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怡慧
LI YI-HUI
論文名稱: 不只學做工—回應勞工階級文化之教學實踐
Not only learning to labor —The pedagogical praxis of responding working-class culture
指導教授: 劉美慧
Liu, Mei-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31
中文關鍵詞: 文化回應教學勞工階級文化教學實踐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working-class culture, pedagogical prax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7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指出,勞工階級文化和學校主流文化不連續是造成勞工階級學生學業成就低落的原因之一。緣此,本研究目的在應用文化回應教學的觀點和方法,善用階級文化作為知識的橋梁,以提升勞工階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投入並開展階級視野。具體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一)勞工階級學生開展以及轉變階級意象的過程;(二)勞工階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投入情形;(三)回應勞工階級文化的課程發展與教學轉化歷程。
    本研究設計一套回應勞工階級文化的課程方案,包含「文化價值觀的引導」、「階級處境的介紹」、「文化經驗的回應」三個主題,共十個單元的內容。在台北縣一所國小六年級的班級實施,研究對象為班級中15名勞工階級的學生,並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進行維期10週共20節課的教學。
    本研究發現,文化回應課程方案減低學生對家長勞動工作的偏見,並且拉近勞工階級學生和非勞工階級學生的學習投入和學習成效差距。本課程方案的特色在於教師以勞工階級學生的文化經驗為中心,以非勸勉性、具衝突隱喻的故事或案例教材,加上影像和動態活動的教學方法,發展文化回應教學的課程。

    Some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field indicated that thediscontinuity between working-class culture and school mainstreamculture influenced working-class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isstudy applied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o working-class students topromote their involvement in Chinese learning and to expand their viewsof social class. There are thre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1) To understandhow the working-class students change their image of social class. (2) Toinvestigate how the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program promotesworking-class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Chinese learning. (3)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program.
    This study designed a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program which integrated working-class culture into Chinese and applied diverseteaching strategies. This program included three major themes:culture value, working-class situation and culture experience. The curriculum was implemented in a sixth grade clas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for twenty teaching hours and focused on fifteen working-class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experience.
    This study shows that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program reduces the students’ prejudice to the labor. 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program narrows the gap in the achievement of Chinese learning between working-class students and middle class students. The features of this curriculum program include: focusing on the culture experience of working-class students, adopting non-advisory, conflict stories and cases as material, and applying images and activities teaching method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勞工階級與學校的文化斷裂與省思----------------------11 第二節 文化回應教學在族群和階級的理念----------------------21 第三節 回應勞工階級文化的課程內容--------------------------35 第四節 回應勞工階級文化的教學策略--------------------------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63 第一節 研究設計------------------------------------------63 第二節 課程方案設計--------------------------------------68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73 第四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79 第五節 資料分析------------------------------------------82 第六節 研究倫理------------------------------------------84 第四章 教學實踐歷程-----------------------------------------85 第一節 文化價值觀的教學引導 ------------------------------85 第二節 階級議題與流動機會的介紹 --------------------------111 第三節 文化經驗的回應教學 -------------------------------147 第五章 教學與學習結果分析-----------------------------------167 第一節 學生的階級意象---------------------------------- 167 第二節 學生的語文學習投入 ------------------------------ 193 第三節 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的歷程 ------------------------- 21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225 第一節 結論---------------------------------------------225 第二節 建議---------------------------------------------231 