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盈蘭
Ying-Lan Yeh
論文名稱: 高科技產業員工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之研究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Work Life Balance of Employees in High-Tech Industry
指導教授: 朱文增
Chu, Wen-Ts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高科技產業員工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工作生活平衡
英文關鍵詞: high-tech industry employees, job stress, leisure participation, work life bal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51下載:7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政府的全力推動下,高科技產業逐漸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重心。產業發展的同時,高科技產業員工也面臨產業特性帶來的龐大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可以調適工作壓力,也可調節工作生活平衡。本研究目的為瞭解高科技產業員工的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工作生活平衡之情形;並分析高科技產業員工人口背景變項在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上之差異;最後探討高科技產業員工人口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對工作生活平衡之解釋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蒐集318份有效問卷,利用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資料。研究結果顯示人口背景變項在部分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上有差異存在;人口背景變項、休閒參與與工作壓力可顯著解釋工作生活平衡。由此建議高科技產業員工若能增加休閒參與總次數,或是提高休閒參與時的最適體驗與運動自覺強度,皆能降低工作生活失衡或是增進工作個人生活提升。另外高科技產業公司與員工可針對長工時、工作控制與工作負荷問題加以解決,來降低員工工作生活上的失衡,並增進工作生活互相提升之正面效益。

    Since high-tech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more and more employees experienced high job stress. As LOHAS and Slow Living have become a trend, most employees desired to keep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non-work life. Leisure participation could moderate job stress and adjust work life balanc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dentify high-tech industry employees’ job stres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work-life balanc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work life balance toward high tech industry employee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stres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work-life balance. This study collected 318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Data were analyzed by utiliz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mographic variable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job stress explained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variance in work interference personal life (WIPL). Base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 was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could try to reduce the long work hours to avoid work life imbalance problems.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目次 viii 圖目次 x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5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高科技產業 7 第二節 工作壓力 12 第三節 休閒參與 18 第四節 工作生活平衡 24 第五節 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相關研究 31 第六節 本章小結 3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7 第五節 調查問卷實施 46 第六節 資料分析及統計方法 4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8 第一節 樣本人口背景變項資料描述 48 第二節 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之情形 52 第三節 人口背景變項與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工作生活平衡57 第四節 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之關係 7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90 參考文獻 93 附錄一Hayman 工作生活平衡量表原文 106 附錄二高科技產業員工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調查問卷(預試)107 附錄三Dr Jeremy Hayman 同意函文 111 附錄四高科技產業員工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調查問卷(正式)112 附錄五有效樣本休閒參與活動總表 116 表目次 表2-1-1 高科技產業投入面定義 8 表2-1-2 高科技產業產出面定義 8 表2-2-1 壓力定義的三大類 12 表2-2-2 工作壓力定義 13 表2-4-1 五個主要的工作與非工作關係模型概念 25 表3-4-1 工作壓力量表 38 表3-4-2 最適體驗量表 40 表3-4-3 工作生活平衡量表 41 表3-4-4 工作狀況 41 表3-4-5 個人基本資料 42 表3-4-6 工作壓力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係數摘要表 43 表3-4-7 專家組合名單 44 表3-4-8 工作生活平衡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係數摘要表 45 表4-1-1 樣本個人基本資料摘要表 50 表4-1-2 工作狀況摘要表 50 表4-2-1 工作壓力描述性統計 52 表4-2-2 休閒參與活動類型次數分配 53 表4-2-3 休閒參與時間頻率分配 53 表4-2-4 休閒參與每次花費時間描述性統計 53 表4-2-5 休閒參與每次花費時間分組次數分配表 54 表4-2-6 休閒參與知覺時間次數分配 54 表4-2-7 休閒參與互動形式次數分配 54 表4-2-8 休閒參與最適體驗描述性統計 55 表4-2-9 休閒參與運動自覺強度次數分配 55 表4-2-10 工作生活平衡描述性統計 56 表4-3-1 性別在工作壓力之t檢定 57 表4-3-2 年齡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4-3-3 婚姻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4-3-4 教育程度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4-3-5 擔任管理職在工作壓力之t檢定 60 表4-3-6 職務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4-3-7 年資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4-3-8 通勤時間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4-3-9 月薪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2 表4-3-10 工作滿意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3 表4-3-11 工作時數在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3 表4-3-12 性別在休閒參與之t檢定 64 表4-3-13 年齡在休閒參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5 表4-3-14 婚姻在休閒參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6 表4-3-15 教育程度在休閒參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6 表4-3-16 擔任管理職在休閒參與之t檢定 67 表4-3-17 職務在休閒參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7 表4-3-18 通勤時間在休閒參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8 表4-3-19 月薪在休閒參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9 表4-3-20 工作滿意在休閒參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9 表4-3-21 工作時數在休閒參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0 表4-3-22 性別在工作生活平衡之t檢定 71 表4-3-23 年齡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1 表4-3-24 婚姻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4-3-25 教育程度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4-3-26 管理職在工作生活平衡之t檢定 73 表4-3-27 職務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4-3-28 年資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4 表4-3-29 通勤時間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4 表4-3-30 月薪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4-3-31 工作滿意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4-3-32 工作時數在工作生活平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6 表4-3-33 人口背景變項與休閒參與相關係數表 77 表4-3-34 人口背景變項與工作生活平衡相關係數表 77 表4-4-1 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相關係數表 78 表4-4-2 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互動形式相關係數表 79 表4-4-3 工作壓力與工作生活平衡相關係數表 80 表4-4-4 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相關係數表 80 表4-4-5 個人生活介入工作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 82 表4-4-6 工作介入個人生活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 83 表4-4-7 工作個人生活提升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 85 圖目次 圖2-3-1 休閒參與一般模式 21 圖3-1-1 研究架構 35 圖3-2-1 研究流程 36

