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鳳霙
論文名稱: 農民市集的形塑與發展:以臺中合樸農學市集為例
指導教授: 譚鴻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農民市集另類農業食物網絡行動者網絡理論物性
英文關鍵詞: Farmers’ market, Alternative Agro-Food Networks, Actor-network Theory, Material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7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0年,台灣各地陸續出現農民市集,例如:台北的248農學市集,宜蘭的大宅院友善市集,新竹的竹蜻蜓綠市集,台中的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合樸農學市集,高雄的微風市集…等。而「農民市集」的特點在於農民將自己生產的農(副)產品由產地運到都市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種直銷模式在歐美發展已久,在台灣卻是近年興起的特殊現象。
    過去從地理學角度來看市場,著重於實質地點和交換功能的討論,卻欠缺討論市場代表的社會意義。而本文認為市場為一社會建構的網絡,從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來釐清農民市集的形成背景與存續動力,並選定台中合樸農學市集作為個案研究,在2010年8月到2011年3月期間以參與觀察與訪談方式進行田野調查。
    本研究發現:每一個市集都有其明顯的在地性格,管理組織的領導與定位是形成風格的主因,其透過另類的產品論述與篩選機制,徵召相同特質的生產者兼任銷售者的角色,進行市集產品物性的轉變,同時吸引關心食物品質的消費者加入。在市集中三者透過不間斷地互動與溝通,建立社群中信任與認同,營造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並重的生活方式,同時也藉由復古與創新的手段進行日常生活的抵抗。

    There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farmers’ markets in Taiwan recently, such as 248 farmers’ market in Taipei, NCHU Organic Farmers’ Market in Taichung, Hopemarket in Taichung and Breeze Market in Kaohsiung. One of obvious features of farmers’ markets is that farmers sell their goods directly to consumers. This kind of direct-sale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in Europe and U.S. for a long time but it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which had not emerged in Taiwan until very recently.
    In the past, location and function were the major concerns for market studying in Geograph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 meaning of market. The paper sees market as a social network. As a result, the paper used Actor-network Theory for analyzing how farmers’ market was formed and sustained and then selected Hopemarket to do case study research. The fieldwork had been carried out b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from August, 2010 to March, 2011.
    The findings of the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each farmers’ market has its traits. Second, leadership makes Hopemarket distinguish from other farmers’ markets and attract to consumers. Third, continuous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ke trust and identity in Hopemarket and they create a lifestyle with attention between production, ecology and living. Finally, Hopemarket creates an agricultural Renaissance in Taiwan, resisting not only Fordist mas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ut also the state’s negligence in agriculture.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 次 v 圖 次 vii 表 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日常生活的提問 1 第二節 跨學科的火花:市場的構造 5 第三節 彼岸: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背景回顧:農民市集相關概念 9 第二節 理論建構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思維來處 42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5 第三節 研究倫理 55 第四章 合樸農學市集的微觀空間與社會 59 第一節 市集的區位與地點 59 第二節 地方建構 65 第三節 市集的前台與後台 71 第四節 合樸人的潛規則 82 第五節 信任與合作的空間 88 第六節 小結 89 第五章 合樸農學市集的行動者網絡 91 第一節 市集的出現:因緣聚足 91 第二節 小型社會的網絡組構 110 第三節 關係的連結 128 第四節 小結 135 第六章 合樸農學市集的認同與物性轉變 137 第一節 物的社會生命 137 第二節 歧異的驗證觀感 148 第三節 收歸國有的有機 154 第四節 價值流動 163 第五節 組織認同 167 第六節 小結:另類 168 第七章 結論 170 第一節 復古與創新的日常抵抗 17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74 參考文獻 177 中文部分 177 網站資料 180 英文部分 181 附錄A:訪談大綱 184 附錄B:合樸農學市集農友首次設攤名單 187 附錄C:研究參與者資料 188 附錄D:2007-2008年市集攤位配置 189 Acknowledgement 192

