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義淳
Lin, Yi-Tsun
論文名稱: 追‧尋:一位體育教師生涯發展歷程敘說
Chasing and seeking: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on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體育教師生涯發展敘說探究
英文關鍵詞: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areer development, narrative inqui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0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一位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過程中採取敘說探究的方式,經由與個案的深入訪談,呈現其生涯發展歷程中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樣貌。並試著從生涯發展理論歸納分析個案生涯發展的內涵與特色、重要他人及關鍵事件、生涯選擇的因素、理念與觀點、生命的有利情境與困境等因素。而從個案的敘說過程,綜合自己的詮釋理解中發現:個案的生涯發展歷程大致符合學理上之發展趨勢,並可總結其生涯發展歷程為兩階段:一、從存在中體驗生命;二、從生命中尋求超越。個案不斷從自身的成長、遭遇的困境,以及累積的經驗中調整腳步,順勢而行,以積極並富有彈性的態度去面對生涯發展歷程的轉變。

    This study took on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dopts the methods of narrative inquir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demonstrate his career development. The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subject’s life experience for his career development citing important figures, critical incidents, and career decisions, as well as his life philosophy and viewpoints. Integrating the object’s narrations with the author’s interpretation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 object basically conforms to academic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theory. Two stages can be summarized from its career development course: First, to experience life from existence; Second, to seek to redefine his limitations from life. The object continuously adjusts himself through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his life experiences. Finally, he is able to confront the changes in his life career with a positive and flexible attitude.

    目 次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謝誌 Ⅲ 目次 Ⅳ 表次 Ⅵ 圖次 Ⅵ 附錄次 Ⅵ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生涯及生涯發展的涵義 8 第二節 生涯發展的相關理論 18 第三節 生命史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 39 第一節 關於敘說 3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9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及分析 52 第六節 研究的信效度 54 第四章 生命的軌跡 56 第一節 有夢最美 56 第二節 築夢艱辛 61 第三節 圓夢踏實 68 第四節 小結:人生步履 73 第五章 看見生命 74 第一節 從存在中看見 74 第二節 從權力中看見 81 第三節 從父子中看見 88 第四節 小結:生命長河 96 第六章 對生命的回首顧盼 98 第一節 結論:父親的追尋 9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1 第三節 最終:旅途之後的省思 104 參考文獻 109 中文部分 109 英文部分 114

