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侯明玉
HAO MENG IOK
論文名稱: 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學生為例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ustment Problem and Mental Health-among NTNU students
指導教授: 陳李綢
Chen, Li-Ch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5
中文關鍵詞: 大學生身心困擾心理健康
英文關鍵詞: college students, adjustment problem, mental healt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56下載:1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於瞭解大學生的身心困擾、心理健康現況,以及探討大學生的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間關係,並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於身心困擾及心理健康的差異性。本研究使用之資料來自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中心針對大一學生所做的「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以及「心理健康量表」調查資料,共得到有效問卷共1,331人。調查所得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及分析,茲將研究所得的結果和主要發現分述如下:
    一、 大學生身心方面感到最為困擾的項目依序是:情緒困擾、生涯困擾以及時間管理困擾。心理健康方面則以家庭的和諧度為最好,自我悅納程度較弱。
    二、 不同性別方面在「生活困擾」、「時間管理」、「生涯困擾」、「人際困擾」、「感情困擾」、「情緒困擾」和「生理困擾」等七項存在顯著差異。女生在「感情困擾」得分比男生低。
    三、 不同學院方面則在「生活困擾」、「時間管理」、「生涯困擾」、「人際困擾」、「情緒困擾」、「生理困擾」等六項存在顯著差異。結果顯示教育學院學生的身心困擾程度較高,而運動休閒學院學生的身心困擾程度則相對較低。
    四、 在心理健康量表中,只有「家庭和諧」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女生的家庭和諧度比男生好。
    五、 不同學院方面,在心理健康量表中「自我悅納」、「人際關係」、「情緒平衡」均達到顯著差異。結果顯示藝術學院學生在「自我悅納」方面相較其他學院為低。
    六、 大學四年級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一年級學生來得好,且21和22歲學生在心理健康得分上亦顯著高於18~20歲學生。
    七、 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有顯著負相關存在。顯示身心困擾愈高的學生其在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則愈低。心理健康中的「自我悅納」、「人際關係」和「樂觀進取」與身心困擾量表中之「情緒困擾」間的關係最為密切,表示愈能夠自我悅納、人際關係愈好和傾向樂觀積極的大學生,其情緒困擾方面的問題就愈低。而「情緒平衡」又與「情緒困擾」、「精神困擾」、「人際困擾」有高度關係,顯示若情緒愈趨穩定,出現精神、人際和情緒方面困擾問題的情形也就愈少。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輔導相關單位以及實務研究工作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ustment problem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from previous survey done by the Health Centre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cross freshmen student us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Adjustment Check List(CSACL) and Mental Health Measurement(MHM). A total of 1,331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é’s method,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major results from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major influences for NTNU freshmen were emotion problem, career problem and time management problem.
    2.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owards living problem, time management problem, career problem, interpersonal problem, affection problem, emotion problem and physical problem in CSACL. Female students get lower scores of affection problem than male students.
    3.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towards living problem, time management problem, career problem, interpersonal problem, emotion problem and physical problem in the CSACL.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had higher scores in the CSACL than college of Sports and Recreation.
    4. Data revea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amily harmony for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MHM.
    5.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towards self-accep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emotional balance at the MHM. College of Arts get the lowest scores of self-accept in the MHM.
    6.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uld be found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grades towards the MHM. Senior students get a higher score than freshmen. Students between 21 and 22 years old get a higher score than those between 18 and 20.
    7. Adjustment problem and mental health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with high level of adjustment problem tend to get a lower score in the MHM. Study shows that self-acceptan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optimism in MH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motional problem in CSACL. Furthermore, emotional balance is also related to emotional problem, spiritual problem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school counselors and serves as references for future studies.

