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可靜
Hu Ke-Ching
論文名稱: 從慣習理論檢視觀光農園的發展:以台北市木柵觀光茶園為例
指導教授: 林聖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慣習理論觀光農園木柵觀光茶園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7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第一座觀光農園成立至今,已約三十年的時間,本文選擇從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討觀光農園的發展狀況。本文以臺灣第一個觀光農園:台北市木柵觀光茶園為研究對象,從慣習理論的觀點,檢驗一個地區中農民們的慣習,與觀光農園發展之間的關係。
    透過觀光農園設立時台北市政府所訂定的短程、中程及長程發展目標當作指標,檢驗木柵觀光茶園發展的現況,經過調查,木柵觀光茶園發展現況與發展目標之間產生了差距,發展現況幾乎沒有達到當初設立的發展目標。
    研究結果發現,農民的慣習確實對於木柵觀光茶園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市政府設立的木柵觀光茶園短程程目標為「希望以現有產業農作,設法吸引市民前往遊憩消費,來增加農民收益為目的」,由於受到茶農欲增加家庭收入的商業慣習影響,短程目標並沒有達成。中程目標為「引導農民改種更高價值作物,及進行多元化綜合經營,讓市民享受田園之樂,確保觀光的特性及增加農產品商品化,增進都市農業的價值」,因為茶葉生產方式制式化的企業慣習影響,並沒有達成中程目標。長程目標為「希望形成具有相當規模之『觀光農區』或專業區,並擁有強勢的集貨運銷及市場競爭能力,使農業經營企業化、現代化」,受到農民們想要維持茶葉的農業生產、商家們強調農村公共利益、茶農們固定的茶葉銷售型態及茶業技術交流模式、對於茶比賽制度的信任、土地傳承制度等人際慣習的影響下,發展現況與長程目標間產生了差距。
    在每一個地區中,皆存在著居民們經年累月創造出的慣習,因此,在設立觀光農園的發展目標時,需要以地區內農民們的在地慣習做為發展目標設立的基礎,才能夠提升發展目標的達成成效。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 5 第三節 與農民心理相關之慣習概念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木柵觀光茶園的發展概況 17 第一節 木柵觀光茶園的自然環境 17 第二節 台灣茶產業的歷史發展概況 20 第三節 木柵觀光茶園設立前的發展 24 第四節 木柵觀光茶園設立後的發展 27 第五節 小結 33 第三章 木柵觀光茶園發展現況與發展目標的差距 35 第一節 木柵觀光茶園施行政策分析 35 第二節 短程目標與現況差距分析 38 第三節 中程目標與現況差距分析 48 第四節 長程目標與現況差距分析 53 第五節 小結 72 第四章 從慣習觀點檢視木柵觀光茶園的發展 73 第一節 從慣習觀點檢視短程目標與現況差距原因 73 第二節 從慣習觀點檢視中程目標與現況差距原因 81 第三節 從慣習觀點檢視長程目標與現況差距原因 88 第四節 小結 110 第五章 結論 111 參考文獻 115

    中文部分:
    木柵區農會(2008),《台北市木柵區農會97年冬季優良鐵觀音茶比賽暨「來去茶山找茶趣活動」實施計畫》。
    王啟柱(1984),〈台灣農業發展方向之探討-寄望於台灣農業企業化〉,《台灣銀行季刊》,35:1,頁200-238。
    王春熙(2002),《台灣休閒農業經營發展之研究》,臺灣大學農業經濟所博論。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7),《中華民國95年臺北市統計年報》。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8),《中華民國96年臺北市統計年報》。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7),《95台北市統計摘要中文版》。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台北市志卷六經濟志農林漁礦篇》,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07),《貓空休閒農業導覽摺頁》。
    台北市政府(2008),《貓空慢慢遊導覽摺頁》。
    台北市議會(1980-2005),台北市議會第三屆第六次大會~第九屆第五次大會議事錄。
    台北市議會(2006-2008),台北市議會第九屆第六次大會~第十屆第三次大會議會公報。
    台北市政府秘書處(1982-1991),七十一年度~八十年度臺北市政紀要。
    台北市政府(2008a),《變更台北市文山區指南里老泉里部分保護區為機關用地(供休閒農業服務設施使用)、停車場用地及擬定可申請開發許可範圍主要計畫案》。
    台北市政府(2008b),《變更台北市文山區指南里老泉里部分保護區為機關用地(供休閒農業服務設施使用)、停車場用地及擬定可申請開發許可範圍細部計畫案》。
    台北市文山區公所(1992-2005),《中華民國八十年~九十四年臺北市文山區公所區務統計要覽》。
    台北市文山區公所(2006-2008),《臺北市文山區94-96年區務統計要覽》。
    台北市政府建設局(1991-2006),《台北市政府建設局七十九年~九十四年年刊》。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07),《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95年年刊》。
    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2007),《木柵安心茶葉產銷班摺頁》。
