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于璇
YEH,YU-SHIUAN
論文名稱: 社群藝術創作的特質及其藝術教育意義-以吳瑪悧社群藝術創作為例之個案研究
A study of community-based artworks and its implication in art education-Taking artist Ma Li Wu’s artworks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社群為本藝術創作對話性創作社區為本藝術教育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based artworks, dialogue of creative autonomy, 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6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社群藝術」之藝術創作成為國內外日趨蓬勃的創作模態,在具臺灣當代藝術指標性的臺北雙年展中,自2008年起明顯看出行動式或結合議題式的創作愈趨增加,由此可見「社群藝術」的意象趨於鮮明,而當中實踐對話性創作、黏合藝術與生活縫隙的創作者首推藝術家吳瑪俐。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究吳瑪悧2000年-2008年在臺灣之四個社群藝術計畫,分別為2000年『從你的皮膚甦醒』計劃、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2006-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8年臺北雙年展『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深究其中以社群為本藝術創作之特質與理念,其在臺灣社會與藝術界的角色與定位、及當中藝術教育之意涵。

    本研究可發現以社群為本藝術創作中,藝術扮演的不是美化的角色,而是引發、思考的媒介,其引發的效益更增加參與者的學習成就與認同感,更反轉原本的藝術觀念;過去認為藝術創作是藝術家的專利,但近年來社群藝術的參與者認知轉變為「人人都可成為藝術家」,在藝術學習上意味著想像力的解放,藉由藝術轉化的學習讓參與者揚棄過去「囤積式的學習」的窠臼,改而成為「對話式的教學」,更助長了參與者的自覺及自主。

    In recent years, community-based artworks have been raised in Taiwan. In indicator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Taiwan -Taipei Biennial, mobile or a combination of issue-typed artwork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ince 2008. It shows that community-based artworks’ images tend to be clear, and the representative artist who practices of creative dialogue and bonds the gap between art and life is Mali Wu.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four community-based art plans, including 2000“Wake up from your skin ”、2006“The Sopranos- Upstream activities in Tamsui”、2006-2007“Chiayi County-Tropic of Cancer environmental art action ” and 2008“ Taipei Biennial-Taipei is still a lake tomorrow.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a of community-based artworks、its role and posi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in art education.

    This study is detectable to detect that art doesn’t play a role in landscaping, but the media of leading or thought-provoking. The leading of benefits increases the participants’ learning achievements and sense of identity and reverses the original artistic concepts more. In the past, art was considered as artists’ patent, but now participants think “ everyone can become an artist”. In art-learning area, it means the liberation of imagination, and participants abandon the rut of accumulation-based learning.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encourages participants to self-conscious and independent abilit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後現代藝術教育………………………………………...13 第二節 社群本位藝術教育與公民美學………………………...14 第三節 探討國內社群藝術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 吳瑪悧2000-2008年以社群為本藝術創作相關研究….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30 第一節 研究對象………………………………………………...30 第二節 研究架構………………………………………………...35 第三節 研究方法………………………………………………...37 第四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44 第五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4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49 第一節 以社群為本藝術創作的想法與情感………………...50 第二節 以社群為本藝術創作的技巧與媒材………………...68 第三節 以社群為本藝術創作的運作過程…………………...85 第四節 以社群為本藝術創作的藝術教育意涵……………...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7 第一節 結論…………………………………………………..127 第二節 建議…………………………………………………..136 參考文獻…………………………………………………………...139 表次 表1 文化獎助條例與社區總體營造之比較表……………………………………17 表2 社群藝術計畫訪談對象一覽表………………………………………………31 表3 吳瑪悧2000-2008年以社群為本藝術創作一覽表…………………………33 表4 藝術家訪談內容大綱…………………………………………………………40 表5 藝術家訪談問題與研究問題之對應表………………………………………41 表6 社群藝術參與者訪談內容大綱..