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韋宏
論文名稱: 運動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以NBA籃球明星LeBron James運動廣告為例
指導教授: 胡光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運動廣告符號學運動廣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5下載:7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運動,是一種超越國界與文化的全民活動,並透過大眾傳播媒體無遠弗屆的滲透力,對現代人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Greendofer,1981),並在商業至上的資本主義盛行的脈絡下,職業運動也隨之興起。
    廣告,一方面在經濟層面上扮演著展示商品與傳遞訊息於消費者的功能,而在社會文化方面,它成為影像社會的顯著代表,再現影像社會的視覺文化。而Goldman(1992)認為,當某些美國廣告在販賣產品時,會傳遞出美國歷史的理想描繪,也就是說,在這些運動商品化的現象背後,其實都有著複雜的商業運作過程(商品的文化經濟脈絡),而就在消費者認同消費商品的同時,也代表著他們接受商品所傳達的神話與社會文化價值意義。
    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對於廣告慣用的手法,將以符號學相關研究取徑,加以分析解構運動廣告神話所隱含的社會文化價值,希望有助於消費者認清廣告的本質,讓消費者能從廣告當中得到確實有用的訊息,不受廣告建構的神話情境陷阱所迷惑,而盲目追求流行。
    研究結果發現:NBA季後賽宣傳廣告在文化價值的呈現,主要有英雄主義、群體主義、勝利主義、資本主義等社會文化價值,而Nike廣告在文化價值的呈現,主要有個人主義、英雄主義、資本主義等社會文化價值,兩類型運動廣告皆符合美國文化的主要內涵;而在廣告與神話扣連部份,NBA廣告在與文化價值進行結合的過程中,是將比賽的訊息(對戰組合:包括球隊與球員)、比賽的張力、比賽的勝負等相關訊息,與NBA聯盟指標性人物(James)作為符號的扣連,來作為季後賽(Playoffs)的宣傳手法,而這些符號的背後,又隱含著「掌控權、追求成功、追求夢想、勇於挑戰、樂觀、努力不懈、英雄的誕生」等概念;而Nike廣告同樣透過符號呈現的神話概念,將James塑造成追求夢想、勝利、英雄等符號,所以,在廣告與神話結合部份,Nike廣告更是透過James所呈現的神話概念(個人主義、英雄主義),也透過符號擬真實的手法,進一步塑造「穿Nike鞋=英雄人物的概念」。
    最後,綜合討論運動廣告的行銷策略,「銷售行為」才是NBA、Nike運動廣告的最終目的。

    第一章 緒論……………………………………………………………8 第一節 研究緣起、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21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27 第一節 廣告與文化……………………………………………………27 第二節 廣告與美國文化………………………………………………35 第三節 運動、符號與廣告……………………………………………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51 第一節 符號學分析法…………………………………………………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59 第四章 運動廣告的符號學分析………………………………………61 第一節 NBA聯盟廣告分析…………………………………………… 61 第二節 Nike運動廣告分析……………………………………………71 第三節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79 第五章 結論……………………………………………………………88 第一節 研究結果………………………………………………………8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92 參考文獻…………………………………………………………………94 圖目錄 1-3.1本研究架構圖 25 表目錄 表2-2.1:文化價值與重要概念對照表 36 表2-2.2:個人主義與群體主義概念對照表 37 表2-2.3:國外相關文獻研究結果(對於美國為個人主義文化價值取向之部份) 39 表2-2.4:國內相關文獻研究結果(對於美國為個人主義文化價值取向之部份) 40 表4-1.1:NBA聯盟季後賽廣告《James-灌籃篇》毗鄰軸結構分析表 62 表4-1.2:NBA聯盟季後賽廣告《James-灌籃篇》系譜軸分析表 65 表4-1.3:NBA聯盟季後賽廣告《James-最後一擊篇》毗鄰軸分析表 67 表4-1.4:NBA聯盟季後賽廣告《James-最後一擊篇》系譜軸分析表 69 表4-2.1:Nike廣告《James成長與未來篇》毗鄰軸結構分析表 71 表4-2.2:Nike廣告《James成長與未來篇》系譜軸分析表 73 表4-2.3:Nike廣告《James-宣誓篇》毗鄰軸分析表 75 表4-2.4:Nike廣告《James-宣誓篇》系譜軸分析表 76 表4-3.1:NBA廣告、Nike廣告呈現的文化價值 79

    中文部分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台北:
    王俊杰(2003)。《運動電影的文化意涵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強譯(2006)。《視覺硏究導論 : 影像的思考》。臺北:群學。
    王繹嘉(2006)。《「我」或「我們」?個人主義在台灣與美國雜誌廣告內容呈現之比 較》。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古添洪(1984)。《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圖書
    成令方(1993)。〈女性主義歷史的挑戰:概念和理論─二十年來英美女性歷史學者關注的議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17-240。
    朱有志(1995)。《大陸地區報紙廣告的文化價值分析:以南方日報與解放日報為例:1979-1993》。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哲欣譯(2008)。《運動明星》。台北:韋伯。
    吳文忠(1985)。《體育史》。臺北:正中書局。
    吳君毅(2002)。(從運動廣告探討符號性消費之現象),《大專體育》,63:134-139。
    吳泰毅(2004)。〈史匹柏如何說故事〉,「世新性別研究所研討會」論文。台北,木柵。
    吳禮釧(2005)。《全球化潮流下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發展及其在臺灣影響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宋亞克譯(1993)。《美國文化》。台北︰遠流。
    李天鐸(1991)。(電視廣告與社會文化關係-商品/符號/意義),《當代》,63:18-29。
