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智翔
論文名稱: 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師生關係之研究
指導教授: 盧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師生關係幸福感人格特質
英文關鍵詞: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ersonality traits, happi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2下載:6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有四點:其一為探究師生背景在國小師生關係上的差異。其二為探究教師人格特質、教師幸福感與國小師生關係間的關聯性。其三為探究國小師生關係的類型與比例。其四為探究師生背景、教師人格特質、教師幸福感在國小師生關係上的解釋力。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對全國36所國民小學進行便利取樣,共得232位導師及5444位三到六年級學生之有效樣本。本研究工具包括「華人性格自評量表」、「國小教師幸福感量表」及「國小師生關係量表」。資料經多變項變異數分析、二階段集群分析、典型相關及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後,獲致以下發現:
    一、國小導師整體而言具有正向的人格特質及中高程度的教師幸福感。
    二、國小學生整體而言具有良好的師生關係。
    三、不同性別、師資培育背景之國小導師,在學生知覺之師生關係上有顯著
    差異。
    四、不同性別、年級之國小學生在其師生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五、國小學生之師生關係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型。
    六、國小導師人格特質與幸福感間有中度正向的典型相關。
    七、國小導師人格特質與學生所知覺之師生關係間有低度正向的典型相關。
    八、國小導師幸福感與學生所知覺之師生關係間有低度正向的典型相關。
    九、國小導師背景、學生背景、導師人格特質、導師幸福感對學生所知覺之
    師生關係具有顯著的解釋力。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針對教育單位與教育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方向兩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師生關係、人格特質、幸福感

    There are four main purposes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one i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several backgrounds. The second one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s, teachers’ happines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 third one is to explore the clusters and proport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last one is to find out i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ckgrounds,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eachers’ happiness could predic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research wa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re were 232 teachers and 5444 students sampled from 36 school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instrument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were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Adjective Rating Scale, the Teacher’s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an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MANOVA, cluster analysis,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 The research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s a whole have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arked high scores on happiness.
    2.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s a whole have positiv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erms of teachers’ gender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erms of students’ gender and grades.
    5.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elementary school could be main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different clusters.
    6. There were moderate positive canon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eachers’ happiness.
    7. There were low positive canon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8. There were low positive canon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happines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9.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ckgrounds,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eachers’ happiness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bov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師生關係的理論 13 第二節 人格特質的理論 24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 32 第四節 影響師生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研究程序與資料處理 5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各變項之描述統計結果與討論 61 第二節 不同背景教師在師生關係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67 第三節 不同背景學生在師生關係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75 第四節 學生在師生關係之集群分析與討論 85 第五節 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師生關係之典型相關分析與討論 91 第六節 師生關係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與討論 107 第七節 本研究之特殊發現 1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結論 129 第二節 建議 133 參考文獻 137 中文部分 137 西文部分 145 附錄 150 附錄一 師生關係量表預詴項目分析表 150 附錄二 國小師生關係量表 153 附錄三 教師幸福感量表 155 附錄四 華人基本性格量表使用同意書 158 附錄五 教師幸福感量表使用同意書 159

    中文部分
    王冠堯(2008)。國中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叢桂(2004)。情緒智能及人情世故在華人人際信任產生歷程中扮演的角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古婷菊(2005)。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古碧蓮(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動機之研究。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文宜(2005)。國中生人格特質、師生互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危芷芬(2001)。華人的關係類型與人際義務。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奇榮(2006)。不同師資培育制度對國小教師專業能力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珩潔(2002)。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鼎福、諸文蔚(1990)。教育生態學。江蘇:江蘇。
    吳肇賢(2004)。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人格特質、領導技巧 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以屏東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政達(1987)。還幸福一個本來面目: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感。台北:張老師文化。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所碩士論文。
    李弘善(譯)(2001)。Carol Cummings著。班級經營的雙贏策略。台北:遠流。
    李美枝(1985)。「性別特質問卷的編製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3(1),23-27。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清茵(2004)。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靜怡(2004)。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度之相關研究。台中師院諮商與心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永泰(2004)。華人師生關係測量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杜永泰、洪莉竹(2008)。國小導師與學生師生關係分類指標之建構-以儒家關係主義理論為基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71-106。
