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詩涵
Wang Shin-Han
論文名稱: 社會工作者服務男性相對人之處遇經驗初探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ocial Workers’ Intervention Experience With Male Marital Batterers
指導教授: 潘淑滿
Pan, Shu-M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婚姻暴力社會工作處遇處遇經驗男性相對人
英文關鍵詞: Marital violence, Social workers, Intervention experience, Male battere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39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鑑於我國在婚姻暴力防治體系中除了強制性加害人處遇,仍缺乏有系統的婚暴相對人輔導機制與策略,且國內針對一般性相對人處遇服務的研究論述皆付之闕如。為此,本研究目的欲探討社會工作人員服務男性相對人的處遇經驗,包含本身如何看待男性相對人、如何發展處遇模式和應用理論觀點、以及影響專業關係的發展的要素。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共訪談八位社會工作人員。研究發現,社會工作人員的處遇經驗中,可歸納出單一、整合和折衷等三種服務模式,並且以折衷主義的態度多元應用不同的理論觀點。而對於案主形象的轉折歷程,則以三階段歷程尤為鮮明,能以新的視角重新詮釋男性相對人。此外,在關係建立初期和進入信賴關係階段後,專業角色是從支持者逐漸調整為資源連結者和教育者,以及在進入司法程序時再加入控制者角色加以轉換。因此兩者共同建構了具有彈性且流動的助人關係,而非一成不變的非自願性關係。
    專業關係中複雜的四角關係,有賴兩造社工擔任溝通橋梁才得以解套。而社會工作人員的性別角色與案主的互動關係亦呈現差異性,惟有善用性別特質的優勢才有助於專業關係的建立。最後,社會工作人員服務男性相對人的過程,的確遭遇不少價值衝擊。因此研究建議社會工作人員應以不批判的視角來認識男性相對人,更應敏感覺察服務過程中專業角色與性別意識的影響,並建制兩造社工溝通的平台、整合相對人服務方案,以建構完整的相對人處遇服務系統。

    In addition to mandated offender intervention, the marital violence prevention
    system in Taiwan still lacks systematic strategies and counseling method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marital batterers. Furthermore, in the past domestic studies even failed to focus on the marital batterers’ intervention as a research topic.
    For the above reaso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intervention experience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male marital batterers. This qualitative study is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 with eight social worker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intervention experience can be summarized by three social workers’ service model, including
    Singe service model, Integrated service model and Compromised service model.
    As well as, the most social workers tends to choose Eclecticism and apply multipl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This study also explains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image a social worker plays for male battere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ngagement. We introduce a three-stage model that brings new perspective to the
    social worker-batterer intera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 social worker mainly maintains a help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batterer, until they enter a relationship of trust stage. Within this process, the roles
    played by social workers will be adjusted gradually from supporters to brokers and educators. However, when clients goes into the judicial process, the social worker will
    be converted into the role of the controller. Therefore, social workers and male batterers typically establish a flexible and dynamic helping relationship with mutual
    agreement together, rather than a rigid, unchangeable involuntary relationship.
    In marital violence ca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r parties involved(male batterer, battered woman, and the social workers of both sides) is quite complex, and it depends on two sides of social workers serving as a bridge to create some sort of relief. And gender roles of social workers i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client's also showed differences, excepted for social worker making good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gender characteristics,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Finally,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workers working with male batterers, they truly encountered a lot of value impact.