    中文部分
    Appadurai, A. (1986/2008) 夏瑩 譯。〈商品與價值的政治〉。孟悅、羅鋼編著。《物質文化讀本》,12-5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Baudrillard, J. (1968/1997) 林志明 譯。《物體系》。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Baudrillard, J. (1970/2008) 劉成富、全志鋼 譯。《消費社會》。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Baudrillard, J. (1972/2009) 夏瑩 譯。《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Cresswell, T. (2004/2006) 徐苔玲、王志弘 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Dant, T. (1999/2009) 龔永慧 譯。《物質文化》。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KopytoffIgor (1986/2008) 杜宇 譯。〈物的文化傳記:商品化過程〉。於羅鋼、王中忱編著。《消費文化讀本》,397-4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Latour, B. (1983/2004) 林宗德 譯。〈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全世界〉。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望社會》,219-264。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Lefebvre, H. (1977/1988) 陳志梧 譯。〈空間政治學的反思〉。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31-45。台北市:明文書局。
    Mankiw, G.N. (2001) 梁小民 譯。《經濟學原理》。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Mansvelt, J. (2005/2008) 呂奕欣 譯。《消費地理學》。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Marx, K. and Engels, F. (1867/1990) 吳家駟 譯。《資本論》。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Mauss, M. (1954/1989) 汪珍宜、何翠萍 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Mayhem, S. (2001)。《牛津地理學辭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MINI (2011)。〈到花蓮逛市集問事情〉。《商業周刊alive優生活》,期261,164-168。
    Sismondo, S. (2004/2007) 林宗德 譯。《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Smelser, J.N., and Swedberg, R.主編 (2005/2009) 羅教講、張永宏等 譯。《經濟社會學手冊》。北京:華夏出版社。
    Yin, R.K. (2009) 周海濤、李永賀、張蘅 譯。《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江今華(2003)。《台北市五分埔成衣市場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余欣芳(2003)。《龍潭地區茶產業的行動者網絡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吳田泉(1993)。《台灣農業史》。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吳東傑(2005)。《台灣的有機農業》。台北縣:遠足文化。
    吳昭怡(2004)。〈傳統市場也有春天〉。《天下雜誌》,期301,164-168。
    李承嘉(2005)。〈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鄉村發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1895-1945年發展為例〉。《地理學報》,39,1-30。
    李承嘉(2007)。〈戰後台灣鄉村體制轉變之研究:從農業生產論走向農業後生產論?〉。《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城鄉治理與永續發展論文集》,18-44。台北: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 (2010)。〈地方發展的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性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的比較〉。《台灣土地研究》,13 (1):95-133。
    李崇僖(2008)。〈理念與實踐-有機農業的法政策課題〉。《律師雜誌》,期345,11-21。
    汪文豪(2008a)。〈農地不農用誰還要耕種〉。《天下雜誌》,期391,48-50。
    汪文豪(2008b) 〈破碎的農地消失的糧食〉。《天下雜誌》,期399,151-165。
    林文源(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科技、醫療與社會》,期4,65-108。
    姚家恩(2010)。《在地食物的鑲嵌-以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史地系。
    施美雪(2003)。《西螺與溪湖果菜市場蔬菜集貨圈結構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
    洪文彥(2004)。《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邊陲地區(鄉村)發展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發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
    胡可靜(2008)。《從慣習理論檢視觀光農園的發展:以台北市木柵觀光茶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胡幼慧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公司。