……………………………………………42 表7 社群藝術參與者訪談問題與研究問題之對應表……………………………43 表8吳瑪悧2000年~2008年社群藝術計畫參與者一欄表………………………51 表9 95年2月至95年6月淡水河溯溪行動工作項目及實施期程……………98 圖次 圖1-1-1 Joseph Beuys,1982-1987《7000棵樹》…………………………2 圖1-1-2 Suzanne Lacy,1987《水晶拼布》……………………………………3 圖1-1-3 Lili Yeh ,1987 《靜思園》…………………………………………3 圖3-2-1研究架構……………………………………………………………………36 圖3-4-1研究步驟流程圖……………………………………………………………45 圖4-1-1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出發照片………………………52 圖4-1-2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搭船出航照片…………………53 圖4-1-3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老照片蒐集.....58 圖4-1-4 2006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春珠里社區漂流木創作….58 圖4-1-5 2006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民眾討論時間…………….59 圖4-1-6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用麻糬拼成淡水河……………62 圖4-1-7 2002年『從妳的皮膚甦醒計畫』佛珠創作…………………………….64 圖4-1-8 2002年『從妳的皮膚甦醒計畫』布藝嘉年華踩街活動……………….66 圖4-2-1 2002年『從妳的皮膚甦醒計畫』皇后的新衣踩街活動……………….70 圖4-2-2 2002年『從妳的皮膚甦醒計畫』女人的故事………………………….72 圖4-2-3 2002年『從妳的皮膚甦醒計畫』台灣創作…………………………….73 圖4-2-4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用照片串起淡水河……………75 圖4-2-5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採集淡水河不同地域之物質..75 圖4-2-6 2006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邀請國外藝術家駐村…….77 圖4-2-7 2008年『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子計畫:臺北好好吃……………….78 圖4-2-8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依鄉鎮特色使用不同媒材.79 圖4-2-9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成果展踩街遊行………….79 圖4-2-10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結合實地勘查進行創作..80 圖4-2-11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就地取材進行創作………80 圖4-2-12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漂流木創作……82 圖4-2-13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共同創作的漂流木公園..83 圖4-2-14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使用自然媒材創作………83 圖4-2-15 2008年『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臺北市立美術館外的菜園…………84 圖4-3-1 2006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彩繪休閒運動主題……….85 圖4-3-2嘉義縣大埔社區缺水情形………………………………………………..87 圖4-3-3嘉義縣大埔社區河床裸露情形…………………………………………..87 圖4-3-4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搭小艇出航照片……………..90 圖4-3-5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把淡水河穿在身上……………91 圖4-3-6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民眾欣賞表演…………….95 圖4-3-7 2008年『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北美館內與民眾對話……………….99 圖4-4-1 2006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竹編照片………………….102 圖4-4-2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成果分享………………………105 圖4-4-3 2006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春珠里種樹活動………….108 圖4-4-4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祖孫合作紙糊獅頭……….109 圖4-4-5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搭配廟會活動創作……….109 圖4-4-6 2008年『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北美館外菜園照片…..…………….117 圖4-4-7 2008年『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種菜活動……………………..…..118 圖4-4-8 2008年『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菜苗收成照片………………..…..118 圖4-4-9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漂流木創作……..120 圖4-4-10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人文歷史影像館…..120 圖4-4-11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老照片陳列室…121 圖4-4-12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人文歷史影像館內..121 圖4-4-13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彩繪路標………122 圖4-4-14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彩繪店家………122 圖4-4-15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橋面彩繪……...123 圖4-4-16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陶板製作……..123 圖4-4-17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漂流木作品…..124圖4-4-18 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大埔社區彩繪牆面……..125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51 附錄二 訪談提綱專家效度檢核表……………………………………………152 附錄三 正式訪談題綱…………………………………………………………159 附錄四 訪談編碼表……………………………………………………………161 附錄五 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下社區藝術案例一覽表…………………………162 附錄六 國內社群/社區藝術創作相關研究論文一覽表…………………….170 附錄七 國內研究藝術計畫相關研究論文一覽表 ………………………….176

