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景峰
Chen,Ching-Feng
論文名稱: 台灣電影明星之塑造(1949-1987)
指導教授: 溫振華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6
中文關鍵詞: 台灣電影明星塑造電化教育文化政策影視史學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粉絲崇拜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台灣電影明星之塑造(19945-1987)〉,試圖以戰後台灣電影明星塑造的歷程,來探討官方電影政策「電化教育」對於電影產業的影響,與民眾如何透過商業消費的方式,來反應官方操控電影製播的感受。論文中從國府電影文化政策的源起,與戰後台灣電影產業壟斷過程開始論述,而後探討如何能在迎合民眾需求的市場機制下,又可發揮電影宣傳黨國政策的情況下,形塑出戰後台灣電影明星的形象。
    論文主要分為四章,是依循-起、承、轉、合的論述方式,將國府管理電影產業的態度,與台灣民眾觀影行為的趨向,作一參和式的研究比較,分析在官民的不同的需求面下,如何形塑出戰後台灣電影明星的形象。因此第一章,企圖透過「比較史學」的研究方法,分列日軍、共黨、國府三方在中日戰爭期間,其電影宣傳工作的利弊得失。以此來突顯國府電影經營的困境,以致來台後殷鑑過往,採取獨佔電影產業的舉措。第二章採取「史料實證」的方式,透過「教育部第二檔案館」的檔案資料與「國民黨文工會」的檔案,論證戰後國府壟斷台灣電影市場,與施行「電化教育」制度的過程。第三章是論文研究的重心,針對明星塑造的方式與階段進行剖析論述。其中參酌「影視史學」、「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的學科理論,與「口述歷史」的訪問資料,試圖以民眾的觀點,由下而上探討普羅大眾對電影文化的需求與認知。這是研究台灣電影明星形象塑造中,必須進一步延伸研究的重點。第四章主要是以報章雜誌《聯合報》、《民生報》、《銀色世界》、《今日電影》與《影響》等文獻的記載,來呈現經官方與民眾相互認可下,台灣電影明星經塑造後的形象表現。
    論文中所欲強調的是台灣電影明星的塑造,是民間與政府對於文化認知,相互磨合與各取所需的結果。因為電影產業的經營,是必須依靠觀眾的商業消費,所以明星螢幕形象的塑造,必須貼近台灣庶民文化的特色。但一向將電影視為宣傳教化工具的國府,如何參照瓊瑤電影劇本中的角色,與電影導演配合政令下,將所塑造的明星形象,能夠強化官方的文化意志,且能迎合商業市場需求,是本論文論述的主軸。

    緒論 1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 研究回顧 5 研究方法與主題界定 14 章節安排 19 第一章 1949年前國府電影經營之困境 21 第一節「電影國策」的產業侵蝕 21 一、日軍戰地產業聯盟計畫 21 二、「國策電影」的精神動員 28 三、「日滿親善」李香蘭的崛起 34 第二節 「左翼電影」附和民心的詮釋 40 一、共黨產業的滲透與掠奪 40 二、「左翼電影」的時局批判 47 三、明星代言社會主義新女性 54 第三節 國府電影宣傳的失利 60 一、戰前商業市場的機制 60 二、戰時國府的電影政策 66 三、日產接收的紊亂管制 72 第二章 戰後對台灣電影產業的獨佔 81 第一節 承接日治台灣電影市場的利基 81 一、日治台灣無電影產製能力 81 二、配銷型態的電影業功能 87 三、龐大消費市場的形成 92 第二節 製片與發行的統合壟斷 99 一、三大公營製片廠的整併 99 二、「台灣電影事業公司」的發行代理 104 三、宣傳與營利的雙重目標 108 第三節 「電化教育」的宣傳功能 115 一、文化政策下的「電化教育」 115 二、「電化教育」的內涵 119 三、「電化教育」的工作 124 第三章 明星電影的製作方式 131 第一節 明星形塑的三階段 131 一、「台語片」造就明星口碑 131 二、「健康寫實電影」國語明星的培養 142 三、「文藝愛情電影」的俊美風潮 151 第二節 瓊瑤文本刻印明星原型 166 一、「文藝愛情電影」賣座的模式 166 二、劇本符合「電化教育」思想原則 178 三、「軍教愛國片」的轉化應用 184 第三節 導演寓教於樂的行銷手法 192 一、明星主演的市場需求 192 二、李行「影以載道」的作品 200 三、電影獎項的加持獎勵 208 第四章 操縱下的明星形象 221 第一節 容貌行為的楷模 221 一、容貌儀態的標準 221 二、行為舉措的要求 228 第二節 義演與捐募的代言 235 一、敬軍愛國活動 235 二、民間公益活動 241 第三節 明星形象的異變 246 一、負面形象的揭露 246 二、明星制度的沒落 253 結論 265 參考書目 270

    一、政府公報、檔案

    〈台灣省各縣市區鄉鎮政令宣導員服務規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夏字號、第19期,1946年5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印,1946年12月。
    〈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台北: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1947年6月。
    〈台灣省電影戲劇事業管理辦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春字號 第10期,1946年3月6日。
    〈台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籌備經過報告書〉附錄二,收錄於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抗戰勝利前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準備工作檔案史料選〉,《民國檔案》,第3期,南京:中國第2歷史檔案館,1989年。
    〈宣傳委員會之使命-夏濤聲:廣播詞輯要〉,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編,1946年2月。
    〈為重申前令,希遵照督飭政宣人員,辦理應辦工作,以重政令宣導〉,《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夏字號、第31期。
    〈為電影戲劇事業應自2月22日起申請登記-宣電字第0249號〉,《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春字號 第10期,1946年3月6日。
    〈教育部關於審查影劇章程施行事致通俗教育研究會指令〉,《中華民國史資料彙編》,第3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電復電影檢查員應改派政令宣導員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秋字號、第22期。
    《台灣一年來之宣傳》,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年12月。
    《台灣省各機關職員錄》,南投:台灣省政府人事處 ,1947年。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35年度工作計劃》,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印,1946年12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3月來工作概要》,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機要室編。
    《台灣省政令宣導人員手冊》,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印,1946年2月。
    《台灣省政府公報》,民國38年夏字號,第35期,1949年5月14日。
    《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特輯》,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6年5月。
    《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台北: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1947年6月。
    《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57年。
    《影片總目錄-民國36年片輯》,台中:台灣電影公司,1984年9月。
    《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中央電影公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年。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第1卷、第1期,1945年12月1日。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第1卷、第2期,1945年12月5日。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年春字 第10期,1946年3月6日。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宣字第8531號,1946年秋季。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令》,寅寒(35)署字第02198號訓令。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令》,署法字第761號。
    「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4年發展計畫(1970年至1973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代電,594字第0004號,1970年2月11日。
    「 行政院新聞局從政黨員用紙(函)」,(59)局景黨際字第037號,中華民國1970年2月17日。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傳0587號,1970年2月20日。
    「58中央電影公司公司四年製片計畫專案研究小組會議記錄」,1969號,中央委員會第4組(文工會)檔案。中國國民黨黨史會藏。
    「行政院從政黨員(函)」,台58中聞字第180號,1960年3月5日。中央委員會第4組,傳收0799號,1969年3月6日。
    「中央常會報告事項錄案通知單」,(59)常報字第129號,1970年7月29日。中央委員會第4組,傳收2750號,1970年7月30日。
    「攝製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電影座談會」,「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委員會代電」,(56)台4字第566號,1967年4月14號。中央委員會第4組,傳收1521號,1967年4月20日。
    《中國國民黨第9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第16次大會記錄》,1967年11月21日。
    「59年六月四日第十屆中央常務第14次會議對當前文化工作的重點及問題一案與會同志發言速記錄」,中國國民黨文工會檔案。,1970。
    「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代電)」,(56)台視大節字第2699號,1967年五5月9日。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傳收1963號,1967年6月11日。
    〈函送本部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實施要領一件〉「內政部(函)」台內字第384937號,1970年4月22日。
    「此次本黨十全大會。楊宏煜等52位代表提經大會通過之『請政府從速制定明確之電影輔導政策,以有效推動文化復興運動。』」「財政部從政黨員(函)」,(58)台財黨關發第0348號,1969年7月1日。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傳收2386號,1969年7月3日。
    「主旨:檢送本部與行政院新聞局會同訂立「廣播電視及其他大眾傳播媒體配合推行社會電化教育辦法」乙案」「教育部(函)」(74)社42335號,1985年10月1日。
    〈社會教育司擬定選介優良教育影片辦法草案〉「教育部稿」台(51)社字第10887號,1962年7月16日。
    「爲所送電教工作隊巡迴施教報告表准予備查函復知照由」,「教育部稿」台(46)社字第14560號,1957年10月7日。
    〈教育影片目錄供參致由〉「教育部稿」台(53)社字第16532號,1964年8月4日。
    〈59年度各機關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重點工作考核報告書〉「行政院函」台59教字第11198號,1970年12月11日。
    「台灣省電影製片協會代電」台(60)協字第○○一一四號,1972年1月18日。
    「 國防部中國電影製片廠(函)」,(67)雯真劇字0839號,1978年6月13日。
    「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55年度業務檢討報告」,中國國民黨文工會檔案。
    《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務報告-下篇》,工作總述。
    〈展開反共文藝戰鬥工作實施方案修正案〉,1853號卷宗。