    徐于婷(2011)。《248農學市集的食物網絡與運作模式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園藝研究所。
    高亞春(2007)。《符號與象徵-波德里亞消費社會批判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2010)。《台灣農夫市集導覽》。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
    張倩瑋(2008)。〈草本養虱目魚 顏榮宏真科學〉。《新臺灣新聞周刊》,645期。
    張頌宇(2010)。〈台灣都市吹起綠色消費風〉。《看雜誌》,期71,32-38。
    梁炳琨(2007)。〈鄉村地理學:後生產主義轉型、在地農業食物與自然-社會關係觀點的探討〉。《中國地理學會會刊》,期39,1-20。
    梁炳琨(2008a)。〈農業食物在地化:台東縣池上鄉米食產業的探討〉。《地理學報》,期53,85-117。
    梁炳琨(2008b)。〈由後生產主義的觀點來審視台灣農業體制的轉型-以大坑地區休閒農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期3,49-80。
    梁嫣純(2008)。〈催生全台第一個有機農夫市集〉。《康健雜誌》,期120,80-82。
    清華大學清華學院(2010)。《2010年第一屆台灣農學市集研討會文集》
    許誌銘(2009)。《閒置空間文化活化策略─鹿港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郭玉梅(2006)。〈基因作物的衝擊〉。《科學發展》,期401,54 -59。
    郭華仁(2009)。〈我國需要怎樣的有機法規〉。《有機誌》,期28,90-9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希煌(1967/1975)。〈台灣小農之經濟分析〉。 于宗先、余玉賢編 。《台灣農業發展論文集》。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陳宜楓(2004)。《現代居家用品店的市場地理研究─以特力屋(B&Q)、生活工場(WORKINGHOUSE)及宜家(IKEA)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陳怡如(2005)。《量販店之市場地理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品先(2005)。《Options and Futures:臺灣期貨市場建構之金融地理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陳姿伶(2008)。〈回歸在地思維的「農民市集」產銷實踐〉。《興大農業》,期67,1-6。
    陳翊中(2005)。〈東籬農園 散播有機農業新生機〉。《今周刊》, ?-?。
    陳琪惠(2006)。《有機食品的媒體再現-以中國時報、聯合報以及民生報的報導為例(1995-2006年)》,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嬿伊(2009)。《一個農夫市集之誕生-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的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
    彭明輝(2011)。《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台北市:商周出版。
    彭昱融(2009)。〈兩千億大紅包是福是禍?〉。《天下雜誌》,期420,87-90。
    游美惠(2010)。〈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研究新手談「訪談法」的技巧〉。周平、林昱瑄主編。《質/性別研究》。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公司。
    舒詩偉(2008)。〈吃土糧:美國新一波挑食風潮〉。《青芽兒》,期26,49-59。
    黃惠如(2003)。〈你應該買有機產品嗎?〉。《康健雜誌》,期56。
    黃璋如(2007/6/11)。〈農藥殘留≠施用農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黃璋如(2008/1/12)。〈打擊有機農業〉。《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黃紫翎(2010)。《全球化下在地食物網絡的實踐歷程:以台中合樸農學市集為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黃樹仁(2002)。《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型態與台灣城鄉發展》。台北市:巨流出版。
    黃應貴(2004)。〈導論:物與物質文化〉。《物與物質文化》。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楊文仁(2010)。《農夫市集的經營運作與社會鑲嵌: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暨城鄉資源管理學系。
    楊壽麟(2006)。〈台灣農產品農藥殘留管制的簡介〉。《全球變遷通訊雜誌》,期50,19-25。
    葉虹靈 (2007)。《異端的生存之道-台灣另類有機農業生產者的實作策略》,碩士論文。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葉文(2008/03/26) 。〈博士與老農讓荒地變寶田〉。《天下雜誌》,393期,205-210。
    董時叡(2007)。《有機之談-有機農業的非技術面思考》。台中市,作者自印。
    董時叡(2010)。〈美國農夫市集之探討與啟發〉。《農訓雜誌》,期239,?-?。
    廖正宏、黃俊傑(1992)。《戰後台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台北市:聯經。
    趙梅(2000)。〈美國反文化運動探源〉。《美國研究》,期1,68-97。
    劉凱翔(2007)。《有機農業法規及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
    劉蘊文(2004)。《金錢遊戲的流動空間:臺灣證券市場經紀活動》,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蔡培慧 (2009)。《農業結構轉型下的農民分化(1980-2005)》,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生農學院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蕭新煌(1983)。〈三十年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1953-1982〉。毛育剛編。《台灣農業發展論文集》。台北市:聯經。