第三節 研究反思-----------------------------------------234 參考書目--------------------------------------------------238 中文部分-----------------------------------------------240 西文部分-----------------------------------------------248 附錄一 學生生活文化經驗調查---------------------------------251 附錄二 學生階級文化意象------------------------------------252 附錄三 課堂學習投入問卷------------------------------------254 附錄四 一~十課語文測驗 ------------------------------------255 附錄五 學生階級文化意象和學習情形 期末後測--------------------257 附錄六 「文化價值觀的引導」課文、教案、學習單-----------------260 附錄七 「階級與流動機會的介紹」課文、教案、學習單--------------274 附錄八 「文化經驗的回應」課文、教案、學習單-------------------300 附錄九 勞工階級學生對家庭的滿意度和理由----------------------316 附錄十 勞工階級學生對家長勞動職業的前測看法-------------------317 附錄十一 勞工階級學生寫給勞工子女的信 內容摘錄----------------319 附錄十二 勞工階級學生對家長勞動職業的後測看法-----------------321 附錄十三 勞工階級學生對向上流動的前測看法---------------------323 附錄十四 勞工階級學生對家中階級和成績是否相關的前測看法--------324 附錄十五 勞工階級學生對於階級與教育公平與否的看法--------------325 附錄十六 勞工階級學生對向上流動的後測看法---------------------327 附錄十七 勞工階級學生對自己和上層階級學生成就的評估------------328 附錄十八 勞工階級學生對家中階級和成績是否相關的後測看法--------329 附錄十九 勞工階級學生認為讀書對志願職業的助益程度--------------330 附錄二十 勞工階級學生對小夥子的看法--------------------------331 表次 表3-1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74 表3-2黃土國小五彩班勞工階級學生個人資料-----------------------75 表5-1 教學前後勞工階級學生對家長職業看法類型分布表------------174 表5-2 教學前後勞工階級學生對階級和子女成績是否相關的看法-------184 表5-3 學生職業計畫前後測皆偏向非勞動性質的比較----------------185 表5-4 阿聲的前後測職業計畫和原因----------------------------185 表5-5 阿凱的前後測職業計畫和原因----------------------------187 表5-6 小軒的前後測職業計畫和原因----------------------------187 表5-7 小旻的前後測職業計畫和原因----------------------------188 表5-8 阿豪的前後測職業計畫和原因----------------------------188 表5-9 小汝的前後測職業計畫和原因----------------------------189 表5-10 小芳的前後測職業計畫和原因---------------------------189 表5-11本課程方案學生情感投入情形----------------------------195 表5-12本課程方案學生學習行為投入情形-------------------------197 表5-13 本課程方案寫作認知投入的評分規準表--------------------198 表5-14 本課程方案學生學習單習寫的認知投入情形-----------------199 表5-15 本課程方案學生國語學習成效的T分數表現-----------------200 表5-16 本課程方案學生準備語文小考的原因----------------------202 表5-17 本課程方案學生未準備語文小考的原因--------------------203 表5-18 阿凱的各單元小考表現--------------------------------204 表5-19 阿聲的各單元小考表現--------------------------------205 表5-20 阿豪的各單元小考表現--------------------------------206 表5-21 小旻的各單元小考表現--------------------------------207 表5-22 本方案教學前後的課程內容調整對照---------------------218 表5-23本方案教學前後的教學策略調整對照----------------------223 圖次 圖2-1 性向的組成及其與學習的關係 ----------------------------23 圖2-2 勞工階級文化的分析與教學處理 --------------------------29 圖2-3 回應勞工階級文化的教學要素-----------------------------34 圖2-4 性向的三大構成要素------------------------------------48 圖2-5 訊息轉化的教學模式------------------------------------56 圖3-1 課程方案研究流程--------------------------------------66 圖3-2 回應勞工階級文化的教學面向-----------------------------67

    一、中文部分
    小俐(2008)。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通霄國中會心集,28,7。2009年3月20日,取自http://woa.mlc.edu.tw/files/000105/97tsjh.pdf
    王瑞賢(譯)(2005)。B. Bernstein著。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理論、硏究與批判(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臺北市:學富文化。
    王瑞賢(譯)(2006)。B. Bernstein著。社會階級與教學實踐。載於教育論述之結構化(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頁71-103)。臺北市:巨流。
    丘延亮(譯)(2004)。O. Lewis著。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Five families)。臺北市:巨流。
    台灣田徑場上的風速女王 王惠珍(無日期)。2009年3月3日,取自http://www.sports-hotline.com.tw/hall_of_fame/athletics_hjwang.htm
    江盈瑤(2006)。增進貧窮兒童復原力輔導活動之建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4NTPTC328009。
    朱瑛、蔡其蓁(譯)(2004)。P. G. Ramsey著。多元世界的教與學:兒童的多元文化教育(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diverse world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臺北市:心理。
    宋文里(譯)(2001)。J. Bruner著。教育的文化 : 文化心理學的觀點。臺北市:遠流。
    吳玉汝(2006)。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光榮(2008)。解析Antonio Gramsci的學校教育觀點--一種建立勞動階級霸權的學校教育。教育研究學報,42(1),1-16。
    李明(譯)(1990)。J. Matras著。社會不平等:社會階層化與流動(Social inequality,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台北市:桂冠。
    李俊賢(2003)。藍領藝術.黑手打狗—21世紀初的大高雄勞工藝術創作。載於張麗芬等(編),打造一座勞工博物館(頁47-59)。高雄市:高市勞 工局。
    李雪菱(2007)。「創造批判教學」課程設計歷程與回觀。載於陳伯璋、張盈
    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181-206)。