    二、報紙、雜誌

    1、報紙:
    《大公報》,1926年11月18日。
    《工商時報》,1981年10月19日
    《中央日報》,1946年2月。
    《中華日報》,1935年3月11日。
    《中國時報》,1979年3月。
    《日文台灣時報》,昭和17年5月號。
    《新聞報》,1923年4月8日。
    《台灣日日新報》1916年2月-1922年1月。
    《聯合報》,1949年-2009年。
    《聯合晚報》,1999年12月18日。
    《民族晚報》,1979年2-5月。
    《民生報》,1970年4月-2000年3月。
    《經濟日報》,1968年1月-1976年2月。
    〈三重地區戲院搬演電影、歌舞團與戲曲記錄〉,《聯合報》,1953年6月22日。
    〈中國女兵〉,《民生報》,1981年9月14日。
    〈中國製片一部大製坐大場面鉅鑄 成功嶺上網羅港台兩第一流紅星 描寫革
    〈中華日報創刊發刊詞〉,《中華日報》,1946年2月20日。
    〈我看「碧血黃花」〉,《民生報》,1970年4月10日。
    〈取締有害風化影片之呈請〉,《新聞報》,1923年4月8日。
    〈省教育會審閱明星片之評語〉,《申報》,1923年7月5日。
    〈神話崩解之後沙鴦之鐘談起〉,《中國時報》,1993年12月18日,第39版。
    〈深情梁兄哥 40年只愛金大聲〉,《聯合報》,2005年3月29日。
    〈評辛亥雙十 愚昧的編導和被歪曲的歷史〉,《工商時報》,1981年10月19日。
    〈編劇有時背黑鍋,有時真該罵〉,《聯合報》,1981年6月4日。
    <命洪爐如何訓練大專青年 大導演張佩成表現優異功不可沒〉,《民生報》,1979年1月30日。
    〈釜山電影節後記〉,《香港-經濟日報》,2002年11月30日。

    2、雜誌:
    《文訊月刊》,第15期(1984年12月)
    《文學季刊》,第6期(1968年2.月)
    《中國電影》,第2期(1957年1月)
    《今日電影》,4期-177期(1976年8月-1985年12月)。
    《台中州教育》,第3卷7號(昭和十六年)。
    《台北文獻》,17、18期(1976年6月)、119期(1997年6月)
    《台灣山岳》,13期(1943年8月)。
    《台灣公論》,8卷8期(1943年5月)。
    《台灣協會報》,468期(1993年3月)。
    《台灣文獻》,38卷4期(1987年12月)
    《台灣警察時報》,271期(1938年/昭和13年6月)。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4年。
    《良友畫報》,87期(1934年4月)。
    《新影壇》,2卷1期(1943年6月)。
    《東南電影》,12期(1971年3月)、39期(1983年7月)。
    《電影欣賞》,72期(1994年)。
    《電影欣賞雙月刊》,70期(1997年8月)。
    《電影論壇》,第2卷第2期(1948年3月)、第5.6期合刊(1948年7月)。
    《銀色世界》,2期(1967年7月)、7-8期(1970年7-8月)
    《影響電影雜誌》,第40期。
    《影響》,第11期(1975年7月)、革新號、第6期(1978年9月)、第23期(1978年4月)、第24期(1979年9月)、第8期(1984年7月)。
    《劇影春秋》,第1卷第2期(1948年10月)
    《聯華畫報》,5卷5期(1935年5月)。