    一、中文部分
    方剛(2000)。男人解放。台北:上游。
    王幼玲(1987)。人情繩索,面子功夫。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面具性格—人情與面子(頁50-51)。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王行(1998)。解放男人。台北:探索文化。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
    王邦雄(1991)。中國人的生命長河。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生命長河—反思與安頓(頁174-190)。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C. K. Riessman著。敘說分析。台北市:五南。
    王雅玲(1999)。圓一個另類教學的夢:我陪一個學習困難學生成長的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王麗雲(2004)。教育研究應用:教育研究、政策與實務的銜接。台北市:心理。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市:洪葉。
    古宛芸(2006)。語言輕鬆,然而生命厚重--退休教師之生命史。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湘吉(2001)。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69)。台北市:巨流。
    江慧萍(2004)。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需求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阮凱利(2002)。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國小教師實踐知識之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成銘(譯)(2004)。A. Schopenhauer著。叔本華之勸戒與箴言。台北縣:百善書房。
    呂政達(1987)。一朝風月,萬里長空。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頁177)。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余德慧(1990)。中國男人的生涯觀。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余德慧(1991)。中國人的寬心之道。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余德慧、李宗燁(2003)。生命史學。台北市:心靈工坊。
    吳芝儀(譯)(1996)。V. G. Zunker著。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清山(1996)。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學術講座專輯7(頁117-153)。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慎慎(2002)。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慧貞(譯)(2001)。R. Coles著。故事的呼喚。台北市:遠流。
    吳樹德(1990)。人情問題與文化比較。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世間遊戲—人情與世故。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
    林幸台(1989)。我國國小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2,265~297。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編著(1997)。生涯輔導。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靖芬(1997)。台北市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慧洵(2000)。她們眼中的學校教育與文憑:不同口合高學歷女性的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美華、董華新(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段德智(1994)。死亡哲學。台北市:洪葉文化。
    胡冬吟(2002)。國民中學校長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洪瑞璇(2001)。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揚焄(2002)。一位男性國小資深教師的生命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姚志文(2004)。生涯追尋,杏壇揚芬:四位國小菁英教師的生命故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傳德(1999)。一位國小校長的生命史。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文祺(2001)。傅柯權力理論對教育行政的啟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莊國鋯(2001)。台北市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學習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慧秋(1987)。誰是幸福的人。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頁184)。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添州(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市:五南。
    張添州(2007)。學習規劃與生涯發展。台北市:五南。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枕邊書。台北市:學富文化。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楊淑涵(2002)。選擇非傳統學習領域之四技女生生涯決定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康萃婷(2002)。天人之際:將團少年之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天中(1995)。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台北市:桂冠圖書。
    黃月美(2005)。敘事探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
    育研究月刊,130,30-44。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7。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歆娉(2005)。生命教育典範教師生命歷程之個案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佑任(2002)。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珮琦(2003)。國民小學教師生涯發展狀況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梁祥美(譯)(2004)。松浪信三郎著。存在主義。台北市:志文。
    馮朝霖、簡楚瑛(2001)。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台北市:五南。
    傅佩榮(1997)。中西十大哲學家。台北市:台灣書店。
    楊朝祥(1991)。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行政院青輔會。
    楊淑涵(2002)。選擇非傳統學習領域之四技女生生涯決定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玉玲(2007)。生涯發展與心理輔導。台北市:心理。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73-193)。台北市:巨流。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 A.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市:揚智。
    劉海甯、郜世紅(譯)(2003)。D. Schwanitz著。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台北市:商周。
    閻嘉(2004)。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 通向智者的旅途。台北市:牧村圖書。
    熊同鑫(2001)。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鄭石岩(1994)。禪‧生命的微笑:以禪法實現自我,做生活的主人。台北市:遠流。
    鄭曉江(2005)。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台北市:揚智文化。
    蔡培村(199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麗文。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 J. Clandinin, & F. C.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
    賴淑惠(2007)。選擇放下,就能活在當下。台北縣:沙發書坊。
    蕭昭君(1996)。質性教育研究中的主觀—坦然面對與監控。載於國立花蓮師院八十四學年度研討會論文集(頁1-39),花蓮市。
    羅欣怡(2007)。三位未婚單身資深女性教師生涯發展之敘說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譚智華(譯)(1996)。R. Bly著。鐵約翰:一本關於男性啟蒙的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二、西文部分
    Antikainen, A., Houtsonen, J., Huotelin, H., Kauppila, J. (1996). Living in a Learning Society. London: The Farmer Press.
    Atkinson, R. (1998). The life stories interview. London: Sage.
    Bertaux, D. (1981). Biography and Society—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 Sage.
    Bocialetti, E. (1982). Crisis and development in career at mid-life.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 (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p.2027).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tt, R. & Raymond, D. (1989) , Studying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Knowledge Using Collaborative Autobiography, in Huberman, M. (ed.), Research on Teachers ‘ Professional Lives. 403-319.
    Burr, V. (1995). Introduction: what is social constructionism ?, 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1-16). London: Routledge.
    Denzin, N.K. (1989a).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Denzin, N.K. (1989b). Interpretive Biography. CA: Sage.
    Gage, N. L. (1989). The paradigm wars and their aftermath: A“historical sketch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since 1989. Educational Research, October 1989, 4-10.
    Goodson, I. F. and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Erben, M. (1996). The Purposes and Processes of Biographical Method, In Scott, D. and Usher, R. (eds.).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pp.159-174).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all, T.D. (1976). Career in organizations. Pacific Palisades, CA:Goodyear Publishing Co.
    Hitchcock, G. & Hughes, D. (1989). Research and the teacher: A qualitative introduction to school-base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Knowles, J.G. (1993). Life-History Accounts as Mirrors: A practical avenue for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Calderhead, J., Gates, P. (eds.),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 London:Falmer.
    Langness, L. L. & Frank G. (1995). Liv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Biography, 6th edition, Chandler & Sharp Publishers, Inc.London.
    May, R. (1977). Power and Innocence. New York: Norton, p.20.
    McAdams, D. R. & Ochberg, R. L. (1988). Psychobiography and life narrative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McAdams, D.P. (1990). Unity and purpose in human lives: The emergence of identity as a life story. In A.I. Rabin, R.A. Zucker, R.A. Emmons, & S. Frank (Eds.), Studying persons and lives. NY: Springer, 148-200.
    Mills, C. W. (1956).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9
    Noddings, Nel & Witherell, Carol ed. (1991). Stories lives tell: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Oakeshott, M. (1962).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London: Methuen.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and the self-concept. 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1, 135-153.
    Smith, L. M. (1996). Biographical Method,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86-305, Sage.
    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apper & Brothers.
    Super, D. E. (1984).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In Brown, D. & Broods, L.(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uper, D.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pp.197-261.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White, H. (1989). The rhetoric of interpretation. In P. Hernadi(Ed.), The rhetoric of interpret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rhetoric (pp.1-22).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Wilensky, H. L. (1964).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 70, 137-158.
    Williams, C. L. (1992). The glass escalator: hidden advantage for men in the “female”professions, Social Problem, Vol.39, No.3, pp.253-26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