    李天鐸(1991)。(電視廣告與社會文化關係-商品/符號/意義),《當代》,63:18-29。
    李陳鋒(2007)。《從NBA全球化看電視與消費文化的共謀》。北京大學碩士論文。
    周靈山(2005)。(Nike電視廣告中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of life意涵分析),《中華體育》,19(1):81-91。
    周靈山(2005)。(電視運動廣告中意涵分析:以Adidas廣告為例大專體育),76:45-53。
    周靈山、陳淑滿(2003)。(大眾傳播研究中運動廣告的意涵),《大專體育》,65:116-122。
    林立樹(2005)。美國文化史。台北:五南。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
    林房儹、劉秀端(2005)。(動休閒產業發展重要課題與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4(2):8-23。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華(1999)。《符號與社會》。台北:唐山文化。
    林建勝(1993):《文化的反映─分析台灣和美國的電視廣告訴求》。國立.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侯致遠(1990)。(大眾傳播與職業運動互動關係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19(4):15-21。
    施哲仁(2004)。《台美汽車雜誌廣告品牌個性文化構面、廣告表現之差異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嘉蔆、周靈山(2001)。(媒體顯像的運動世界:符號與圖騰之解析)。《大專體育》,57:54-60。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光夏(1999)。(廣告文化理論學派之探討--三種解讀廣告文本的取徑分析,《廣告學研究》,13:93-111。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
    唐維敏譯(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五南。
    孫立武譯(2006)。《耐吉之道:贏取商業桂冠的八項法則》。台北:百善。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
    高名凱譯(1980)。《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
    高佳麟(2008)。《台灣電視廣告中呈現的文化價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文化。
    張元培(1997)。《運動電視廣告之文化意涵-閱聽人建構廣告文本的影響因素》,.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黃鵬仁(1997)。《消費》。台北:巨流。
    張婉娟(2008)。《新聞媒體建構的運動流行文化--2006世界盃足球賽例》。臺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淑婷(2000)。《台灣地區雜誌廣告文化價值呈現的比較》。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智譯(1992)。《索緒爾》。台北︰桂冠。
    張錦華(1996)。《媒體文化-誰是文化抗暴的最佳女主角?》。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研究與展望研討會論文。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莊濬詠(2005)。《運動贊助與產業關聯性之研究-以季賽型職業運動為例》。中原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良文、馮國蘭(2001)。〈台灣廣告內涵特質的轉變〉,郭良文(編)《台灣的廣告發展》,頁240-271。台北:學富。
    陳其懋(2000)。《台灣職業棒球球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芯儀(2009)。《全球化下國家文化之差異性研究-以台灣啤酒和荷蘭海尼根啤酒電視廣告呈現為例(2002-2008)》。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金榮(2006)。《運動流行文化的符號學分析:運動時尚風》。台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國明( 2003 )。《文化間傳播學》。台北:五南。
    麥慧芬譯(2004)。《NIKE耐吉王國》。台北:智庫文化
    傅星翔(2008)。《運動雜誌中運動廣告呈現之社會環境以及運動產業變遷(1980~2007)》。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東治、邱金松譯(2008)。《運動世界的社會學》。台北:學富。
    黃金麟 (2009)。(文化),王振寰、黃金麟等人(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黃國峻(2006)。《台灣電視廣告中外國符碼、廣告訴求與文化價值的相關性探討》。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譯(1994)。《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
    楊涵棻(2006)。《符號的產製與消費-解析耐吉在台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楊雅婷(2001)。〈運動也可以商業NBA 巨星Jordan 復出〉,《統領雜誌》,188:78-82。
    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煙害相關新聞報導內容之分析-以台灣報紙為例),《中華傳播學刊》,9:239-271。
    廖清海、邱翼松(2005)。(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意義),《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326-341。
    趙子欽(2002)。《廣告表現策略之跨文化研究--台灣與日本得獎廣告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趙偉妏譯(2007)。《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臺北:韋伯。
    劉立行(1997)。《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
    劉昌德(1998)。〈媒體在運動商品化過程中的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215-247。