    台北市大眾運輸及公車路線查詢系統(?),http://www.taipeibus.taipei.gov.tw/,(2009/5/8瀏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6),《95年農業統計年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08),《農業統計要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7),《專題分析及研究報告:發展休閒農業,營造魅力農村》,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3290(2008/6/14瀏覽)。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農家要覽增修訂三版策劃委員會編著(2005),《台灣農家要覽》,台北:農委會。
    呂學儀(1996),《農村青年推廣教育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呂宇弘(2005),《都市農業與休閒農業發展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所碩論。
    呂姿慧(2003),《休閒農場導入績效評估制度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臺灣大學森林所碩論。
    江呈因(1980),《特用作物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江榮吉(1997),〈小農經營現代化可行途徑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14:1,頁1-18。
    江榮吉(1999),〈台北市休閒農業與綠化〉,莊光明 總編輯,《鄉村規劃與休閒農業》,頁417-444,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
    江榮吉、沈建宏、林國仕(1994),〈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台灣農業》,30:4,頁27-37。
    余寶婷(1994),《台灣茶園空間變遷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論。
    李朝賢(1995),〈台灣農業勞動結構與發展〉,《台灣經濟》,227,頁14-31。
    李國煌(2006),《休閒農業的永續發展:以南投縣為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所碩論。
    吳隆堃(2006),《淡水地區旅遊資源行銷策略與消費者滿意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所碩論。
    吳麗真 主編(2002),《農產品商品化-農產品進化論》,台北: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吳功顯、吳德美(1988),《有效培育農業現代化所需專業與技術人力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處,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處委託國立屏東農專研究。
    邱茂英(1992),〈農業機械化與精緻化的展望〉,《果農合作》,540,頁4-9。
    邱湧忠(2005),〈台灣農業發展政策限制之研究〉,《農民組織學刊》,7,頁29-51。
    坪林鄉公所(2002),《台北縣坪林鄉志》。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
    林慧齡(2006),《休閒農業區規劃方法研究-以屏東縣高樹鄉新豐休閒農業區為例》,屏東科大景觀暨遊憩管理所碩論。
    林佩樺(2005),《薑麻園農業產業文化發展之探討》,朝陽科大休閒事業管理所碩論。
    林數惠(2003),《台灣休閒農業發展與現況調查:以基隆市休閒農場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所碩論。
    施孟隆、黃炳文 (2006),〈台灣農業發展與農業結構變遷之研究〉,《中華農學會報》,7:4,頁324-342。
    席連之、張守敬(1951),《台灣省土壤調查及肥力測定報告書》,台灣肥料有限公司叢刊第五種,台北:台肥公司。
    郭大玄(2005),《臺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台北市:五南。
    基辛(1935),《當代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
    張玉芳(2003),觀光地區永續發展危機之探討-以台北市貓空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地政所碩論。
    張志純(1983),《茶葉的科學研究》,台北:徐氏基金會。
    張協興(2006),〈美麗花園 迷人香氣─杏花林休閒農場〉,《農政與農情》,168,頁?-?。
    陳希煌(1988),《台灣農業經濟問題之探原》,台南:秋雨。
    陳昭郎(1991),〈共同經營組織成功運作之探討〉,《台灣農業經營研討會專集》,頁187-200,行政院農委會、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合辦。
    陳慈玉(2004),〈百年來的台灣茶業發展史〉,《歷史月刊》,201,頁82-91。
    陳尚蓉、王俊雄(2002),〈農業產銷班組織學習的概念分析〉,《農林學報》,51:3,頁29-42。
    陳昭郎(2005),《休閒農業概論》,台北:全華科技。
    陳墀吉、陳桓敦(2005),《休閒農業資源開發》,台北:威仕曼文化事業。
    陳墀吉、陳德星(2005),《休閒農業概論》,台北:威是曼文化事業。
    陳瑋鈴(2004),《臺北市新北投溫泉休閒產業發展的時空特性》,師範大學地理所碩論。
    陳美芬(2002),《休閒農業遊憩發展的地方資源要素之研究》,臺灣大學農業推廣所博論。
    黃教維(2003),《冬山河流域觀光遊憩資源的形構及其利用之時空特性》,師範大學地理所碩論。
    黃宇元(1983),《台北市發展史(四)》,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光政、錢小鳳、劉文傑、郭月瑕與林銘源(1984),〈台北市觀光農園推展工作研析〉,《台北市推展觀光農園計畫工作文輯》,台北:台北市農會。
    黃世祝(1978),〈台灣茶葉的地理學研究〉,《台南師專學報》,11,頁95-146。
