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孟璇
Meng-Hsuan Lee
論文名稱: 蘭陽博物館展示的策略與實踐
The Strategy and Practice of Exhibition of Lanyang Museum
指導教授: 陳瓊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4
中文關鍵詞: 地方博物館蘭陽博物館展示策略社會藝術教育
英文關鍵詞: local museum, Lanyang Museum, exhibition strategy, social arts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6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世界博物館思潮的轉變下,地方博物館開始興起。在臺灣,蘭陽博物館被譽為「地方博物館」之旗手,其成功的博物館規劃已成典範、表現出超脫地方博物館的活力,也顯見其吸引力及後續的影響力。展示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重要管道,蘭陽博物館的展示在表現與推廣宜蘭地方文化特色上不遺餘力,因此成為了解宜蘭的窗口、並引發觀眾的探索興趣,造成觀眾廣大的迴響。本研究以蘭陽博物館為個案,探究其展示策略與實踐狀況。
    本研究藉由半結構式深度訪談與文件資料的整理,一方面了解蘭陽博物館展示規劃所使用的策略、探究策略制定的意義;一方面實施成人觀眾的訪談,深入了解觀眾接收展示策略的程度與想法。以之作為認識臺灣新時代博物館的基礎、理出有效的展示策略與實施方式、並提出可能產生的問題與解決的辦法,供未來展示規劃時參考。
    研究發現蘭陽博物館所使用的展示策略有:(一)自然的地理邏輯 (二)貼近人們生活、營造親切感 (三)多元詮釋 (四)提供開放性的反思機會 (五)使用實體展品,營造真實感、臨場感 (六)運用新科技 (七)藝術表現手法 (八)提供運用身體各種感覺體驗的機會 (九)具穿透性的空間設計 (十)創造多個視覺焦點。展示策略的實踐:(一)策略規劃包含全館,可惜並沒有完全落實 (二)展示策略的實踐狀況影響觀眾的接收程度。研究個案中,能有效增加訊息、增加探索興趣的展示策略為:(一)展示資訊具體化可促進觀眾學習 (二)穿透性的空間設計可提高觀眾的參觀權益 (三)創造多個視覺焦點可提高展示對觀眾的吸引力 (四)展示內容邀請社區居民參與,將可獲得地方力量支持,也可提高觀眾對展示的認同感。而蘭陽博物館展示規劃的待改進之處為:(一)減少傳統「以文字敘述為主」的展示說明 (二)展示詮釋需具有開放性,促進觀眾較深層之思考 (三)新科技的加入絕對能增強展示效果,但必須確保可行性與日後的維護計畫 (四)特色展品置於主動線上,將使參觀動線流暢。最後並以研究結果提出對博物館展示規劃、博物館推廣藝術教育、以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Changes in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world museums, local museums began to emerge. Lanyang Museum in Taiwan, is known as the leader of the “local museum”, and its successful museum planning has become a model. This is beyond the vitality of the local museum, showing a significant attraction and subsequent influence. Exhibi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audience, the exhibition of Lanyang Museum has spared no effort in performance and promotion of the Ilan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us become a shortcut to understanding Ilan, and increase the audience's exploration interest. In this study, taking the Lanyang Museum as an example, explore its exhibition strategy and current practice.
    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collation of the semi-structured depth interviews and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the exhibition strategy and the meaning of strategic planning of Lanyang Museum. An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ult audience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idea of the audience. By these ways to organize the exhibition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also proposed the possibl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So i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of the future exhibition planning.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he exhibition strategy of Lanyang Museum are(1) Naturally geographical logic (2) Close to people's lives, and create intimacy (3)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4) Provides the opportunities of reflection and thinking (5) Use physical exhibits to create a realistic and immersive environment (6) Use the new technology (7)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8) More opportunity to use the body to feel the exhibits (9) Performance of penetrating space design (10) Create multiple visual foc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actice of the strategy: (a) strategic planning includes the whole museum, but unfortunately has not been fully implemented (a) practice of the exhibition strategy to influence the level of audience reception. In this case study, the effective exhibition strategies are: (a) Specific exhibition information can promote audience learning. (b) Penetrating space design can improve visitors' interests. (c) Create multiple visual focus will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of exhibition. (d) Inviting community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the exhibition content, it will increase the exhibition's sense of identity for audience. To be improved: (a) Reduce the text-based exhibition notes. (b) Open interpretation to promote deeper thinking of audience. (c) The new technology must ensure the feasibility and future maintenance plan. (d) The distinctive exhibition placed in the main line of action, it will make the visit movement smooth.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thesis, proposed museum exhibition planning, museum promotion of arts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闡釋與界定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博物館與社會藝術教育 11 第二節 博物館的當代性 20 第三節 國內外博物館展示相關研究 31 第參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66 第二節 研究方法的運用 71 第三節 研究個案的介紹 77 第四節 訪談對象的選擇 90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整理 95 第肆章 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蘭陽博物館展示的目標與對象 101 第二節 蘭陽博物館展示策略之分析 105 第三節 蘭陽博物館展示的未來方向 16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75 第二節 建議 186 參考文獻 191

    一、 中文部分

    王學呈 (2010)。蘭博嬉遊曲。 宜蘭市: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王雅玲 (2002)。從超級特展探討博物館與傳播媒體之互動-以「黃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名作展」與「兵馬俑 秦文化特展」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王嵩山 (2010)。博物館展示的景觀:導論。載於王嵩山(主編),博物館展示的景觀 (9-10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王銘鴻 (1999)。「黃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名作特展」:論媒介正當性與資本主義文化邏輯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左曼熹 (1993)。展示發展過程。博物館學季刊,l7(3),5-10。

