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悅綸
Chang, Yueh-Lun
論文名稱: 台灣企業社會責任之探討—以百貨零售業為個案研究
Discussion on Taiwan'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ase Study of Department Store Retail Industry
指導教授: 印永翔
Ying, Yung-Hs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際時尚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 in Global Fash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4
中文關鍵詞: 公司治理環境保護社會參與企業社會責任百貨零售業
英文關鍵詞: Corporate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partment store retail industr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67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的企業最早對於社會責任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公益慈善活動、公關形象建立,與成立基金會的萌芽階段,政府透過相關單位,例如:民間團體組織 (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等),和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台灣證券交易所持續宣導;設立企業社會責任網站,國際會議的參與及舉辦,並引用國際相關協定與條文等,加上民營機構 ( 如遠見天下雜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發展基金會等 )、以及專職進行評鑑企業社會責任良窳之媒體,明顯有愈來愈多企業在近幾年來,將社會責任之落實,並且開始漸漸轉移至公司核心產品和服務流程之結合,與社會公益投入等事項。
    本研究個案對象為台灣百貨零售業的兩大集團,其經營的百貨公司與廣大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兩者相加的員工和其家庭人數,更是超過十萬以上。藉由文獻探討及個案研究法,來理解兩家公司的歷史發展脈絡,並從中說明兩家公司體現在企業社會責任的作法和執行成果。

    Most of the earliest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Taiwan companies has remained at the stage of public welfare charity activ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ublic relations image. At the embryonic stage of establishing a foundation, th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relevant units, such as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The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aiwan, etc.), And 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ROC (Taiwan) of the Executive Yuan and the Taiwan Stock Exchange Corpo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bsite, particip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references to relevant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and provisions, etc., plus private institutions (such as Global Views Magazine, Commonwealth Magazine, Taiwan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etc.), as well as full-time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t is obvious that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have implement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recent years, and began to gradually transfer to the company's cor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social welfare investment and other matter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case is the two major groups of Taiwan's department store retail industry. The department stores it operat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es of the general public. The combined number of employee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is more than 100,000. Through the literature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mpanies, and explain the practices and 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companies embodied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3 第三節、研究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與概念 5 第二節、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與範圍 7 第三節、企業社會責任之發展進程和興起 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4 第一節、研究方法之定義 14 第二節、研究架構與流程 16 第四章 個案研討 17 第一節、新光三越百貨 17 第二節、遠東百貨 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7 第一節、研究結論 37 第二節、研究限制及後續研究建議 38 參考文獻 39 一、 中文文獻 39 二、 英文文獻 43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滄賢 (2019)。知覺價值對喜好度、滿意度、忠誠度及購物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灣消費者最喜歡的百貨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司徒達賢 (1987)。企業概論。台北市:建華印書。
    朱芳汝 (2006)。新光三越與太平洋SOGO崇光百貨之比較分析-以商店形象和顧客滿意度來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新北市。
    朱俞靜 (2006)。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競爭力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彰化縣。
    吳彥慧 (2011)。收購之相關法律及實務問題研究-以遠東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太平洋崇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吳榮燦 (1982)。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李建庭 (2019)。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對再購意願之影響-涉入程度的干擾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政義 (1990)。企業社會責任論,新北市:巨流圖書。
    李素凡 (1984)。企業之社會責任及其會計處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台北市。
    周國銀、張少標 (2002)。SA8000:2001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實施指南。中國深圳市:海天出版社。
    林玉娟 (1993)。企業倫理行為的決定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柏維 (2009),策略性企業社會責任之決策評估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林珊琦 (2013)。策略性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以統一企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AMBA),台北市。
    林雅惠 (2006)。臺灣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之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姜懿紘 (2009)。家族關係與台灣百貨公司經營型態―以遠東及新光三越百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洪欣雅 (2008)。全球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以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洪懿妍 (1999.1)。付出愛心回收利潤。天下雜誌。
    孫震 (2004),理當如此-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天下遠見。
    殷格非、於志宏、崔生祥(2006),企業社會責任行動指南。北京市:企業管理出版社。
