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逸茜
Lin I Chien
論文名稱: 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影響因素之研究
Th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指導教授: 胡茹萍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產學合作績效
英文關鍵詞: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IAC), IAC perform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的影響因素,經由文獻探討,本研究發展出「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其內容分成產學合作關係、產學合作技術、企業吸收能力、外部環境、產學合作內涵、產學合作行為、產學合作績效內涵等七個構面。研究工具經專家效度審核及預試信度考驗修正,正式問卷普查41所科技大學產學合作專責單位之負責人。問卷回收整理後,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來探討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影響因素之重要程度認知和影響因素構面之間的相關性,並採取迴歸分析以預測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影響因素對產學合作績效之預測力。

    綜合本研究的分析與討論,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產學合作關係構面係屬於高度影響構面,但與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無顯著相關。
    二、產學合作技術構面係屬於普通影響程度構面,但與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有顯著相關。
    三、企業吸收能力構面係屬於普通影響程度構面,但與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有顯著相關。
    四、外部環境構面係屬於普通影響程度構面,且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無顯著相關。
    五、產學合作內涵構面係屬於高度影響構面,且與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有顯著相關。
    六、產學合作行為構面係屬於高度影響構面,但與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無顯著相關。
    七、產學合作績效內涵構面中,以「蒐集完整技術資訊」、「技術成果滿意度」、「技術吸收程度」、「財務績效」等四項為高度重要因素。
    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提出有關產學合作方面的建議,以供教育主管單位、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相關單位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factors that affect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developed a “Survey on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uestionnaire, which covered 7 dimensions: IAC relations, IAC techniques, corporate absorptive capability, external environment, IAC content, IAC behavior, IAC performance. Research tools had undergone validity review and pretest reliability by experts, and a formal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persons in charge of IAC unit at 41 universities. After responses were collected and compil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Pearson 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discuss relevance between recognition of importance of factors affecting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imensions of the affecting factors. Moreove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predictability of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ver IAC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in this study ca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IAC relations are a highly influential dimension, but are not significantly relevant to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IAC techniques are a normally influential dimension, but are significantly relevant to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Corporate absorptive capability is a normally influential dimension, but is significantly relevant to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a normally influential dimension, and is not significantly relevant to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 IAC content is a highly influential dimension and is significantly relevant to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 IAC behavior is a highly influential dimension, but is not significantly relevant to IAC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 Among dimensions of IAC content, “gathering complete technical information”, “satisfaction with technical results”, “absorption of techniqu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re factors of high importance.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related to IAC in order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agencies governing educatio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C related units, and subsequent research.

    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誌 v 目錄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重要名詞界定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產學合作的定義 11 第二節 產學合作績效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現況 3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研究實施 6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3 第一節 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影響因素重要程度認知之分析 63 第二節 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影響因素之相關分析 83 第三節 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績效影響因素對產學合作績效內涵之預測分析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87 第二節 結論 90 第三節 建議 93 參考文獻 95 壹、中文部分 95 貳、英文部分 99 附錄 103