    三、專著

    《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
    《中國電影發展史》第2卷,上海: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頁132。
    《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57年,頁811。
    《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中央電影公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年。
    丁伯馬先,《一個電影工作者的回憶》,香港:亞洲文化事業機構,2000年4月。
    丁亞平,《電影的蹤跡》,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丁亞平,《影像中國 1945-1949》,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川瀨健一著;李常傳譯:《台灣電影饗宴百年導覽》,台北:南天書局,2002年
    中央通訊社編,《七十年來中華民國新聞通訊事業》,台北:中央通訊社,1981年12月。
    中國電影協會,《中國電影發展史》第2卷,上海: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
    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中國電影物資業系統歷史編年紀》,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
    中華徵信所,《市場調查手冊》,台北市:中華徵信所,1996年。
    井出季和太 著:郭輝 編譯,《日據下之台政(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56年。
    公孫魯,《中國電影史話》,香港:南天書業公司,1972年。
    文崇一,《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台北市:東大圖書,1990年。
    方世榮,《市場調查》,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年。
    方翔,《何處訴衷情-周旋、李香蘭之歌》,台北市:漢光文化出版社,1991年。
    王子龍 編著,《中國影劇史》,台北:建國出版社,1973年。
    王子龍,《中國影劇史》,台北:文海書局,1960年。
    王向遠,《“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與批判》,北京:昆崙出版社,2005年。
    王向遠,《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學者、文化人的侵華戰爭》,北京:昆崙出版社,2005年。
    王明我,《從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論我國電影事業-現階段電影政策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圖書,1996年年。
    王偉,《尋求假想線的銀幕》,台北市:萬象圖書,1995年。
    王逢振,《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王瑋等著,《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5年。
    王維禮 ,《蔣介石的文臣武將》,台北:巴比倫出版社,1992年。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自由時代週刊社,1988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1995年。
    台灣省新聞處,《新聞處四十年》,台中:台灣省新聞處,1987年。
    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輯部編,《百年來的台灣》,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5年。
    左桂芳、姚立群編,《童月娟 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台北:文建會,2001年。
    石計生,《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5年。
    石曼、余敘昌,《又見大後方影視明星》,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任仲倫編,《新時期電影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宇業熒,《細說李麗華》,台北:全年代出版社,1996年。
    宇業熒,《電影被我跑垮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0年。
    朱全斌,《媒體、認同與傳播科技—關心本土傳播發展的文化研究》,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揚智出版社,1998年。
    吳三連,《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
    吳其諺著,張靚蓓編,《邊緣視角》,台北:萬象圖書,1996年。
    吳密察,《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
    吳惠林,《台灣經濟演義》,台北市:中華徵信所,1998年。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據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市:銀華出版部,1991年。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1997年。
    李少白,《影心探蹟—電影歷史及理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
    李何林,《李何林選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85年。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 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8年。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5年。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覽》,台北市:玉山出版社,1998年。
    李晉生、徐虹 等編,《中國電影理論文選(20~80年代)(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李清志,《台北電影院》,台北市:元尊文化,1998年。
    李清志,《建築電影學》,台北市:創興出版社,1996年。
    李道新,《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道新,《中國電影批評史 1897-2000》,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
    李道新,《中國電影史:1937-1945》,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道緝主編,《通識歷史》,花蓮縣:二魚文化事業,2008年。
    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
    李筱峰,《台灣史一百件大事(上)(下)》,台北市:玉山出版社,1999年。
    李筱峰,《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1986年。
    李筱峰,《林茂生陳祈和他們的年代》,台北:玉山社,1996年10月。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8年。
    李臺芳,《女性電影理論》,台北市:揚智出版社,1996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的思想演變(下篇)〉《電影評論第2集》,台北:中國影評人協會,1978年。
    杜雲之,《中國的電影》,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中民國電影圖書館,1986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史(第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杜雲之,《中華民國電影史(上)(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年。
    沙榮峰,《繽紛電影四十春》,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年。
    沈予,《日本大陸政策史(1868-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沖浦和光著;桑田草譯,《極樂惡所:日本社會的風月演化》,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
    谷劍塵,《教育電影》,廣州:上海中華書局,1938年。
    周佳榮,《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4年。
    周星,《中國電影藝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市: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年。
    周凱旋,《電化教育的力論與實際》,台北:警察之友月刊社,1959年7月初版。
    周凱旋,《電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光復印書館,1959年。
    周慧玲,《表演中國 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周憲文,《台灣經濟史》,台北市:台灣開明,1998年。
    岳曉東,《追星與粉絲》,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7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台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松源編,《首屆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員林:磺溪文化學會,1997年。
    林秉賢譯,《現代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洲出版社,1989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商務印書館,2006年。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6年。
    林振春,《社會調查》,台北市:五南出版社,1993年。
    林崇傑 等,《市民的城市》,台北市:創新出版社,1995年。
    林意禎 編,《台灣的永續發展》,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
    林黛嫚,《李行的本事》,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
    林鐘雄,《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台北市:三通出版社,1995年。
    邱坤良,《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年。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7年。
    邱坤良,《台灣戲劇現場》,台北市:玉山出版社,1997年。
    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市:新新聞出版社,1999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年。
    邱淑婷,《港日電影關係 尋找亞洲電影網絡之源》,香港:天地圖書,2005年
    金失屋彰子著,栗筱雯譯,《永遠的林青霞》,台北:大塊文化,2008年。
    姜念東 等著,《偽滿州國史》,吉林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姜澎生,《電影意識型態研究與文化批評》,台北市:谷風出版社,1988年。
    施人倬,〈抗戰電影的題材及其處理格局〉,《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電影》,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段承璞編,《台灣戰後經濟》,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2年。
    洪卜仁編,《廈門電影百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洪長泰,《新文化使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出版,2003年。
    劉紀蕙主編,《文化的視覺系統Π: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台北:麥田出版,1996年。
    胡蝶,《胡蝶回憶錄》,台北:聯合報出版,1995年。
    范國華 等編,《抗戰電影回顧》,重慶:重慶市文化局,1985年。
    倪駿,《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型態》,香港:牛津出版社,1993年。
    夏鑄九編,《空間的文化形成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市:明文出版社,1994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南天書局,2000年。
    徐詠平,《陳果夫傳》,台北:正中書局,1978年。
    殷允凡編,《發現台灣(上、下)》,台北市:天下雜誌,1998年。
    秦孝儀 主編;張瑞成 編輯,《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 第4冊,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3冊,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81年9月。
    袁穎生,《光復前後的台灣經濟》,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8年。
    袁叢美口述、黃仁編撰,《袁叢美從影七十年回憶錄》,台北:亞太圖書,2002年。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外╱後》,台北:唐山出版社,1994年。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出版社,1991年。
    馬俊偉,《電視文化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1998年。
    高安邦,《娛樂稅問題之研究》,台北: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1989年。
    高蔭祖 編,《中華民國大事記》,台北:世界出版社,1957年。
    國家電影資料館,《台語片時代》,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年。
    國家電影資料館,《台影五十年》,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年。
    張炎憲 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3集、第6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年。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 編著,《台灣史論文集(上)(下)》,台北市:玉山社,1996年。
    張炎憲、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回憶錄》,台北:稻香出版社,1990年。
    張炎憲、翁佳音,《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
    張炎憲、陳美容、楊雅惠 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年。
    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市:吳三連基金會,1997年。
    張炎憲編,《創造台灣新文化》,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
    張雨田,《中國電影事業論》,台北:中國電影文學出版社,1969年。
    張昭仁,《媒體地下風暴》,台北市:海洋文化出版社,1996年。
    張苙雲 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張國棟,〈中統局始末記〉,《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社,1992年。
    張清溪 編,《解析經濟壟斷》,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
    張淑娃,《電影與歷史》,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張深切,《里程碑》,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年。
    張曾澤,《預備,開麥拉 —張曾澤的電影私房筆記》,台北:亞太圖書,2005年。
