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淑婷
論文名稱: 《周禮》教化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素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周禮》教化思想先秦教育小學大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5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周禮》教化思想之研究」為題,以《周禮》一書為研究對象,進行「教化思想」的探討。第一章緒論先行說明研究的動機以及方法,並進行歷來研究文獻的整理、界定研究範圍。第二章則針對《周禮》貴族階層的教育進行探討,說明區分為「小學」、「大學」兩階段的「國子之教」的教育內容,由師氏、保氏二職所授的德行、道藝之教,進階至大司樂所授的樂教,從而得出「國子之教」的主要目的在於培育能夠協助「王」施行教化的官吏,並要求貴族以自身作為萬民的模範。第三章則針對《周禮》的平民階層,亦即是鄉、遂兩種行政系統的「萬民」之教化政策、思想進行研究,先行梳理由大司徒所立的「萬民教化」之綱要,再說明各級官吏所負責的教化職務,並點出「鄉飲酒禮」、「鄉射禮」在「教化」之中的重要性。第四章則說明輔佐、保障教化進行的強制手段——「刑」的性質以及施行原則,從而得知《周禮》的「刑」具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教化之刑」,一種是「司法之刑」。第五章結論則由前四章的探討,歸結出《周禮》教化思想的兩個重要原則:第一,以「孝」為個人內心與外在行為的連結,也可視為「教化」能夠推展的重要因素。第二,《周禮》重視「楷模」的示範作用,「教化」能順利施於萬民,有賴於此。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01 一、研究動機--------------------------------------001 二、研究目的--------------------------------------006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007 一、專書------------------------------------------009 二、單篇論文--------------------------------------0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取材限制-----------------------------015 一、研究進路--------------------------------------015 二、研究的取材範圍與限制--------------------------018 第二章 教化的起始:《周禮》的貴族教育 第一節 《周禮》所載貴族教育的施教對象及官職設計-------020 一、貴族教育的施教對象----------------------------020 二、負責進行貴族教育的官職------------------------021 第二節 《周禮》所載貴族的基礎教育:小學---------------022 一、德行之教:師氏--------------------------------022 二、道藝之教:保氏--------------------------------026 三、基礎樂舞之教:樂師----------------------------034 第三節 《周禮》所載貴族的進階教育:大學---------------035 一、「大學之教」的主管:大司樂---------------------036 二、以樂舞教合群:大胥、小胥、籥師----------------042 第四節 《周禮》國子教育的督導與考校-------------------043 一、約束國子--------------------------------------044 二、定期考評--------------------------------------044 第五節 《周禮》國子教育的目標與中心思想---------------045 一、教育目標:修己方能治人------------------------045 二、中心思想:「文武以合一」而傾向「以文為重」-----046 第三章 教化的主體:《周禮》的平民教化 第一節 平民教化的施行組織及施行對象-------------------048 一、擔負教化職務的組織----------------------------048 二、接受教化的對象:鄉民與遂民--------------------051 第二節 平民教化的施行內容-----------------------------054 一、 大司徒確立教化內容的範圍:十二教--------------055 二、平民教化的基礎:鄉三物------------------------066 三、教化政策的具體施行----------------------------068 第三節 鄉飲酒禮與鄉射禮的教化意義---------------------077 一、養老、尊賢:鄉飲酒禮--------------------------077 二、謙讓、備勇:鄉射禮----------------------------080 第四章 以刑輔教:《周禮》教化推行的強制性 第一節 《周禮》的「刑」與「法」-----------------------082 第二節 地官大司徒以「鄉八刑」為消極性規範-------------085 一、 以「鄉八刑」確立教化成果的範圍---------------085 二、教官與刑官職掌的相關性------------------------087 第三節 「司諫」、「司救」機動性的勸戒-------------------091 一、司諫:補充教化功能之不足----------------------092 二、司救:連結「教」與「刑」的消極性職官----------093 第四節 「以刑輔教」的教化思想-------------------------098 一、以「禮」為「糾」的判準------------------------098 二、「先禮後刑」的教化方式-------------------------100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周禮》的教化思想內蘊-------------------------103 一、「孝」為教化的基礎樞紐-------------------------103 二、重視「楷模」的示範作用------------------------108 第二節 本論文的展望-----------------------------------112 一、與本論文相關但未及深論者----------------------112 二、與《周禮》有關者------------------------------114 參考文獻--------------------------------------------------115

    一、書籍部分
    (一)古籍類(按經史子集分類)
    1.經部
    (1)《詩》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
    (2)《書》
    清.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二版。
    (3)三《禮》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15刷。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縣: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
    方向東:《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
    宋.葉時:《禮經會元》,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第92冊。
    宋.衛湜:《禮記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冊。
    清.乾隆十三年敕編:《欽定周官義疏》,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98冊。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清.杭世駿:《續禮記集說》,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據浙江書局光緒乙未本景印。
    清.淩廷堪:《禮經釋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12月。
    清.惠士奇:《禮說》,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01冊。
    清.江永:《周禮疑義舉要》,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01冊。
    《皇清經解、續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86年。
    (4)《易》
    魏.王弼、晉.韓康伯:《周易王韓注》,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6年8月。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5)《左傳》
    日.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臺北縣:天工書局,2005年9月再版。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臺北縣: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5月。
    (6)《論語》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15刷。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1月。
    (7)《孟子》
    漢.趙岐注,舊題宋.孫奭疏:《孟子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15刷。
    2.史部
    黃懷信等撰:《逸周書匯校集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漢.司馬遷著,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6月。
    清.章學誠,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縣:頂淵文化公司,2002年9月。
    3.子部
    黎翔鳳、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市:華正書局,2004年6月。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重印。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明.吳繼仕撰,江日新點校:《六經始末源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6月。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9月。
    清.沈家本:《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8月重印。
    清.俞樾:《群經平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8冊。
    清.俞正燮:《俞正燮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9月。
    (二)近人研究論著(以姓氏筆畫為順序排列)
    丁進:《周禮考論——周禮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王秀臣:《三禮用詩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5月。
