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聶華明
Nieh, Hwa-Ming
論文名稱: 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f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Industrial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 饒達欽
Rau, Dar-Ch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2
中文關鍵詞: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課程設計模式課程發展評鑑指標
英文關鍵詞: vocational industrial high schools,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urriculum design mode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8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理論與實務兼具的「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及「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以期能供工職學校研發新興科技課程參用。首先,藉由「文獻分析」之方法,剖析日本與台灣推動高中職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計畫之教育理念與實施現況,以及課程發展和科學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次則,透過「文獻分析」與「實地參訪」之方法,探討芬蘭高中科學教育特色;再則,使用「個案研究」之方法,探究日本與台灣個案工職學校的新興科技課程發展經驗與遭遇問題;接著,彙整上述理論與實務研究結果,輔以「問卷調查 」之方法,建構「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最後,依循所建構之課程設計模式的構面與內涵,運用「精釋研究法」,發展「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並將部分研究結果回饋予課程設計模式。所建構之兩項課程發展工具的內涵,如下:

    一、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內涵
    (一)模式中有:新興科技課程發展流程、要素及重要策略等三個構面。
    (二)新興科技課程發展流程分為:課程規劃、課程設計、教學實驗及課程實施
    成效評估等四個階段,並於課程發展過程與結束後,分別設有內外部之形
    成性課程評鑑及總結性回饋與修正機制。
    (三)模式中計有15項要素及17項重要策略。

    二、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之內涵
    (一)分為四個評鑑階段,共有14個評鑑項目,39項評鑑指標。
    (二)39項評鑑指標中有14項為重要指標。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designing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a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hope that both results can serve as good examples for senior vocational industrial high schools to follow. The study first embarked on “literature analyses” to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some of the high schools in Taiwan and Japan that had push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 their schools. Secondly, the study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es” and “field visit”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in Finland. Thirdly, the study used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some senior vocational industri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and Japan that had embarked on developing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the problems they had encountered. Fourthly, the study used the theories researched and the results established earlier in the study as well as the results acquired by way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establish a model for developing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Finally, the study made use of both the curriculum design model established in the study and the Hermeneutic method to develop a system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t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uld in turn become feedbacks to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odel. The contents of the two curriculum developing tools established by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tents of the model for designing an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1)The model consists of the process, elements, and key strategies in developing an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2)The process for developing an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the four stages of curriculum planning,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built-in formative feedback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us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curriculum and conclusive feedback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use after the development stage.
