體育季刊,18(4),34-38。
    吳昌期(2001)。國中中途輟學學生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適應與升學意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吳敏華(2005)。高中籃球運動績優生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國棟(1984)。運動選手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4-49。
    吳萬福(1992)。運動教練的任務、類型及內容。體育與運動,81,32-38。
    胡業成(2005)。花東地區高中職運動績優生學校生活困擾與適應情形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洪嘉文、詹俊成(2005)。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華體育,19(1) ,63-71。
    施致平、黃蕙娟(200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解析。學校體育,16(5) ,23-33。
    段蕾(2007)。中國運動員退役問題:金牌背後沉重嘆息。瀋陽體育學院學報,6(3),13-22。
    徐元民(1985)。高級中學體育的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3),22-26。
    翁文峰(2005)。全國高中職羽球代表隊學生之學校適應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體育學院,臺北市。
    翁志成(1992)。我國大學生運動團隊的現狀與發展。大專體育雙月刊,3(2),88-93。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巿:師大書苑。
    張宏亮(1995a)。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探討(上)。國民體育季刊,24(2),77-84。
    張宏亮(1995b)。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探討(下)。國民體育季刊,24(3),156-164。
    張宏亮(1996)。運動績優保送生學習困擾及求助對象現況調查。大專體育,28,91-96。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莊翠玉(1989)。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教育部體育司(2001)。高中體育班訪視報告書。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司(2002)。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司(2006)。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臺北市。
    許建民(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7(4),102-109。
    郭遐煒(2006)。臺北縣立高中體育班就讀動機與專業課程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樹淵(1979)。運動績優保送升學科成績之比較分析。體育學報,2,121-12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龍雄(1989)。運動選手培訓的觀念與作法。國民體育季刊,18(3),44-51。
    黃金柱(1984)。影響運動績優保送生訓練意願因素之調查分析。體育學報,29,229-288。
    黃保東(2004)。高中職體育班升學與就業之現況調查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彭雅蘭(2004)。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臺中市。
    曾瑞成(2002)。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程瑞福(2006)。95年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訪視結果與檢討。高級中學學校體育班經營策略研討會。臺北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楗翔(2003)。運動績優生與一般生適應情形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馮麗花(2004)。優秀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楊明雄(1984)。我國運動績優學生輔導實施狀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詹俊成(2002)。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俊成(2003)。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楊珮琳 (2006)。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清泉(1984)。運動員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1-43。
    雷寅雄(1994)。運動績優生保送制度之我見。國民體育季刊,23(3),193-195。
    蔡大猷 (2006)。國民小學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盧雪梅(1988)。資賦優異學生社會與情緒發展的輔導。資優教育季刊,28,
    1-5。
    謝佳男(2000)。我國體育保送制度下體育保送學生面臨的問題。國民體育季刊,29(3),61-67。
    謝應裕(2006)。體育班行政運作-體育班設置相關法規。高級中學學校體育班經營策略研討會。臺北市。



    簡曜輝(2000)。我國學校體育與策略。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西文部分
    Bromwell, P. ; Gensler H. (1997), The Student Athlete’s Handbook, NY: John Wiley & Sons. Bryant, C. W. ; Clifton, J. (1990), A Comparison of Student-Athletes’ Grades In-Season vs. Out-Of-Season at Trentoil State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4 900).
    Castiglione, S. S. (1983). A comparison of college athletes, and non-athletes student developm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work values and needs-press variables. DAI-A, 43(10), 32-65
    Cascio, W. F. (1989).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Productivity,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fits(2nd ed.). Singapore: McGraw- Hill.
    Harrison, C. K. (2004). Female and male student athletes’ perceptions of career transition in sport and higher education: a visual elicitation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and Training, Volume 56(2), 485-504.
    Hollander, E. P.(1967).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Ps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 Wadsworth, Inc.

    Lazarus, R. S. (1969). Patterns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Effective. New York:
    Mcgreen-Hill
    Leonard, W. M. (1987). Situated behavior of the student-athlete in NCAA basketball. Arena-Review, 11(2), 79-93.
    McPherson, B. D. (1984). Sport participation across the life cycl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 213-230.
    Pinkey, J. (1991)Student-athletes and test taking: Some serious one-on-one. In E. F. Etzal, A. P. Ferrant, & J. W. Pinkey(Eds.), Counseling college student-athletes: Issue and intervention. (pp.135-149). Morgantown, M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Schein, E. (1978). Career dynamics: 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p. 40-46.
    Shaffer, L. F. & Shoben, E. J. (1956). The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 dynamic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ygiene. Boston: Houghton, Miffin Co
    Parmer, T.( 1993).The athletic dream-but what are thecareer dream of other African American urban high school student?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 131-145.
    Poduska, B. (1980).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 and dimension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Watt, Sherry K. & Moore III, James L. (2001). Who are Student Athletes?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 90, 7-18.
    Weston, L. M.(1984).Identifying problems and accommodating needs o football student athletes a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Berkely Calif: Glendessar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