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建邦
論文名稱: 國內優秀男子排球比賽不同進攻時機攻擊之分析-以98年全國運動會為例
指導教授: 劉錦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競技學系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1
中文關鍵詞: 排球進攻時機攻擊戰術攻擊位置扣球型態
英文關鍵詞: Volleyball, attack timing, attacking strategy, attacking position, attacking patter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1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探討國內優秀男子排球比賽在不同進攻時機的攻擊戰術、攻擊位置及扣球型態的運用與得分情形,以98年全國運動會男子排球賽前四強優秀隊伍(臺中縣、臺北市、臺北縣、屏東縣)為研究對象,經過資料整理後,分別以樞紐分析交叉比對進行統計分析,再以描述性方式排列。
    研究結果顯示:一、在不同進攻時機戰術型態運用得分情形中,接發球進攻部分,除了臺北市是以距離差得分比率最高以外,臺中縣、臺北縣及屏東縣皆以時間差攻擊戰術得分比率最高;由防守後反攻的戰術來看,臺北縣及臺北市以距離差戰術得分較多,其他兩隊則以修正球戰術為主要運用戰術。二、在不同進攻時機之位置運用得分情形中,接發球進攻部分,除了臺北縣是以3號位置攻擊得分比率最高外,臺中縣、臺北市及屏東縣皆以4號位置攻擊得分比率為最高;而在防守後反攻時,全部隊伍皆以4號位置得分比率最高。三、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得分情形中,四支隊伍在接發球進攻與防守後反攻部分皆以平拉開扣球得分比率最高。
    由此結果進一步分析、探討則可得知:一、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型態運用得分情形部分,接發球進攻大部分以時間差攻擊戰術得分比率最高;而防守後反攻的戰術大部分以修正球戰術為主要運用戰術。二、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得分情形部分,接發球進攻或防守後反攻皆以4號位置得分比率最高。三、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得分情形部分,不論在接發球進攻或防守後反攻部分皆以平拉開扣球為主要得分方式。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king strategy, position and pattern in different attacking circumstances. This article adopts quantitative method, such as, statistic analysis, pivot analysis etc.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could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Firstly, this dissertation finds out that most teams score well by using timing strategy, after the counterattack, Taipei County and Taipei City score more from the distance strategy, the other two main tactics is from the correcting ball; concerning about the attacking position, Taipei county attacking position number 3 gain the more score during they are being the receiving part, and other teams: Taichung county, Taipei city and Ping-Tung county gain more score from the position 4. In addition, distance strategy is adopted by many teams as well. Secondly, number 4 attacking position occupy most score ratio among all four teams. As for the attacking pattern, no matter a team is the receiving or the serving part, the main scoring way for these four teams is from spiking the peace pattern.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4 第四節 研究限制………………………………………………………………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5 第貳章 文獻探討………………………………………………………………14 第一節 扣球技術在得分結構之文獻探討……………………………………14 第二節 得分位置與攻擊型態之文獻探討……………………………………16 第三節 防守後反攻戰術之文獻探討…………………………………………18 第四節 文獻總結………………………………………………………………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22 第一節 研究對象………………………………………………………………22 第二節 拍攝時間與地點………………………………………………………22 第三節 研究工具………………………………………………………………23 第四節 研究架構………………………………………………………………24 第五節 研究步驟………………………………………………………………24 第六節 資料蒐集………………………………………………………………27 第七節 信度考驗………………………………………………………………29 第八節 資料處理………………………………………………………………29 第肆章 研究結果分析……………………………………………………………30 第一節 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之分析 ……………31 第二節 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之分析 …………………41 第三節 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之分析 …………………53 第伍章 研究結果探討……………………………………………………………68 第一節 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之探討 ……………68 第二節 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之探討 …………………70 第三節 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之探討 …………………71 第陸章 結論………………………………………………………………………73 附錄(一) 排球自編統計表 ……………………………………………………75 附錄(一) 排球自編記錄表 ……………………………………………………77 參考文獻……………………………………………………………………………78 表 次 表4-1-1 四隊整體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31 表4-1-2 臺中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33 表4-1-3 臺北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35 表4-1-4 屏東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37 表4-1-5 臺北市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39 表4-2-1 四隊整體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41 表4-2-2 臺中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44 表4-2-3 臺北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46 表4-2-4 屏東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48 表4-2-5 臺北市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51 表4-3-1 