    致謝辭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Ⅳ 目次 Ⅵ 表次 Ⅷ 圖次 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身心困擾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心理健康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相互關係研究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4 第四節 研究程序和步驟 2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9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與分佈情形 2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身心困擾及心理健康之差異情形 31 第三節 大學生其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相關情形 36 第五章 討論 43 第一節 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討論 43 第二節 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情形 4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49 第一節 結論 49 第二節 建議 51 中文參考文獻 54 英文參考文獻 61

    王春展(2004)。台灣地區大學生情緒智慧、憂鬱傾向與情緒調整策略之研究。嘉南學報,30,443-460。
    王春展、潘婉瑜(2006)。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嘉南學報人文類,32,469-483。
    王仲匡(2004)。大學新生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 臺北市:心理.
    王連生(1995)。心理衛生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2006)。心理衛生與適應(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佩玲(1987)。高中聯考壓力與國中生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白青平(2000)。台北縣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承曉(199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錦鳳、段亞新(2002)。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之編製及學生困擾分析。統計測驗年刊,10,1-38。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
    行政院衛生署(2006)。95年衛生統計系列(六)衛生統計動向-貳、死因統計。2008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衛生動向/95/2_95動向貳.doc。
    宋維村(1991)。青少年精神醫學(2 版)。台北: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呂少卿(1985)。我國國中、高中(職)、師專、大專學生苦惱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7(1),150-172。
    呂振發(2002)。雲林縣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呂碧鴻、陳秀蓉、高美英(2006)。醫學生之醫師同理心取向初探。醫學教育,10(4),276–282。
    吳正勝(1981)。大一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4,81-134。
    吳蘇、林紀玲(2000)。運動員的心理問題與策略應用之回顧。台灣體育,108,65-72。
    吳佩玲、楊錫林、江金山(2005)。建國科技大學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與情緒穩定之研究。建國科大學報,24(3),57-65頁。
    吳佩蒨(2003)。大學生早年家庭經驗、解釋風格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武典、洪有義(1987)。心理衛生。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錦松、路君約(1985)。青年諮商量表。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李燕鳴、劉文玲、陳福士(2002)。東華大學一年級新生的生活適應。慈濟醫學雜誌,14(6),365-372。
    李秋娓、黃怡婷及顏君瑋(2008)。大學新生健康問題及健康缺點分析研究。學校衛生,53,1-15。
    李金治(200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 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巿。
    李金治、陳政友(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44),1-31.
    李坤崇(1998)。大學生心理需求困擾之訪談研究。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篇),33,179-208。
    李仁豪、謝進昌、余民寧(2008)。以試題反應理論分析CES-D量表不同調查方式的差異效果。教育心理學報,39卷(測驗與評量專刊),21-42頁。
    李新民(2004)。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6 期,47-68 頁。
    何慧卿(譯)(2007)。大學生至諮商中心求助的諮商需求:檢視性別和多元文化議題,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第16期。
    金樹人(1990)。師大新生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金樹人、林蔚芳(199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新生生活適應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編印。
    林哲彥(1999)。逢甲大學新生的焦慮與憂鬱評量的統計模式分析。逢甲大學統計與精算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智(1977)。國立政治大學一年級學生行為困擾之調查研究報告。政大學生輔導中心印。
    周意茹(1995)。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的相關因素及其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玉真(2003)。大學新生生活壓力的內涵初探。諮商與輔導,214,38-44。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智倫(1994)。國小學生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宜昀(2002)。大學聽覺及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姜立萍、孫乙仙(1995)。銘傳大一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銘傳學刊,7,233-264。
    姜得勝(2003)。學生壓力之輔導。學生事務季刊,42(3),21-25。
    俞筱均、黃志成(1984)。曾氏心理健康量表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俞筱鈞、黃志成(1987)。大一學生焦慮及憂鬱症狀群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39-148。
    柯慧貞(1989)。內因性與非內因性憂鬱症在腎上腺皮質素抑制反應、認知偏差及生活壓力上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柯慧貞(2004)。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及其與社會支持、壓力因應型態、憂鬱、自殺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43-66。
    柯進雄(1993)。學校行政領導研究。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下)。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柯永河(1995)。健康性格習慣量表指導手冊(HPH)。台北:測驗出版社。
