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惠如
Hui-Ju Chen
論文名稱: 低識讀能力學生對科學文本「血糖的恆定」之閱讀困難研究
Study on the Reading Difficulties of Low Literacy Students about
指導教授: 楊文金
Yang, Wen-G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學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科學文本低識讀能力學生系統功能語言學閱讀困難
英文關鍵詞: Scientific Text, Low Literacy Student,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Reading Difficul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9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科學文本為了將科學知識更有系統的組織起來,通常會藉由很多的技術性詞彙來介紹科學概念,而這些訊息再經過語法隱喻、名物化的轉變,更容易讓學生在理解科學文本時遇到閱讀困難。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低識讀能力的學生,他們在閱讀科學文本時,可能會對這種語言的特徵產生許多的理解困難,而本研究的目的即是在探討低識讀能力學生在閱讀科學文本時,會遭遇到什麼閱讀困難。

    本研究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的理論為基礎,從小句的語言單位,來探討學生對小句內每個成分的理解情形和可能的閱讀困難。研究的標的文本為康軒版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一冊的「血糖的恆定」,在研究中,經由念課文、訪談等活動,來探討學生的閱讀理解情形。研究的發現有四點,首先,低識讀能力學生對過程詞,無論是動詞或動詞組都有閱讀困難,且在有動詞組形式的兼語句內對辨認各成分間的關係有困難;其次,低識讀能力學生理解參與者時,對深度越深的名詞組會產生越多的閱讀困難;接下來,低識讀能力學生對不同意義的環境成分都有閱讀困難的存在;最後,零代詞的現象會影響學生對其他成分的理解。

    研究發現低識讀能力的學生對科學文本會產生很多的閱讀困難,且在小句內的理解就出現問題,更不用說對整個語篇的理解。而藉由系統功能語法的理論,我們可以分析文本,也可以分析學生對科學文本的識讀能力,並進而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挑選適當的文本。研究發現也提供教師一個從語言的觀點來思考學生學習成就低落的原因,並建議教師將科學內容教學和科學語言教學並重,使學生能夠練習閱讀科學文本的技能,如此一來,他們就能夠從文本中直接得到科學知識。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low literacy students’ reading difficulty about homeostasis of blood glucose. Previous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may cause difficulties to low literacy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the basic unit of meaning is the claus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types of element. The major types of element are process, participants, and circumstantial elements. In this study, most low literacy students had reading difficulty on the level of clauses. There were four findings in this study. First, low literacy students fou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verbs or verb groups, and they were unable to distinguish the participants from the process. Second, the students were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circumstantial elements, which they even conceive as participants sometimes. Third, the students had plenty of difficulties in comprehend with the participants, especially when the noun groups were complex. Finally, the zero anaphor may affec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ajor elements in a claus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udents had misunderstandings during reading scientific text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an help teachers evaluate and locate the difficult parts of scientific texts, and also, help they select appropriate reading materials for students simultaneously.

    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科學文本與閱讀理解的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系統功能語法基本理論架構 15 第三節 漢語特性、科學語言特徵對學生閱讀理解的相關研究 26 第四節「血糖的恆定」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9 第三節 受訪者和研究者 40 第四節 文本分析 42 第五節 訪談大綱的發展與設計 52 第六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55 第四章、研究結果 59 第一節 學生對過程詞的理解情形 60 第二節 學生對於不同意義的環境成分之理解情形 86 第三節 學生對於不同深度名詞組的參與者之理解情形 10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4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47 第二節 建議 151 第三節 檢討及日後研究方向 153 參考文獻 154 中文部分 154 英文部分 157 附錄一 「血糖的恆定」課文 158 附錄二 小句成分PPCCI分析 160 附錄三 零代詞 163