    中文
    「OVOP國際研討會暨地方特色產業觀摩」公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0月12日瀏覽。
    取自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503372
    文化公民權運動網站(2004)。2010年10月12日瀏覽。取自
    http://www.cca.gov.tw/cforum/culture_citizen/p1.html#03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2006)。琢磨社區文化與生活。。臺北市:唐山。
    方永泉譯(2005)。Paul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
    王士明(2009)。田園將蕪,胡不歸;臺北將湖,來種菜:談《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作
    品策劃論述與脈絡。2010年11月13日瀏覽。取自
    http://www.ncafroc.org.tw/abc/community-content.asp?Ser_no=227
    王中奇、簡子傑(2004)。文建會.公民美學文化論壇--在公民環境中的「視覺藝
      術活動」策展人。典藏今藝術,144,114-116。
    王思晴(2008)。社區藝術教育的實踐與推廣-以中和社區大學讀書會領導人培訓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臺北縣。
    王建成、王振玉、吳家昌、郭翡玉(200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赴日研習全國綜合
    開發計劃之規畫與落實推動」公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1月11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100591
    王凱麟(譯)(2000)。Gilles Deleuze著。德勒茲論傅柯。臺北市:麥田。
    王惠君(譯)(1997)。西村幸夫著。故鄉魅力俱樂部。臺北市:遠流。
    王雅玲(2004)。從生活及其環境推展公民美學--「文化論壇—公民美學」系列座
    談會。藝術家,351,182-187。
    王蘭生(200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以藝術文化作為都市與地方發展動力及社區活
    力之案例研討」公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1月06日瀏覽。搜尋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503040
    古秀妃等(200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日本地區活環境營造參觀訪問出國報告」公
    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0月21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400563
    石惠銀(2009)。國際社區藝術節之管理與協力治理-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與政策學系研究所,南投縣。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市: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站(2010)。2010年11月3日瀏覽。取自
    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22
    永和社區大學、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4)。21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臺北縣:左
    岸文化。
    呂方平(2004)。用生活聚場型塑文化公民︰屬於你的第三權-文化公民權運動。2010年10
    月11日瀏覽。取自http://www.cca.gov.tw/cforum/culture_citizen/images/article02.html
    呂仁華、黃才郎(2008)。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年美國公共藝術國際交流參訪報
    告」公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1月15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702598
    呂登元(200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美國主要都市運用城鄉風貌改造作為全球化觸
    媒之推動機制」公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1月10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305097
    余翎瑄(2008)。社區與藝術:藝術進入社區之發展型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臺北縣。
    李吉弘(200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原住民部落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公務出國報
    告書。2010年11月11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302113
    李翠瑩(2002)。文化公民權運動-文化論壇系列:啟動「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文化視窗
    ,66,4-5。
    李翠瑩(2004)。齊手打造文化公民社會。屬於你的第三權-文化公民權運動。2010年11
    月09日瀏覽。取自http://www.cca.gov.tw/cforum/culture_citizen/p4.html#01
    周光淦、周業謙(譯)(2005)。David Jary、Julia Jary著。社會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出
    版社。
    周逸傑(2002)。公共藝術在校園開放空間設置之研究:以臺北市南湖、中崙、育成高中
    與建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研究所,臺北市。
    林文浹、黃俊豪、陳昱良(2007)。土溝聚落藝術改造:以竹仔腳為例。藝術與公共領域-
    藝術進入社區。臺北市:遠流。
    林谷芳(2004)。根柢的拈提.艱難的挑戰。典藏今藝術,142,99。
    林泱秀(無年代)。以社群取向藝術教育觀點探討國小藝術與人文統整課程。2011年05月
    10日瀏覽。取自http://www.aerc.nhcue.edu.tw/journal/journal5/02.pdf。
    林耿立(2007)。非正規社區藝術教育的運作模式-以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與芳鄰成長
      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博物館學系研究所,桃園縣。
