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冠樺
CHEN,KUAN-HWA
論文名稱: 台灣地區戶外教育相關碩士班課程規劃之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ster Program of Outdoor Education's Curriculum Planning in Taiwan Area
指導教授: 蔡居澤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戶外教育相關碩士班課程規劃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0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6)第十一次的工商與服務業普查報告指出,台灣的觀光及運動休閒服務業的工作人數達到378764人,是服務業人數第二多,由此可知休閒產業專業人力的重要性。目前國內有十八個戶外教育與休閒相關研究所,在研究生人數年年上升的情況下,高等人才的培育是否能夠學有專精是各大專院要需要深切思考的議題。各個學校課程規劃的特色與優勢在哪裡?是否有反應在專業人才的需求上?是本研究所關心的。
      課程從無到有必須要透過課程發展的歷程,課程發展本身便是一個互動的歷程,學校課程無法與其社會背景分開,且課程發展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學校發展課程時必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本研究乃採行針對同時存在的事務進行比較分析之「橫向比較」,亦即針對台灣地區不同的戶外教育碩士班課程進行比較,並輔以訪談法獲得第一手資料。本研究依系所之課程特色,選取兩所戶外教育相關碩士班為主要研究對象,如下:
    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二、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本研究發現:(一)在人才培育、畢業學分規定上兩系不盡相同,大抵都能達成該系目標。(二)在課程規劃上,師大課程內容偏向學理化,以教授為主要意見來源;國體以實務性課程為主,以學生為主要意見來源。(三)在未來展望方面,兩系未來以不分組招生為主,未來期望課程在戶外教育的不同領域下邁向專業化。最後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一)針對學系:應該增加實務性課程,並且在戶外教育領域找到一個專門的發展方向,並且開放外系學分承認;在選聘教授上,應注重其能力資歷並尊重其授課專業;研擬出能夠招到理想學生的招生管道。(二)針對教授:發展合乎學生能力與需求的課程;投入熱忱到戶外教育領域。(三)針對公部門:推動專業證照化、協助市場行銷並且增設相關教育機構。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分析 10 第一節 課程規劃相關理論 10 第二節 碩士班戶外教育專業課程的範圍與定位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0 第三節 抽樣與樣本介紹 52 第四節 資料蒐集 5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戶外教育相關碩士班課程規劃內容 55 第二節 戶外教育相關碩士班課程規劃發展與脈絡 72 第三節 戶外教育相關碩士班課程規劃未來與展望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4 第一節 結論 114 第二節 建議 119 參考資料 124 中文部分: 124 英文部分: 126 附錄 129

    中文部分:
    大學法(1994年修正)
    王秀玲(載於黃政傑主編,199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王若蘋(2007)。從內隱理論觀點探討探索教育在團隊建立技能訓練之成效。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王書貞(2006)。台北縣市國小教師運用關渡自然公園進行戶外環境教育之需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書貞(2008)。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專案教師戶外教學方案執行評估。台灣林業期刊,34(1)。
    王家通(2003)。比較教育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
    戶外教學(呂建政、周儒譯)(1999)。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85年)
    行政院主計處(2006)。工商與服務業普查報告。台北:未出版。
    李長堅(1989)。談大學通才教育課程結構。輯於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課程架構研究。181-205。台北:五南。
    李姿蓉(2007)。國內休閒學系實習課程與學生就業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金敏玲(2004)。休閒與遊憩專業課程範圍與定位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祝瑛(2000)。他山之石:比較教育專題研究。台北市:文景。
    周儒(1993)。環境教育的規劃與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6,17-25。
    周儒、黃淑芬譯自Thomas J.Rillo(1994)。戶外教育的真義。環境教育季刊,20,52-63。
    吳文侃(1992)。比較教育學的意義和研究方法。輯於吳文侃、楊漢清主編:比較教育學。1-18。台北:五南。
    吳亮慶(2009)。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
    施良方(1996)。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姜永浚(2007)。探討優質環境學習中心之特質—一個德懷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徐世瑜(1997)。課程與教學決定歷程中的要素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4),1-12。
    徐世瑜(2002)。教師進行課程規劃之歷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4,117-120。
    梁明煌(1998)。師範院校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功能之成效評估與研究。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翁晟航(2006)。國內休閒學系應用美國休閒課程認證標準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2011)。【公領系教務手冊】。未出版之表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無日期)。關於本系、課程資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1年4月25日取自:http://cve.ntnu.edu.tw/main.php
    國立體育大學(無日期)。系所介紹、課程介紹、休業規定。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100年4月25日取自:http://dsm.ntsu.edu.tw/front/bin/home.phtml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2011)。【產經系歷年課程內容計劃表。未出版之表格。
    梁明煌(1998)。師範院校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功能之成效評估與研究。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程鴻傑(2007)。戶外教育活動之經驗銘印效果及其深遠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黃立欣(2003)。學校層級課程決定之研究--以青水中學自然領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光雄、楊龍立(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清雲(1997)從人才養成觀點談我國休閒教育未來的發展與規劃。桃縣文教,5,25-28。
    曾玟菁(2006)。我國高等教育休閒專業人才培育研究-以休閒管理相關學系為例。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文燦(1998)。休閒與遊憩在產、官、學界定位之研究,國科會研究成員報告。台北。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楊國賜主編(2001)大學教育改革白皮書。教育部。
    蔡清田(1992)。泰勒課程理論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劉秝臻(2004)。國內休閒相關科系成立因素與課程規劃背景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歐用生(2001)。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謝宜蓉(2008)。以冒險治療方案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介入歷程與效果。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羅元駿(2004)。以體驗學習為本之戶外教育活動對個人生活效能的影響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體驗教育帶領反思指導手冊(謝智謀、王怡婷譯)(2003)。台北:幼獅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年。)
    英文部分: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2006). Recognition of accrediting organizations, policy and procedures. Washington, DC: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ouncil on Accreditation of Parks, Recreation, Tourism and Related Professions(CPAPRT). (2010). Learning Outcomes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 Ashburn: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
    Dick P. & Jane P. & Rufus C. (Eds.). (2007). Adventure Education. US, Project Adventure.
    Gay, G.(1985) .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P1170-1179.
    Gay, G.(199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ewy, A.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p293-302. N.Y.:Pergamon Press.
    Goodlad, John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Indiana University.(2010). Graduate Program[Announcement]. Indiana: Author. Retrieved December 01,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ndiana.edu/~recpark/graduate/index.shtml
    Lawton, D.(1973).Social Change, Educational Theory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Niepoth, E. W. (1998). The Evolution o f Separate Accreditation for Recreation and Park Curricula, In Barbara A. Hawkins,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RPA/AALR Councilon Accreditation. VA: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
    NRPA(n.d.) Academic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01,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rpa.org/coa/
    Petzoldt , P. K. (n.d.)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 Retrieved October 6,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ols.edu/about/history/paul_petzoldt.shtml
    Skilbeck, M.(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Wagstaff, M. & Cashel, C. (2001). Paul Petzoldt’s perspcective: The Final 20 yeas. The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4(3), 160-165.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2011). Degree Areas and Minors[Announcement].Colorado: Author. Retrieved March 18,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unco.edu/nhs/ses/programs.htm
    University of Utah.(2010). Graduate Program[Announcement]. Utah: Author. Retrieved December 01,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health.utah.edu/prt/graduate/index.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