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淑卿
Chen, Shu-Ching
論文名稱: 個案學生網路社群參與情形與網路依附關係之故事敘說研究
The Narrative Research of The case studentt’ The interne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Interne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指導教授: 游進年
Yu, Chin-N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8
中文關鍵詞: 故事敘說網路依附
英文關鍵詞: Narrative Research, Interne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37.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5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案學生網路社群參與情形與網路依附關係,以一位個案學生為對象,採用半結構化訪談之故事敘說研究,收集研究資料,輔以參與者觀察和文獻分析方法。
    本研究依據前述所蒐集之質性資料,分析探究後獲致下列研究結論,本研究依據前述結論,分別對家庭學校、行政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研究結論如下:
    壹、網路社群有利有弊,缺乏適切管理,易使網路社群參與失序,影響生活適應
    貳、網路依附關係發展嚴重化,破壞家人依附關係及個案問題解決能力
    參、個案過度依賴網路社群依附關係,導致網路社群參與情形沉迷而不自知
    肆、網路社群依附關係因心理需求及網路資訊普及化產生,影響層面不容輕忽
    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幾項建議,提供給家庭、學校、行政主管機關、未來研究方向參考:
    壹、家庭、學校方面
    一、加強個案家庭功能,建立穩定、安全的親子關係
    二、提供親職講座,鼓勵家長參加以提升教養知能
    三、學校學輔單位宜積極協助家長建立家庭規範,鼓勵家長善用親子溝通技巧
    四、學校發揮教訓輔合作模式,密切留意個案就學情況及網路參與情形。
    貳、行政主管機關
    一、警調單位提供警察人力支援學校進行家訪及勸說輔導功能
    二、善用里長關心里民功能,提供個案家庭資源管道
    參、未來研究
    由於人力、物力限制,研究對象僅限於一位國二個案學生,由於樣本來源有限,未必具有充分之代表性,難免影響研究結果推論之有效性,有關未來研究建議如下:
    一、研究樣本數量不足,不足以作為代表,擴大研究對象有其必要性
    二、增加父母、師長及其他重要他人為研究對象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narrative research of the csae student’ the interne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Interne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in Taipei city based on a student of the case student.
    This research applied the strategies includ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and analyzations of documents to collect the data of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1.The interne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lacks proper management, and easily causes the online community to participate in disorder and affects life adaptation.
    2.The development of cyber-related relationships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ruining family dependency and problem-solving problems.
    3.Cases are overly dependent on the interne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dependency, which leads to the intrusion of onlin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without knowing it.
    4.The interne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is caused by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case and the popularity of online information. The impact level cannot be ignored.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schools, famil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for reference.
    First, for the school &the family
    1.Provide hands-on lectures to encourage par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motion of parenting
    2.The school's supplementary units should actively assist parents in establishing family norms and encourage parents to make good use of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skills.
    3.School supplementary units should actively assist parents in establishing family norms and encourage parents to make good use of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skills.
    Second, for the government's social
    1.The police unit provides police manpower support schools for home visits and counseling functions.
    2.Making good use of the long-term care of the people's functions, provide case-based family auxiliary resources pipeline
    Third,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1.The number of research samples is insufficient, which is not enough to represent the need to expand the research object.