    蕭瑞麟 (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賴梅屏 (2006)。〈我們相遇在旗美農民市集〉。《青芽兒》,期16,12-15。
    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市:天下雜誌。
    戴君玲(2010)。《台灣社群支持型農業的發展與運作》,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謝曉雲(2007)。〈興大有機農夫市集 聽你的農夫說故事〉。《康健雜誌》,期109,44-47。
    簡汝育(2006)。《行動者網絡理論與地方發展:魚池紅茶產業再造,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羅光智 (2002)。《東港魚市場集散貨空間結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譚鴻仁 (2007)。〈關係空間與鄉村發展〉。《地理學報》,期50,47-72。
    嚴祥鸞(2008)。〈參與觀察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公司。
    顧海良撰(2010)。《畫說資本論》。台北縣: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顧朝林、于濤方、李平編(2008)。《人文地理學流派》。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

    網站資料
    FARMA. (?).http://www.farma.org.uk/ (2011/7/14).
    GrowNYC.(2010). http://www.grownyc.org/greenmarket (2011/7/14).
    USDA.(2010). Farmers Market Growth.http://www.ams.usda.gov/farmersmarkets/farmersmarketgrowth.htm(2010/11/9).
    248農學市集(?)。http://www.248.com.tw/。(2011/7/14瀏覽)。
    內政部主計處(2005)。《2005年農林漁牧業普查:農牧業家數按可耕地規模分》。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12101765971.pdf。(2011/7/14瀏覽)。
    內政部統計處(2011)。《內政統計月報:土地面積、村里鄰、戶數暨現住人口》。http://www.moi.gov.tw/stat/life.aspx。(2011/7/14瀏覽)。
    台灣農村陣線(?)。http://www.todei.org/。(2011/7/14瀏覽)。
    台灣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http://www.to-farmers.org.tw/。(2011/7/14瀏覽)。
    合樸農學市集(?)。http://www.hopemarket.com.tw/。(2011/7/14瀏覽)。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2011)。http://info.organic.org.tw/supergood/front/bin/home.phtml。(2011/7/14瀏覽)。
    行政院農委會(1995)。《農業政策白皮書淺說》。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7624。(2011/7/14瀏覽)。
    行政院農委會(2009)。《98年農業統計年報:耕地面積》。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1707。(2011/7/14瀏覽)。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ddm.org.tw/。(2011/7/14瀏覽)。
    花蓮大王菜舖子(?)。http://www.wretch.cc/blog/cutenana0704。(2011/7/14瀏覽)。
    屏東環盟&綠農的家(?)。http://www.wretch.cc/blog/tail2006。(2011/7/14瀏覽)。
    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http://www.moa.org.tw/node/165。(2011/7/14瀏覽)。
    溪底遙學習農園(?)。http://www.befarmer.com/main/。(2011/7/14瀏覽)。
    旗美社區大學(?)。http://www.wretch.cc/blog/cmcu。(2011/7/14瀏覽)。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http://www.organicnchu.twmail.org/main.php。(2011/7/14瀏覽)。

    英文部分
    Biggart,W. N., and Beamish, D.T. (2003).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Conventions : Habit, Custom, Practice , and Routine in Market Order.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9, 443-464.
    Callon, M. (1986). Some elements of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an of St. Brieuc Bay. In Law, J.(1986), Power, action and br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 196-233). London: Routledge.
    Chevassus-Loza, E. and Valceschini, E. (1994). Notes on Convention Theory from " Les concpts de léconomie de conventions et leur articul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1994 CIRAD conference o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Montpellier,Franch.
    Evans, N., Morris, C., and Winter, M. (2002). 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 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he new orthodox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 (3), 313-332.