    中文部分
    W.G.赫爾 & J.P.馬格漢(貓頭鷹編譯小組)(1999)。生物學辭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邢欣(2003)。現代漢語兼語式。北京傳播學院出版社。
    林俊智(2002)。以系統功能語言學觀點探討不同課文結構對科學文章的理解—以溫度
    與熱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宗宏(2005)。漢語詞組結構之「左緣蔓生」現象及其起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3-2411-H-007-034)。
    李哲迪(2006)。高中物理教科書與學生關於力的話語與合法化的語言策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婉綺(2007)。教學對七年級學生理解科學文本語意的影響-以「植物的基本構造與
    功能」單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華葳(主編)(2004)。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製 : 硏究與實務 。臺北市 : 遠流。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施測說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北市: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郭重興等人(主編)(1999)。牛頓生物學辭典。台北市:牛頓出版社。
    洪緯鈴(2005)。國一學生之科學文本斷詞能力與其閱讀理解作答表現間關係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佩玲(2003)。從系統功能語言學觀點探討不同圖文整合方式之科學課文對閱讀理解
    的影響–以月相單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許慶堂(2006)。國一學生之科學文本斷詞能力與其閱讀理解作答表現間關係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秦麗花(2007)。數學閱讀指導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
    翁育誠(2003)。以蘊含序列與詞彙密度兩種結構探討科學課文結構與閱讀理解的關係
    -以溫度與熱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康軒出版社(2008)。國民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第一冊。台北市:康軒。
    陳世文(2007)。科學文本之級位分體論述與師生對其語意理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湘菱(2006)。學生答題寫作特性及其與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善龍(2002)。科學課文的隱喻使用對閱讀理解的影響-以「電解質」為例。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程琪龍(1994)。系統功能語法導論。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楊文金(2007)。學生對「類屬-組成」論述的語意理解-「血液」文本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5(2),195-214。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黛琪(2003)。零代詞的診斷式測驗與評量。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蔡佩君(2009)。師生對教科書中使用「產生」表述概念關係論述之語意理解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藍順德(2006)。教科書政策與制度。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陳湧、徐毓慧(2002)。國一學生對血糖恆定性的先前概念。科學教育學刊,10(4),373-387。
    林文杰、楊文金(2008)。高一學生對物理文本過程隱含連接關係的理解。物理教育學刊, 9(1),1-18。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2005)。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
    陳世文、楊文金(2006)。以系統功能語言學探討學生對不同科學文本的閱讀理解。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51(1,2),107-124。
    楊文金、陳世文、李哲迪、任宗浩、古志雄(2008)。漢、英語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物理文本比較分析。科學教育學刊。
    楊文金、陳世文(2008)。科學漢語與科學英語論述特質的比較-以「觀念物理」文本為例。師大學報。

    英文部分
    Fang, Z. (2005). Science Literacy: A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Perspective. Science Education, 89, 335-347.
    Fang, Z. (2006). The Language Demand of Science Reading In Middle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8(5), 491-520.
    Fang, Z. & Schleppegrell, M. (2008), Reading in Secondary Content Areas: A Language-Based Pedagogy.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emke, L. (1990). Talking Science: Language, Learning, and Values. Norwood, NJ: A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Halliday, M. A. K. (1988),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cis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 In J. R. Martin & R. Vell(Eds.), 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Halliday, M. A. K. & Martin, J. R. (1993). Writing science: 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Halliday, M. A. K. (1994).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er.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 A. K. (2004).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London: Continuum.
    Norris, S., & Phillips, L. (2003)How literacy in its fundamental sense is central to scientific literacy. Science Education, 87(2),224-240.
    Schleppegrell, M. (2004). The Language of Schooling: A function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 Mahwah: Erlbaum.
    Unsworth, L. (1997). Scaffolding Reading of Science Explanation: Accessing the Grammatical and Visual Forms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Reading, 31(3), 30-42.
    Unsworth, L. (2001). Teaching Multiliteraci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Changing Content of
    Text and Image in Classroom Practice. Philade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Wellington, J., & Osborne, J. (2001). 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Science Education.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