    (3)The model contains 15 elements and 17 key strategies.
    2. The contents of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emer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There are four evaluation stages, 14 evaluation items and 39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 the system.
    (2)Among the 39 evaluation indicators, 14 are key indicators.

    目次 ◆謝誌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次 Ⅳ ◆圖次 Ⅵ ◆表次 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2 第六節 重要名詞釋義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日本與台灣之工職教育及其現行課程內涵概況 17 第二節 日本與台灣推動高中職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計畫之教育理念與實施現 況29 第三節 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 41 第四節 科學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 61 第五節 相關課程發展研究 66 第三章 芬蘭高中科學教育特色分析 第一節 芬蘭在PISA測驗的成功經驗 81 第二節 芬蘭高中科學教學參訪紀實 91 第四章 日本與台灣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的實例分析 第一節 個案研究之研究設計與實施 115 第二節 東京工業大學附屬科學技術高等學校之新興科技課程發展實例分析 119 第三節 內湖高工之新興科技課程發展實例分析 141 第五章 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建構 第一節 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建構之研究設計與實施 173 第二節 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架構與可能要素 177 第三節 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要素 180 第四節 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建構 186 第六章 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之建構 第一節 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方法與實施 191 第二節 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初稿內容 195 第三節 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內容 197 第四節 新興科技課程發展之重要評鑑指標 20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209 第二節 建議 214 參考文獻217 附錄 附錄一 論文計畫口試委員審查意見 233 附錄二 個案研究之受訪者職稱及訪談時間與地點 235 附錄三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問卷初稿 237 附錄四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問卷 239 附錄五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初稿 241 附錄六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評定量表 245 附錄七 就讀博士班期間之學業成績、論文發表及參與專題研究計畫 249 圖次 圖1-1研究架構 7 圖2-1日本學制圖 18 圖2-2 日本文部科學省之SSH計畫構想圖 30 圖2-3 95、96學年度高瞻計畫申請校數與審查結果統計圖 36 圖2-4 一般課程發展研究的流程 41 圖2-5 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42 圖2-6 校本課程發展程序 43 圖2-7 泰勒模式 48 圖2-8 泰勒的課程設計模式 49 圖2-9 高職及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之架構 75 圖3-1 芬蘭學制圖 93 圖3-2 Olari高中學校餐廳一角 99 圖3-3 Olari高中校園公共區域一角 99 圖3-4 Olari高中工藝課學生製作成品 100 圖3-5 Olari高中學生上課專注且勤做筆記 100 圖3-6 Olari高中完善的e化教學設備 100 圖3-7 Vaskivuori高中化學實驗課上課實況 103 圖3-8 Vaskivuori高中化學課上課實況 103 圖3-9 Vaskivuori高中物理實驗課上課實況 104 圖3-10 Vaskivuori高中物理課上課實況 104 圖3-11 Vaskivuori高中進階物理課上課實況 104 圖3-12 Vaskivuori高中生物課上課實況 105 圖3-13 赫爾辛基自然科學高中之餐廳天花板裝置藝術 106 圖3-14 赫爾辛基自然科學高中之庭園設計景觀一景 106 圖3-15 赫爾辛基科學高中之物理教室的歷史儀器展示櫃 107 圖3-16 Martinlaakso高中校長室 108 圖3-17 Martinlaakso高中戲劇課上課實況 109 圖3-18 Vaskivuori高中之公共空間設施一景 110 圖3-19 Vaskivuori高中進階物理課教師備課情形 110 圖3-20 Vaskivuori高中化學教室的化學元素表掛圖 111 圖3-21 Vaskivuori高中設置的無障礙升降平台 111 圖4-1 個案研究之實施步驟流程圖 118 圖4-2 東工大附屬科技高校之新興科技課程發展組織 121 圖4-3 東工大附屬科技高校之SSH計畫的課程發展目標 123 圖4-4 東工大附屬科技高校之第二期SSH計畫研發科目關聯圖 127 圖4-5 內湖高工生物電子技術課程發展之研發內容與分工 147 圖4-6 生物感測器原理示意圖 151 圖4-7 葡萄糖檢驗之實驗步驟方塊圖 151 圖4-8 光生物感測器實體圖 152 圖4-9 內湖高工生物電子技術教學資源平台架構圖 156 圖4-10 內湖高工生物電子技術教學資源平台首頁 156 圖4-11 生物機電技術基礎篇電路模組 