    彭作奎(1991),《台灣農業邁向現代化之路》,臺北:茂昌。
    溫炳原(1999)。《想像的新工業空間:「台東網路園區」的推動過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論。
    溫秀嬌(2001),《沏一壺農情》,台北:常民文化。
    詹瑋(?),《臺北市文山區誌》,臺北市文山區公所,http://www.wsdo.taipei.gov.tw/site/41f5d1af/46cbd42b/47231f73/files/page4_5.htm(2009/5/31瀏覽)。
    詹德榮(2002),〈如何提升國產蔬果市場競爭優勢〉,林宗賢 主編,《知己知彼迎WTO~剖析WTO之內涵、耕耘台灣果品》,頁349-35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楊盛勳、賴正南(2005),〈茶農參加茶葉品質評鑑培訓後對其茶業經營影響之研究〉,王俊雄 編,《94年度農民輔導之研究計畫成果摘要報告》,頁116-121,台中市:台灣農業推廣學會。
    楊蕙禎(2005),《南投縣名間鄉茶葉產銷活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所教學碩士班碩論。
    維基百科(?),〈台北聯營公車〉,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9/5/8瀏覽)。
    廖安定(2001),〈農業政策與農業法規〉,《農政與農情》,103,頁50-60。
    廖雯玉(2006),《休閒農村發展之研究-以鄉鎮聯合發展為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所碩論。
    廖武正、林秀玲(1998)〈台灣茶商競爭策略之研究〉,《台灣經濟》,254,頁46-66。
    蔡宏進(2003),《台灣新鄉村社會學》,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蔡瑤玲(1987),農民採用創新之影響因素與採用結果評估之研究:以網室蔬菜栽培為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所碩論。
    蔡銪峰(2004),《以城鄉互賴觀點探討休閒農業之永續發展策略》,成功大學都市計劃所碩論。
    鄭雅方(2005),《休閒農業區未來發展策略之研究--以中山休閒農業區為個案》,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系碩論。
    鄭仲(2000),〈推行「國產優良品牌水果蔬菜品質認證制度」的意義及重點方向〉,《花蓮區農業專訊》,33,頁2-4。
    鄭詩華、柯勇 主編(2004),《農業概論》,台北:藝軒。
    鄭詩華(1995),〈都市農業發展的課題與方向〉,《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2:3,頁201-210。
    鄭素琴(1991),(木柵觀光茶園的產銷活動和觀光發展〉,《台北文獻直字》,95,頁131-167。
    劉清榕(2000),〈農業技術革新與農業推廣〉,《農訓雜誌》,11,頁14-17。
    劉欽泉與楊振榮(1983),《台灣茶葉內外銷市場發展趨勢之研究》,專案研究報告第十三輯,台中: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劉惠珍(2005),《花蓮地區初級產業轉型與休閒產業結合的區域研究》,師範大學地理所博論。
    劉照弄(2005),《彰化縣二林地區葡萄產業與文化產業結合策略研究》,彰化師大地理所碩論。
    劉孟怡(2000),《休閒農業結合農村發展之研究─以南投鹿谷鄉個案為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所碩論。
    劉碧雯(2002),《國人對高爾夫球場遊憩認知與需求之研究》,朝陽科大休閒事業管理所碩論。
    簡汝育(2007),《行動者網絡理論與地方發展:魚池紅茶產業再造》,師範大學地理系所碩論。
    賴信忠、范淑貞、吳麗春(2005),〈北部休閒農業發展之研究〉,王俊雄 編,《94年度農民輔導之研究計畫成果摘要報告》,頁116-121,台中市:台灣農業推廣學會。
    賴正南、楊盛勳、蘇雅惠 (2005),〈茶業創新技術推廣方式之研究〉,王俊雄 編,《94年度農民輔導之研究計畫成果摘要報告》,頁279-286,台中市:台灣農業推廣學會。
    蕭素瑩(1983),《台灣觀光農業發展及觀光農園問題之探討》,臺灣大學園藝所碩論。
    謝弘俊(2002),〈台灣農村社區產業轉型的困境與因應之聯想〉,《新時代的商業倫理》,23,頁32-36。
    譚鴻仁(2007),〈關係空間與鄉村發展以龍潭椪風茶產業為例〉,《地理學報》,50,頁47-72。
    顏愛靜(1997),〈台北市都市型富麗農村社區之規劃-以文山區指南里為例〉,《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4:3,頁49-76。
    羅明哲(1991),〈家庭農場之企業化經營〉,《台灣農業經營研討會專集》,頁147-159,行政院農委會、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合辦。
    羅明哲(1977),〈台灣小農及其發展方向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14:4,頁53-83。
    蘇國治(2006),《臺灣休閒農業政策分析》,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論。
    蘇登照、蔡憲宗(2008),〈茶葉產銷履歷推動現況與展望〉,《農政與農情》,192,頁?-?。

    英文部分:
    Beckert, J. and Zafirovski, M. (Ed.). (2006).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soci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Biggart, N. and Barmish, T. (2003).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Conventions: Habit, Custom, Practice, and Routine in Market Order,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9: 443-464.