    殷康妍 (2018)。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與價值---以中日韓重工企業為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翁望回 (1987) 。企業正當性之實證研究─社會責任的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袁永慧 (2003)。由資源基礎觀點看漢神百貨關鍵成功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張簡玉琪 (2002)。大台北地區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服務品質之比較研究─以太平洋SOGO、新光三越、遠東百貨、微風廣場與京華城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台北市。
    許士軍 (1972)。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行政院行經濟發展委員會。
    許士軍 (1997.3)。企業的社會責任。今日財經。
    許淑絹 (2002)。百貨公司網站內容之初探與比較-以太平洋崇光百貨、新光三越、遠東百貨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許晴玉 (1995)。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理論初探---理論架構之建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新竹市。
    郭方昇 (2001)。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與投資組合績效之影響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市。
    郭生玉 (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出版社,。
    陳光華 (2000.1.3)。身處新經濟時,決策管理的變與不變。工商時報。
    陳明郎 (2005)。台灣企業的社會責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現為亞洲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台中市。
    陳俊聖 (2009)。遠東百貨公司經營發展策略及績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陳海鳴 (1979)。我國企業擔負社會責任之實例研討。台北市:華泰書局。
    陳淑盈 (2007)。百貨公司經營管理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以漢神百貨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順煜 (1990)。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係之實證研究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詩瑩 (2006)。我國百貨業經營績效分析-以新光三越和遠東百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高雄市。
    陳嘉琪 (2007)。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藝企合作模式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 (2009)。競爭論。李明軒等譯,臺北市:天下遠見。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馬克.克瑞默(Mark R. Kramer)(2006,12),「競爭優勢與社會利益不衝突-企業與社會有福同享」,胡瑋珊譯,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頁2-19。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馬克.克瑞默(Mark R. Kramer)(2011,01),「波特:創造共享價值」,許瑞宗譯,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頁1-17。
    游承儒 (2010)。以自有品牌服飾專業零售經營模式(SPA)探討服飾零售業之全球品牌行銷策略:UNIQLO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新竹市。
    黃瑞婷 (2012)。百貨公司與供應商合約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黃慶源 (2005)。企業經理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之行為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市。
    楊政學 (2007),企業倫理:倫理教育與社會責任。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葉匡時 (1996)。企業倫理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華泰書局。
    葉保強 (2007)。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與國家角色,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四十一期。
    葉泰民 (1992)。「企業社會責任態度」及「企業從事社會責任活動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市。
    葉淑娟 (1988)。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聯合分析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台北市。
    詹心怡 (2008)。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經營策略績效之研究:以玉山金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新竹縣。
    歐嘉瑞 (2006),台灣企業社會責任網站,CSR專欄台灣企業社會責任未來發展方向,經濟部工業局工安環保報導,第29期。
    蔡幸真 (2019)。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的人行通道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台北市。
    賴美如 (2019)。 企業形象、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台中新光三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班,台中市。
    二、 英文文獻
    Ackerman (1976).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The Modern Dilemma, Reston, VA, 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
    Bowen, H.R. (1953).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 New York: Harper.
    Carroll, A. B. (1999).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siness and Society, 33(3), 268-295.
    Eells, R. & Walton, C. (1961).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Business, Homewood: Richard D. Irwin.
    Freeman. (1983). “A stakeholder approa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Friedman, M. (1970).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3 September.
    Gruning, J. E. (1979). A New Measure of Public Opinion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2, 738-764.
    Holmes, S. L. (1978). Adapting corporate structure for social responsivenes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1: 47-54.
    John Elkington, ed. (1997). “Cannibals with Forks: 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21st Century Business,” Capstone, Oxford, 402 pp.
    Keith Davis & Blomstrom (1975). Business and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Responsibilit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McGuire (1963). “Business and Socitty.” New York: Mcgran Hill.
    Merriam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CA, Jossey-Bass Inc.
    Oliver Sheldon (1923).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anapanaan, V. M., Linnanen, L., Karvonen, M. M., &; Phan, V. T. (2003). “Roadmapp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Finnish compani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44(2-3), 133-148.
    Sethi P. (1975). “Dimension Conceptua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7(3), pp.58-64.
    Steiner, George A. (1975). Business and Society (2n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3), The New CED, New York: Macmillan.
    Yin, R.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Newbury Park, CA: Sage. pp80-8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