158 圖4-12 溫室無線監控系統實驗模組 159 圖4-13 應用Protel軟體與電路板雕刻機製作電路板 161 圖4-14 光譜儀外觀圖 161 圖4-15 多功能生物分子量測實驗模組 162 圖4-16 血液透析模擬實驗模組方塊圖 164 圖4-17 血液透析模擬實驗模組 165 圖4-18 內湖高工生物電子技術課程發展內涵與流程簡圖 167 圖5-1 建構「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架構 174 圖5-2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架構圖 178 圖5-3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圖 190 圖6-1 建構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之研究架構 192 圖6-2 建構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之研究步驟 194 表次 表1-1各項研究目的所使用的方法 10 表2-1 日本平成19年(2007)高等學校之學科別、學生人數及學校數統計表 19 表2-2 日本平成19年(2007年3月)高校畢業生進路狀況統計表 19 表2-3 日本工業高等學校主要群科分類一覽表 20 表2-4 日本工業高等學校主要領域科別之必修專業科目 21 表2-5 台灣高職學校之類群一覽表 22 表2-6 台灣高職學校工業類所屬群科ㄧ覽表 23 表2-7 87〜95學年度台灣高職畢業生升學及就業概況 24 表2-8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之領域、科目及學分數表 25 表2-9 台灣高職學校工業類之群課程架構表 26 表2- 10日本SSH計畫學校一覽表(至2007年止計101校) 33 表2-11 95學年度國科會高瞻計畫通過審查學校一覽表 37 表2-12 96學年度國科會高瞻計畫通過審查學校一覽表 38 表2-13 各類課程範疇評鑑之適用方法 53 表2-14 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的評鑑參考指標 54 表2-15 主要指標系統建構方法比較 58 表2-16 高職專題製作教學內容 65 表2-17 受高瞻計畫經費補助之工職學校及其總計畫名稱 66 表2-18 生物機電技術之電機電子專業能力項目表 69 表2-19 生醫檢驗電子技術之電機電子專業能力項目表 70 表2-20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籌畫階段評鑑指標 72 表2-21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設計階段評鑑指標 73 表2-22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階段評鑑指標 74 表2-23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成果)階段評鑑指標 74 表2-24 高職與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指標 75 表2-25 職業學校本位專業課程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 77 表2-26 九年一貫課程之生活課程發展評鑑指標 78 表3-1 芬蘭歷次PISA測驗之分數及排名統計表 86 表3-2 國科會高瞻遠矚高中職科學教育課程改進研究國際交流計畫─97學年度 芬蘭高中科學教育參訪團成員名單 91 表3-3 芬蘭各級教育之學費 93 表3-4 芬蘭高中教育之國家核心課程架構表 95 表3-5 近幾年芬蘭高中教育的重要改革事項 96 表3-6 國科會高瞻遠矚高中職科學教育課程改進研究國際交流計畫─97學年度 芬蘭高中科學教育參訪行程表 97 表4-1 東工大附屬科技高校2007與2008年之畢業生進路情形 120 表4-2 東工大附屬科技高校之SSH計畫運營指導委員會名單 122 表4-3 東工大附屬科技高校平成19年度入學生之教學科目與單位數一覽表 124 表4-4 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物技術學程開設之專業科目與單位數一覽表 125 表4-5 資訊與計算機科學學程開設之專業科目與單位數一覽表 125 表4-6 系統設計與機器人學程開設之專業科目與單位數一覽表 125 表4-7 電子與通信學程開設之專業科目與單位數一覽表 126 表4-8 立體造形與數位設計學程開設之專業科目與單位數一覽表 126 表4-9 類型選修科目(6單位) 126 表4-10 平成17學年度課程研發內容 128 表4-11 平成18學年度課程研發內容 129 表4-12 平成19學年度課程研發內容 130 表4-13 平成20學年度課程研發內容 131 表4-14 平成21學年度課程研發內容 132 表4-15 「科學技術基礎」科目之教學內容 133 表4-16 「數理基礎」科目之教學內容 135 表4-17 內湖高工94-97學年度畢業生升學狀況統計表 141 表4-18 內湖高工高瞻計畫名稱及其合作夥伴單位 142 表4-19 內湖高工生物電子技術課程發展流程 148 表4-20運用學校年度結餘款購置之設備、儀器及施作工程 153 表4-21運用國科會補助款購置之設備與儀器 154 表4-22 生物機電技術基礎篇教材單元名稱一覽表 158 表4-23 檢驗電子技術基礎篇教材單元名稱一覽表 160 表5-1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問卷」初稿之專家審查名單 175 表5-2 問卷發出與回收數統計表 176 表5-3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過程中各階段可能需執行的工作事項 179 表5-4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問卷初稿 181 表5-5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問卷初稿的專家審查意見 182 表5-6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問卷 183 表5-7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的問卷填答次數統計表 184 表5-8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的問卷資料統計結果 185 表5-9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設計模式之要素 187 表6-1 建構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之參與人員 193 表6-2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初稿 195 表6-3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內容 199 表6-4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評定量表之格式 201 表6-5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評定量表」之學者專家群評分結 果統計表 203 表6-6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評鑑指標評定量表」之工職專家群評分結 果統計表 205 表6-7 學者專家群與工職專家群之評分對應次數分配表 207 表6-8 Kappa一致性檢定之統計結果表 207 表6-9 工職學校新興科技課程發展之重要評鑑指標 207

