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建忠
Chien-chung, Wu.
論文名稱: 中國大陸鄉鎮人大改革的邏輯──以浙江溫嶺市新河鎮「參與式預算」為例
The Experiment of Reform that Township People's Congresses --A Case Analysis on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ory Budget Reform” at Wenling City,China
指導教授: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徐斯儉
Hsu, Szu-Chi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9
中文關鍵詞: 民主懇談公共治理參與式預算政治企業家
英文關鍵詞: Democratic Talkfest, Public Governance, Participatory Budget Reform, Political Entrepreneu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努力方向之一即是希望獎勵地方政府進行民主實驗,藉以體現民意政治的實踐。在此激勵下,「民主懇談會」的實驗形式在浙江省溫嶺市下轄的五鄉鎮中逐漸展開來,形成一股風潮,不但引發中國大陸內部的重視,更引起西方學者的重視。1999年溫嶺市開始出現「民主懇談」活動,中國大陸政治學界開始從西方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角度嘗試對此進行討論,不過本文認為從這一個視野來討論民主懇談會恐會產生理解上的謬誤,民主懇談的特色屬於一種不直接涉及民主選舉的民意表達,是一種選舉之外的政治參與形式,或者說它根本沒有討論到選舉與民主的內在關係,而是把選舉的環節排除在外,嘗試著找出一種沒有選舉的民主形式。
    2005年溫嶺民主懇談會開始與人大制度稼接成「參與式預算」。中國近年來有許多新興的公共治理經驗,其中最有民主意涵且受到最多國內外關注的,厥為浙江省台州市溫嶺的「參與式預算」改革。本文擬藉對此案例的研究,來回答一個更大的問題,即在中國目前的環境下,具民主意涵的治理改革是否及如何可能?什麼是其出現的條件,其維持的動力又可能來自何方?
    參與式預算的制度創發後產生了利益的博弈,博弈後又產生了參與者對此制度的路徑依賴,也產生新的社會網絡,並回頭形成了當地的政治文化,形成某種社會符號的意義,這些都會對往後的制度變遷產生影響。本文研究發現,溫嶺之所以出現這樣一個案例具有相當的偶然性,在一開始既非由政治菁英自上而下推動,亦非社會力量自下而上衝撞,而是由某些被本文稱為「政治企業家」(political entrepreneur)的人物在地方奔走串連推動而成。
    然而,一旦此一制度出現後,便成為一個可進行利益博弈的「局」,各方力量便進入此局進行博弈,並且形成了一個多次博弈的局面,因而各方力量在此達致某種利益交換的均衡。一旦如此,這個「參與式預算」的制度便具有其自身內在的可持續生命力,因而不再是一個短暫的現象。

    One of the PRC’s working programs on the political reform is to stimulate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experiment democracy, by which the practice of civil societal politics may be revealed. Under such boost, the model of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within the five townships in Wenlin, Zhejiang forms a trend, which has drawn both domestic 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ttentions. The form of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starting in Wenlin in 1999, by bringing a scope of the so-call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 western concept in, leads to the discussion of political scientists in China, but such angle is not only a misunderstanding 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ut also a misleading to the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itself, for the characteristic of latter is no more than opinion expressions which the direct elections were never involved in. That is to say, the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has never touch up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election and real democracy, or to put it another way, it is a democratic form excluding the free election.

    There are many new models of public governance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One of the cases with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that have received most attention is the 「participatory budget reform」 in Wenling, Zhejiang.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spond to a larger theoretical question by examining this case. The larger question is: How is any reform with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possible under current circumstances in China? What are the condi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such reform, and where do the dynamisms that create such reform come from?

    However, they all appear to be insufficient in explaining how the institution emerged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 paper finds that a group of 「political entrepreneur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making possible the emergence of this institution. They mobilize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explore possibility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existing political institutions.

    However, once the institution has taken place, the institution allows various social groups and villages to form a 「game」 so that they can bargain among themselves to seek a balance of their multiple interests. Once the equilibrium is reached within such a game, the institution can obtain an internal balance, and the institution becomes no longer a temporary reform.