    劉維公(2001.12)。(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蔡岱亨(2004)。《台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文政(1994)。《台灣與美國近代廣告文化價值趨勢分析》。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譯(2000)。《運動行銷學》。臺北市:華泰。
    鄭明椿譯(1993)。《解讀電視》。台北:遠流。
    鄭淑雲(1997)。《台灣與美國雜誌廣告中文化價值呈現之比較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龍柏安(2009.11.14)。(喬丹獨享23號 大帝號召),《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6日,取自: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IService2/PrNews.php?NNo=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nov/14/today-sp10.htm
    顧玉珍(1991)。《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ndrews, D. (2006). Disneyization, debord, and the Integrated NBA Spectacle. Social Semiotics, 16(1), 89-102.
    Barthes, R. (1957). Mythologies. New York: Hill & Wang
    Barthes, R. (1967). Elements of Semiology (trans. Annette Lavers & Colin Smith). London: Jonathan Cape
    Barthes, R. (1972). Myth Today, Mythologies.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Barthes, R. (1973). S/Z. London: Cape
    Belkaoui, A. & Belkaoui, J. (1976).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oles portrayed by women in print advertisements: 1958, 1970, 1972.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Bell, D. (197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N.Y.: Basic Books.
    Bellamy, R. V. (1998). The evolving television sports marketplace. In L. A. Wenner (Eds.). MediaSport, (pp. 73-87). London: Routledge.
    Berger, A. (1997).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Beverly Hills: Sage.
    Berman, J. (Ed.), Ner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incoln, NB.
    Berman, R. (1981). Advertising and Social Change, London: Sage.
    Carter, B. (2000.03. 20). With Jordan gone, basketball rating hit a slump at NBC. New York Times, pp. A1- A2.
    Cheng, H. & Schweitzer, J. C. (1996). Cultural valu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U. S. television commercia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6, 27-44.
    Cheng, H. (1998).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Values Manifest in Advertising: A Content Analysis of Chinese Television Commercials in 1990 and 1995.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Coakley, J. (2001).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Fingeroth, Danny. (2004). Superman on the Couch: What Superheroes Really Tell Us About Ourselves and Our Society.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Fowles, J. (1996). Advertising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
    Gammons, P. (1991). Sign language .Illusrate, 15, 74-80.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oldman, R. (1992). Subjectivity in a Bottle: Commodity and Advertising Form Reading Ads Socially. London: Routledge
    Greendorfer, S. H. (1981).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of sport: With an international classified bibliography. Luschen, G. R. F.; Sage
    Han, S., & Shavitt, S. (1994). Persuasion and culture: Advertising appeals in individualistic and collectivistic societ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0, 326-350
    Hebdig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Metheum
    Hofstede, G.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Hofstede, G. (1980).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Newbury Park: Sage.