    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 = Cultural reproduction of Pierre Bourdieu。臺北市:桂冠。
    邱立崗(主譯)(2006)。D. P. Kauchak, P. D. Eggen著。學生的多樣性。載於教學原理:學習與教學(Learning and teaching : research-based methods)。臺北:學富文化。
    林仙龍(1992)。由清寒子弟到傑出中油人。載於藍領和風(頁372-381)。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林妙玲(2008)。民間機構課輔 南投博幼基金會—有效學習,窮孩子才有機會翻身。遠見雜誌,267,170-173。
    林宗弘文字編輯、謝三泰攝影(2005)。勞動尊顔攝影集=Esteemed faces of Labors。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林雨蒨(譯)(2008)。E. Gruwell著。自由寫手的故事(Teach with your heart : lessons I learned from the Freedom Writers : a memoir)。臺北市:天下雜誌。
    邱淑貞(2008)。一個國小教師課程覺知及批判教學實踐之研究。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6TMTC5
    212038。
    林建隆(1997)。林建隆俳句集。臺北市 : 前衛。
    林建隆(2001)。刺歸少年。臺北市 : 皇冠。
    林昱瑄(2007)。青少女哪吒的生活世界:一群「在玩」青少女的認同形構及
    其教育意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郡雯(2008)。與學生談階級作用。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會主辦之「第十四
    屆教育社會學論壇 重新省思教育不均等弱勢者的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 市。
    林郡雯、張建成(2008)。不同階級國中生之文憑意象的探究。當代教育研究,16(4),199-235。
    林雅倩(2007)。我國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5CCU05331039。
    周新富(1999)。增進低社經地位學生學習成功的策略。教育資料文摘,43(4),126-144。
    林慧文(2008)。小學國語教科書中的家庭型態與家務分工:多元文化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6NKNU5739014。
    邱燕屏(2005)。迎戰社會建構的卑微:從看見自我到理解他人。國立花蓮師
    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HLTC645010。
    周德禎(1999)。教育人類學導論 : 文化觀點。臺北市 : 五南。
    林寶山(2003)。實用教學原理。臺北市:心理。
    侯文詠(2006)。媽媽不在的時候。載於頑皮故事集(頁115-134)。臺北市:健行文化。
    侯文詠(2007)。淘氣故事集。臺北市:皇冠。
    姜添輝(2001年,10月)。課程知識社會學的範疇與要素。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舉辦之「第三屆課程與教學論壇」會議論文集(頁I-IX-1-22),嘉義縣。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 : 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 : 高等教育。
    姜添輝(2005)。B. Bernstein的理論以及在教學上的運用。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215-251)。高雄:復文。
    姜添輝、陳伯璋(2005)。社會領域教材內容的階級取向與合理化的轉化策略
    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4),29-61。
    胡富翔(2005)。教科書編輯者承載的文化霸權之分析。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3NTNT5204009。
    姜義雯(2005)。影響台灣階層化因素、生活機會與五個貧窮家庭比較研究。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3PU
    005216020。
    徐也淨(2006)。學生之教師分類架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4NTNU5332052。
    唐宗清(1994)(譯)。K. Harris著。教師與階級:馬克思主義分析(Teachers and classes : a Marxist analysis)。台北市:桂冠。
    孫秀蕙、蕭蘋(主持)(2003)。媒體廣告對靑少年性別認同與性別刻板印象的形塑與鬆動。教育部九十一年度委託硏究計畫。臺北市:政大廣告系。
    徐靜嫻(2007)。課程統整與多元識讀:從教師合作探究到師培課程實踐。臺
    北市:學富文化。
    孫敏芝(2008)。增進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的教學設計。教育研究月刊,172,86-94。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臺北市:心理。
    翁聖峰(2004,9月8日)。國語教材的文本抽樣檢視與反思。國語日報,13
    版。
    高嘉蔚(2007)。階級與國小生的學校學習:從生存心態來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5TMTC5576004。
    國民中學生寫作測驗評分規準一覽表(2006)。2009年3月1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
    陳列(1989)。地上歲月。台北市:漢藝色硏。
    陳妙芬、萬毓澤(譯)(2008)。A. Sayer著。階級的道德意義。臺北市:巨流。
    許宏儒(2004)。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3),75-101。
    許宏儒(2005)。Bourdieu文化資本的思想在教育機會均等議題上的闡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佩正等(譯)(2005)。E. Mintz, & J. T. Yun著。錯綜複雜的教學世界(上):師生各自獨立的世界(The complex world of teaching : perspectives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臺北市:心理。
    陸洛(譯)(1997)。M. Argyle著。社會階級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台北市:巨流。
    張建成(2000)。文化與課程。研習資訊,17(2),20-28。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庭與學校文化的連續性。教育研究集刊52(1),129-161。
    郭奕伶(2003)。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商業週刊,800,2009年10月,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16102
    教科書勞動人權媒體報導(2007)。2008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tta.tp.edu.tw/1_news/detail.asp?titleid=1935
    陳珊華(1996)。威里斯的文化創生觀點及其教育蘊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85NTNU3332001。
    陳珊華(2004)。小學生文化資本之累積與作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瑩、李榮彬、王派仁、陳麗如、Trezise, D(譯)(2007)。S. Nieto著。肯定多樣性 : 社會政治情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Affirming diversity :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4th ed)。嘉義市:濤石文化。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輯部(編)(2005)。國小國語教師手册。臺北縣新店市:康軒文教。