    It is suggested that social workers should NOT be based on a critical perspective to judge the male batterers. Instead, social workers should be more aware of the
    impact of the professional role and gender awareness in the service process. We also suggest that a platfor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facilitat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ocial workers, even integrated with the batterers’ service programs, in order to construct completely for the batterers’ intervention of the service system.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0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07 第三節 名詞定義------------------------------------------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婚暴相對人處遇模式與觀點----------------------------11 第二節 國內婚暴相對人處遇服務現況---------------------------24 第三節 重新認識婚暴相對人----------------------------------33 第四節 社會工作專業關係-----------------------------------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50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50 第二節 研究資料收集與信效度--------------------------------57 第三節 研究角色與研究倫理----------------------------------61 第四章 家暴防治工作的另一個舞台------------------------------64 第一節 相對人社工的經歷和服務經驗---------------------------64 第二節 男性相對人之印象轉化歷程----------------------------75 第五章 男性相對人的處遇經驗----------------------------------88 第一節 服務模式與觀點-------------------------------------88 第二節 關係建立與角色------------------------------------107 第三節 專業關係的特殊性----------------------------------118 第四節 相對人服務的價值衝擊-------------------------------1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50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150 第二節 建議與限制----------------------------------------162 參考文獻--------------------------------------------------170 附件一訪談大綱--------------------------------------------177 附件二訪談同意書-------------------------------------------178

    一、 中文文獻
    內政部統計年報(2009)。推動家暴防治業務統計。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10 a)。兩造關係與性別統計。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http://dspc.moi.gov.tw/lp.asp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10b)。99年度家暴加害人服務。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http://dspc.moi.gov.tw/lp.asp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7)。家庭暴力加害人認知教育輔導處遇
    準則及專業人員資格與訓練。。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
    http://dspc.moi.gov.tw/ct.asp?xItem=1336&ctNode=464
    司法院(2010)。地方法院民事保護令聲請事件終結情形─年別。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 http://www.judicial.gov.tw/juds/index1.htm
    行政院衛生署(2007)。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成果報告。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
    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2004)。美國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業務考察報
    告。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400454
    台北市家暴暨性侵害防治中心(2007)。婚姻暴力相對人輔導服務方案。上網日
    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
    http://www.dvsa.taipei.gov.tw/ct.asp?xItem=1127514&ctNode=24002&mp=107041
    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2006)。95年度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家庭中心取向
    的社區整合方案計劃書。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
    http://blog.xuite.net/wei_chung/advice/8828805
    禾善社會工作師事務所(2009)。桃園縣家暴中心委託辦理98年度家庭暴力相對
    人關懷服務方案」。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
    http://holdsun.myweb.hinet.net/HoldSun.html
    高雄市家暴暨性侵害防治中心(2008)。高雄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男性危機處理中心」男性志工招募簡章。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檢自:http://blog.yam.com/a89305010/article/14754933
    王行、鄭玉英(2002)。毛毛蟲與變形蟲:為「施虐者輔導」之行動研究中知識建構的「變」。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8期,152-182。
    王行(2004)。不利施暴者的輔導的婚姻論述。東吳社會工作學刊,10,209-224。
    王行(2007)。暴力與非自願性案主的輔導。台北:松慧文化。
    王郁馨(2005)。進入強制處遇之婚暴男性加害人被判保護令之主觀經驗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珮玲、黃志忠(2005)。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模式成效評估之研究。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託研究案。
    王茲繐(2008)。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方案對於加害人家庭系統影響之探討。台灣
    大學社會工作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美懿(2009)。身為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的「加害人」----一個解釋性互動論的研究。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美懿 、林東龍、 王增勇 (2010)。「病人」、「犯人」或「個人」?男性家暴「加害人」之再認識。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2,147-193。
    王瑞霖(2010)。男性親密暴力加害人婚姻互動與暴力經驗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順民(2010)。關於從修復式司法方案適用家暴事件的探究討論。上網日期:2010年5月10日。檢自: http://www.roton.tw/index.php?menu=view&mode=timenews&timenewsid=73
    王大維(2010)。與男性在關係中工作-男性氣概理論對伴侶與家族治療之啟示。
    輔導季刊,46(1), 32-43。
    刁筱華譯 (2008)。疾病的隱喻(Susan Sontag)。大田出版。(原著出版年:2001)。
    成蒂(2004)。終結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與諮商。台北市:心理。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
    權違建(原作者:A. G. Johnson )。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朱惠英(譯)(2007)。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團體方案手冊─Emerge模式(原作者:Emerge)。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朱惠英、郭凡琦(譯)(2008)。如何與非自願個案工作(原作者:C.Trotter)。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 台北:洪葉文化