    張傳,《前程影事 中國早期電影的另類掃瞄》,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
    張榮芳 編,《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東海大學,1996年。
    張廣智,《影視史學》,台北市:揚智出版社,1998年。
    張學繼、張雅蕙,《陳立夫大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
    張駿祥,《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文學書系 第八編電影》,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
    戚嘉林,《台灣史》,台北:農學社,1998年。
    梁良,《中國電影我見我思》,台北市:茂林出版社,1998年。
    梁良,《論兩岸三地的電影》,台北市:茂林出版社,1998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5年。
    許介麟,《戰後台灣史記》,台北市:文英堂出版社,1996年。
    許極墩,《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6年。
    許道明、沙似鵬,《中國電影簡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正中書局,1982年。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郭洪紀,《新國家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6年。
    郭為藩 主編,《中華民國開國七十年之教育》,台北:廣文書局,1981年。
    郭紀舟,《七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郭緒印 主編,《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下),台北:桂冠出版社,1988年。
    陳孔立 編,《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市:博遠出版社,1991年。
    陳玉璽 著,《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圖書,2001年11月。
    陳俊德,〈上海西人居留區域界外馬路擴張略史〉,《上海租界問題》,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
    陳飛寶,《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年。
    陳飛寶,《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台灣電影導演協會、亞太圖書出版社,2000年。
    陳恒、耿相新,《新文化史》,台北:胡桃木文化,2007年。
    陳師孟、林忠正等,《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1年。
    陳啟能主編,《西方歷史學》,台北:昭明出版社,2002年。
    陳淑英,《中日視聽教育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93年。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79年。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的地圖》,台北縣:博揚文化,1999年。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市:萬象圖書,1994年。
    陳儒修,《電影帝國》,台北市:萬象圖書,1996年。
    陳儒修著;羅頗誠譯,《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4年。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
    陳興唐 等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陳興唐 等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陳膺雄,《應用抽樣調查》,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陸弘石,《中國電影史 1905-1949》,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喬瓊恩,《半世紀電影情》,台北:澤峰科技,2004年。
    寒沈,《夜上海的柔軟時光 周璇畫傳》,北京: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5年。
    曾郁雯,《戲夢人生》,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2年。
    曾虛白,《中國新聞史》,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1998年。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0年。
    焦雄屏、區桂芝編,《李行 一甲子的輝煌》,台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焦雄屏,《中西電影論述-時代顯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焦雄屏,《改變歷史的五年》,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
    焦雄屏,《李翰祥 台灣電影(產業)的開拓先鋒》,台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焦雄屏,《風雲際會—與當代的中國電影對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焦雄屏,《時代顯影 中西電影論述》,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焦雄屏,《閱讀主流電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2年。
    焦雄屏編,《新亞洲電影面面觀》,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
    焦雄屏輯,《桃李劫》,台北:萬象圖書,1996年。
    程予誠,《行銷電影》,台北:亞太圖書,2006年。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 第一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 第二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程貽舉等編,《重慶與中國抗戰電影學術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年。
    黃仁、王維編著,《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年。
    黃仁,《台灣影評六十年》,台北:亞太圖書,2004年。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市:萬象圖書,1994年。
    黃仁編,《台語片50週年紀念輯 優秀台語片評論精選集》,台北:亞太圖書,2006年。
    黃仁編,《台灣電影開拓者 白克導演紀念文集 暨遺作選輯》,台北:亞太圖書,2003年。
    黃仁編著,《行者影跡 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9年。
    黃仁編著,《電影阿郎-白景瑞》,台北:台北市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2001年。
    黃仁編著,《聯邦電影時代》,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1年。
    黃卓漢,《電影人生:黃卓漢回憶錄》,台北市:萬象圖書,1995年。
    黃俊傑,《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市:正中書局,1995年。
    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80年。
    黃建業,《台灣電影反映的荒謬亂象與新世代的文化虛無》,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8年。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年。
    黃偉強,《市場調查實務》,台北市:書泉出版社,1991年。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市: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年。
    黃寐蘭,《當代中國電影》,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9年。
    黃朝琴,《我的回憶》,台北:理文印書社,1971年。
    黃葳葳,《顛覆好萊塢:大眾文化與傳統之戰》,台北市:正中書局,1995年。
    新聞局,《行政院新聞局史》,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88年。
    楊國樞、瞿海源,《變遷中的台灣社會(上)(下)》,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1988年。
    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年。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碧川、石文傑編,《活用歷史手冊》,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3年。
    楊碧川,《台灣現代史年表》,台北市:一橋出版社,1996年。
    楊碧川,《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8年。
    楊錦麟,《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
    葉榮鍾、吳三連 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83年。
    葉龍彥,《日治時期 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年。
    葉龍彥,《台北西門町電影史》,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年。
    葉龍彥,《台灣老戲院》,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葉龍彥,《台灣唱片思想起》,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市:博揚文化,1999年。
    葉龍彥,《紅樓尋星夢》,台北市:博揚文化,1999年。
    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台語片時代(一)》,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年。
    電影資料館本國電影史研究小組,《歷史的腳蹤 「台影」五十年》,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
    廖仁義,《異端觀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評》,台北市:桂冠出版社,1990年。
    廖金鳳,《消逝的影像 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廖風德,〈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學生書局,1996年。
    廖祥雄,《電影導演・電影官 》,台中:東藝影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趙光濤編,《電化教育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齊紅深主編,《日本對華教育侵略--對日本侵華教育的研究與批判》,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劉一民,《中國電影前途之探討》,台北:聯合出版社,1969年。
    劉士永,《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
    劉立演編,《電影市場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
    劉現成編,《拾散落的光影 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台北:亞太圖書,2001年。
    劉紹唐 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四冊,台北:傳記文學社,1981年。
    劉進慶 編,《台灣百科》,台北市:克寧出版社,1995年。
    劉進慶,《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
    劉維開,《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台北:中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2年。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86年。
    潘國正主編,《風城影話》,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6年。
    蔣永敬、李雲漢 編,《楊功亮先生年譜》,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蔡文輝,《社會學理論》,台北市:三民書局,1990年。
    鄭泰丞,《電影觀賞》,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鄭梓,《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市:新化圖書,1994年。
    鄭瑞城,《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1993年。
    鄭樹森,《文化批評與華與電影》,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2年。
    鄭樹森編,《文化研究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9年。
    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 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蕭新煌 著,《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1989年。
    蕭新煌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市:巨流圖書,1989年。
    賴澤涵 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年。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 著;羅珞珈 譯,《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賴澤涵、黃俊傑 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
    閻沁恆,《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市:台北新聞記者公會,1979年。
    戴彥編,《美麗與哀愁 一個真實的阮玲玉》,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戴國煇 著;魏廷朝 譯,《台灣總體相-人間、歷史、心性》,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戴國煇、葉云云,《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薛月順 編,《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台北縣:國史館,1994年。
    鍾雷 編著,《五十年來的中國電影》,台北:正中書局,1965年。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2年。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台北市:萬象圖書,1996年。
    魏永竹 主編,《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魏啟仁,《世紀影歌星三角鼎:周旋、李香蘭、白光》,台北市:南天出版社,2001年。
    龐君豪編,《二十世紀史》,台北市:城邦文化,1998年。
    羅卡、吳昊、卓伯堂合著,《香港電影類型論》,香港:牛津出版社,1997年。
    嚴演存,《早年之台灣》,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蘇蘅,《傳播研究調查法》,台北市:三民書局,1993年。
    顧忠華,《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出版社,1999年。
    顧明義 等編,《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遼寧省: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龔弘口述、龔天傑整理,《影塵回憶錄》,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龔稼農,〈中央電影檢查委員會〉,《龔稼農從影回憶錄》,台北:中央電影公司,1976年。