    壹、中文部分

    子龍(2008,10月23日)。PISA的測試方法。澳門華僑日報副刊選輯。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vakiodaily.com/index.php?tn=viewer&ncid=3&nid=137358&dt=20081023%E2%8C%A9=tw
    中央研究院(2007)。中央研究院第27次院士會議提案處理情形期中報告。台北市:作者。
    內湖高工(2007)。內湖高工高瞻計畫訪視會議紀錄,2007年6月4日。未出版,台北市。
    內湖高工(2008)。台北市立內湖高工網站:升學資訊。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vod.nihs.tp.edu.tw/instrct1/register/ehs2.html
    方德隆譯(2004)。Allan C. Ornstein & Francis P. Hunkins著。課程發展與設計(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公司。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七版一刷。台北市:五南文化事業。
    王世英(2007)。芬蘭教育發展與分析。載於「主要國家教育發展資料蒐集與分析」,頁183-203。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家通(無日期)。日本現行學制概述。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icice.ced.ncnu.edu.tw/database/Nation/Japan/document/japan%20school%20ED%20picture.pdf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3)。2003台北市高級職業教育簡介光碟─類科簡介:工業類。台北市:作者。
    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無日期)。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網站:中心簡報。2007年1月25日,取自http://www.cbt.ntu.edu.tw/General/General.htm
    白雲霞(2002)。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文鉅、翁玉珍、羅永和(2008)。從芬蘭經驗反思台灣之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四十一卷,第六期,頁37-48。
    江金色(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高點文化事業。
    行政院(2006)。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年)。台北市:作者。
    何宏儒(2008年5月31日)。創新中學科技教育,國科會續推高瞻計畫。中央通訊社,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80531/1/z603.html
    何俊昌、聶華明(2008)。2008年芬蘭Vaskivuori高中科學教學參訪紀要。未出版手稿。
    吳裕聖(2005)。強化課程評鑑以落實課程發展。教育研究與發展,第一卷,第一期,頁155-176。
    李大偉、王昭明(1997)。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二刷)。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名揚(2006年2月20日)。救高職:日本教法搬來台灣。聯合報/ A6版/生活。2009年4月10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2&f_SUB_ID=31&f_ART_ID=27960
    李松濤(2005)。知識經濟時代中科學教育內涵的省思─談科學課程的設計與教學。海軍軍官,24卷3期,頁92-104。
    李琪明(2008)。學校品德教育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研究報告(精簡版)。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林文瑛(1996)。對「國民小學教科書之ㄧ般標準」的一些意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之ㄧ般標準及社會、自然科教科書評鑑,頁8-9。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如貞、饒達欽、黃深勳、陳愷(2008)。科技大學專業類系所評鑑之省思。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97年度學術論文專輯,頁235-246。
    林清山(1994)。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東華。
    林陳涌(2006)。96學年度高瞻計畫徵求說明。2006年11月28日。台北市:作者。
    林陳涌(2008)。高瞻方案─以研究為基礎的科技教育實踐。台灣高瞻計畫與日本SSH計畫國際交流研討會,國科會科教處專題報告資料。2008年5月31日,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館分部綜合館國際會議廳。
    林愛玲(2008)。PISA國際評量計畫Q&A。台北縣閱讀滿天星電子報,2008年3月31日。2008年8月10日,取自http://reading.tp.edu.tw/fileupload/ShareKnowledge/2_PISA%E5%9C%8B%E9%9A%9B%E8%A9%95%E9%87%8F%E8%A8%88%E7%95%ABQA.doc
    林秀貞(2008)。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提高競爭力之研究。教育部96年度選送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出國專題研究報告。
    邱美虹(2007)。歐洲科學教育研究理論與教學實務─以瑞典、芬蘭、丹麥、法國為例。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舉辦之中華民國第二十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13-15日。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洪振方(2004)。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15:3,頁163-184。
    洪振方(2006)。科學課程發展模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高瞻計畫」專業發展研習會研習手冊,頁63-101。
    徐超聖、李明芸(2005)。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第一卷第一期,頁129-154。