    吳芝儀、廖梅花(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吳慈恩、黃志中(2008)。婚姻暴力醫療處遇。台南市:復文圖書。
    吳展良(2004),東西思想與文化的特性與互補性(二),現代社會與東方思想第
    二年度計畫思想與文化領域講座講義,取自
    http://www.ncu.edu.tw/~jimmyjue/lge/program203.htm
    李宜靜(2001)。婚姻暴力加害人心理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靜華、蔡宗晃(2007)。婚姻暴力聲請保護令異常動機個案原因之探索性研究。 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3(2):1-34。
    李浩然(2007)。從修復式正義探討鄉鎮市調解委員之婚姻暴力調解策略。台北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月清(1994)。從實務工作者的需要探討-非自願性案主、非自願性實務工作者與非自願性案主服務策略。福利社會,6,1-8。
    周煌智、陳筱萍、蔡素芬、黃志中、吳慈恩(2006)。本土性家庭暴力加害人鑑定原則、推廣與實用性的多元化處遇計畫設計與評估。行政院衛生署95年科技研究計畫報告書。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世棋、陳筱萍、孫鳳卿、周煌智(2007)。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執行現況。台灣精神醫學雜誌。 21(3),208-217。
    林明傑、陳文心、陳慧女、劉小菁(譯)(2000)。家庭暴力者輔導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明傑、黃志中 (2003)。他們怎麼了:家庭暴力加害人的評估與輔導。嘉義市:濤石。
    林明傑、鄭瑞隆、蔡宗晃、張秀鴛、李文輝(2006)。家庭暴力案件危險分級管理試辦方案之檢驗。社區發展季刊,115,290-308。
    林明傑、簡蕾如、蔡宗晃、王家駿 (2007)。有無邊緣型人格傾向之男性婚姻暴
    力加害人在暴力行為嚴重性之比較,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3(1),27-56。
    林明傑(2009)。家庭暴力案件危險評估與危險分級之進階實務。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5(2),305-316。
    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台北: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張家銘(1997)。社會學(上冊) (原作者:A. Giddens)。台北:唐山。(原著出版年:1989)。
    張錦麗、王珮玲、柯麗評(2003 )。美國杜魯斯家庭暴力社區介入模式介紹。 社
    區發展季刊 ,101,320-330 。
    張秀鴛(2003)。「從心出發」談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性別、暴力與權力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師大性別所,頁341-359。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臨高、張宏哲、顧美麗、張振成、劉曉春、林桂碧、曾蓮紅、陳怡如(譯)(1999)。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上)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原作者:D. H. Hepworth、R. V. Rooney &J. A. Larsen)。台北: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許皓雅(2010)。又性別又國別:台越親密關係暴力探討-台籍男性家暴相對人之敘說。中山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龍安(譯)(1987)。助人關係-助人過程與技術(原作者:L. M. Brammer)。台北市:天馬文化。
    陳明蕾(1999)。一個新的學習典範:觀點轉化學習理論。成人教育學刊,3,1-31。
    陳高凌(2001)。義與面子在華人家庭暴力裡的運作及其對治療之啟示。本土心理學研究,14,63-11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灣:五南。
    陳高德(2003)。臺灣婚姻暴力加害人。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筱萍、周煌智、吳慈恩、黃志中(2004)。裁定前鑑定家庭暴力相對人特徵與施暴的心理社會歸因。中華輔導學報,16,頁149-181
    陳黃秀蓮(2005),從認知行為取向--淺談憂鬱症的治療。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 育部,取自http:// nonarts.sce.pccu.edu.tw/paper/paper-0106-3.htm
    陳怡青、楊美慧(2007)。家庭暴力加害人個人成長史暨對施暴歷程之初探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3(1),1-26。
    陳秀峯(2010)。當家事調解遇上修復式司法時以家暴事件協談為例。台灣觀護學
    會。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probationology/post/1321425868
    彭南元(2002)。論家事案件採心理諮詢服務之可能性。司法週刊,頁2。
    彭淑華、張英陣、童淑娟(譯)(1999)。家庭暴力(原作者:A. Kemp)。台北: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合著(1985)。社會個案工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黃志中(2002)。家庭暴力加害人認知教育輔導團體。家庭暴力處遇專業人員實務研討會。行政院衛生署。
    黃志中(2004)。痛苦,是因為還在使用無效的方法。網氏女性電子報,向上提升的力量─家暴法實施五週年發展,第164期。取自: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62-2.htm
    黃志中(2011)。家庭暴力相對人服務方案發展沿革與對家暴工作的影響。家庭暴力相對人預防性服務方案推廣暨成果發表會。內政部家防會,174-178。
    黃富源(2001)。警用談判與危機處理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2,55-74。
    黃煜文(譯)(2004)。錯的是我們不是我:家暴的動力關係(L. G.Mills)。台北:商周。(原著出版年:2003)。
    黃翠紋(2004)。婚姻暴力嚴重性影響因素之研究—我國婚姻暴力加害人之危險評估。犯罪學期刊,7(1),127-154。
    黃信得(2007)。與受傷的獅子同行 ~ 經歷強制處遇之婚暴加害人的失落經驗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學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麗蓉(2009)。遇婚姻暴力加害人生命故事之敘事研究。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連謙、董秀珠、葉光輝(2005)。精神科專科醫院治療婚姻暴力之經驗。北市
    醫學雜誌,2( 8),713-721。
    楊惠君(譯)(2004)。終身學習全書全書:成人教育總論(原作者: S. B. Merriam& R. S.Caffarella)。台北:商周。(原著出版年:1999)。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
    賀玉英、 阮新邦(2004) 。詮釋取向的社會工作實踐。香港:八方文化創作室 。
    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份與權力流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劉珠利 (2005) 。助人關係與女性:一個文化取向女性主義的角度。社區發展季
    刊,112,130-140。
    蔡毓瑄(2005)。接受家庭暴力防治法處遇計畫之婚姻暴力民事保護令相對人對夫妻權力的認知-以高雄縣個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葉玉如、黃翠紋(2010)。建構家暴事件安全防護網—談高雄市運作經驗 。2010
    年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年會「因應風險社會—社會工作的終身專業成長」研討會。
    蘇麗卿(2009)。婚姻暴力加害人接受處遇計畫之主觀經驗研究 —以參加認知輔
    導教育團體後為例。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論文,台南市。
    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1987)。男性解放(原作者: W.Farrell)。婦女新知(原著出版年:1975)。
    鄭瑞隆、王文中(2002)。家庭暴力加害人特質與處遇評估工具之研究。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鄭瑞隆(2004)。親密暴力:成因、後果與防治。嘉義:蜂鳥出版社。
    鄧純芳(2000)。藍鬍子現身:揭開加害人面具的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閔鴻、黎士嗚(譯)(2004)。婚姻治療法(原作者: N.S.Jacobson& A.Christensen)。
    台北:弘智。(原著出版年:1996)
    謝臥龍(1996)。性別意識在諮商輔導歷程中之本質與重要性。兩性平等與心理衛生研討會大會手冊。
    謝秀芬(2006)。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出版。

    二、 英文文獻
    Adams, D. (1988). Treatment models of men who batter: A profeminist analysis. In K. Yllo, & M. Bograd (Ed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wife abuse ,176-199.Sage Publications.