    四、期刊論文

    〈二二八事變的回憶-林衡道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中國科學化運動協會二期工作計劃大綱〉,《教育雜誌》,第25卷、第3號(1935.03),頁228-230。
    〈天未亮--「四六事件」紀念專輯〉,《台灣新文學》,14期(2000年)。
    〈台灣電影發展大事表〉,《影響雜誌》,第5期(1995年12月)。
    《台灣博覽會ニユ-ス》,1935年l0月3日,第14號,三版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時期台灣電影普及的「分節式的管道」與「混合式的本土化」〉,《華語電影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3年12月。
    三澤真美惠,〈台灣教育會的電影宣傳策略〉,《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
    川端柳技,〈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觀て步る記 〉,《台灣建築會誌》,第7輯第6號(1935年12月),頁308
    井迎瑞,〈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國家電影資料館之口述電影史研究計畫〉,《電影歲月縱橫談(上、下)》,1994年。
    尤傳莉,〈詹宏志談電影的消費心理〉,《長鏡頭雜誌》,(1988年)。
    王世勛,〈二七部隊之回憶〉,《台灣新文化》,第6期(1987年)。
    王平陵,〈戰時教育電影的編制與放映〉,《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電影》,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王健行 著,〈民國前十年至民國五十年間台灣電影事業概述〉,《台灣文獻》,38卷4期(1987年)。
    王菲林輯,〈類型電影與類型文化〉,《電影欣賞雜誌》,23期(1986年)。
    王維貞,〈從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試探城市歌曲與社會變遷的關係〉,《第一屆「文化政策與發展會議」論文》,1991年。
    王寬裕,〈在琳瑯滿目多種新興娛樂事業衝擊下—我國電影事業之發展〉,《產業金融》,第41期(1993年)。
    王曉波,〈李友邦與台灣義勇隊初探〉,《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2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主編,1990年。
    司金巒,〈潛在消費動機的探討〉,《經濟前瞻》,11卷4期(1996年)。
    市川彩著、李享文譯,〈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史稿〉,《影響》,第5期(1999年)。
    朱高影,〈行政長官公署時期台灣經濟之探討(1945~1947)〉,《台灣風物》,第32卷1期(1990年3月)。
    朱雲鵬,〈寡戰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朱源鴻,〈文化產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何康,〈簡述國民黨的派系-何康回憶錄之七〉,《傳記文學》,第62卷第6期(1993年)。
    何義麟,〈皇民化期間之學校教育〉,《台灣風物》,36卷4期(1986年12月)。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記略〉,《二二八研究》第3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起義前因〉,《二二八起義資料集》上冊,福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1981年。
    佐藤忠男 著;卞鳳奎 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電影事業〉,《台北文獻》,119期(1997年)。
    余舜德,〈對立與妥協:論夜市與國家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2期 (1996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7期(1985年12月)。
    吳圳義,〈抗戰前十年國民政府之國內宣傳(1928-1937)〉,《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5期(1998年)。
    呂芳上,〈蔣中正先生與台灣光復〉,《蔣中正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86年。
    呂紹理,〈「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博覽會」之研究〉,《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10月。
    李天鐸,〈殖民地體制下台灣電影的扭曲歷程〉,《當代》,115期(1995年11月)。
    李道明,〈台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第73期(1995年6月)。
    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第29卷4期(1991年12月)。
    李翼中,〈帽簷述事〉,《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的思想演變(下篇)〉,《電影評論第二集》,台北:中國影評人協會,1978年。
    沈文英,〈「媒體使用與需求滿足」理論之發展〉,《廣播與電視》,2卷4期(1996年)。
    沈雲龍,〈二二八事變的追憶〉,《歷史月刊》第3期,台北:歷史月刊雜誌社(1988年4月)。
    沈雲龍,〈陳儀其人與二二八事變〉,《傳記文學》,54卷2期,(1989年2月)。
    汪朝光,〈民國電影檢查制度之濫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會議論文》,2000年11月。
    周一鶚,〈陳儀在台灣〉,《二二八研究》;李敖編:《二二八研究續集》第3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
    周婉窈,〈曖昧的台灣人—日本殖民統治與近代民族國家的認同〉,《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1996年。
    周樑楷,〈以影視輔助中國史教學〉,《中國歷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當代雜誌》,1992年。
    周韻采,〈「台影」意識型態、政令與市場〉,《台影五十年:歷史的蹤跡》,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年。
    林元輝,〈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1998年)。
    林文淇,〈斷裂的歷史、異質的空間〉,《國家電影資料館》,1992年。
    林忠,〈台灣光復前後史料概述〉,台北:皇極出版社,1983年。
    林怡伶 等,〈專輯:台灣流行歌〉,《中外文學》第25卷第2期,1996年。
    林淇養,〈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論述之意識型態分析—以台灣新民報系統的同化主義表意為例〉,《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7年。
    林麗雲,〈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邱坤良,〈大眾表演文化的資料收集與研究〉《台灣史料的收集與運用學術研討會 發表論文》,1999年。
    邱坤良,〈台灣近代戲劇研究及史料概說〉,《台灣史料研究》創刊一號(1993年2月)。
    施人倬,〈抗戰電影的題材及其處理格局〉,《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電影》,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洪喜美,〈光復前後中國國民黨台灣黨務的發展〉,《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研討會》,台北縣:國史館,1996年。
    胡允恭,〈台灣二二八事件真相〉;李敖編:《二二八研究續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7年。
    胡台麗,〈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顧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71 期(1991年)。
    夏鑄九,〈(重)建構公共空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文化研究專題》,第16期(1994年)。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集1987-1992〉,《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3》(1993年)。
    徐光明,〈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國對日政策之分析〉,《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6年。
    徐佳士,〈電影、社會、文化〉,《文訊月刊》,第15期(1984年)。
    徐振國,〈陳儀的困頓與失敗〉,《歷史月刊》,第25期,台北:歷史月刊社,1990年。
    徐詠絮,〈從文化帝國主義到媒介國際化的再思考:世界文化互動的理論比較〉,《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報》,1995年。
    徐評平,〈電影檢查與電影事業之輔導〉,《藝術學報》,第31期(1982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三)》,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
    高塏,〈陳儀與福建省人事制度〉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第三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
    高樹藩,〈台灣光復後之建設〉,《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4年。
    張兆煥,〈台灣省黨務概況〉,《台灣省訓練團團刊》,第2卷第6期。
    張希哲,〈記抗戰時期中央設計局的人與事〉,《傳記文學》,27卷第4期,台北:傳記文學,(1975年10月)。
    張炎憲 等,〈從平原到山區的最後抵抗〉,《嘉義平野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年。
    張炎憲,〈戰爭體制下的台灣〉,《日本文摘》,100期(1994年)。
    張春興,〈工作、休閒、娛樂(上、下)--提升生活品質的心裡探討〉,《中國論壇》,15卷10期,(1983年)。
    張國建,〈光復前後的台灣人事行政〉,《台灣月刊》,3、4期(1947年)。