    一、中文部分
    AC尼爾森(2007年1月4日)。77%台灣人新年愛許願 全球排名第九 AC尼爾森:全球消費者新年三新願 運動、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與減肥。AC尼爾森。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2月5日。網址:http://tw.nielsen.com/site/news20070104.htm

    大紀元(2005年6月6日)。五成上班族憂鬱 工作壓力居首。大紀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28 日。網址:http://news.epochtimes.com.tw/5/6/6 /3734.htm.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臺北市:品度。(Kelly, J. R., 1996)

    王美晶(2006)。休閒參與作為壓力調適方法及其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王純瑞(2005年,10月17日)。鴻海員工 被操得很幸福。聯合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2月5日。網址:http://pro.udnjob.com/mag2/hr/storypage.jsp?f_MAIN_ID=120&f_SUB_ID=449&f_ART_ID=16488

    方光瑋(2006)。如何平衡你的工作與生活?104職場新貴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2月5日。網址:http://www.104.com.tw/noble/noble_no293.htm

    世界日報(2005年12月9日)。年輕員工要求工作、生活平衡。聯合人力網。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2月5日。網址:http://pro.udnjob.com/mag2/overseas/storypage.jsp?f_MAIN_ID=153&f_SUB_ID=588&f_ART_ID=19000

    朱明謙(2001)。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休閒行為、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

    行政院主計處(2005)。93 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時間運用)統計結果 新聞稿。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5日。網址: http://www.dgbas.gov.tw/ public/Attachment/5713151049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6)。國情統計通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4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681515563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8)。國情統計通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2月14日。網址:http://www1.stat.gov.tw/public/Data/821916162571.pdf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科學技術統計要覽(2007年版)。臺北市:作者。

    何欣怡(2008)。高科技產業員工休閒行為與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宗瓊(2002)。週休二日制對國人休閒生活影響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0-2415-H-415-005-SSS)。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玲玲(審訂)(2004)。組織行為。臺北市:培生。(George, J. M., & Jones G. R., 2003)

    吳素靜(1998)。研究機構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問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吳逸賢(2007)。品質管理活動、工作家庭政策與工作家庭衝突之關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李文銓(1991)。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之關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組織行為學。臺北市:華泰文化。(Robbins, S.P., 2001)

    李昭琦(2002)。臺灣高科技產業經營績效與其對大陸投資規模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李晶(2002)。個人工作壓力因應於休閒活動之研究— 以台灣地區職工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0-2413-H-003-053-)。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晶(2003)。連續休假中休閒活動參與特性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1-2413-H-003-059)。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哲毅(2007)。IT人員工作家庭衝突之探討─以社會支持為調節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李誠(2001)。載於李誠(主編),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頁46-59)。臺北市:天下文化。

    李嘉聖、陳益世(1999)。高科技產業特性、工作壓力、工作滿意暨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地區高科技廠商研發與工程技術人員為例。人力資源學報,11,93-116。

    李靜怡(2002)。休閒從業人員之個人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和休閒行為之關係─以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周珮嫻(2007)。高科技從業人員對公司休閒活動提供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紓解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政龍(2007)。臺北市青少年的休閒參與特性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若慧(2006)。以工作壓力模型探討工作--休閒之衝突:兼論緩衝壓力假說。未出版博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畫,10,39-49。