    Hsu, F.L.K. (1981). Americans and Chinese: Passage to differences (3rd Ed.).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ILO. World Labour Report. ILO, New York.
    Huang, J. H. (1995). Cultural values as manifested in U.S. and Taiwa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Educators Proceedings, 6, 155-160.
    Javalgi, R., Cutler, B. D., & White, D. S. (1994). Print Advertising in the Pacific Bas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1(6), 48-64.
    Kashima, Y., Yamaguchi, S., Kim, U., Choi, S.-C., Gelfand, M. J., & Yuki, M. (1995). Culture, gender, and self: A perspective from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im. resear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925-937.
    Katz, H., & Lee, W. (1992). Oceans apart: 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s in US and UK prime-time television adverti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1, 69-82.
    Kellner, D. (1996). Sports, media culture and race: some reflections on Michael Jorda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3, 458-467.
    Klapp, Orrin E. (1949). Hero worship in Americ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4(1), 53-62.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NJ:Prenti
    Kroeber, A.L., & Kluckhohn, C. (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Mass.
    Leiss, W., Kline, S., & Jhally, S. (1990).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Persons, Products and images of well-being (2nd ed.). Ontario: Nelson Canada.
    Leiss, W., Kline, S.,Jhally, S. (1986).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London:Routledge.
    Lin, Carolyn A. (2001). Cultural valu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0(4), 83-94.
    Lull, J. (1995).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UK: Polity Press
    Markus, H.,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Milke F. (1992). Cultur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Sphere.In Richard Munch & Neil J. Smelser (Eds).Theory of Cul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265-289.
    Monaco, J. (1981.). How to read a fil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eller, B. (1987). Reflection of culture: an analysis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ing appea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7, 51-59
    NBA官方網站。(上網日期2000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nike.com.tw/g1/tw/
    Noll, Roger G. (1991).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Economic and Business Perspective" in Paul D. Staudohar and James A. Mangan (eds.), The Business of Professional Sport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Oliver, R. E. (1969). Advertising and Social Change. London: Sage.
    Pollay, R. W. & Gallagher, K. (1990). Advertising and cultural values: Reflection in the distorted mirr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9,359-372.
    Pollay, R. W. (1986). The distorted mirror: Reflection on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advertis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50:18-36.
    Pollay, R.W. (1983). Measuring the Cultural Values Manifest in dvertising.Current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Division of Research, Ann Arbor. MI. 1: 71-92.
    Porter, R. E. & Samovar, L. A. (1988).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New York: Wadworth.
    Rotzoll, K. B., Haefner, J. E., & Sandage, C. H. (1990). Advertis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hicago, IL: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Seiter, E. (1992).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and television. In C. A. Robert (Ed.). Channel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Srikandath, S. (1991). Cultural Values Depicted in India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Gazette,48(3), 165-176.
    Stotlar, D.K.(1993). Sponsorship and Olympic Winter Game.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12(3).
    Trandis, H. C. (1990).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Berman, J. (Ed.), Ner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incoln, NB.
    Triandis, H. C. (1989). 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96(3), 506-520.
    Triandis, H. C. (1995).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Triandis, H., Brislin, R. & Hui, C. (1988). Cross-cultural training across the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divi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2, 269-289.
    Tsao, J. C. (1997). Comparisons of cultural values between Taiwa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ing.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 58-84.
    Tse, D. K., Belk, R. W., Zhou, N. (1989). Becoming a consumer society: A longitudinal and cross-cultural content analysis of print ads from Hong Ko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 457-472.
    Wecter, Dixon. (1963). The Hero in America.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Wernick, A. (1991). Promotional Culture: Advertising, Ideology and Symbolic Expression. London: Sage.
    Williams, R. (1958). Culture and society. Harmondsworth: Penguin.
    Williamson, J. (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 London: Marion Boyar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