    張家禎(2007)。艱困中的力爭上游--我見低收入家庭表現優異學童的學習動機與表現。國民教育,47(3),94-101。
    張華葆(1987)。社會階層。台北市 : 三民。
    陳淑玉(2007)。Paul E.Willis「反學校文化」觀點及其對課程設計之蘊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5NTPTC611037。
    陳筱琳(2007)。〈台北羽球公開賽〉馬國妞抽球質量重 簡毓瑾:靠本能回擊。2009年3月2日,取自http://sports.yam.com/yam/sports/200709/20070923771959.html
    許誌庭(2002a)。課程內容「階級意識型態」研究架構與可能主題之探討。初 等教育學報,15,361-389。
    許誌庭(2002b)。教師做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可能性、限制與實踐方向。教育研究集刊,48(4),27-52。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市:三民。
    許嘉猷(主編)(1994)。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硏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歐美硏究所。
    陳錦豐(總編)(2005)。勞動群像攝影集。高雄市:高市勞工局。
    曾凡慈、林文蘭(2007)。學校民族誌的擘手—威利思之《學做工》(Learning to
    Labor)導讀。中等教育,58(4)。146-159。
    黃春明(2000)。清道伕的孩子。載於兒子的大玩偶(頁257-263)。臺北市:皇冠文化。
    曾昶瑞 (無日期)。2003年3月15日,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
    question/question?qid=1508010406085
    黃聖紜(2005)。窮孩子•低成就?家庭貧窮對子女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
    093NTU05201007。
    黃嘉雄(2000)。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臺北市:師
    大書苑。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台北市:巨流。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英、孔企平(2002)。學生投入。載於黃顯華、朱嘉穎(主編),一個都
    不能少:個別差異的處理:「小學生在中、英、數三科學習動機與模式」發展與研究計畫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慧鳳(2007)。台灣勞工文學。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黃鴻文(2002)。文化治療及其對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社會教育學刊,31,145-184。
    黃鴻文(2005)。如何從事學生文化的詮釋性研究:幾個方法問題的討論。中等教育,56(5),4-23。
    解志強(總譯)(2006)。G. Gay著。文化回應教學法 : 理論,研究,與實施(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臺北市:文景。
    詹念峰(2002)。語言 階級 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0NHL
    TC645002。
    楊怡蓉(2005)。不同社會階級學童學習習性及成因剖析之研究。國立臺南大
    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4NTNT5204002。
    楊恩慈、柯伯儒(2007)。我在風頭水尾的教育實踐與省思—一位偏遠地區的女性教育工作者與傅雷業的對話。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
    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181-206)。臺北市:師大書苑。
    齊力(2003)。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家族主義:三角關係的概念格局。市師
    社教學報,2。115-145。
    劉大任(1995)。強悍而美麗:劉大任運動文學集。台北市:麥田。
    蔡聿文、張盈堃(2007)。從《山豬、飛鼠、撒可努》談起—一個教育現場解
    放經驗的實踐與反思。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
    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265-281)。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美瑛(主持)(1998)。綜藝節目對塑造青少年次文化之影響。台北市: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蔡見賢、練昱廷(製作)(2003,6月11日)。流氓教授【電視節目】。台北市:台灣電視公司。
    蔡俊雄(2007)。太魯閣族青壯年勞工之教育經驗。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5NHLTC645003。
    劉美慧(2000)。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模式:一個多族群班級的教學實驗。花蓮師院學報,11,115-142。
    劉美慧(2001)。新書評介-文化回應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課程與教學,4(4),143-151。
    劉美慧(2003)。多元文化課程轉化:三個不同文化脈絡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5),3-28。
    劉康盛(2004)。學校潛在課程之民族誌研究-資本的差異與實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2NHLTC645006

    劉雲杉(2004)。學校生活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歐陽教(1988)。教學的觀念分析。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1-27)。台北,師大書苑。
    蝦蜜(2003)。鄉下野孩子。臺北市:麥田。
    劉鳳芯(譯)(2000)。P. Nodelman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臺北市:天衛文化。
    歐嬌慧(2004)。文化回應教學在國小英語課程的實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KNU0332059。
    鄧潔(製作)(2002)。別小看我 第十三集 我愛卡通【電視節目】。台北市:公共電視公司。
    鄧潔(製作)(2003)。別小看我 偶像劇薰衣草幕後大揭密【電視節目】。台北市:公共電視公司。
    鄧潔(製作)(2003)。別小看我 換個姿勢看偶像劇羅曼史【電視節目】。台北市:公共電視公司。
    戴保羅(譯)(2005)。C. Rose,& M. J. Nicholl著。學習地圖:21世紀加速學習革命(Master the world, master the universe!)。臺北縣新店市:經典傳訊文化。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Life in schools :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臺北市:巨流。
    顏如禎(2006)。裁縫師的女兒—以"乖"做為抗拒保護色的小學老師。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4FJU00071002。
    賴國洲(主編)(1995)。「蠟筆小新」卡通節目案例分析。臺北市:文化總會電硏會。
    簡銍宥(2002)。文化資本運作下的中輟生問題。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DHU5577008。