    邱信憲(1994)。工作特性、人格特質型態、角色壓力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施君蘭(2005,11月15日)。多一點愛給員工的家 讓人才捨不得離開。天下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7日。網址:http://3q.creativity.edu.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7416&forum=3

    胡佩怡、吳宗祐(2007)。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過勞實證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各年度研究報告計畫編號:IOSH94-M308)。臺北縣: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侯望倫(1984)。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組織氣候、角色特性、人格特質與壓力症狀的關係。管理評論,12,38-46

    孫謹杓(2006)。北部技專校院教師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儆暉、李諭昇(2008)。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2007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各年度研究報告計畫編號:IOSH96-M319)。臺北縣: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學。臺北市:桂冠。(Bammel, G., & Barrus-Bammel, L., 1992)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15-28。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志軒。

    高泉錫(2004,1月8日)。溫世仁效應 錢與命拔河 上班族 放慢腳步!。民生報,A3版。

    馬魁玉(2008)。員工休閒活動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關係之研究-以T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文怡(2009年1月13日)。無薪假 衝蝦米?上班族現況調查。台灣商務網。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4月19日。網址:http://www.taiwanpage.com.tw/new_view.cfm?id=20572

    崔來意(2000)。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倦怠及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康健雜誌(2007年12月)。5成上班族不敢坐公司馬桶。康健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30 日。網址: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4044

    莊靜宜(2000)。高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悅嬌(2008年12月22日)。無薪假能止住失業潮嗎?中廣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28 日。網址:http://news4.pchome.com.tw/living/bcc/20081222/index-12299043277636321009.html.

    陳世霖(2005)。高科技產業勞工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以楠梓加工出口區三家半導體廠商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柏詔(2008)。工作-非工作衝突與組織公民行為—以情緒勞務為中介變數。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秋蓉、吳宗祐(2006)。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過勞與心理健康調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各年度研究報告計畫編號:IOSH94-M308)。臺北縣: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陳智瑩(2006)。休閒調適策略對日常生活壓力之影響─以台北縣新莊市老年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臺北市:淑馨。

    陳樹城(2002)。國中學生人格傾向、休閒活動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維茂(2005)。高科技產業專利策略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曾慧萍、鄭雅文(2002)。「負荷-控制-支持」與「付出-回饋失衡」工作壓力模型中文版量表之信效度檢驗:以電子產業員工為研究對象。臺灣衛誌,21(6),420-432。

    楊南輝、張火燦(2008)。在性別角色的情境下,社會支持與情緒智力干擾心理契約對工作生活平衡的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6-2416-H270-001)。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楊秋玲(2007)。員工協助方案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工作-生活平衡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縣。

    楊國隆(2005)。臺北市高中女校學生休閒參與與憂鬱程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董玉娟(2000)。工作-家庭衝突 組織社會化對離開現職傾向影響之研究: 以台商派駐大陸已婚員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葉怡矜等(譯)(2005)。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臺北市:品度。(Godbey, G., 2003)

    廖宜穎(2008)。工作--休閒衝突之前因探討—以工作價值觀和休閒參與為調節變數。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廖婕妤(2006)。社會支持與情緒智力干擾高績效工作系統與工作生活平衡的關係:性別角色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鄭臻妹(2001)。內外控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及工作績效之分析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閻光濤(2009年5月23日)。春燕來了? ! 5成企業回升中 工商業服務居多。中央日報網路報。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5月26日。網址: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2&docid=100777200

    劉人慈(2006)。知覺時間控制對工作-家庭衝突之影響:以台灣科技產業責任制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劉泳倫(2003)。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劉雅惠,2001。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家庭衝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薛琦、張祥憲(1999)。我國高科技產業與經濟發展。自由中國之工業,89(2),13-34。

    二、英文部分
    Ahuja, M. K., McKnight D. H., Chudoba, K. M., George, J. F., Kacmar, C. J. (2007). IT road warriors: Balancing work-family conflict, job autonomy, and work overload to mitigate turnover intentions. MIS Quarterly, 31(1), 1-17.

    Bird, J. (2003). Work-Life Balance Defined - What it really means!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8, from WorkLifeBalance.com Web site: http://www.worklifebalance. com/index.asp

    Byrne, U. (2005). Work-life balance: Why are we talking about it at all? Business Information Review, 22, 53-59.

    Clark, S. C. (2000).Work-family border theory-A new theory of work-family balance. Human Relations, 53(6), 747-770.