    目  錄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6 第二章 地方治理與公共預算概述 25 第一節 公共預算概述 25 第二節 人大對政府預算的監督 35 第三節 中國公共預算改革:進展狀況與深化途徑 51 第三章 鄉村公共秩序變遷與溫嶺民主懇談會的興起 57 第一節 民主懇談會與政府創新獎 57 第二節 民主懇談會的運作方式 60 第三節 民主懇談會的相關比較 68 第四章 新河實驗與參與式預算改革 71 第一節 地方治理的參與式預算:公共政策如何制定 71 第二節 參與式預算的三個階段 77 第三節 為何會發生:第一階段走向第二階段 86 第四節 為何會持續:第二階段走向第三階段 90 第五章 參與式預算的公民參與 93 第一節 中國當前公民參與的主要模式 94 第二節 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的動力機制 96 第三節 公民參與與鄉村公共空間的拓展 102 第四節 鄉村治理變革的路徑選擇 107 第六章 參與式預算與鄉村公共權力結構 111 第一節 鄉村公共權力的結構與行動者 111 第二節 民主懇談會:喚醒公民權力意識 116 第三節 參與式預算:鎮人大功能的發揮 118 第四節 鄉村公共權力運行機制的變遷 123 第七章 結論 12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137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39 參考文獻 141 田野調查訪談名單 149 附 錄 15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李君如:中國政協制度與西方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評論新聞,2008年3月9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8/7/5/100587544.html?coluid=45&kindid=0&docid=100587544&mdate=0309174601。
    「哈市參與式預算實驗創造獨特的哈爾濱模式」,大連日報,2009年6月4日,http://www.hellonavi.com/news/ShowNews.php?PHPSESSID=&id=189238。
    「關於開展預算初審民主懇談,加強鎮級預算審查監督的指導意見」,世界與中國研究所,2010年7月19日,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3147。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臺北:新新聞,2002年)。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公共預算讀本(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年)。
    王大林譯,John S. Dryzek著,「不同領域的協商民主」,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浙江),第35卷第3期(2005年5月),頁32。
    牛美麗,「預算民主懇談:民主治理的挑戰與機遇—新河預算民主懇談案例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武漢),第1期(2007年),頁19~25。
    牛美麗、馬駿,「預算民主:離我們有多遠?--溫嶺預算民主懇談案例研究」,馬駿、林尚立編,國家治理與公共預算(上海: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頁67~76。
    王晉,「河南焦作探路「陽光財政」」,讓百姓參與預算全過程」,中國經濟網,2009年12月21日,http://big5.ce.cn/gate/big5/district.ce.cn/zg/200912/21/t20091221_20661530.shtml。
    王逸帥、荀燕楠,「國外參與式預算改革的優化模式與制度邏輯」,人文雜誌(上海),第3期(2009年),頁83~89。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臺北:揚智出版社,1997年)。
    曲兆祥、吳建忠,〈中國大陸鄉鎮人大改革的實驗--以浙江溫嶺市鄉鎮「民主懇談會」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23。
    江迅,「民主改革的新路徑:專訪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凡」,亞洲週刊(香港),第23卷第14期(2009年4月),頁38。
    何包鋼,「中國協商民主制度」,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浙江),第35卷第3期(2005年5月),頁13~21。
    何包鋼,協商民主:理論、方法和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何俊志,「民主工具的開發與執政能力的提升—解讀溫嶺『民主懇談會』的一種新視角」,公共管理學報(上海),第4卷第3期(2007年7月),頁102~128。
    何培根、林應榮,「引入民主懇談機制強化預算監督效果—關於實施預算民主懇談的幾點思考」,人大研究(蘭州),第3期(2009年),頁17~19。
    余遜達,「民主治理是最廣泛的民主實驗」,浙江社會科學(浙江),第1期(2003年),頁28~31。
    李凡,「中國地方政府公共預算改革的試驗和成功」,甘肅行政學院學報(甘肅),第3期(2007年),頁9~12。
    李凡,「中國基層民主的發展與法治改革」,背景與分析,第124期(2006年),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791。
    李凡,「新河試驗與公共預算改革」,浙江人大(浙江),第12期(2005年12月),頁24~25。
    李凡主編,「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途徑分析」,領導文萃(北京),第3期(2003年),頁16~20。
    李凡主編,中國民主的前言探索(北京:世界與中國研究所,2008年)。
    李凡主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2)(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凡主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3)(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李凡主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4-2007)(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2007年)。
    李凡主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9)(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年)。
    李凡主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6/2007(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年)。
    李凡主編,溫嶺試驗與中國地方政府公共預算改革(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