    林純用(2009)。【個案】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經驗。在社區營造藝術:97年
    度教育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公共藝術人才培育計畫。
    臺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林時機、郭石吉、黃煌雄(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臺北市:遠流。
    林毓瓊(2007)。藝術創作與社區主體性:寶藏巖聚落藝術實驗行動經驗分析。藝術與公
    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市:遠流。
    胡幼慧(編)(200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思賢(2005)。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建築
    學系研究所,臺北縣。
    吳垠慧(2006)。可見與不可見的河流表面:吳瑪悧的「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計畫」。典
    藏今藝術,165,232-234。
    吳瑪悧(譯)(1993)。Jurgen Schilling編著。行動藝術。臺北市:遠流。
    吳瑪悧(譯)(2004)。Suzanne Lacy編。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臺北市:遠流。
    吳瑪悧(編)(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市:遠流。
    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譯)(2006)。Grant H. Kester著。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
    群與溝通。臺北市:遠流。
    吳慎慎(2007)。藝術介入公共生活:藝術實踐的社群學習。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
      區。臺北市:遠流。
    范譽莉(2009)。吳瑪悧《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2008)的創作意涵與社會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行政研究所,臺北縣。
    倪再沁(2008)。公共藝術觸擊。臺北市:藝術家。
    姚孟吟(譯)(2002)。Catherine Grout著。藝術介入空間。臺北市:遠流。
    許秀雲(2009)。藝術如何「公共」:臺西《希望之海》參與式蚵貝壁畫的環
      境實踐行動。在社區營造藝術:97年度教育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
    育改進計畫-公共藝術人才培育計畫。臺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徐火炎(2004)。公民權-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次研討會。臺灣的公民權:經驗內涵
    的初探。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社會學研究所主辦。2010年11月12日瀏
    覽。取自http://www.ipsas.sinica.edu.tw/image/ipsas/1/215.pdf
    徐雨村(譯)(2005)。Conrad Phillip Kottak著。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美商麥格
      羅‧希爾社會系列叢書。臺北市:巨流。
    徐 震(1990)。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市:正中書局。
    徐 震(1996)。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文化傳承叢書第二輯-文化傳承-社區文化建設。
    臺北縣: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秦雅君(2004)。吹響「臺灣公民美學運動」的號角!。典藏今藝術雜誌,142,
    96。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8)。「臺灣社區藝術行動案例調查研究計劃」暨「96年
    國藝會補助業務相關專題研究—以『社群/社區藝術行動計劃』為探討範疇」研究計劃
    成果專輯。臺北縣: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許有志(2001)。後現代藝術教育本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
    系研究所,臺北市。
    張文采(2009)。藝術治理社群活化:以新店市花園新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藝術大學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臺北縣。
    張金玉(2009)。藝術作為想像的工具及人及其社區。在社區營造藝術:97年度教育
    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公共藝術人才培育計畫。臺南縣: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張晴文(2006)。藝術交換工,與土地的深入交流: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藝術環境行動」。
    藝術家,378,178-179。
    陳千凌(2009)。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以府城藝術轉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陳文德、黃應貴(2002)。「社群」研究的省思。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佑琳(2010)。藝術做為社會實踐的平臺: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行政研究所,臺北縣。
    陳其南(2004a)。「公民美學運動」在臺灣。典藏今藝術,142,97。
    陳其南(2004b)。公共藝術與公民美學。典藏今藝術,146,145。
    陳其南(2008)。美適性覺醒:文化公民權與公民美學運動在臺灣。藝術家,
      395,228-230。
    陳其南、孫華翔(2000)。從中央到地方文化施政觀念的轉型。2010年11月04日瀏覽。
    取自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00429/20000429-4.pdf
    陳其南、趙雅麗(2005)。專題訪談:社會典範轉移的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到「公民
      美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五十五周年校慶特刊,181-186。
    陳泓易(2007a)。北回歸線上的亞當斯密或者科白爾。嘉義縣2007北回歸線
    環境藝術行動。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陳泓易(2007b)。當居民變成藝術家:Imposition與Disposition之辯證。藝
    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市:遠流。
    陳香君(2002)。吳瑪悧:我的皮膚就是我的家/國。典藏今藝術,119,54-59。