    張國棟,〈中統局始末記〉,《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社,1992年。
    張國棟,〈細說中統局(上)〉,《傳記文學》,第55卷第2期(1989年8月)。
    張榮芳主編,《歷史教學與試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東海大學歷史系,1996年3月初版
    莊義芳,〈殖民統治與產業大展(1935)-以日據「始政四十周年台灣博覽會」為中心的呈現〉,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台灣省文獻會、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辦),2000年5月5.6日。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題〉,《思與言》,29卷第4期(1992年)。
    許雪姬,〈鐘逸人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三)》,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許雪姬訪問,〈李佛續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六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7月。
    陳三井、許雪姬,〈林衡道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陳小冲,〈1937~1945年台灣皇民化運動論述〉,《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博遠出版社,1991年。
    陳世慶,〈台灣電影事業〉,《台北文獻17、18期》,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印(1971年)。
    陳光興,〈「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4年)。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研院社科所,1997年。
    陳俊德,〈上海西人居留區域界外馬路擴張略史〉,《上海租界問題》,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
    陳國富,〈殖民與反殖民-台灣早期電影活動〉,《片面之言》,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84年。
    陳景峰,〈電化教育的電影宣傳活動(1936-1945)〉,《近代中國與世界的變遷論文集》,台北:政治歷史系,2006年6月
    陳景峰,〈戰後陳儀與CC派在台灣電影產業上的爭奪〉,《台灣風物》,第51卷第4期(2001年4月)。
    陳誠,〈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傳記文學》,63卷5期,1993年。
    陳漢光,〈台灣光復前夕的史事日誌〉,《台灣文獻》,第24卷第2期,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年)。
    陳漢光,〈開羅會議後重慶出版台灣圖書彙目〉,《台灣文獻》,第20卷第2期(1969年6月27日)。
    陳翠蓮,〈「大中國」與「小台灣」的經濟矛盾-以資源委員會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年2月。
    陳儀,〈日本統治台灣經過(續)〉,《復興關月刊》第1卷第2期(1945年)。
    陳儀深,〈再探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關於其政治立場與角色功能的評估〉,《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年2月。
    陳儒修,〈中國電影中的城市圖像〉,《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曾西霸,〈細說電影檢查〉,《電影評論》第1集,台北:影評人協會,1977年6月。
    曾昭掄,〈一月來之科學界〉,《時事月報》,第8卷第2期(1932年),頁85。
    湯熙勇,〈戰後初期台灣中小學教師的任用與培訓(1945.12~194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卷1期,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年)。
    湯熙勇,〈戰後初期台灣省政府的成立及人事佈局〉,《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年。
    焦雄屏,〈台灣電影到底怎麼回事?〉,《世界電影雜誌》,第334期(1997年)。
    程錫康,〈電影工業之芻議與形成過程之回顧〉,《電影欣賞雜誌》,82期(1996年)。
    馮建三,〈反支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7期(2003年1月)。
    馮建三,〈影像文化政經研究:一本書的聯想〉,《新聞學研究》,第44期(1991年)。
    黃仁,〈台語片二十五年的流變與回顧〉,《電影欣賞》,第53期(1991年9月)。
    黃仁,〈展望台灣電影界仍有好景〉,《世界電影雜誌》,第338期(1987年)。
    黃仁,〈戰後四十年電影四十年來的興衰和銳變〉,《電影欣賞》,第72期(1994年)。
    黃秀政,〈林才壽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3年。
    林紫貴,〈重建台灣文化〉,《台灣文化》月刊覆刻板上冊,第一卷第一期。
    黃宣範,〈從知識社會學看台灣語言學的本土化〉,《台灣史料研究》,創刊1號(1993年2月)。
    黃昭堂,〈殖民地與文化摩擦—台灣同化的糾葛〉,《台灣風物41:3》(1991年)。
    黃英哲,〈許壽裳與台灣-兼論二二八前夕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1992年。
    黃敏禎,〈台灣私立大學學生住宿問題之政治經濟分析---淡江大學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都市研究專題》,第19期(1995年)。
    黃靜嘉,〈日據下之台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台灣文獻》第10卷第1期,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3月)。
    黃聰洲,〈終戰前的台灣電影活動與戰後台灣電影發展〉,《台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一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1988年。
    八目信忠訪問(1994);楊一峰譯,〈電影狂、八十載〉,《電影欣賞》,70期,頁50-83(1994)。
    楊聰榮,〈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138期,前衛出版社(1993年)。
    溫振華,〈日本殖民統治下台北社會文化的變遷〉,《台灣風物》,37卷4期(1987年)。
    葉榮鐘,〈台灣省光復前後的回憶〉,收入李南衡編,《台灣人物群像》,1985年。
    葉龍彥,〈光復前後高雄市的戲院與電影〉,《台灣光復五十週年念叢刊(三)》,高雄:高雄市文獻會,1995年。
    葉龍彥,〈舊台幣時代的電影票價〉,《歷史月刊》,第24期,台北:歷史月刊社(1990年)。
    電影資料館,〈大台北地區民眾關影習慣問卷調查報告〉,《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92》,1992年。
    廖風德,〈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學生書局,1996年。
    劉士永,〈陳儀的經濟思想及其政策〉,《台灣風物》,第42卷2期(1990年6月)。
    劉振魯,〈 對日據時期滅種政策之剖析〉,《 台灣文獻》,33卷1期 ,121-129頁(1982年3月)。
    劉義雄,〈傳播與政治社會化〉,《人與社會雜誌》,第5卷第5期(1977年)。
    劉維開,《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台北:中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2年。
    蔣渭川,〈二二八事變始末記〉,《蔣渭川和他的時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蔡淵洯,〈陳立夫與「中國科學化運動」(1932~1937)〉,《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輯:第二屆討論會》,新店市:國史館,1993年。
    鄭為元,〈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國家與全球化專題》,第34期(1999年)。
    鄭梓,〈國民政府對「收復台灣」之設計—台灣接管計劃之草案、爭議與定案〉,《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系(1988年)。
    鄭梓,〈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新化圖書,1994。
    鄭植榮,〈從大眾文化的觀點談流行歌曲〉,《台灣風物11:5》(1987年)。
    鄭欽仁,〈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的影響〉,《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1年。
    鄧元忠,〈民族復興運動在民國史中的意義〉,《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映演市場研究〉,《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盧冠群,〈邁過最艱困的兩年〉,《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之三:中華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會編印,1972年。
    戴伯芬,〈誰做攤販---台灣攤販的歷史形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經濟組織與社會制度專題之二》,第17期(1994年)。
    謝聰敏,〈二二八事變研究-二二八事變中的黨政關係〉,《黑道治天下及其他》,台北:謝聰敏國會辦公室,1993年。
    魏 圴,〈扭曲的成長—台灣電影產業的分析(1945-1975)〉,《當代雜誌》,第81期(1994年)。
    羅維明,〈台灣紹介活動寫真〉《影響電影雜誌》第40期。
    羅維明,〈活動幻燈〉《影響電影雜誌》第40期。
    藤井志津枝 ,〈日據時代佐久間總督的理蕃事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年。
    邊裕淵,〈日據時代台灣經濟發展之分析〉,《台灣銀行季刊》,23卷第4期(1972年)。
    龔 弘,〈展望電影事業的前途—在第四次國片輔導座談會報告〉,《中美技術》,第16卷第3期(1971年)。
    龔稼農:〈中央電影檢查委員會〉,《龔稼農從影回憶錄》,台北:中央電影公司,1976年。