    施建彬(2004)。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大葉學報,13(2),109-117。
    施俊名、吳裕益(2008)。「大學生身心健康量表」構念效度驗證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四卷第四期。
    胡婷婷(2007)。國中生身心健康相關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統計資訊學所碩士論文。
    涂雅玲(2008)。科技大學大一新生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靜芳(2003)。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高鎮權、劉鎔毓(2011)。警專學生職業選擇因素與校園生活適應之研究。警專學報,47-70。
    孫毓英(2008)。大學生身心適應與求助行為之研究。明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翁淑緣(1984)。台灣北部地區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生活型態的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6,95-116。
    張春興、黃淑芬(1982)大學教育環境與青年期自我統整形成關係的初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5,31-46。
    張春興(1985)。青年的煩惱與出路。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雍琳(2000)。台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玨(1987)。大學聯考壓力對青少年健康的影響─追蹤研究。 中華心理學刊, 29(2),93-112。
    陳李綢(1998)。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測驗年刊,45,159-180。
    陳清泉(1990)。大學生生活壓力、認知型態與憂鬱傾向相關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清平(2004)。致遠管理學院學生身心適應之調查研究。致遠管理學院學生輔導中心。
    陳慶餘、吳英璋(1987)。以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探討台大新生之身心症狀。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89-105。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陳姿羽(2010)。高職藝術與設計群學生人格特質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以復興商工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雅郁(2008)。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時間管理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賀孝銘(1989)。中部地區高中生的困擾問題與求助態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郭至豪、郭靜晃(1997)。台北市單親家庭青少年生活壓力、福利服務介入與其心理健康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243-270。
    郭木財(2011)。探究正向心理學在管教上的應用。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九十四期。
    許朝信(1999)。高屏地區國小教師教室內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許文耀(1999)。自殺危險性發生模式驗證。臺北 : 正昇教育科學社。
    許崇憲(2008)。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性別差異。中華輔導學報,23,45-80。
    莊勝發、陳正宗、沈勝昂、鄭夙芬、陳昭陵、董力華(1995)。醫學院新生身心適應之調查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1),27-35。
    崔珮玲(2004)。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欣妏、曹俊德(2009)。新生心理健康困擾之調查研究以中部某科技大學爲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7(2),147-172。
    黃春枝(1999)。政大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訓育研究,38(4),56-70。
    黃德祥(199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慧貞(1987)。大專院校學生適應問題的探討-載於大專院校學生常見問題及輔導實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編印。
    黃慧貞(1982)。生活壓力歸因型及社會支援與大學生的憂鬱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政昌(2008)。你快樂嗎?大學生的心理衛生。台北:心理。
    黃政昌、王蔚竣(2008)。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篩選性評估。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厚堅(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君瑜、許文耀(2003)。青少年憂鬱量表編製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6,167-190。
    黃世雄(1994)。台灣地區外籍勞工生活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2003)。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研究。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2003年5月16-19日。
    黃禎貞(2006)。台灣與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泛文化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韞臻、林淑惠(2009)。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中部五所大學爲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1),41-56。
    黃昱蒼(1991)。心靈處方。台北:慧眾。
    曾文志(2008)。大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中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0(2),221-240。
    曾淑華(2002)。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曾巧芬(2001)。護理實習學生休閒—生活壓力及身心健康相關研究—以臺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秀玲(1986)。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自我強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紹國(2006)。大一學生的需要?從他們想要的談起。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3,1-9。
    葉明華(1981)。生活壓力、自我強度與現代心理健康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在庭(2001)。青少年情緒調適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係。中華輔導學報,10,151-178。
    楊睿丰(2009)。高中男女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因應過程之比較。玄奘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楊聰財、蕭淑貞、卓貴美、黃偉俐(2005)。醫學院與不同學院學生壓力感受程度、因應模式、與身心症狀關係的探討。輔仁醫學期刊,第3卷,第2 期。
    楊極東(1975)。回國升學僑生在國內大學的生活適應。輔導月刊,5,1-17。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2005)。「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問卷調查,台北。