    王維梅 (譯) Volkert J. (主講) (1993)。美國博物館決策形成的過程。博物館學 季刊,l7(3),15-18。

    全國意向股份有限公司 (2007)。文化產業經濟效能研究-我國博物館經營效
    益及產值調查。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吳庭筠 (2003)。蘭陽博物館展示規劃設計。蘭陽博物,9,47-51。

    吳庭筠 (2003)。蘭陽博物館展示策略和內容(上)。蘭陽博物,11,22-30。

    吳庭筠 (2003)。蘭陽博物館展示策略和內容(下)。蘭陽博物,12,41-48。

    呂理政 (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臺北市:南天書局。

    李建興 (1990)。社會教育新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佩璇 (2003)。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
    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 (239-262頁)。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姿吟 (2009)。 一個展示的規劃與評析-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大觀展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林勝義 (1993)。社會教育多元論。 臺北市:五南書局。

    林慧嫻 (2003)。臺灣博物館與媒體合作的新介面-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的
    舉辦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1),71-86。

    耿鳳英 (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 博物館學季刊,20(1),94-95。

    徐 純 (譯) (2001)。如何為民眾規劃博物館的展覽。(原作者:K. McLean)。屏東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原著出版年:1993)

    徐 純 (2008)。文化載具博物館的演進腳步。臺北市: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張婉真 (2004)。門票定價策略和營運。博物館學季刊,18(2),111-127。

    張崇山 (1999)。博物館展示設計之理念與路徑。科技博物,3(6),21-35。

    張譽騰 (2007)。臺灣的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研習論壇,73,28-31。

    教育部 (1997)。社會教育機構概況。臺北市:教育部。

    梁筱梅 (2008)。博物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功明 (1998)。博物館的展演及其理念。博物館學季刊,12(4),3-10。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臺北市:五南。

    陳欽育 (2001)。博物館理想的展示呈現。博物館學季刊,15(3),25-38。

    陳慧娟 (2001)。「碳酸鈣礦物展」觀眾行為研究。博物館學季刊,15(3),
    101-126。

    陳其南、孫華翔 (2000)。從中央到地方文化施政觀念的轉型。新世紀智庫
    論壇,10,81-82。

    陳顥月 (2007)。 生態博物館之研究-以黃金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陸定邦 (1997)。 展示策略與方法之分析。博物館學季刊,11(2),11-22。

    陸定邦 (1991)。 教學設計之依據—博物館中的學習與展示。博物館學季刊,5(4),37-44。

    陸定邦 (1997)。博物館展示之規劃與設計。博物館學季刊,11(2),11-22。

    黃世輝、吳瑞楓 (1992)。展示設計。臺北市:三民書局。

    黃光男 (2002)。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博物館的企業化經營。載於黃光男(主編),2002年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5-12頁)。臺東縣: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黃 旭 (1995)。博物館策略。載於張譽騰(主編),蘭陽博物館整體規劃報告
    書 (2-1 - 2-48頁)。宜蘭市:宜蘭縣政府。

    黃美賢 (2003)。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文化取向為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順富 (2000)。成人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楊淑芳 (1999)。國民小學教師鄉土美術教育理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蕙如 (2002)。博物館展示策略的影響因素探究-以國科會科學週特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臺南市。

    漢寶德 (1988)。文化觀光的時代。博物館學季刊,2(3),1。

    劉婉珍 (2002)。 美術館教育理念與實務。 台北:南天書局。

    鄭惠英 (1993)。展示設計新說。博物館學季刊,7(3), 51-53。

    賴嘉玲 (2009)。全球流動時代下文化公民身分之展演政治:以博物館的國
    際流動展為例。載於王宏仁(主編),流轉跨界:跨國的臺灣,臺灣的跨國 (105-131頁)。臺北市:中研院亞太出版社。

    蕭翔鴻 (2003)。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藝術家出
    版社。

    羅欣怡 (1997)。博物館與社區發展:社區博物館之興起及其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欣怡 (2011)。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探討臺灣1990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聖元 (2011)。第十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得獎作品。現代營建,376,9-22。

    蘇啟明 (2000)。詮釋、溝通、共享-博物館展示原理與實踐。載於黃光男(主 編),博物館之營運與實務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 (72-88頁)。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二、 英文部分

    Blandy, D. & Hoffman, E. (1993). Toward an art education of pla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1), 22-33.

    Daveport, M. (2001). Culture and education:Polishing the lens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41(4), 361-375.

    Harrison, J. D. (1993). Ideas of museums in 1990'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3(2), 160-176.

    ICOM (2007). The 21st General Conference in Vienna, Astria, in 2007. Retrieved from http://icom.museum/definition.html

    Kamien, J. A. (2001). An advocate for everything: Exploraing exhibit development models. Curator, 44(1), 114-128.

    Lord, B., & Lord , G. D. (2002). The manual of museum exhibitions. Oxford:Altamira.

    McFee, J. K., & Degge, R. (1977). Art,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A catalyst for teaching. Belmont. CA: Wadsworth.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a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iative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Rand, J. (2001). The 227-mile museum, or a visitors' bill of rights. Curator, 44(1), 7–14.

    Screven, C. (1993). United States : A science in the making. Museum International,178, 6-12.

    Serrell, B. (1998). Paying attention: Visitors and museum exhibitions. New York: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Serrell, B. (2006). Judging exhibitions: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excellence. Charlotte, NC : Baker & Taylor Books.

    Stake, E. R.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CA: Sage.

    Stake, E. R. (1998). Case studies. In Norman, K. D. & Yvonna, S. L.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pp.86-109.). Thousand Oaks, CA: Sage.

    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