    王長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1月。
    王保國:《兩周民本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6月。
    王啟發:《禮學思想體系探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朱孟庭:《詩經與音樂》,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5年8月。
    李山:《先秦文化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汪中文:《兩周官制論稿》,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10月。
    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9年4月。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4月。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9月。
    周何:《禮學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1月。
    金春峰:《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1月。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9月。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
    武樹臣:《儒家法律傳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
    林慶彰主編:《浩瀚的學海》,臺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9月。
    胡留元、馮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侯家駒:《周禮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6月。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三、四卷,2010年11月。
    馬小紅:《禮與法:法的歷史連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二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
    徐復觀:《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5月。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市:允晨文化,2005年6月。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先秦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2版。
    陳桐生:《禮化詩學:詩教理論的生成軌跡》,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3月。
    陳瑞庚:《王制著成之時代及其制度與周禮之異同》,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年5月。
    崔永東:《簡帛文獻與古代法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陸建華:《先秦諸子禮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許倬雲:《西周史(增訂版)》,臺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3版。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9月。
    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三輯—禮學研究專號》,北京: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7月。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10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8月。
    彭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河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9月。
    張惠芬主編:《中國古代教化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
    張偉仁輯、陳金生注:《先秦政法理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合著:《經學通論》,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6年10月。
    楊天宇:《周禮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5次印刷。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修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2版。
    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8月。
    楊英:《祈望和諧—周秦兩漢王朝祭禮的演進與規律》,北京:商務書館,2009年10月。
    楊寬:《戰國史1997增訂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
    楊寬:《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楊遠岷:《三禮教育思想研究》,嘉義市:紅豆出版社,1989年3月。
    楊華:《先秦禮樂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
    溫慧輝:《周禮.秋官與周代法制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
    劉伯驥:《六藝通論》,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56年6月。
    劉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月。
    錢玄:《三禮通論》,江蘇: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8月。
    錢穆:《經學大要》,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2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月初版14刷。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市:里仁書局,2004年9月。
    嚴正:《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濟南:齊魯書舍,2001年8月。
    龔建平:《意義的生成與實現——《禮記》哲學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1月。
    二、學位論文(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瑞傑:《西周禮制文化探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李玉和:《周禮秋官刑法思想硏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吳昌政:《孔子詩教的歷史淵源:試探周代禮官制度中的詩教》,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洪淑湄:《漢代養老制度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曾佩芬:《鄉飲酒禮的源流及其社會功能》,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嚴定暹:《周禮春官禮樂思想之硏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鄭靖暄:《先秦稱《詩》及其《詩經》詮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三、期刊部分(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啟發:〈政治經典與經典政治—《周禮》與古代理想政治〉,收於姜廣輝主編:《經學今詮續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頁347-396。
    尹武學:〈先秦儒家之法意識〉,《鵝糊月刊》第32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8-17。
    李建國:〈周禮文化與原始儒學〉,收於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編:《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頁6-14。
    林素英:〈禮運大同思想探微〉,《國文學報》第34期,2003年12月,頁1-30。
    林素英:〈《周禮》的禮教思想—以大司徒為討論主軸〉,《國文學報》第36期,2004年12月,頁1-42。
    林素英:〈從「修六禮明七教」之角度論荀子禮教思想之限制〉,《漢學研究集刊》,2006年12月,頁55-78。
    林慶彰:〈當代新儒家的《周禮》研究及其時代意義〉,收於《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12月。
    林慶彰:〈近二十年臺灣研究《三禮》成果之分析〉,收於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編:《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頁160-167。
    高明:〈孔子之禮論〉,收於李曰剛編:《三禮論文集》,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10月再版,頁13-24。
    晁福林:〈論周代國人與庶民社會身分的變化〉,收於《人文雜誌》2000年第3期,頁98-105。。
    馬銀琴:〈周代禮樂制度下詩歌的傳授系統〉,收於《中國詩學》第九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6月。
    許金枝:〈《周禮》教育思想研究〉,《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四集,1985年6月,頁15-34。
    華仲畧:〈六藝中的禮樂精神〉,收於李曰剛編:《三禮論文集》,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10月再版,頁39-45。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禮」〉,燕京學報新三期,1997年,頁55-111。
    鄭峰明:〈《周禮》地官研究〉,《臺中師專學報》11期,1982年6月,頁143-166。
    魏慈德:〈試論《周禮》中行政區域的劃分及其居民組織〉,《孔孟月刊》第38卷第7期,2000年3月,頁1-1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