    翁上錦、楊泯榕(2002)。高職學校本位課程規劃模式。技職一般科目簡訊,3,頁2-3。
    高逢時(2002)。談生物科技教育。2006年5月5日,取自http://home.kimo.com.tw/dotttechhcetttod/bioedu.htm
    涂翠珊(2005,4月19日)。芬蘭教育為何第一。台灣立報。2008年7月20日,取自http://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p=40
    國科會(2005)。95年度國科會科教處─「高瞻計畫:高中職科學與科技課程研究發展實驗計畫」計畫徵求書。台北市:作者。
    國科會高瞻計畫推動辦公室(2006)。95年高瞻計畫概述。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highscope.fy.edu.tw/(95)plan-brief-introduction.asp
    國科會高瞻計畫推動辦公室(2007)。計畫簡介:95、96年度計畫團隊。2007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highscope.fy.edu.tw/plan-introduction.asp
    張一蕃(2005)。參訪日本重點高中「高中職科學與科技教育改進計畫」報告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4-2517-S-242-001)。高雄縣:輔英科技大學。
    張世宗(2004)。「達竿」統整課程設計模式初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七卷第二期(九十三年九月),頁79-104。
    張家倩(2006)。芬蘭教育改革的歷史及其現況。教育資料集刊,三十二輯, 頁201-216。
    張家倩(2007)。芬蘭中等教育現況探究。教育資料集刊,三十四輯,頁247-260。
    張惠博(2004)。科學教育研究成果應用推廣計畫:探究取向的實驗教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511-S018-013)。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暨研究所。
    張鈿富、王世英、吳慧子、周文菁(2006)。基本能力評量跨國發展經驗之比較。教育資料與研究,68 期(民95.02 ),頁79-99。
    張嘉育 (1999)。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台北市:冠學文學。
    教育部(2004,11月25日)。教育部針對報載高職新課程規劃現況之回應。教育部網站最新即時新聞。2007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tqc.org.tw/teachernet/e_paper/epaper_57.htm#edu01
    教育部(2006a)。職業學校機械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b)。職業學校動力機械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c)。職業學校電機與電子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d)。職業學校土木與建築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e)。職業學校化工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97年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7)。87-95學年度全國高中高職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表。2008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tpde.edu.tw/compile/96.htm
    教育部中辦第三科(2003,9月16日)。全國高職教育發展會議閉幕,凝聚高職轉型發展具體共識。哈學報第十二期。
    教育部技職司三科(2008a)。職校課綱及綜高課綱延後1年自99學年度起實施。高教技職簡訊,019期,2008年7月10日。
    教育部技職司三科(2008b)。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自98學年度起實施。高教技職簡訊,017期,2008年5月10日。
    教育部統計處(2007)。近四年來高職畢業生升學概況提要分析。台北市:作者。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第十三期,頁257-285。
    郭昭佑、陳美如(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建構初探。師大學報:教育類,46:2,頁193-211。
    郭昭佑、陳美如、洪若烈 (2005)。建構生活課程發展評鑑指標─精釋研究法在指標建構上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8卷1期,頁1-20。
    郭重吉(1999)。當代科學教育思潮。1999年5月8日,於台中市大業國中演講紀錄。2008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dyjh.tc.edu.tw/~t02007/9.htm
    陳竹亭、陳永芳、聶華明、簡菲莉、張良肇、陳孟宏、何俊昌、趙大衛、王鳳彩、劉崇文(2008)。2008年芬蘭高中科學教育參訪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高瞻遠矚」高中職科學教育課程改進研究國際交流計畫(NSC96-2514-S242-002-MY3)。高雄縣:輔英科技大學。
    陳孟宏、王鳳彩(2008)。2008年芬蘭Martinlaakso高中科學教育參訪紀要。未出版手稿。
    陳美如(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81B-003)。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陳美如、郭昭佑(2004)。課程評鑑者角色之研究—併論內外部課程評鑑功能最大化途徑。南師學報,37 卷第二期教育類,頁129-148。
    陳美如、郭昭佑(2005)。學校參與課程評鑑之研究─從工作坊開展的學習歷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十三卷第四期,頁65-94。
    陳美紀(2006)。專題製作。載於江文雄主編之職業類科課程教材教法通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照雄(2008)。芬蘭教育制度─培育高品質之國民,建立平等、安全、福利之社會。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曾淑惠(2006)。以全面品質管理觀點建構職業學校本位專業課程評鑑指標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4-2516-S-027-002)。台北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湯卿媺(2008)。科教方案的過程評鑑研究:以高中職學校執行「高瞻計畫」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