    趙世和(1989)。國防醫學院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之初步探討。國防醫學,9(5),455- 458。
    廖淑梅(2004)。技專校院研究生與大學生生活壓力與生活適應之比較-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劉德生(1994)。青年的職業價值觀。師友月刊,322,38-40。
    劉金松(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實習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玉華(2004)。以全人教育觀來看大學生壓力源及壓力因應之模式。實踐通識論叢,2,66-88。
    劉焜輝(1976)。 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天馬出版社。
    歐慧敏、李坤崇(1996)。青少年因應策略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 43輯,241-262。
    鄭秀慧(2008)。新住民女性子女生活適應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鄭泰安(1985)。台灣地區精神病患者之社會文化特徵及療養結果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117-133。
    賴保禎(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空中大學。
    賴保禎、賴美玲(2003)。新訂賴氏人格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千華。
    賴威岑(2002)。學校組織衝突分析。教育社會學通訊,35, 23-34。。
    蔡孟如(2010)。國中生個人特質、安全感感受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潘正德(1996)。大一新生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學業成績的關係暨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原學報,24(2),35-51。
    潘正德(2007)。台灣大學生身心健康研究初探。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5,10-25。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謝琇玲(1998)。大學新生的生活適應與憂鬱傾向之調查研究。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報,5,367-380。
    謝麗紅(1990)。多重模式團體諮商對父母離異兒童家庭關係信念、自我觀念及行為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貞德、徐西森(2001)。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生生活滿意度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168-176。
    戴伯芬(2007)。技職校院學生人格特質、生活壓力及社會支持對身心健康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出版社。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船利(2008)。價值觀、就學動機、社會網絡與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研究:以台東大學學生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0 ,55-86

    Adams,G. R. & Fitch, S.A.(1983).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s of university departments: effects stag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44(6), 1266-1275.
    Anna Freud (1946).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 New York: Internatiaonl University Press.
    Anna Freud (1958). Psychoanalytlc study of the child.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Basch, C. E., & Kersch, T. B.(1986).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Health Education, 22, 4-7.
    Beit-Hallami, B.(1972). A problem profile of university underclassmen.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6, 124-128.
    Beutel, A. M., & Marini, M. M.(1995). Gender and valu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 436-448.
    Bridges, K. M. B.(1932).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Early Infancy. Child Development, (3), 324-342.
    Collishaw S., Maughan B., Goodman R. and Pickles A.(2004). Time trends i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45(8), 50-62
    Combs, A. W.(1962). A Perceptual View of the Adequate Personality, In erceiving, Behaving, and Becoming,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A.
    Damush, T. M., Hays, R. D., & DiMatteo, M. R.(1997).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8(2), 181-190.
    Daniel Goleman(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Deiker, T.E. & Pryer, M.W.(1973). Reported problems in emotionally disturbed and normal adolescent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6(3), 146-151.
    Derogatis, L. R.(1975). SCL-90-R. Baltimore:Clinical Psychometric Research.
    Valerian J. Derlega, Louis H. Janda(1986). Personal adjustment :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wyer, A. L., & Cummings, A. L.(2001). Stress,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 35, 208–220.
    Emme, E. E.(1933). The adjustment problems of college freshmen. Nashville, Tenn: Cokesbury Press.
    Foubert, J. D., Nixon, M. L., Sisson, V. S., & Barnes, A. C.(2005).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ckering and Reisser's vectors: Exploring gender dif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fining the theory.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6, 461-471.
    Frankl, V. E.(1961).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Boston: Beacon Press.
    Gerald Corey & Marianne Schneider Corey (1998). I never knew I had a choice :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 Growth(6th ed.). Brooks Cole.