    Becker, H.S.(1963).Qutsiders.New York: Free Press.
    Cingolani, J. (1984). Social conflict perspective on work with involuntary clients.Social Work, 29(5): 442-446.
    Dobash, R.P., and Dobash ,R.E. (1998). “Violence men and violence contexts. In R. E.Dobash & R. P. Dobash (eds.) Rethink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Thousand Oaks,CA:Sage.
    Dutton, D. G..(1995).The batter: A psychological profile. New York: Basic Books.
    Egan,G.(1994). The Skilled Helper: A Problem-Management Approach to Helping.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 Cole.
    Gondolf, E. W.(1997).Multi-site evaluation of batterer intervention system: A summery of finding for a 12-month follow-up. Minnesota Center Against Violence and Abuse.Online available:
    http://www.mincava.umn.edu/documents/gondolf/batchar.html
    Gondolf, E. W.(2009).Implementing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for batterer program participants: interagency breakdowns and underlying issues.Violence against women ,15(6):638-55.
    Gondolf,E.W.(2010). The contributions of Ellen Pence to batterer programm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6(9):992-1006.
    Gottman, J., Jacobson, N., Rushe, R. H., Shortt, J. W., Babcock, J. B., Taillade, & Waltz, J.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rate reactivity, emotionally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general violence in batterer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9(3), 227- 248.
    Griffing, S., Ragin, D. F., Sage, R. E., Madry, L., Bingham, L. E., & Primm, B. J. (2002). Domestic violence survivors' self-identified reasons for returning to abusiv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7(3), 306-319.
    Holtzworth-Munroe, A., & Stuart, G. (1994). Typologies of male batterers: Three subtypes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76-497.
    Healey, K., Smith, C., & O'Sullivan, C. (1998). Batterer intervention: Program approaches and criminal justice strategie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Online available.
    Jacobson, N. & Gottman, J., (1998). When men batter wome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Johnson,L.C.(1983).Social work practice-a generalist approach,. Massachusetts : Allyn and Bacon,Inc.
    Mezirow, J.(1997)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 to Practice. In P.Cranton(ED). Th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Action: Insights from Practice,5-12. San Francisco: Jossey-Boss.
    Mezirow, J. & Associates. (2000). 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bilinyi, L.F., Zegree, J., Roffman, R.A., Walker, D.D, Neighbors, C. & Edleson, J.L. (2008). Development of a marketing campaign to recruit non-adjudicated and untreated abusive men for a brief telephone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3(5), 342-351.
    McLeod, A. (2007). Whose agenda? Issues of power and relationship when listening to looked-after young people.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12: 278-286.
    Murdach, A. D. (2008). Negotiating with Antisocial Clients. Social Work, 53(2): 179-182.
    Richie, M. H. (1986). Counseling the Involuntary Cli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4, 516-518.
    Rooney, R.H. (2009). Strategies for Work with Involuntary Clients (2nd ed.).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vensson, K. (2003).Social Work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 Ambiguous Exercise of Caring Power. Journal of Scandinavian Studies. Criminology and Crime Prevention, Vol (4)1, 1651-2340.
    Stordeur, R. A., & Stille, R. (1989). Ending men's violence against their partners: One road to peace .Sage Publications.
    Wormer,K.V.&Bednar,S.G.(2002).Working with male batterers: A
    resptorative-strengths perspective. Families in Society, 83 (5/6), 557-565.
    National Colorado Coalition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2006) .Domestic Violence Facts: Colorado.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dcsheriff.net/includes/documents/ColoradoDomesticViolenceFactSheet.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