    Freidberg, E. S. (2003). Culture, conventions and colonial constructs of rurality in south-north horticultural trad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 97-109.
    Goodman, D. (2004). Rural Europe Redux? Reflections on Alternative Agro-Food Networks and Paradigm Change. Sociologia Ruralis, 3-16.
    Gregory, D., Johnston, R., Pratt, G., Watts, J.M., and Whatmore, S. (2009).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
    Higgins, V., Dibden, J., and Cocklin, C. (2008). Building alternative agri-food networks: Certification, embeddedness and agri-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4, 15-27.
    Hinrichs, C.C. (2000). Embeddedness and local food systems: notes on two types of direct agricultural marke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295-303.
    Holloway, L. and Kneafsey, M. (2000). Reading the Space of the Farmers’Market: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from the UK. Sociologia Ruralis, 40 (3), 285-299.
    Ilbery, B. and Bowler, I. (1998).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In Ilbery, B. (Ed.), 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 (p.57-84). Essex: Longman.
    Knox, P. L., and Marston, S. A. (2010). Human Geography: places and regins in global context (5th ed). New Jersey: Parson.
    Lewis, N., Moran,W., Perrier-Cornet, P., and Backer,J. (2002). Territoriality, enterprise and réglementation in industry governan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 (4), 433-462.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May, C. (2008). PGS Guidelines: How 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s Can Develop and Function. IFOAM.
    Mayhew, S. (2001).Oxford Dictionary of Geography.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
    Murdoch, J. (1997). Inhuman/nonhuman/human:actor-network theory and the prospects for a nondualistic and symmetrical perspective on nature and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15 (6), 731-756.
    Murdoch, J. (1998). The Spaces of Actor-Network Theory. Geoforum, 29 (4), 357-374.
    Murdoch, J. (2006). Post-structuralist Geography. London: SAGE.
    Murdoch, J., and Miele,M. (1999). 'Back to Nature': Changing 'Worlds of Production' in the Food Sector. Sociologia Ruralis, 39 (4), 465-83.
    Murdoch, J., Marsden, T., and Banks, J. (2000). Quality, Nature, and Embeddedness :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ood Sector. Economic Geography, 76 (2), 107-125.
    Peltola, T. (2007). Business on the Margin : Local Practices and the Politics of Forests in Finland. 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t, 10 (1), 29-47.
    Pyle, J. (1971). Farmers'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unctional Anachronisms.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61 (2), 167-197.
    Raikes, P., Jensen, F.M., and Ponte, S. (2000). Global commodity chain analysis and French filiè approach: comparison and critique. Economy and Society, 29 (3), 390-417.
    Renard, Marie-Christine. (2003). Fair trade: quality, market and convention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19, 87-96.
    Sommer, R., Wing, M., and Aitkens, S. (1980). Price savings to consumers at farmers markets.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14 (2), 452-462.
    Storper, M., and Salais, R. (1997). Worlds of Produc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ittersø, G., Lieblein, G., Torjusen, H., Jansen, B., and Østergaard, E. (2005). Local, organic food initiatives and their potentials for transforming the conventional food system. Anthropology of food, ?-?.
    Wilkinson, J. (1997). A new paradigm for economic analysis? Recent convergences in Fench social science and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vention theory approach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agrofood system. Economy and Society, 26 (3), 305-339.
    Wilson, A.G. (2001). From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and back again? Exploring the (un)changed natural and mental landscapes of European agriculture. T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6, 77-102.
    Wilson, A.G., and Rigg, J. (2003). 'Post-productivist' agricultural regimes and the Sourth: discordant concepts? Progess in Human Geography, 27 (6), 681-707.
    Woods, M. (1997). Researching Rural Conflicts: Hunting, Local Politics and Actor-network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4 (3), 321-340.
    Woods, M. (2005). Rural Geography: process, responses and experience in rural restructuring. London: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