    2.Increasing parents, teachers and other important others as research object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網路社群參與意涵與研究 11 第二節 網路依附關係意涵與相關論理 20 第三節 網路社群參與情形與網路依附關係之其他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6 第三節 研究實施 39 第四節 資料處理 40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40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43 第一節 網路社群參與情形和網路依附關係轉變歷程 43 第二節 網路社群參與情形和網路依附關係影響歷程 54 第三節 網路社群參與情形和網路依附關係不存在歷程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結論 67 第二節 建議 69 參考文獻 72 中文部分 72 英文部分 77 附錄 附錄一 研究參與說明 78 附錄二 參與研究者家長同意書 79 附錄三 參與研究者同意書 80 附錄四 訪談大綱 81 附錄五 訪談內容 83 附錄六 受訪者檢核回饋表 88

    王亞民(2005)。成人依附行為與網路交友功能使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王珮玲、高源令、修慧蘭、葉玉珠、陳世芬、陳惠萍及曾慧敏 (2010)。教育心理學:心理。
    內政部警政署全球資訊網(2005)。主要警政統計指標。取自 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80139&ctNode=12902&mp=1
    包康寧(2011)。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吳明隆(1998)。以網路為主的教學環境(Web-Based Instruction)內涵及規劃原則。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12,22-38。
    周慧娟(2013)。探討資訊分享、參與程度對關係資本之研究-以臉書網路平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桃園市。
    林佩瑩(2010)。臺北縣高職生網路使用情況、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臺北市
    林美珍、林惠稚、柯華葳、陳李綢、陳淑美、蔡曼玲‥蘇建文等 (1991)。發展心理學:心理。
    林漢唐(2016)。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家庭凝聚力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中興法商學報,29,259-304。
    教育部(2017)。106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取自file:///C:/Users/amy1965/Downloads/(%E9%99%84%E4%BB%B6)106%E5%B9%B4%E8%87%BA%E7%81%A3%E4%B8%AD%E5%B0%8F%E5%AD%B8%E5%AD%B8%E7%94%9F%E7%B6%B2%E8%B7%AF%E4%BD%BF%E7%94%A8%E8%A1%8C%E7%82%BA%E8%AA%BF%E6%9F%A5%E7%B5%90%E6%9E%9C%20(1).pdf
    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東華。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張碧琴(2011)。依附取向親子治療歷程研究-以依附創傷兒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張立人(2013)。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心靈工坊文化,115。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郭靜晃(2006):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洪葉出版社
    陳怡婷(2014)。高雄市國中生臉書使用行為、臉書人際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增穎(2001)。哀傷治療中的反移情及其處理。諮商與輔導,188,10-13。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市立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市。
    陳思嘉(2014)。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市。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ndc.gov.tw/cp.aspx?n=55C8164714DFD9E9&s=C57A53FF739B6D3D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file:///C:/Users/%E5%B4%87%E5%85%89%E5%A5%B3%E4%B8%AD/Downloads/AE010014r%20(2).pdf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ndc.gov.tw/cp.aspx?n=55c8164714dfd9e9
    游森期(2001)。E世代青少年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之輔導策略。學生輔導雙月刊,74,34-43。
    黃宏民(2013)。新北市某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學系,臺北市。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德祥(199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鈺如(2111)。手機使用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三個青少女的經驗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彰化市。
    黃思嘉(2014)。高中職學生依附風格、生涯信念與生涯決定困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黃晶琳(2015)。國人手機上網時間 冠全球平均一天超過3小時。經濟日報。A10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6)。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取自https://rocket.cafe/talks/82217
    創市際(2017)。comScore與創市際依據comScore MMX™數據公佈2016年11月臺灣網路活動分析報告。comScore與創市際依據comScore MMX數據公佈2016年11月台灣網路使用狀況。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news/comscore與創市際依據comscore-mmx數據公佈2016年11月臺灣網路活動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9)。2009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7月20日。網址http://fubonedu.org.tw/projectActionView.aspx?itemID=new20091216170408P6U。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高雄市。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劉蕙如(2003)。臺北市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資策會(2010)。2010 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1007e.pdf資策會
    資策會(2015)。2015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50901e.pdf
    趙宏達(2004)。網路社群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桃園市。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臺北市:揚智。
    蔡穎與茆政吉(2009)。計算機概論含網路概論。新北市:千華數位文化。
    蔡素玲(1997)。青少年依附品質,社會支持與自殺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彰化市。
    楊孟山(2005)。臺灣地區高職學生網路素養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市。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ndc.gov.tw/cp.aspx?n=55C8164714DFD9E9&s=C57A53FF739B6D3D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file:///C:/Users/%E5%B4%87%E5%85%89%E5%A5%B3%E4%B8%AD/Downloads/AE010014r%20(3).pdf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ndc.gov.tw/cp.aspx?n=55c8164714dfd9e9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1001d.pdf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6)。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60922e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60922e
    臺灣科技傳播調查資料庫(2014)。第一期第三次:媒體的娛樂與社交功能。取自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AnnualSurvey.asp
    盧瑞陽(2013)。網路虛擬社群之社群意識、社群依賴與社群公民行為之研究。
    2013 第 16 屆科技整合管理研討會暨企管高等教育論壇。8。
    韓佩凌(1999)。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文獻資料
    英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Hillsdale, NJ: Erlbaum.Caplan, S. E. (2002)。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8(5),553-575。
    Ainsworth, M. D. S. (1991).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4), 709-716.
    Bowlby, J. (1969/1982, 1973,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Y: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Caplan, S. E. (2007). 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 Social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0(2),234-242。
    Morahan-Martin, & Schumacher.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16, 13-29.
    Raja, S. N., McGee, R., & Stanton, W. R. (1992). Perceived attachments to parents and peer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5), 511-538.
    Reinecke, M. A. & Rogers, G. M. (2001).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and attachment style among clinically depressed adults.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29, 129-14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