    五、學位論文

    三澤真美惠,〈日本時代台灣電影政策之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王文玲,〈日據時期臺灣電影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王育才,〈西元1970年代前臺灣公共集會型建築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建築設計學程碩士論文,1999年7月。
    王明我,〈從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我國電影事業—現階段電影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王俐容,〈台灣電影中國族圖像的轉變〉,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王美雅,〈流行產業核心資源與國際化策略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王凌霄,〈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王崇時,〈三民主義的大眾傳播〉,台北: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王新如,〈從崇拜到背棄偶像之探索性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田家琪,〈台灣華商發行歐美外片之歷史發展研究〉,新竹: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朱高影,〈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8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吳政勛,〈娛樂活動課稅問題之研究兼論我國娛樂稅制度〉,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吳純嘉,〈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映出的戰後初期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宋同慶,〈電視觀眾的行為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李淑真,〈異態業種合作策略類型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李惠敏,〈國族主義影響下的語言政策與華語教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1999年。
    李雅惠,〈「美商八大」在台灣之發展與變遷研究(1946-199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鐘建,〈中國大陸大眾傳播事業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沈曉真,〈戰後台灣經貿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秀澧,〈台灣戲院變遷一觀影空間文化形式探討〉,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2月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林虹妤,〈戰後台灣的省營商業營行-以彰化商業銀行為例(1945~195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惠君,〈金馬獎的再現分析(1962-200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林福隆,〈中共電影之研究—從理論到實際〉,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金賢慶,〈韓國電影發展的前因與展望〉,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侯季然,〈「台灣黑電影」紀錄片之創作與意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1月。
    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倪心正,〈政治控制與新聞媒體之關係—上海《申報》社論研究(1931-19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夏金英,〈台灣光復後國語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徐叡美,〈歷史劇情騙《赤色份子》的歷史書寫與思維〉,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袁工瑜,〈國民黨文公會職能轉變之研究—1951年至2002年〉,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張文智,〈從族群意識的角度分析當代本土文學的「台灣意識」現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張玉佩,〈臺灣電影再現的社會規範與價值觀〉,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京育,〈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莊惠惇,〈文化霸權與抗爭論述-戰後初期台灣的雜誌文化分析〉,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許忠逸,〈階級形構與官僚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化—台灣發展過程之分析(1958-197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許秦蓁,〈重讀台灣人劉吶鷗(1905-1940)-歷史與文化的互動考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2月。
    郭幼龍,〈民眾對臺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與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台灣轉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陳永發,〈中共與民間文化(1935-1948)〉,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陳幸祺,〈台語電影明星演員研究—以4個明星演員為例〉,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陳金富,〈中共統一戰線之研究—以1945年~1949年之中共統戰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陳亮州,〈戰後台灣日產的接收與處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冠樺,〈台灣電影推廣策略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陳羿妙,〈日據農業移民研究—重新檢討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結構〉,新竹:國立清華大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清三,〈我國電影檢查政策之執行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景峰,〈國府對台灣電影產業的處理策略(1945-1949年)〉,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雅雯,〈陳子福電影海報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順枝,〈抗戰時期宣傳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陳慧瑛,〈我國電影輔導金制度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豐祥,〈近代日本大陸政策之研究-以「滿州」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彭小萍,〈三級差別訂價的最適租稅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際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彭永貞,〈洗星海與抗戰時期的歌詠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曾士榮,〈戰後台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台灣大學」為討論例案(1945~5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曾旭正,〈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型態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曾薰慧,〈台灣五0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程佳惠,〈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黃秀如,〈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黃裕元,〈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黃筱薌,《中共延安文藝整風透視》,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楊世凡,〈人物言說與台臺灣新電影—一項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楊淑梅,〈光復初期台灣的社會精英(1945-19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溫浩邦,〈歷史的流變與多聲-「義人吳鳳」與「莎韻之鐘」的人類學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廖咸惠,〈抗戰時期的話劇活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廖秋芬,〈瓊瑤大眾言情小說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聞振國,〈三民主義傳播政策之研究—從教育與娛樂層面論之〉,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趙壽星,〈大眾傳播與中共的政治社會化過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劉宏裕,〈戰後台灣地區休閒活動的相關研究以活動內容及學術研究為主題〉,台北: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柏登,〈中共建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背景(1911年-1921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6月。
    蔡文婷,〈由鄉土小說看台灣發展過程中的依附現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1988年。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崇隆,〈權力、意識型態與規訓技術-軍隊政戰機制的文化分析〉,台北:輔仁大學大傳所碩士論文,1993年7月。
    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鄭士榮,〈抗戰前後中央文化宣傳方略之研究(1928-1945)-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功能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鄭玩香,〈戰後台灣電影管理體系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鄭建華,〈臺灣日治時期博覽會活動設計及其視覺傳達表現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學程碩士論文,1997年6月。
    鄭炯兒,《從「掃蕩」到「和平」:《掃蕩報》研究(1931-195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盧嵐蘭,〈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報紙整合功能(1912-1921)-以《申報》與《大公報》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賴珍寧,〈日治時期台灣思想控制法令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賴國洲,〈我國傳播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賴鈺晶,〈生境特性 族群關係與族群生存策略之動態研究—以台灣電影產業為例〉,台北:輔仁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藏汀生,〈台灣民間歌謠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魏圴,〈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譚志東,〈中共延安時期的戲劇運動(1935-1947)—「工農兵文藝」的歷史省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蘇文清,〈始政四十年臺灣博覽會宣傳計劃與設計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學程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蘇文清,〈始政四十年臺灣博覽會宣傳計劃與設計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 計學程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蘇碩斌,〈戰後台灣歌仔戲流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蘇顯星,〈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饒千惠,〈影像與城市對話〉,基隆:國立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龔宜君,〈文化操弄與救贖—以大眾文化的研究為主題〉,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六、日文資料

    1、專著
    《台灣の社會教育》,台北:台灣社會教育刊行所,昭和十一年十月(1936年10月)。
    ピ-タ-B.ハ-イ,《帝國の銀幕》,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
    山口淑子、藤原作彌 著;何平、張利 譯,《我的前半生-李香蘭傳》,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年。
    山口淑子、藤原作彌,《李香蘭 私の半生》,東京都:加藤製本株式會社,1987年。
    山本喜久男,《日本映畫における外國映畫の影響-比較映畫史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社,1990年2月。
    山本喜久男,《映畫の風景》,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社,1985年5月。
    山田和夫,《映畫100年-映畫が時代を語るとき》,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95年11月。
    井出季和太 著;郭輝 編譯,《日據下之台政(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56年。
    內川芳美,《現代史資料40 マス ‧メテイア統制1》,東京:みすず書房,1973年12月第1刷。
    王育德,《台灣-苦悶するその歷史》,東京:弘文堂,1974年。
    北岡正子 編,《許壽裳日記》,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二編 領台以後治安狀況(中卷)》,台北:台灣警務局,昭和十四年七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Ⅰ 活動寫真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Ⅱ 無聲かぅトーキーヘ》,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Ⅲ戰後映畫の解放》,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Ⅳ 史上最高の映畫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Ⅴ 映像時代の到來》,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矢內原忠雄 著;周憲文 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局,1987年。
    吉村公三郎,《映畫のいのち》,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1976年12月。
    吉見俊哉,《博覽會の政治學》(東京:中央公論社,1998年)
    佐藤忠男 著;沙鷸 譯,《革命․情慾殘酷物語-大島渚の世界》,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12月。
    岩壺隆哉,〈文化映畫台灣〉《日文台灣時報》,昭和十七年五月號
    若林正丈 著;洪金珠、許佩賢 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
    野田高梧 著;昌明譯,〈唐奴烈治的五十年〉,2003香港電影小津安二郎百年紀念展特刊論文,。
    磯村生得,《おれに歸る祖國なく》,時事通信社,1981年。
    礁見祐輔,《後藤新平傳》台灣統治篇(上),東京:後藤新平伯傳記撰會,1943年。
    塩田長和,《日本映畫五十年史》,東京:藤原書局,1995年2月。
    加藤厚子,《總動員体制と映畫》,東京:新曜社,2003年7月。

    2、期刊論文
    〈各映畫館との提攜條件〉,《映畫生活》,昭和十一年四月號。
    〈國家總動員法の施行に當たりて〉,《台灣警察時報》271期(1938年/昭和十三年六月)。
    市川彩,〈台灣映畫事業發達史稿〉,《亞細亞映畫之創造及建設》,東京:映畫通信社出版部,1941年。
    何基明,〈教育映畫は果して面くないか白〉,《台中州教育》第3卷7號(昭和十六年)。
    佐藤忠男 著;卞鳳奎 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電影事業〉,《台北文獻》,119期(1997年)。
    岩壺隆哉,〈文化と映畫と台灣〉,《日文台灣時報》,昭和十七年5月號。
    近藤正己 著;張旭宜 譯,〈台灣總督府的理蕃體制和霧社事件〉,《台北文獻》111期,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1995年3月)。
    春山明哲,〈明治憲法體制台灣統制〉,《近代日本殖民地4 統合支配論理》(東京:岩波書店),1993年。
    黃昭堂,〈殖民地と文化摩擦-台灣にける同化おあぐる葛藤〉,《近代日本とアジア》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
    ねずまきす 著、程大學 譯,〈皇民化政革與民俗台灣〉,《台灣文獻》,32卷2期(1972年)。