    Cheng, Y., Luh, W.M., & Guo, Y.L. (2003).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 (C-JCQ) in Taiwanese Work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0(1), 15-30.

    Coleman, D. (1993). Leisure based social support, leisure dispositions and healt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4), 350-361.

    Coleman, D., & Iso-Ahola, S. E. (1993). Leisu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 111-128.

    Davis, L. A. (1982). Technology intensity of U.S. out and trade.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Analysis U.S. Department.

    Dex, S., & Bond, S. (2005). Measuring work-life balance and its covariates. Work, Employment & Society, 19(3), 627-637.

    Dex, S., & Smith, C. (2002). The Nature and Pattern of Family-Friendly Employment Policies in Britain. Bristol: Policy Press and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Fisher-McAuley, G., Stanton, J. M., Jolton, J. A., & Gavin, J. (2003). Model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life balance and organisational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Industrial-Organisational Psychology. Orlando, FL.

    French, J. R. P. JR., & Kahn R. L. (1962). A Programmatic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Social Issue, 18(3), 1-47.

    Greenhaus, J. H., Collins, K. M., & Shaw, J. D. (2003). The relation between work–family bal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3(3), 510-531.

    Graham, L. (2006). Under Pressure: Implicaitons of Work-life balance and Job Stress, Human Solutions Report, 2006-07. Retrieved October 24, 2008, from Graham Lowe Group Web site: http://www.grahamlowe.ca/documents/182/Under%20Pressure%2010-06.pdf

    Green, S. B. (1991). How many subjects does it take to do a regression analysis?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26(3), 499-510.

    Grzywacz, J.G., & Marks, N.F. (2000). Reconceptualizing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A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rrelat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pillover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5, 111-126.

    Guest, D. (2002).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work-life balance.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41(2), 255-279.

    Hill, E. J., Hawkins, A. J., Ferris, M., & Weitzman M. (2001). Finding an Extra Day a Week: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Job Flexibility on Work and Family Life Balance. Family Relations, 50(1), 49-58.

    Hill, E. J., Miller, B. C., Weiner, S.P., & Colihan, J. (1998). Influences of the virtual office on aspects of work and work/life bal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 51(3), 667-683.

    Hochschild, A. R. (1997). 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Hayman, J. (2005).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an Instrument Designed to Measure Work Life Balan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3(1), 85-91.

    Hyman, J., & Summers, J. (2004). Lacking balance? Work-life employment practices in the modern economy. Personnel Review, 33(4), 418-429.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0). Stress and Work: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Glenview, IL:Scott Foreman.

    Johnson, J. V., & Hall, E. M. (1988). Job strain, work place social suppor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 random sample of the Swedish working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8(10), 1336-1342.

    Karasek, R.A. (1979). Job demands, job decision latitude, and mental strain: Implications for job redesig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2), 285-308.

    Kaplan, M. (1960). Leisure in America : A Social Inquiry. New York: Wiley.

    Karasek, R. A., & Theorell, T. (1990). Healthy Work: Stress, Productivit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Working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Kraus, R.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4th ed.).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Keeton, Kristie., Fenner, Dee E., Johnson, Timothy R. B., Hayward, & Rodney A. (2007). Predictors of physician career satisfaction, work-life balance, and burnou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09 (4) , 949-955.

    Kelly,R.K. (1997).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Washington D.C.

    Lowry, D., & Moskos, M. (2006). Ring, ring…why don’t you leave me alone?: The impact of the work mobile phone on the work-life balance. Working Paper No.157. Tuscany, Italy: ACREW Conference 2006.

    Neulinger, J. (1974).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295-306.

    Scholarios, D., & Marks, A. (2004). Work-life balance and the software work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14(2), 54-74.

    Staines, G. (1980). Spillover versus Compensa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and Nonwork. Human Relations, 33, 111-129.

    Steven AY, P., Thomas, K., & Paula, B. (2008). Achieving work-life balance: Curre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issu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14(3), 227-238.

    Walker, G. J., Bruce Hull IV, R., Roggenbuck, J. W. (1998). On-site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ff-site benefi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0(4), 453-471.

    Westman, M., Etzion, D. (2001). The Impact of Vacation and Job Stress on Burnout and Absenteeism. (Specialissue on burnout). Psychology & Health, 16(5), 595-606.

    White, M., Hill, S., McGovern, P., Mills, C., & Smeaton, D. (2003). High-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actices, Working Hours and Work-Life Balance.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1(2), 175-196.

    Xie, J. L., & Johns, G. (1995). Job scope and stress: Can job scope be too hig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5), 1288-13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