    湯誌龍、黃銘福(2007)。大專校院之專題製作課程與產業需求的關係─以機械領域為例。教育實踐與研究,第20卷第2期,頁157-186。
    黃光雄、楊龍立(2005)。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2007)。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初版十刷。台北市:五南圖書。
    黃光雄、簡茂發(1998)。教育研究法,修訂版六刷。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旭鈞(2003)。課程領導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1995)。課程設計(初版六刷)。台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7)。課程評鑑(五刷)。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3)。學校課程評鑑的概念與方法。課程與教學季刊,2003,6(3),頁1-20。
    黃炳煌(1984)。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黃炳煌(1988)。技職教育課程發展模式之研究。教育部技職司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
    黃貞貞(2005,11月27日)。芬蘭教育世界掄元,各國專家紛往取經。大紀元時報。2008年8月15日,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bt/5/11/27/n1134292.htm
    黃榮鑑(2007,2月26日)。技職教育的明天。高教技職簡訊,002期,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02/2007022661.asp?c=0600&vers=002
    楊希潔(2008)。PISA對我國基礎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的啟示。科研與決策,總285期。大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
    楊智穎(2004)。課程評鑑與課程決定。屏縣教育季刊,第二十期,頁5-9。
    楊朝祥(2005a)。高科技產業與人才創新-台灣模式與經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12月2日。
    楊朝祥(2005b)。台灣技職教育變革與經濟發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12月2日。
    經濟部技術處(2008)。OECD簡介。2008年8月4日,取自http://doit.moea.gov.tw/09webs/oecd.asp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7)。芬蘭投資環境簡介。台北市:經濟部。
    葉興華(2002)。以課程設計模式的建立與檢核來進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第四十四期,頁30-34。
    葉興華(2003)。談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實施。2009年2月1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data/images/textbook%20source/book2/B23.htm
    廖俊臣、鄭慧娟(2005)。拜會JST、日本國家教育政策研究院及觀摩2005年愛知博覽會出國報告。2007年11月20日,取自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402157
    廖錦文(1998,7月)。台灣地區工業職業教育發展五十年之回顧與前瞻。論文發表於「中、馬、星新世紀技職教育與訓練」國際研討會,馬來西亞南方學院。
    趙大衛、劉崇文(2008)。2008年芬蘭赫爾辛基自然科學高中科學教學參訪紀要。未出版手稿。
    劉長勇(2004)。新興科技的挑戰。2007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me.org.tw/itkm/sub16/2-1%20新興科技的挑戰.doc
    潘慧玲(2004a)。高職及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潘慧玲、楊錦心、張嘉育、王如哲、張樹倫、黃文振(2004)。高職學校層級課程領導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計畫。台北市: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
    潘慧玲(2004b)。高職及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計畫。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蔡清田(2005a)。英國的三種課程設計模式。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67期,頁109-132。
    蔡清田(2005b)。課程評鑑之規劃取向與學校課程評鑑之途徑。教育研究與發展,1卷1期,頁79-105。
    鄭百評(2001)。基因教父陳奕雄。數位時代雜誌,2001年6月。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期,頁2-22。
    鄭湧涇(2006)。高瞻計畫研究人員專業發展研習課程規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高瞻計畫」專業發展研習會研習手冊,頁8。
    蕭夙眉(2004,12月10日)。高職課程僵化,教長要革新。自由時報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十日,第12頁。
    蕭錫錡、張仁家、黃金益(2000)。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第八卷第四期,頁395-410。
    蕭錫錡、陳忠志、黃登宬、陳天寶、馬雅筠、彭禎祥、黃榮文、粘金熙、梁榮財、王雪娥、王乃仁、江志清、陳清煌(2008)。2008年日本高中科學教育參訪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高瞻遠矚」高中職科學教育課程改進研究國際交流計畫(NSC96-2514-S242-002-MY3)。高雄縣:輔英科技大學。
    蕭錫錡、楊豪森、黃天助(2007)。面對課程變革高職校長課程領導困境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3,頁51-66。
    簡菲莉、張良肇(2008)。2008年芬蘭Olari 高中科學教學參訪紀要。未出版手稿。
    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聶華明(2008,6月)。內湖高工高瞻計畫專題報告。發表於國科會主辦之「台灣高瞻計畫與日本SSH計畫國際交流研討會」,2008年6月1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館分部綜合館國際會議廳。