    Cidell, J. and Alberts, H. (2006). Constructing quality: The multinational histories of chocolate, Geoforum, 37: 999-1007.
    Chevassus-Loza, E. and Valceschini, E. (1994). Notes on Convention Theory from E.Chevassus-Loza and E.Valceschini, “Les concepts de I’economie de  conventions et leur articul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1994 CIRAD conference o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Montpellier, France.
    Jagd, S. (2004). Laurent Thevenot and the French Convention School a Short Introduction By Soren Jagd, Economic Sociology, 5(3): 2-9.
    Murdoch, J., Marsden, T. and Banks, J. (2000). Quality, Nature, and Embeddedness: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ood Sector, Economic Geography, 76(2): 107-125.
    McCarthy, J. (2006). Rural geography: alternative rural economies-the search for alterity in forests, fisheries, food, and fair trad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0(6): 803-811.
    Murdoch, J., Lowe, P., Ward, N. and Marsden, T., (2003). The Differentiated Countryside. London: Routledge.
    Murdoch, J. and Miele, M. (1999). Back to Nature: Changing “Worlds of Production” in the food sector, Sociologia Ruralis, 39(4): 465-483.
    Porter, C. Trans. (2006), On justification: economies of worth. U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ltanski, L. &Thevenot, L.(1991). De la justification.
    Raikes, P., Jenson, M. F. and Ponte, S. (2000). Global Commodity chain analysis and the French filiere approach; comparison and critique, Economy and Society, 29: 390-417.
    Rosin, C. and Campbell, H. (2009). Beyond bifurcation: Examining the convention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New Zealand,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5: 35-47.
    Renard, M., (2003). Fair trade: quality, market and conventions. Rural Studies, 19: 87-96.
    Stoper, M. and Salais, R., (1997). Worlds of Production: The Action Frameworks of the Econom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evenot, L., Moody, M. and Lafaye, C. (2000). Forms of valuing nature: arguments and modes of justification in Franch and American environmental disputes. In Lamont, M. and Thevenot, L.(Ed.), Rethinking Comparative Cultural Sociology: Repertoires of Evaluation 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p.229-272).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ittersø, G., Lieblein, G., Torjusen, H., Jansen, B. and Østergaard, E. (2005). Local, organic food initiatives and their potentials for transforming the conventional food system. Anthropology of Food, 4, ?- ?
    Wilkinson, J. (1997). A New Paradigm for Economic Analysis?, Economy and Society, 26(3): 305-33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