    七、英文資料

    1、專著
    A Hundred Years of Japanese Film: A Concise History, with a Selective Guide to Videos and DVD’s (Tokyo: Kodansha International, 2002.
    Aaron Andrew Gerow ,Writing Pure Cinema:Articulations of Early Japanese Film.Thesis(Ph.D.)The University of Iowa,1996.7.
    Anderson, Benedict,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 :Verso, 1983.
    Andrew, Dudley, Concepts in Film Theory, N.Y.: Oxxxford Univ. Press,1984. Burch, Noel, To the Distant Observer ,CA: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Cassata ,1979.
    Charles R. Kitts, An Inside view of The kuomintang:Chen Li-Fu,1926~1949, Ph. D. Dissertation,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1978
    Clark, Paul, Chinese Cinema :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Cambridge:Cambridge Univ. Press, 1987.
    D.K.Fieldhouse, Colonialism, 1870-1945:An Introduction , London :Verso, 1983.
    Donald Richie ,The Donald Richie reader : 50 years of writing on Japan, Berkeley : Stone Bridge Press, 2001.
    E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by Nicholas ,1990.
    Frank, Andre G., Latin America ,Underdevelopment or Revolution , New York :Monthiy Review ,1969.
    Gidden. A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a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Hollington K. Tong, Dateline:China , Rockport Press, Inc . New York, 1950.
    Howard L. Boor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1970.
    Howard. L. Boorman,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 China ,Co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Vol . I.
    John Hartley et al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1994.
    Joseph L. Anderson、Donald Richie,The Japanese Film-Art and Industr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2.
    Jowett. Garth, Film, the Democratic Art: 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Film, Boston:Focal Press,1972.
    Leung, Lai-Kuen G. ,The Evolution of Hong Kong as a Regional Movie Production and Export Centre ,Master Thesi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3.
    Lin Yu-tang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6.
    Mark Schilling, Contemporary Japanese Film ,New York: Weatherhill ,1999.
    Matt Hills , Fan Cultures , Cambrige:Cambrige Univ.Press ,2002
    oseph L. Anderson、Donald Richie,The Japanese Film-Art and Industr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2,pp.126-147.148-158。
    Patterson , D.D. ,The Journalism of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i, Bulletin,1922 .
    Rogers, Everett M. ,Communicatuon and Development-Critical Perspectives, California, sage.1976.
    Rogers, 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3rd edited ,N.Y. the Free Press,1983.
    Roswell S. Britton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 Shanghai:Kelly & Walsh,1933.
    Thomas Ming-heng Chao ,The Foreign Press in China ,Shanghai, China Instti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31
    White, Hayde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Press,1987.
    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5年3月。
    Burner,David著;許綏南 譯,《60年代(60′S)》,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Chris Jenks著,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文化(Culture)》,台北:巨流圖書,2002年9月。
    Clifford Geertz著,韓莉譯,《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eng)》,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年1月。
    Cohen,Abner 著;宋光宇 譯,《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台北市:金楓出版社,1987年。
    David Hesmondhalgh著、廖佩君譯,《文化產業(The cultural industries)》,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月出版。
    Donald Richie 著;李春發 譯,《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美學》,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3年10月。
    E.A.Winckler; S.Greenhalgh 著;張必蕪 譯,《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年。
    Emmaanuel Le Roy Ladurie著;許明龍譯,《蒙大猶 1294-1324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Montaillou village Occitan de 1294)》,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初版。
    Fiske, John著;楊祖君 譯,《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
    Garth S. Jowett‧Victoria O'Donnel著;陳彥希‧林嘉玫‧張庭譽譯:《宣傳與說服(Propaganda and persuasion)》,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3年1月。
    Gene Bammel 著;涂淑芳 譯,《休閒與人類行為(Leisure and human behavor)》,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6年。
    Geoffrey Barraclough著;楊豫譯,《當代史學新趨勢(Main trends of research in the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history)》,台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
    Gerald Mast 著;陳衛平 譯,《世界電影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vies)》,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5年9月。
    Gilles Deleuze 著;黃建宏 譯,《電影Ⅰ-時間.影像(Cinema I l'image mouvementⅠ)》,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Gilles Deleuze著;黃建宏譯,《電影Ⅱ 時間-影像》(Cinema I l'image mouvement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03年
    Hamish Pringle著;黃治蘋譯,《行銷 第一本名人代言行銷聖經(Celebrith sells)》,台北: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
    Jacobs. J.B. 著;陳俐甫、夏榮和 譯,〈台灣人與中國國民黨(1937~1945)〉《台灣中國二二八》,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James Lull等著;邱進福等譯,《傳播時代的文化(Culture in the communication age)》,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出版。
    Jenkins, Keith著;賈士蘅 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6年。
    Jennings, Peter著;李月華 譯,《珍藏二十世紀(The century)》,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9年。
    Joanne Hollows、Mark Jancovich編;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初版。
    John Fitzgerald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譯,《喚醒中國 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Awakening China :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台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10月初版。
    Lawrence Stone著;刁筱華譯,《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上) (下)(The family, sex and marriage in England, 1500-1800)》,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初版
    Lynn Hunt著;江政寬譯,《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Marc Ferro 著;張淑娃 譯:《電影與歷史(CINÉMA ET HISTOIRE)》,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Matt Hills著;朱華瑄譯,《迷文化(Fan cultures)》,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
    Michael Newman著;陳雅汝譯,《廣告22黃金法則(The 22 Immutable laws of Marketing:Violate them at your own risk)》,台北:商周出版,2005年6月。
    Michel Foucault 著;劉北成、楊遠嬰 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台北市:桂冠圖書,1998年。
    Paul McDonald著;馬斌、周念祖譯,《明星夢工廠(Hollywood's production of popular identities)》,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10月初版三刷。
    Raymond Jonas著;賈士蘅譯,《法蘭西與聖心崇拜(France and the cult of the Sacred Heart)》,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3月。
    Richard M. Barsam著;王亞維 譯,《紀錄與真實(Non-fictu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台北市:萬象圖書,1996年。
    Riese,Ludwig 著;周學普 譯,《台灣島史(Gesehicht der Insel Formosa)》,台灣經濟史第三集 研叢34(1956年)。
    Robert, Bocock著;田心喻 譯,《文化霸權(Hegemony)》,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1年。
    Stephen Prince 著;刁筱華 譯,《武者的影蹤》,台北:萬象圖書,1995年5月。
    Terry Eagleton著;林志忠譯,《文化的理念(The idea of culture)》,台北:巨流出版社,2002年。
    Tim Bywater&Thomas Sobchack著;李顯立 譯,《電影批評面面觀(An introduction to film criticism major critical approaches to narrative film)》,台北市:萬象圖書,1996年。
    Toby Clark著;吾霈恩譯,《藝術與宣傳(Art and propagand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image in the age of mass culture)》,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3月初版。
    Toby Miller 等著;馮建三 譯,《全球好萊塢(Global Hollywood)》,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Tomlinson, John著;馮建三 譯,《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4年。
    Turner, Graeme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Film as social practice)》,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
    Ziauddin Sardar著;陳貽寶譯,《文化研究(The cultural studies)》,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3年。
    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著;阮淑梅譯,《大汗之國(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2、期刊論文
    Amsden, Alice H.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by P. B. Evans etal.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1985.
    Boyd-barrett, J.O. “ Cultural depency and the mass media”,in Cur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ed By Michael Gurevitch et al.:London:Methuen, 1982.
    Braudy, Leo. “Genre: The Conventions of Connection.” in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 ed. By G. Mast etc. Oxford. : Oxford Univ. Press,1976.
    Chiao, Hsiung-Ping. “「Trafficking」in Chinese Film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7,2,1993.
    Crane, G. T. “Taiwan Ascent :System, State and Movement in the World Economy” in Ascent and Decline in the World System. Beverly Hills:Sage, 1982.
    Gomery, Douglas. “The Centrality of Media Economics”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 3,1992.
    Gourlay, Walter E., “Hong Kong and Taiwan:The Colonial Heritage,”in Jack F. William ,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Michiga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Press ,1985。
    Jacobs ,J. Bruce “Taiwanese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ists ,1937-1945” Modern China 16:1(1990).
    Winckler, E. A.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ritarianism?” China Quarterly99, 1984.
    Aborno 著;李紀舍 譯,〈文化工業再探〉,《中外文學》,25卷2期(1996年)。
    Abraham, Tesser 原著;佛陵 譯,〈論電影的功能〉,《電影欣賞雜誌》,4卷1期(1993年)。
    Eileen, Meehan 著;顧玉珍 譯,〈商品閱聽人與真正的閱聽人—一場盲點論戰〉,《當代雜誌》,第114期(1995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