    李凡主編,解讀中國民主(北京:世界與中國研究所,2009年)。
    李北方,「浙江溫嶺首創基層民主懇談形式引發關注」,南風窗,2008年2月5日,http://magazine.sina.com/nfcmag/200803/2008-02-05/040410516.shtml.。
    李昌平、董磊明,稅費改革背景下的鄉鎮體制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周松強,「鄉村社會治理變遷與多中心民主協作治理制度的創新—以浙江省溫嶺市村級『民主懇談會』為例」,改革與發展(四川),第5期(2005年5月)頁50~52。
    周梅燕,「公共預算啟動中國鄉鎮人大的制度改革—以溫嶺新河人大預算民主懇談為例」,公共管理學報(上海),第4卷第2期(2007年),頁96~101。
    周梅燕,「新河鎮改革對鄉鎮人大制度建設的重要啟示」,人大研究(甘肅),第8期(2006年8月),頁27~32。
    周揚,「上海閩行區人大組織財政預算聽證會開國內先河」,世界與中國研究所,2008年12月12日,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385。
    房寧,「30年中國政治發展回顧與展望」,改革開放30年(北京),第11期(2008年),頁44~49。
    林國明,「審議民主實踐的多元模式」,台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3期(2007年9 月),頁191~195。
    金安平、姚傳明,「『協商民主』:在中國的誤讀、偶合以及創造性轉換的可能」,新視野(北京),第5期(2007年9月),頁63~67。
    邱炯,「哈爾濱:公共預算建設 預算居民參與」,人民日報,2007年9月3日,http://house.people.com.cn/BIG5/98386/620」4904.html。
    俞可平,「協商民主:當代西方民主理論和實踐的最新發展」,學習時報,2006年11月6日,http://big5.china.com.cn/xxsb/txt/2006-11/06/content_7324102.htm。
    科恩,論民主(上海:商務印書館,1988)。
    胡念飛,「浙江溫嶺試驗鄉鎮治理新模式:民主催生公共預算」,南方週末,2006年3月15日,http://news.sina.com/102-000-101-101/2006-03-15/2044222043.html。
    郎友興,「協商民主與預算改革」,浙江人大(浙江),第4期(2009年),頁34~35。
    郎友興,「商議式民主與中國地方經驗:浙江溫嶺市的『民主懇談會』」,浙江社會科學(浙江),第1期(2005年1月),頁33~38。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第32期(2001年12月),頁95~169。
    徐斯儉、吳建忠,〈在治理改革中走向民主:浙江溫嶺鄉鎮人大參與式預算之個案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54卷第1期(2011年3月),頁1-23。
    徐斯儉、吳建忠,「基層預算中的民主赤字:臺灣三個鄉鎮案例研究」,發表於2008年臺灣政治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南投: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2008年11月22日)。
    高新軍,為什麼溫嶺市的制度創新能做到可持續發展?,世界與中國研究所,2010年1月7日,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904。
    馬耀明,「由民作主的生動實驗—訪中共台州市委書記張鴻銘」,今日浙江(浙江),第16期(2007年),頁54~56。
    張小勁,「民主建設發展的重要嘗試:溫嶺民主懇談會所引發得思考」,浙江社會科學(浙江),第1期(2003年),頁21~25。
    張方華,「協商民主語境下的公民參與」,南京社會科學(南京),第7期(2007年7月),頁68~73。
    張芳,「新河鎮預算執行情況民主懇談會」,背景與分析,第93期(2006年2月),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34。
    張學明,「深化公共預算改革 增強預算監督效果---關於浙江省溫嶺市參與式預算的實踐與思考」,人大制度研究(蘭州),第11期(2008年),頁19~22。
    陳家剛,「參與式預算的理論與實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京),第2期(2007年),頁52~57。
    陳剩勇,「協商民主理論與中國」,浙江社會科學(浙江),第1期(2005年),頁28~32。
    陳剩勇、何包鋼主編,協商民主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
    彭天宇、吳建忠,「2010年溫嶠鎮實事工程和預算編制民主懇談會過程觀察」,世界與中國研究所,2010年2月9日,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948。
    景耀進,「行政民主:意義與侷限──溫嶺『民主懇談會』的啟示」,浙江社會科學(浙江),第1期(2005年1月),頁25~28。
    景耀進,「行政民主:意義與侷限—溫嶺民主懇談會的啟示」,浙江社會科學(浙江),第1期(2003年),頁25~28。
    曾國祥,「審議民主的道德限制—柏林論政治自由與政治判斷」,台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71~108。
    程浩,「中國協商式民主實證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北京),第11卷第3期(2007年6月),頁45~50。
    黃東益、陳敦源,「電子化政府與審議式民主之實踐」,發表於電子化民主新趨勢研討會(高雄:行政院研考會,2004年9月2日)。
    黃俊堯,「制度創新與提高政治參與水準—以浙江部分地區的民主實踐為例」,浙江萬里學院學報(浙江),第17卷第6期(2004年12月),頁74~77。
    黃曉梅,「寧海縣實事工程代表票決制全面推開」,背景與分析(北京),第288期(2010年),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897。
    楊子雲,「公民社會推動參與式預算改革」,中國改革(北京),第7期(2009年),頁55~57。
    楊子雲,「參與式預算推進地方政府治理革新—訪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凡」,中國改革(北京),第6期(2007年6月),頁22~24。
    楊子雲,「預算民主的新河試驗」,中國改革(北京),第6期(2007年6月),頁17~21。
    褚松燕,「民主懇談:政府創新的維度與限度」,甘肅行政學報(甘肅),第3期(2007年),頁21~25。
    劉亞偉、尹冬華主編,從管理到治理──中國地方治理現況(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
    劉瑞華譯,Douglass North著,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慕毅飛、陳奕敏主編,民主懇談—溫嶺人的創造(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慕毅飛、陳奕敏編,民主懇談:溫嶺人的創造(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蔡定劍,「如何推進公共預算改革?-上海閩行區等地的作法」,世界與中國研究所,2010年3月4日,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990。