四隊整體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及得分情形……………53 表4-3-2 臺中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及得分情形………………56 表4-3-3 臺北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及得分情形………………59 表4-3-4 屏東縣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及得分情形………………62 表4-3-5 臺北市在不同進攻時機之扣球型態運用及得分情形………………65 圖 次 圖1-5-1 攻擊位置示意圖………………………………………………………6 圖1-5-2 時間差攻擊戰術1助跑路線示意圖 …………………………………9 圖1-5-3 時間差攻擊戰術2助跑路線示意圖…………………………………10 圖1-5-4 時間差攻擊戰術3助跑路線示意圖…………………………………10 圖1-5-5 距離差攻擊戰術1助跑路線示意圖…………………………………11 圖1-5-6 距離差攻擊戰術2助跑路線示意圖…………………………………12 圖1-5-7 距離差攻擊戰術3助跑路線示意圖…………………………………12 圖1-5-8 後排立體攻擊戰術助跑路線示意 …………………………………13 圖3-4-1 研究架構圖 …………………………………………………………24 圖3-5-1 研究步驟流程圖 ……………………………………………………25 圖3-5-2 研究進度甘梯圖 ……………………………………………………26 圖3-6-1 比賽現場攝影機架設及現場統計人員位置配置圖 ………………28 圖4-1-1 四隊在整體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 ……………………………32 圖4-1-2 臺中縣在整體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 …………………………34 圖4-1-3 臺北縣在整體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 …………………………36 圖4-1-4 屏東縣在整體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 …………………………38 圖4-1-5 臺北市在整體攻擊戰術運用與得分情形 …………………………40 圖4-2-1 四隊在整體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 ……………………………43 圖4-2-2 臺中縣在整體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 …………………………45 圖4-2-3 臺北縣在整體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 …………………………47 圖4-2-4 屏東縣在整體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 …………………………50 圖4-2-5 臺北市在整體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情形 …………………………52 圖4-3-1 四隊在整體扣球得分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 ………………………55 圖4-3-2 臺中縣在整體扣球得分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 ……………………58 圖4-3-3 臺北縣在整體扣球得分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 ……………………61 圖4-3-4 屏東縣在整體扣球得分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 ……………………64 圖4-3-5 臺北市在整體扣球得分型態運用與得分情形 ……………………67

    朱先敢(2002)。我國甲A男排進攻戰術結構特徵的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5(3),22。
    吳美玉(2006)。世界女子排球大獎賽比賽得分技術表現與比賽成績表現之關連研究。2007國際排球教練暨訓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46-63。
    吳智民(2007)。2006年高中男子排球聯賽攻擊戰術分析與探討。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憲訓(2002)。淺析防守反擊對現代排球比賽影響。大專排球研究論 文集,8,89-98。
    李康林(1999)。排球訓練防守初探。黔南民族師專學報,19 (3), 49-51。
    李函潔(2001)。排球比賽得分結構的差異性探討。大專排球研究論集,7,131-138。
    杜曉偉、楊勁蒼(1999)。得球得分制新規則對男排比賽得分規律影響的初步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6(2),45-47。
    汪嘉偉(2000)。防反─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中國排球,62,19-20。
    林柏化(2000)。我國與日、韓男子排球隊實力分析。中華體育,13(4),22-28。
    林啟東(2000)。新規則下排球比賽得失分過程探析。大專排球研究論集,6,1-9。
    林杏麗、陳麗蘋(2004)。女子排球不同扣球位置、扣球戰術的應用分析。九十三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體育學術研討會之論文集(上集),台中:國立臺灣體育學院,117-128。
    林獻龍(2004)。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男子排球賽前六強攻擊型態探討。大專體育,70,38-43。
    林顯丞(2004)。2003年亞洲排球四強挑戰賽攻擊戰術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 然(1999)。每球得分制的思考。中國排球,56,12-13。
    張紅松(1994)。中國女排隊員“超霸盃”“冠軍盃”賽後話得失、希望、差距細評說。中國排球,37,11-13。
    張木山、陳銘鐘。(1998)。中、泰女排戰術應用比較分析。大專排球 研究論集,4,49-69。
    張恩崇(2006)。2005年土耳其依士麥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排球比賽得分技術與比賽成績關聯研究。臺北:春天出版社。
    連道明(2003)。我國青年女排後備隊伍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7 (5),43-45。
    陳銘鐘(2000)排球新規則實施後攻擊技術效果分析─以1999亞洲青少年排球錦標為例。大專排球研究論集,6,143-156。
    陳昭元、余清芳、游能揚(2004)。2003世大運女子排球賽前八強得分方式評量分析探討。中華排球,112,108-116。
    陳儷勻(1999)。排球運動中發球、攔網、扣球相互關係之探討。大專體育 ,45,79-86
    郭國隆(2008)。我國男子排球比賽扣球攻擊戰術及得分結構之研究─以大專男子與高中男子球隊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
    (2),163-164。
    湯慧娟、蔡崇濱、宋一夫(2000)。贏球得分制隊排球比賽影響的初步研究。成大體育,33,104-109。
    童文俊(1987)。六人制排球防守技術之理論與實際。臺北:三民書局。
    賀明津、張桂青(2001)。新規則下排球聯賽男女排得失分情況分析。濱州師專學報,17 (2),74-77。
    葉日妤(1997)。棒球戰術。台北縣:祺齡出版社,119。
    董天姝、鍾秉樞(1999)。新規則透視。中國排球,58,4-7頁。
    楊振興、黃幸玲(2003)。淺析排球主攻手強攻扣球隊比賽勝負之影響。大專體育,67,26-29。
    楊昌陸(2006)。2005年世界青少女排錦標賽參賽球隊得分結構之分析。淡江體育,9,135-143。
    蔡崇濱(1999)。得球得分制隊排球比賽的影響和對策。中華體育,3,29-36。
    鄭 強(2009)。2008亞洲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不同時機攻擊分析與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玉東、廖正訓(2001)。清華大學排球隊參八十九年度大專排球聯賽
    得分結構之分析。大專體育,57,113-117。
    鍾秉樞、董天姝、張然、闕永伍、辛沂、李耀先、安琪(2000)。實行新規則後排球比賽規律初探。體育科學,2,34-3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