    薛良媛(1998)。賣衣者言。載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央日報(編),小小螺絲釘的心聲:第一屆「勞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頁13-25)。台北市:勞委會。
    謝青屏(1995)。 貧窮文化之傳承—臺中市低收入家庭生活方式的個案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83THU00208006。
    韓孝述(2002)。個別差異與教學適應。載於黃顯華、朱嘉穎(主編),一個都不能少:個別差異的處理 :「小學生在中、英、數三科學習動機與模式」發展與研究計畫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 : 師大書苑。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
    育。
    羅薰芬(2000)。美國課堂叢林戰 : 一位臺灣老師的異國教學經驗。臺北市:天下遠見。
    顧瑜君、林育瑜(2009,3月)。做工人與做老師的選擇—弱勢學生學習的脈絡化理解。論文發表於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舉辦之「弱勢學生師資專業素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9-242),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nyon, J. (1980). Social class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work. Journal of Education ,162(1), 67-92.
    Banks, J. , Banks, C. A. (Eds.). (1997).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3rd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Bernstein, B. (1971). Class, code and control. Vol. 1:Theoretical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ernstein, B. (2004). Social class and pedagogic practice. In Ball, S. J. (Ed.), The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15-29. London: RoutledgeFalmer.
    Bourdieu, P.(2004).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Ball, S. J. (Ed.),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30-44. London: RoutledgeFalmer.
    Corno, L., & Snow, R. E. (1986). Adapting Teaching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Among Learners. In M.C.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p.605-629). NY: Macmillan.
    Finn, P. J. (1999). Literacy with an attitude : Educating working-class children in their own self-interest.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London : Penguin.
    Gay, G. (1995).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25-43). New York: Macmillan.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gbu, J.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 A. Gibson & J. U.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New York: Garland.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New York: Bergin & Garvey.
    Giroux, H. A. & Simon, R. I.(1988).Schooling, Popular Culture, and a Pedagogy of Possibility. Journal of Education, 170(1),9-26.
    Grassi, E. , Armon, J. , Barker, H. B. ( 2006). Don't lose your working-class students. Academe. 92 ( 5), 26-29.Retrieved October 11, 2008 , from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index=9&did=1202728101&SrchMode=2&sid=7&Fmt=3&VInst=PROD&VType=PQD&RQT=309&VName=PQD&TS=1224301779&clientId=28084
    Haberman, M. (1991).The pedagogy of poverty versus good teaching. Phi DeltaKappan, 73, 290-294.
    hooks, b. (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NewYork: Routledge.
    Ladson-Billings, G. (1994). The dreamkeepers: Successful teachers of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adson-Billings, G. (1995). But that’s just good teaching! The case for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 Theory into Practice,34(3),159-165.
    McLaren, P. (1994).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2nd ed). New York: Longman.
    Nieto, S.,& Bode, P.( 2008).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multicultural education(5th ed). Boston: Pearson.
    Reay, D. (2004). Finding or losing yourself? Working-class relationships to education. In Ball, S. J. (Ed.),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30-44. London: RoutledgeFalmer.
    Sennett, R., & Cobb, J. (1972). The hidden injuries of class. New York: London:
    Norton.
    Shulman, L.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 Review,57(1).1-22.
    Sleeter, C. E. & Grant, C. A. (2007).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Hoboken, NY: J. Wiley & Sons.
    Stodolsky, S. S. ,&Grossman, P. G. (2000).Changing students, changing teaching.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2,123-172.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