    陳俊宏(200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全球化趨勢下產業結構重整及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策略之研究」公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1月15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301988
    陳昱成(2009)。從臺東鐵道藝術村的經營來探討閒置空間再利用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臺東縣。
    陳浚豪、陳秀琍整理(2005)。海安路藝術造街PartⅡ:啟動公民美學,從藝術造
      街開始。光華雜誌,12,4-13。
    陳盈瑛(2004)。公民美學文化論壇之五:臺灣文化藝術展演設施現況體檢與
    未來想像。典藏今藝術,147,148-150。
    陳淑鈴(200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法國公共藝術委託製作及當代藝術之推廣」公
    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1月15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400212
    陳箐繡(2001)。走入社區環境的藝術課程。美育,116,18-25。
    陳榮瑞(2002)。社區取向藝術教育統整課程探討課程統整設計之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
    4,97-128。
    陳瑞文(2010)。阿多諾美學論:雙重的作品政治。臺北市:五南。
    郭禎祥(1999)。臺灣藝術教育現況與改進之道。InSEA研討會論文集。
    創意ABC-社群藝術網站。2010年11月05日瀏覽。取自
      http://www.ncafroc.org.tw/abc/index.asp
    趙 珩(2006)。臺東都蘭山藝術節活動與原住民藝術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臺南市。
    趙惠玲(2004)。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臺灣教育,628,14-22。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鳳吟(2009)。閒置空間再利用問題之探討:PZB模式應用於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臺南市。
    游崴(2006)。公民美學的貨櫃車之旅:文建會「公民美學行動列車」啟動。典
      藏今藝術,161,75。
    曾介宏(2004)。知識社群營造之研究-以數位藝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
    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曾旭正(2009)。從他的空間到咱們的所在-反思公共空間的生產理論。在社
      區營造藝術:97年度教育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公共藝
    術人才培育計畫。臺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黃姍姍(2009)。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七月開跑-交趾藝術跨越國境帶動文化交流。典藏今
      藝術,205, 15-18。
    黃思綾(2009)。藝術類博物館虛擬社群經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
    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臺南市。
    黃俊豪(2009)。在農村看見藝術「社區藝術」之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
    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臺南市。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
    左岸文化。
    楊浴雲(2009)。實踐生活美學的藝術聚落:雲淡風輕的花園。在社區營造藝術:97年
    度教育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公共藝術人才培育計畫。臺
    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黃淑媚(2004a)。藝術下鄉與公民美學:策展人看公民美學的推行。藝術家,352,220-225。
    黃淑媚(2004b)。藝術殿堂與公民美學--從文化設施與機構看公民美學教育[座談
    會]。藝術家,354,270-275。
    詹雨妮(2006)。社區藝術對社區營造之活化。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
    研究所,桃園縣。
    詹曜齊(2009)。社會性動員的淡水河溯河行動藝術。在社區營造藝術:97年度教育
    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公共藝術人才培育計畫。臺南縣: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詹曜齊、張蕙雯、周苡廷編(2006)。臺北縣市合作社區大學守護淡水河行動全紀錄。臺
    北市:板橋社區大學。
    臺北縣政府(2009)。2008閱讀北縣-社區生命力I: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加值篇。臺北縣: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臺北縣政府(2009)。2008閱讀北縣-社區生命力II:社區總體營造深根篇。臺北縣:臺北
    縣政府文化局。
    臺東縣政府(2007)。向後看齊:臺東市舊鐵道路廊周邊建築轉體計畫。臺東市:臺東縣
    政府。
    嘉義縣政府(2006)。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2007)。嘉義縣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廖敦如(2003)。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統整課程設計。美育雙月刊,
    135,82-87。
    廖億美(2006)。藝術介入公共領域的創造性關係:一個臺灣環境運動的視野。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廖億美(2009)。從自溺的中心出走:社群藝術及其臺灣實踐圖像。在社區營造藝術:
    97年度教育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公共藝術人才培育計
    畫。臺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廖億美(2009)。【評論】藝術可能性的在地實驗:嘉義縣環境藝術行動。在社區營造藝
    術:97年度教育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公共藝術人才培
    育計畫。臺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彰化縣文化局(2004)。處處有感動.時時好生活:側記彰化縣九十二、九十三年社造成
      果。彰化市:彰化縣政府文化局。
    劉仲倫(200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從生產室到實驗室—從藝術村到藝術產業空間