    壹、中文部分
    王明妤、袁建中(1992)。國際策略聯盟成效的影響因素分析。載於國立交通大學主編,1992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275-284)。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
    王麗萍(2006)。大學與企業合作創新過程中的知識轉移機制的研究。南華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廣東省。
    余政光(1995)。專科學校與企業界合作的途徑。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9,22-24。
    佟晶石(2003)。產學合作創新體系與自主知識產權。中國軟科學,1,113-116。
    余雅風、鄭曉齊(2002)。大學-企業合作創新的成功要素構成模式研究。科技管理,3,20-23。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數位科技。
    宋宗霖(2002)。產學合作設計專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李志華(1982)。臺灣企業績效評估方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秋緯(2002)。我國產學合作的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振祥(2007)。高職產學合作的績效研究-以寧波為例。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1 (3),48-50。
    杜瑞澤(1996) 。產學合作於設計教育之重要性研究。工業設計,25(2),2-5。
    李誠、辛炳隆(2005)。強化我國職訓體系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臺北市知識經濟與管理研究教育基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94-022.810),未出版。
    林炎旦(1997)。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海清(1991)。影響工職教師支援企業界研究發展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臺灣東華。
    林清和(1994)。產學合作之特色。技術及職業雙月刊,23,32-35。
    林雅幸(2006)。技專校院推動產學合作機制與未來發展。技職簡訊,171。 2009年11月20日,取自http://120.96.85.9/classnews.asp?c=0200
    邱邦洋(2005)。影響產學合作計畫積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洪偉盛(2005)。高等技職校院與企業參與產學合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行政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紀家雄(2004)。教育部技專校院產學合作運作機制現況與改革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胡婉婷(2008)。產學合作績效關鍵因素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徐作聖(1999)。全球化科技政策與企業經營。臺北:華泰文化。
    袁建中(1999)。臺灣地區企業育成中心的發展經驗。楓城研發報導,19,7-9。
    袁建文(2002)。產學合作面臨的問題。廣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75-90。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2009)。中心首頁。2009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mp.asp?mp=2
    高玉芬、何志峰(1996) 。由策略聯盟剖析建教合作。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5,51-55。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010)。學校首頁。2010年3月30日,取自:http://www1.ntut.edu.tw/bin/home.php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010)。學校首頁。2010年3月30日,取自:http://www.ntust.edu.tw/front/bin/home.phtml
    國立交通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2009)。中心簡介。2009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tlo.nctu.edu.tw/center_1.html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移轉中心(2009)。中心首頁。2009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ttc.ntust.edu.tw/front/bin/home.phtml
    張仁家、林育如、邱秀玲(2007,12月)。我國技專校院產學合作的機制與成果。論文發表於2007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康自立(1985)。建教合作原理。臺北:全華書局。
    張賢榮(2002) 。影響技專校院電機科系推動產學合作研究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龍魁、陳淑娟、袁漱萱(2004)。中小企業進駐創新育成中心需求及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中臺學報,1(16),101-122。
    戚業偉、劉光豪(2003)。產學合作的衝突與整合策略。萊陽農學院學學報,
    4(15),99-103。
    教育部技職司資訊傳播網(2010)。傳播網首頁。2010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tve.edu.tw/
    教育部產學合作資訊網(2010)。資訊網首頁。2010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iaci.nkfust.edu.tw/
    教育部統計處(2010)。統計處首頁。2010年1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
    陳正昌(2004)。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統計軟體應用。臺北:巨流。
    陳明印(2007) 。厚植產業競爭力推動技專校院產學合作。經濟日報產學合作專刊,47。2009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twaea.org.tw/appraisenews_display.php?AutoNo=143
    郭斌(2004)。產學合作績效的影響因素及其實證分析。科學學研究,21,140-147。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10)。學校首頁。2010年3月30日,取自:http://www.yuntech.edu.tw/
    黃炳欽、張國保(2007)。教育部推動產學合作現況與發展方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1-19。
    黃振球(1996)。如何建立有效能的學校。技術及職業教育,31,14-17。
    黃銘國(2005)。國家競爭力與大學發展產學合作。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55。2010年1月30日,取自:http://enews.kmu.edu.tw/2005-11-08/share3.htm
    劉錦龍(1983)。企業如何與學術研究機構結合從事研究發展。臺北:崇德工業研究發展基金會。
    蕭錫錡(1997)。專科學校產學合作實施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科會計畫報告(NSC86 - 2516 - S018 - 009 - TG)。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蕭錫錡、張仁家、陳甦彰(2006)。技專校院系科課程發展參考架構之研究-職場需求導向。臺北科技大學學報,39(1),229-250。
    賴致行(2002)。影響不同人格特質教授參與產學合作意願之因素的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戴豪君(1997)。推動創業育成中心法制化之研究。資訊法務透析,6,30-42。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謝志宇(2004)。產學合作績效影響因素研究。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浙江省。
    譚瑞琨、陳至柔(1992)。廠商共同研發決策過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載於國立交通大學主編,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11-17)。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

    貳、英文部分
    Barnes, T., Pashby, I., & Gibbons, A. (2002). Effective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A multi-case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R&D project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3), 272-285.
    Bloedon, R. V., & Stoke, D. R. (1994). Making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ucceed.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37(2), 44-49.
    Bonaccorsi, A. & Piccaluga, A. (1994).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Industry Relation-ships. R&D Management, 24(3), 229-247.
    Corsten, H. (1987). Problems with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ize of Enterprise. Technovation , 6(4), 295-301.
    Cronbach, L. J.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 Psychometrika,16(September), 297-334.
    Cukor, P. (1992). How GTE laboratories evaluate its university col laborations.Research Techonlogy Management,35(2), 31-37.
    Cummings, J. L., & Teng B. S. (2003). Transferring Rand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60, 39-68.
    Davis, F. B. (1964). Educational Measurement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Drucker, P. E. (1990).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tices. CA: Harper Colins Publichers.
    Guan, J. C., Yam, R. C. M., & Mok, C. K. (2005).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Beijing, China.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7(3), 339 - 353
    Herzog, V. L. (2001). Trust building on coporate collaborative project teams.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32(1), 28-37.
    Kast, F. E. (1979).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3rd Ed.). NY: Mc Graw-Hill.
    Kazuyuki, M. (July, 2005). Globalization of Japanese Economy and its Impact on SM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5 EWC/KDI Conference, Restructuring SME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East West Center (21-22, July, 2005), Honolulu, Hawaii.
    Knight, L., & Pettigrew, A. (Jun, 2007). Explaining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co-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7 Organization Studies Third Summer Workshop (7-9, June, 2007), Crete, Greece.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Ed.). NY: McGraw-Hill.
    Peterson, R. A. (1994). A Meta-analysis of 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 Journ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2), 381-391.
    Santoro, M. D., & Gopalakrishnan, S. (2002).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activities within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7(3-4), 299-319.
    Scanlan, S. (2000). Taiwan start-ups go back to school. Asian Business, 36(8) 19-55.
    Szilagyi, A. D. (1981).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 Englewood Cliff, NJ: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Timpaue, M. (1983). Private sector. Initiatives in Education, NASSP, 29-32.
    Valentin, E. M. M. (2000).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A framework of benefits and obstacles. Industry & Higher Education, 14(3), 165-17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