    Hall, G. S.(1904). Adolescence. New York: Appleton
    Havighurst,R. J.(1953). Huma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New York:Longmans.
    Hendershott, A. B.,Wright, S. P., & Henderson, D.(1992), Quality of life correlat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NASPA Journal, 30(1), 11-19.
    Hensley, W. E.(1991). The measurement of str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vention(Atlanta, GA, October 31-November 3, 1991).(ED339288).
    Hinkle, L.E.(1973). The concept of "stress" in the biolog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Science, Medicine and Mankind, 1, 31-48
    Hood, G.K.(1974). A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 problems as indicated on the Mooney Problem Check List. North Taxas Stat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urtado,S.(1996). Latino Student Transition to College:Assessing Difficulties and Factors in Successful College Adjustment.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37(2),135-157.
    Jersild, A. T., Markey, F. V., & Jersild, C. L.(1933). Children’s fears, Dreams, Wishes, Day dreams, Likes, and Dislikes, Pleasant and Unpleasnat, Memories. Child Development Monographs, (12).
    Jordan-Cox, C. A.(1987).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ly Black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8(6), 504-512.
    Keyes, C. L. M.(2006).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ce: is America’s youth flourishing?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6, 395-402
    Leicester University(2002). Stud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je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le.ac.uk/edsc/sphp
    M. Jahoda(1958). 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New York: Basic Books.
    Maslow, A. H.(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st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aslow, A. H.(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cCullough, G., Huebner, E. S., & Laughlin, J. E.(2000), Life events, self-concept, and adolescents' positiv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7(3), 281-290.
    Mirowsky, J. and C. E. Ross(1989). Social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Mohanty, B.(1980). Effects of socio-cultural deprivation on som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Studies, 25(2),113-117.
    Mooney, R. L., Gordon, L.V.(1950). Mooney Problem Check Lists. New York:Psychological Corp.
    Nauert PhD, R.(2010). College Students Struggle with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sych Central. Retrieved on November 29, 2011, from http://psychcentral.com/news/2010/11/24/college-students-struggle-with-psychological-distress/21221.html
    Nolen-Hoeksema S., Parker L. E. & Larson J.(1994). Ruminative coping with depressed mood following lo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1), 92-104.
    Plunkett, S. W., Radmacher, K. A., Moll-Phanara, D.(2000). Adolescent life events, stress, and coping: A comparison of communities and gender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3(5), 356-366.
    Rickinson,B.(1996). Systematic monitoring of 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of undergraduates: A strategy for reducing withdrawal rate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24(2), 213-226.
    Roglieri, J. L.(1980). Odds on your life. NewYork: Seaview.
    Roy, C., & Andrews, H. A.(1991).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The definitive statement. Norwalk, CT: Appleton & Lange.
    Roy, C. & Andrews, H.(1999).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2nd ed). Stamford, CT: Appleton & Lange.
    Sandanger , I., Nygard, J. F., Sorensen, T., & Moum, T.(2004). Is women’s mental health more susceptible than men’s to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stress?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3, 177–184.
    Schein, E. H.(1974). Career Anchors and Career Paths: A Panel Study of Management School Graduates. Technical Report NO.1.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99581)
    Selye, H.(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Shi, W., & Chen, J.(2004). Defini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by the mangement of system resources.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4), 554-560
    Super, D. E.(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Umberson, D., ChenM. D., House, J. S., Hopkins, K., & Slaten, E.(1996). 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re men and women really so differ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837-857.
    Upcraft, M. L., Gardner, J. N., & Barefoot, B. O.(2005).Challenging and supporting the first-year student: A handbook for improving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Villanova, P., & Bownas, D.(1984).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 stres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South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Virginia.
    Voelker, R.(2004). Stress, sleep loss, and substance abuse create potent recipe for college depression. Medical News & Perspectives, 291(18), 2177-2199.
    Wintre, M. G., & Yaffe, M.(2000). First-year students’ 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life as a function of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Tucs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