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品君
Lin, Pin-Chun
論文名稱: 1920年代臺灣與朝鮮文化啟蒙運動及主張之比較分析:以蔡培火與李光洙為例
Taiwan and Korea’s Cultural Movements in 1920s: the Study of Tsai Peihuo and Yi Kwangsu
指導教授: 陳佳宏
Chen, Chia-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2
中文關鍵詞: 1920年代朝鮮文化啟蒙運動改造近代化蔡培火李光洙
英文關鍵詞: 1920s, Korea, Cultural Movement, Kaizo, Modernization, Tsai Pei-huo, Yi Kwangsu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TH.009.2018.A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4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20年代臺灣與朝鮮在日本殖民統治放寬言論、出版、集會自由的限制下,知識分子熱切地帶起文化啟蒙運動,主張要趕上世界的「改造」風潮,使傳統社會能脫胎換骨,在競爭的文明世界中生存下來。蔡培火與李光洙為此提出主張,他們皆出身貧困,藉由他人的資助前往東京留學,藉由留學經驗接觸並思考西方近代文明,在這期間逐漸形成他們的近代世界觀,由此他們重新評估傳統文化,並為臺灣與朝鮮社會提出改造方針。
    蔡培火與李光洙將近代西方文明奉為典範,希望積極學習西方的人文和科學知識,以去除傳統文化中的陋習,改善傳統社會在精神上的閉塞、遲鈍,警告若不思進步便會被弱肉強食的世界淘汰,擺脫不了被強權宰制的命運。蔡培火與李光洙皆相信,唯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新文明,改革傳統,殖民地人民才能提升自身落後的文化,從而創造新文化,掌握自己的未來。
    蔡培火的改造原理是人道主義,他主張此人道主義是超越不同政治立場的,以此來避免以自身利益對抗異己,因而能長久推動文化啟蒙運動,培養臺灣人民具備能適應並經營近代化生活的人格。蔡培火並積極參與臺灣文化協會的活動,也做為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領袖之一,但他的主張並非臺灣完全自治,而是希望臺灣議會做為日本本地與臺灣之間互相了解的橋樑,以改善總督與在臺日人專政的情況,使臺灣人民可以得到平等待遇;李光洙則為朝鮮的未來提出「民族改造論」,主張成立「改造同盟」,此團體只著重文化修養而不涉政治,致力於學習近代文明知識和精神,有組織地篩選並栽培會員,逐步擴大至一定規模後,便能帶領社會的近代化,完成朝鮮自19世紀以來的「開化」之夢。本文著重在分析並對照此二人如何認識世界─他們的近代觀─以及他們如何認識自己的社會傳統和提出什麼樣的改造方法,藉此了解他們對世界運作規則和自處姿態的思考方式,作為當代社會的思想資源。

    Abstract
    In the first decade of colonialization, Japan had ruled the colonies with repression. After the March First Movement, at the start of 1920s, the first civilian governor general was appointed to Taiwan and a new colonial policy “cultural rule” (bunka seiji) was applied to Korea, which caused a cultural renaissance in 1920s. Westernized intellectual elites like Tasi Pei-huo and Yi Kwangsu, finished their studying in Japan and came back to Taiwan and Korea in 1921. They both admired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hoped enthusiastically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aiwan and Korea.
    This article sets forth and compares Tsai and Yi’s assertions of world view, self-knowledge and the way of “transforming” (kaizo) the societies. In this way, we can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ir thinking in 1920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Tsai and Yi collaborated with the Japanese authorities in modernization but also criticized its assimilation policy. Instead of launching anti-Japanese movements, they preferred focusing on lifting the societies’ cultures into modern level, joining the world trend of “keizo”. Tsai and Yi believed that the way for the colonies to survive in the modern world was to “transform” or modernize its cultures and ways of thinking, once the “transformation” finished, people in Taiwan and Korea could change the subordinated status and contribute to the world peace.