    周文欽(1996)。粉筆灰下的青春-談中小學女老師的遲婚問題。載於張春興主編,感情、婚姻、家庭(117-134)。台北:桂冠。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倩瑜(2007)。國小學童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砡琝(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1987)。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邱玲玲(1998)。台北縣市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身生活滿意的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溫福星(2007)。脈絡效果的階層線性模型分析-以學校組織創新氣氛與教師創意表現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30(1),1-35。
    金耀基(1988)。人際關係之人情分析。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探討。高雄醫學院碩士論文。
    施建彬、陸洛(1997)。Michael Argyle著。幸福心理學。台北:巨流。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旻儀(2007)。學生背景及人格特質與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51-72。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克成(2004)。研究生之個人傳統性/現代性與師生關係品質及身心適應之關聯。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延玉(2008)。國中導生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高振傑、柯慧貞(2002)。併有與不併有反社會性格疾患之物質濫用受刑人在華人七大性格向度之比較。論文發表於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高新建(1997)。階層線性模式在內屬結構教育資料上的應用-以數學學習機會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7,597-611。
    高新建、吳幼吾(1997)。階層線性模式在內屬結構教育資料上的應用。教育研究資訊,5(2),31-50。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育嫻(2003)。國中實習教師師生互動策略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祝(1999)。班級氣氛之演變與有關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菁芬(2007)。家長參與、教師態度與學生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慧文(1984)。國小師生領導類型、師生關係與班級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功餘、楊國樞、王登峰(2001)。台灣與大陸華人基本性格向度的比較。本土心理學研究,16,185-225。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Newman, P., & Newman, B.著。台北:揚智。
    陳正文(譯)(1997)。人格心理學理論。D. S & S. E. Schultz著。台北:揚智。
    陳玉珠(2006)。國小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一以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惠(1999)。師生磋商研究─ 教室中師生的權力拔河。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9)。教師情緒智力、師生關係與低年級學童情緒調節之關係。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毓茹(2005)。高雄市成人宗教態度、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怡(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人格特質、需求困擾與快樂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馨蘭(1998)。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陸洛(2003)。中國人幸福感量表(完整版)。
    彭泗清、楊中芳(2001)。交往關係的影響因素與發展過程。載於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181-195)。台北:遠流。
    曾艷秋(2002)。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煒庭(2008)。國小資優生師生關係與性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珍(2003)。高市國中學生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國(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289-318)。台北:桂冠。
    黃金蘭、林以正、葉怡玉(2006)。華人七大基本性格是否具有心理實質性?「提取引發遺忘效果」之檢驗。本土心理學研究,26,111-140。
    黃政傑(1997)。團體歷程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0,563-567。
    黃國豪(2005)。不同師資培育背景的國小導師其「教育專業認知」與「教師角色踐行」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淑青(2000)。我國高及職業學校工業類科教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梅(2005)。教師領導風格對學生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某私立高中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寬(2005)。國小級任教師人格特質、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黃惠玲(2007)。國小女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智慧(1991)。般若菩提心。台北:耀文圖書公司。 
    黃逸君(2005)。角色義務與人際情感對接受請託的影響一以師生關係為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鈺雯(2004)。淺談班級中師生互動關係。教師之友,45(2),51-58。
    黃馨萍(2003)。家庭互動規範、互動行為與家人心理福祉之關係研究:共享與平等匹配理念之差別效應。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中芳(1996)。如何研究中國人。台北:桂冠。
    楊中芳(2001)。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105-179。
    楊國樞(1999)。中國人的五大性格向度:本土化的實徵研究。發表於1999年中華心理學年會。
    楊國樞(2001)。外來五大性格向度與華人心理及行為。發表於2001年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
    楊國樞(2002)。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北:桂冠。
    楊國樞(2008)。華人本土心理學與華人本土契合性。台北:五南。
    楊國樞、葉光輝、黃曬莉(1989)。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171-227。
    葉光輝(譯)(2005)。Lawrence A. Pervin著。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台北:雙葉。
    葉青雅(2004)。國小教師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和寬恕態度三者相互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彥麟(2006)。高職教師A型人格特質、師生關係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
    葉光輝(2002)。「關係主義」:論華人人際互動關係的要素、來源及變化歷程。載於葉啟政主編,從現代到本土(229-256)。台北:遠流。
    廖梓辰(2002)。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宗幸(1999)。社會之支持、自我效能對兒童知覺雙親衝突影響—兒童生活適應歷程之調節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厚琴(1994)。論儒學與兩漢師生關係。山東大學學報,1,41-47。
    劉福鎔(1996)。小學教師的A型人格特質、師生關係與學生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大學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玲雪(2005)。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子女之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及其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伊婷(2008)。國民小學教師幸福感之現況及人格特質、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芬蘭(1995)。「五大因素模式」的特質人格理論。初等教育學報,3,205-227。
    盧姿里(2006)。不同師資培育體系背景之初任國中小教師教育專業表現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美蒨(2009)。大學生背景變項、人際親密、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差異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玫芸(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外向性人格、角色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青儒(2001)。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秋嬋(2008)。大學生人際親密、自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繼成(2002)。國民中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的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華貞(2008)。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寶鳳(2005)。從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分析師生關係及其對人格建構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8(2),362-352。
    蘇建文(1993)。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幼兒教育學報,2,263-292。
    西文部分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Ang, R. P. (2005).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ventory using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4(1), 55-73.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Metheun.
    Argyle, M., Martin, M. & Lu, L (1995). Testing for stress and happiness: The role of soci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 C.D. Spielberger & I.G. Sarason (Eds). Stress and Emotion, 15, 173-187.