    談火生,審議民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鄧聿文,「以制度避免「預算民主懇談」人走政息」,中國青年報,2007年4月13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4/13/content_5969441.htm。
    闕忠東、張永忠,「協商民主:淵源、實踐、進路──以浙江省為例」,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浙江),第4期(2007年4月),頁60~65。
    羅艾華,「廣州網曬政府預算引關注-陽光預算如何走向常態」,人民日報,2009年11月2日,http://www.zzdjw.com/BIG5/165246/10303210.html。
    蘇文,「無錫居民全程參與政府項目工程立項、預算與實施」,人民日報,2006年4月11日,http://npc.people.com.cn/BIG5/15037/4287376.html。

    貳、英文部分
    Bohman, James, Public Deliberation: P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 (MA: MIT, 1996).
    Bruce, Iain, The Porto Alegre Alternative: Direct Democracy in Action (London, Ann Arbor, MI: Pluto Press, 2004).
    Elster, J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8).
    Fishkin, James S., and Baogang He, 「Public Consultation Through Deliberation in China: The First Chinese Deliberative Poll,」The Center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ttp://cdd.stanford.edu/research/papers/2005/deliberation-china.pdf.
    Frohlich, Norman, Modern Political Economy (N.J.: Prentice-Hall, 1978).
    Gastil, John and Peter Levine,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5).
    Hall, Peter and Rosemary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 No. 5 (December 1996), pp. 936~957.
    He, Baoga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Grassroots Governance: Five Models,」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2, No. 4(November 2003), pp. 293~314.
    Hsu, S. Philip, 「In Search of Public Accountability: The ‘Wenling Model’ in China,」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68, No. 1 (March 2009), pp. 40~50.
    Hsu, Szu-chien,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or Institutional Involution? From‘Work Report and Appraisal System’to‘Supervision Law’of the People’s Congress in PRC,」 present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vil Society Develop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s (Zhejiang: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May 25-29, 2007), pp. 1~21.
    Immergut, Ellen M.,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ociety, Vol. 26, No. 1 (March 1998), pp. 5~34.
    Leib, Ethan J. , and Baogang He, The Search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Hampshire :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Levi, Margaret, 「The Economic Tur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3, No. 6-7 (August 2000), pp. 822-844.
    Linz, Juan J. and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Mahoney, James,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Vol. 29, No. 4 (August 2000), pp. 508~509.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No. 3 (September 1984), pp. 734~749.
    North, Douglass,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Olson, Mancu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Olson, Mancu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ontusson, Jonas, 「From Comparative Public Policy to Political Economy, Putting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Their Place and Taking Interests Seriously,」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28, No. 1 (April 1995), pp. 117~147.
    Simon, Herbert A.,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NY: The Free Press, 1997).
    Thelen, Kathlee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2, No. 1 (January 1999), pp. 369~40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