    魏曼伊(2008)。理解芬蘭-從國民教育、國家核心課程到PISA測驗成果。中等教育,59卷2期,頁52-69。
    羅范椒芬(2005,9月12日)。香港播道書院奠基典禮,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致辭全文。2008年8月8日,取自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34&langno=2&UID=101872
    蘇崇彥、饒達欽、盧志成、聶華明、賴慕回(2007)。高職電機與電子學群導入生物電子技術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4-2516-S-003-020)。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蘇遠志(2004)。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策略。國家政策季刊,第三卷第三期,頁1-23。
    饒達欽、陳信正、張銘華(2007)。目標模式之技職教育課程發展。基隆商工學報,第二期,頁68-83。

    貳、外文部分

    一、英文部分
    Bank, F. (1994). Teaching Technology. London: Open University.
    Centre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 (2006). Finland and PISA. Retrieved July 20, 2008, from http://www.pisa2006.helsinki.fi/finland_pisa/results/results.htm
    Cuttance, P. (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EDS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3575.)
    Dar-Chin Rau, Chorng-Yann Su, Hwa-Ming Nieh, Mu-Hwei, Lai (2006). Exploring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Bioelectronics Techniques to Introduce into 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luster of Taiwan’s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Jan 5-7, 2006,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Davis, E. (1980). Teacher as Curriculum Evaluators. Syden: George Allen & Unwin.
    Eisner, E. W. (1985).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Elliott, E. J. (1991). Education counts: An indicator system to monitor the nation's educational health. Washington, D. C.: Acting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Fukuda, M. (1999). Optic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Gay, G. (198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orsten Husen, T. Neville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1170-1179). Oxford, England: Pergamon.
    George S. Day, Paul J.H. Schoemaker, & Robert E. Gunther (2000). Wharton on manag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Goodlad, J. L. et al.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Helsinki School of Natural Sciences (2008). The introduction to Helsinki School of Natural Sciences. Helsinki: Author.
    Martinlaakso Upper Secondary School (2008a). The website of Martinlaakso Upper Secondary School, Retrieved August 20, 2008, from http://www.edu.vantaa.fi/martinlu/english%202.htm
    Martinlaakso Upper Secondary School (2008b). The introduction to Martinlaakso Upper Secondary School. Helsinki: Author.
    Michele McNeil (2007). Careers Come Into Focus: Some states are placing their bets on blending academics with high school classes related to the world of work. Education Week, Vol. 26, Issue 40, pp. 29-30, Published: June 12, 2007.
    Olari Upper secondary School (2008). The introduction to Olari Upper secondary School . Helsinki: Author.
    Oliva, P. F. (2005).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6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2004).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Ⅱ.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ISA in Taiwan (2007). What PISA is. Retrieved Oct. 1, 2008, from http://pisa.nutn.edu.tw/pisa01.html
    PISA(2008). PISA(Home). Retrieved Oct. 10, 2008, from http://www.pisa.oecd.org/pages/0,3417,en_32252351_32235731_1_1_1_1_1,00.html
    Posner, G. J. (1998). “Models of Curriculum Planning.” In Beyer, L. E. & Apple, M. W. (eds.), The Curriculum: 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 77-97. U.S.A.: SUNY Press.