    Barba, R., & Cardinale, L. (1991). Are females invisible stud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tudent questioning interaction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1(7), 306-310.
    Biggs, J. (1999). 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 What the student does. Bukingham: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Blacher, J. & Eisenhower, A. (2006). Better than teacher’s pet: Building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in the early school years. The Exceptional Parent,36(6),69-71.
    Caspi, A. (1987). Personality in the life cour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 1203-1213.
    Cattell, R. B. (1973). Personality pinned down. Psychology Today, 40-46.
    Cornelius-White, J. (2007). Learner-Centere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re effective: A meta-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7(1), 113-143.
    Costa, P., & McCrae, R. (1980).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668-678.
    Costa, P.T. & McCrae, R.R. (1992).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Odessa,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Costa, P.T., & McCrae, R.R. (2000). Trait personality and the revival of personality and culture studies. The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 44,10-31.
    Davidson, H., & Lang, G.(1960).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teachers' feelings toward them related to self-perception, school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9(2), 107-118.
    Davis, H. A. (2003). 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on children's soci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8, 207-234.
    Di Blas L, Forzi M. (1998). An alternative taxonomic study of personality-descriptive adjectives in the Italian languag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2 (2), 75-101.
    Diane, S., & Jane, S. H. (1996). Positive affect, negative affec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4), 796-809.
    Diener, E. & Larsen, R.J. (1993).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well-being. In M. Lewis & J.M. Havilland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New York: Guildford Press.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gman, J.M., & J. Inouye, (1986). Further specification of the five robust factor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116-123.
    Dobransky, N. D. & Frymier, A. B. (2004). Develop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hrough out of cla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52(3),211-223.
    Eysenck, H. J. (1990). Biological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In L. A. Pervin (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Feeney, S., D. Christensen, and E. Maravick. (1991). Who am I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Fisher, D., Kent, H., & Fraser, B. (1998).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tudent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and teacher personality.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9(2), 99-119.
    Francis, L. J., Brown, L. B., Lester, D., & Philipchalk, R. (1998).Happiness as stable extraversion: A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among students in the UK, USA, Australia, and Canad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4(2), 167-171.
    Goldberg, L. R. (1990).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1216-1229.
    Heady, B., & Wearing, A. (1989). Personality, life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oward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731-739.
    Hills, P., & Argyle, M. (2002). The Oxford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a compact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3, 1073–1082.
    Howard, P.J. & Howard, J. M. (1995). The Big Five quickstar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for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 Charlotte, NC: Centre for Applied Cognitive Studies.
    Hu, H. C. (1949). Emotions, real and assumed, in Chinese society. Institute for Intercultural Studies in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Hughes, J. N, & Cavell TA.(1999).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on childhood conduct problems: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8(2), 173-84.
    Jones, V. F., & Jones, L. S. (2004).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communities of support and solving Problems (7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Klem, A.M. & Connell, J.P. (2004). Relationship matters: linking teacher support to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4(7),262-273.
    Leary, T. (1957). An interpersonal diagnosis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Ronald-Press Company.
    Lu, L., & Shih, J. (1997). Sources of happines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 181-187.
    Lu, L., Gilmour, R. & Kao, S.F. (2001). Culture values and happiness: An East-West dialogu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1, 477-493.
    Michalos, A. C. (1985). 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6, 347-414.
    Norman, W. T. (1963). “Toward and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 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 574-583.
    Omodei, M. M., & Wearing, A. J. (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762-769.
    Pervin, L. A., & John, O.P. (1997).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7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Robbins, S. P.(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NJ: Prentice Hall.
    Rushton, S., Morgan, J., & Richarh, M. (2007). Teacher’s Myers-Biggs personality profiles: Indentifying effectives teacher personality trai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3,432-441.
    Ryff, C. D., & Singer, B. H. (2006). Best news yet on the six-factor model of well-being.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5, 1103–1119.
    Springer, K. W., Hauser, R. M., & Freese, J. (2006). Bad news indeed for Ryff's six-factor model of well- being.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5, 1120–1131.
    Van Petegem, K., Creemers, Bert P. M., Rosseel, Y., Aelterman, A. (2006).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interpersonal teacher behavior and teacher well-being,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27, 101-116.
    Veenhoven, R.(1989).Is happiness relative? In Forgas, J. P. & Innes, J. M. (Eds.) Recent advance in social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orth Holland: Elsevier.
    Wubbels, T., Jack L., & Mieke, B. (1997). Paying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s. Educationa Leadership, 54(7), 82-86.
    Wiggins, J. S., & Pincus, A. L. (1992).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3, 417-440.
    Wubbels, T., Creton, H. A., Hooymayer, H. P. (1985). Discipline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teractional teacher behavior mapped ou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0040)
    Yang, K. S., & Bond, M. H. (1990). Exploring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ies with indigenous or imported constructs: the Chinese ca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6), 1087-109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