    的可能性」公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1月15日瀏覽。搜尋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304553
    劉仲嚴(2004)。藝術教育學新論:後現代藝術教育。香港藝術發展局。
    劉忠耿(200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文化公民權與歐盟文化政策研究」公務出國報
    告書。2010年11月10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503041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課題之評析。視覺藝術。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鄭林佳(2009)。當觀眾變成共同創作者:參與式藝術意義探究(1990-2009)。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臺北市。
    漢寶德(2004)。切中時弊的宣示.阻力重重的夢想。典藏今藝術,142,98。
    蔡文婷(2004)。公民美學動起來--專訪文建會主委陳其南=CCA Chairman
    Chen Chi-nan--Promoting Citizens' Aesthetics。光華雜誌,29,18-19。
    蔡嘉真(2003)。公共藝術驗捷運地下戰場室內空間設置位置與形式多元性新探:
    從乘客感官焦點出發。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桃園縣。
    潘慧玲(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糕洪濤(2007)。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打造藝術地景的思維-德國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規
    劃初探」公務出國報告書。2010年11月10日瀏覽。取自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600406
    盧銘世(2009)。以美之名:嘉義縣環境藝術行動-綠手指。在社區營造藝術:97年度
    教育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公共藝術人才培育計畫。臺南
    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盧姵綺(2010)。Web2.0知識共構社群對大學生藝術通識課程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鍾秀梅(2007)。音樂做為反抗與賦權:談交工音樂的文化抵抗。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
    入社區。臺北市:遠流。
    蕭民岳(2008)。跳出「中心」,吃進「中」華-北市官辦大眾節慶的文化政
       治(1994-2006)。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
      研究所,臺北市。
    蕭瑀婕(2007)。臺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ampo生活藝術狂歡
    節創意社群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臺北市。
    謝筱青(2006)。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建構與實例設計。嘉義市:濤石文化。
    顏名宏(編著)(2005)。場域遊走:互動公共藝術。臺北市:文建會。
    簡惠英(2003)。臺灣「另類空間」的前衛藝術發展:以「伊通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
    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簡義明(2007)。緩慢的力量:「2007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問/做了什麼?嘉義
    縣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蘇晃毅(1998)。從「人、作品、空間」之互動,探討公共藝術在臺北捷運空間的角色:
    以淡水線與新中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研究所,桃園
    縣。
    蘇怡如(2004)。從公共藝術到公民美學。典藏今藝術,146,142-144。

    西文
    Cochrun , S.E. (1994). Understanding and enhancing neighborhood sense of community. Joum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9(1), 92-99.
    Freire, P. (1970). Padagogy of oppressed. New Youk:Continum.
    Kvale, S. (1996). Inter View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Lincoln, Y. S (1995). Emerging criteria for quality in qualit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Inquiry, 1(3), 275-289.
    Hammersley, M. (1990). Ethnography priciple in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Mattessich, P. & Monsey, B. (1997). Community Building: What Makes It Work, Minnesota:
    Amherst H. Wilder Foundation. Qualitative Inquiry, 1(3), 275-289.
    Mitchell, W. J. T. (2002). Showing seeing: A critique to visual culture. In K. Mowey & M.A.
    Holly(Eds.) , Art history, aesthetics, visual studies (pp. 231-250.)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perud, R. W. (1995). Texture of community : An environmental design education. In R.
    Neperud (Ed.) . Context, content,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 pp.222-247)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lattery, P. (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 Lodon:Garland
    Publishing.
    Stuhr, P. (1995). Social reconstructionist multicultural art curriculum design:Using the Powwow
    as an example. In R.W.Neperud(Ed.), Context , content ,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 pp.193-221).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