    Scriven, M. (1991). Beyond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In McLaughlin, M. W.& Phillips, D. C. (eds.), pp. 19-64.
    Stoughton, C.R. (1981). Models & theory of curriculum. In Stoughton (1981), pp. 19-32.  
    The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2003).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2003. Helsinki: Author.
    The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2005). Education in Finland. Helsinki: Author.
    The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2007). Background for Finnish PISA success. Retrieved July 31, 2008, from http://www.oph.fi/english/SubPage.asp?path=447;65535;77331
    The Finnish Tourist Board ( 2008). Finland in Brief. Retrieved August 25, 2008, from http://www.visitfinland.com/w5/index.nsf/(pages)/Finland_in_Brief
    The Statistics Finland (2008). Students in upper secondary general education by region in 2007. Retrieved August 15, 2007, from http://www.stat.fi/til/lop/2007/lop_2007_2008-06-16_tie_001_en.html
    Vaskivuori Upper Secondary School ( 2008a). The website of Vaskivuori Upper Secondary School, Retrieved August 20, 2008, from http://beeblebrox.edu.hel.fi/china-finland.net/node/78
    Vaskivuori Upper Secondary School ( 2008b). The introduction to Vaskivuori Upper Secondary School. Helsinki: Author.
    Zais, R. S. (1976).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New York: Crowell.

    二、日文部分
    日本維基百科(無日期)。工業高等学校:日本の工業高等学校一覧。2007年10月12日,取自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B7%A5%E6%A5%AD%E9%AB%98%E7%AD%89%E5%AD%A6%E6%A0%A1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4)。スーパーサイエンスハイスクール平成16 年度予算額案內。2006年11月20日,取自 http://www.mext.go.jp/b_menu/houdou/16/04/04040701/004.pdf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6)。教育指標の國際比較。東京都:作者。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7a)。高等学校教育の現状。2007年11月18日,取自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kaikaku/04120701.htm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7b)。高等學校学習指導要領─平成19年3月一部修正。東京都:作者。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8a)。平成19年高等学校学科別生徒数・学校数。2008年6月30日,取自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shinkou/genjyo/021201.htm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8b)。高校卒業者の進路状況。2008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shinkou/genjyo/021203.htm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局基盤政策課(2007)。平成19年度スーパーサイエンスハイスクール一覧。2007年10月30日,取自 http://www.mext.go.jp/b_menu/houdou/19/04/07042001/001.pdf
    門田和雄(2005)。高校工業教育の教育課程,載於齊藤武雄、田中喜美、依田有弘等編著之工業高等学校の挑戰。東京都:学文社。
    町田義昭(2008)。日本スーパーサイエンスハイスクールの指定校。高瞻計畫─SSH計畫台日科學教育交流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0。台北市:國家科學委員會。
    東京工業大学附属科学技術高等学校(2006)。平成17年度指定スーパーサイエンスハイスクール研究開発実施報告書(第1年次)。東京都:作者。
    東京工業大学附属科学技術高等学校(2007a)。学校沿革、進路状況。2007年10月28日,取自 http://www.hst.titech.ac.jp/
    東京工業大学附属科学技術高等学校(2007b)。学校案內─教育課程。東京都:作者。
    東京工業大学附属科学技術高等学校(2007c)。平成17年度指定スーパーサイエンスハイスクール研究開発実施報告書(第2年次)。東京都:作者。
    東京工業大学附属科学技術高等学校(2008a)。平成20年卒業生進路状況。2009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hst.titech.ac.jp/~shinro/
    東京工業大学附属科学技術高等学校(2008b)。平成17年度指定スーパーサイエンスハイスクール研究開発実施報告書(第3年次)。東京都:作者。
    東京工業大学附属科学技術高等学校(無日期)。スーパーサイエンスハイスクール研究開発について。2009年1月5日,取自 http://www.hst.titech.ac.jp/~ssh/ssh_index.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