    第壹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問題意識與研究方向 3 第三節、研究回顧與文獻運用 一、殖民地近代性研究 4 二、蔡培火研究 5 三、李光洙研究 6 四、文獻運用 8 第四節、章節架構說明 8 第貳章、以蔡培火為中心的文化啟蒙運動與主張 第一節、蔡培火的生平與經歷 一、早年經歷(以1910-20年代為主) 12 二、留日經歷 13 第二節、蔡培火參與的行動 一、臺灣文化協會 14 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5 第三節、1920年代蔡培火的重要主張 一、如何認識世界:蔡培火的近代觀 17 二、認識自己 18 三、如何改造 (一)蔡培火的「同化觀」 20 (二)革除社會陋習 21 (三)羅馬白話字運動 21 第参章、以李光洙為中心的文化啟蒙運動與主張 第一節、李光洙的生平與經歷(1910-20年代為主) 一、早年生活 (一)貧困出身 26 (二)加入東學 27 (三)朝鮮的「開化派」 28 二、留學日本和參與起草〈二八獨立宣言〉 (一)斷指事件 29 (二)發表小說 29 (三)參與宣言起草與三一運動爆發 30 第二節、李光洙參與的行動 一、安昌浩的準備論與興士團 32 二、李光洙與安昌浩相識 33 三、李光洙返回朝鮮成立「修養同盟會」 (一)「修養同盟會」的訴求及發展 36 (二)殖民者的回應與運動的轉向 37 第三節、1920年代李光洙的重要主張 一、如何認識世界:李光洙的近代觀 39 二、認識自己 39 三、如何改造 (一)改造的方法 41 (二)改造的內容 42 (三)改造的結果 43 四、1924年發表〈民族的經綸〉 44 第肆章、比較分析 第一節、近代觀 一、近代觀與東亞概念 47 二、近代化圖像 49 第二節、具理想性的主張 一、文化啟蒙運動之理想 51 二、區分「文明」與「文化」 52 三、承認日本統治 53 第三節、自我認識與改造 一、答蔡培火 56 二、檢視自身修養之不足 56 三、從文化塑造認同 57 四、改造的方法 58 五、生產新文化 (一)除去舊文化 59 (二)創造新文化 60 第伍章、結論 63 參考資料 69

    參考資料
    ㄧ、史料
    李光洙,1921,〈中樞階級과社會〉,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7卷。漢城:三中堂,頁151-158。
    1921,〈八字說을基礎로한朝鮮人의人生觀〉,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7卷。漢城:三中堂,頁159-168。
    1922〈少年에게〉,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7卷。漢城 : 三中堂,頁218-252。
    1922,〈相爭의世界에서相愛의世界에게〉,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7卷。漢城:三中堂,頁253-262。
    1922,〈國民生活에對한思想의勢力─로봉博士著《民族心理學》의一節─〉,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7卷。漢城:三中堂,頁263-271。
    1931,〈指導者論〉,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7卷。漢城:三中堂,頁281-284。
    1922,〈民族改造論〉,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7卷。漢城 : 三中堂,頁169-217。
    1924,〈民族的經綸〉,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7卷。漢城 : 三中堂,頁272-280。
    1948,《我的告白》,收於주요한等編,《李光洙全集》第13卷。漢城 : 三中堂,頁175-288。
    蔡培火,1920,〈對內問題之一端〉,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11-18。
    1920,〈吾人之同化觀〉,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37-50。
    1920,〈我島與我等〉,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69-77。
    1921,〈我在文化運動所定的目標〉,《臺灣民報》第138號(1921/1/2),頁 8-11。
    1921,〈臺灣社會改造管見(一)〉,《臺灣民報》第181號(1921/11/6),頁8。
    1921,〈臺灣社會改造管見(二)〉,《臺灣民報》第182號(1921/11/13),頁8。
    1921,〈臺灣社會改造管見(三)〉,《臺灣民報》第183號(1921/11/12),頁8。
    1921,〈臺灣社會改造管見(四)〉,《臺灣民報》第184號(1921/11/27),頁8。
    1921,〈漢族之固有性〉,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89-94。
    1922,〈新台灣の建設と羅馬字〉,《臺灣》3:6,和文之部(1922/9/8),頁37-40。
    1925,〈十項管見〉,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五:臺灣語言相關資料(上)》。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177-318。
    1926,〈我望內臺人反省〉,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173-177。
    1928,〈與日本本國民書〉,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三: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119-179。
    1929,〈推廣臺灣白話字之主旨暨其計畫〉,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六:臺灣語言相關資料(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223-225。
    1931,〈臺灣の民族運動〉,《教育》2號(1931年11月),頁27。
    1934,〈普及臺灣白話字趣意書〉,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六:臺灣語言相關資料(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227-229。
    1948,〈臺灣閩南白話字會創立宗旨〉,收於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六:臺灣語言相關資料(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231-233。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95復刻版,《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状況(中巻)台湾社会運動史》。臺北:南天書局。
    二、中文專書(含譯作)
    小熊英二著,黃阿有等譯,2011,《「日本人」的國境界:從沖繩、愛奴、臺灣、朝鮮的殖民地統治到回歸運動》。嘉義縣民雄鄉:嘉大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小熊英二著,黃阿有等譯,2013,《「日本人」的國境界(中卷):從沖繩、愛奴、臺灣、朝鮮的殖民地統治到回歸運動》。嘉義縣民雄鄉:嘉大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方孝謙,2007,《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
    王曉波編,1987,《臺胞抗日文獻選編》。臺北:帕米爾書店。
    竹村民郎著,林邦由譯,2010,《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臺北:玉山社。
    李永熾,1992,《日本近代史研究》。新北:稻禾出版。
    李永熾,1997,《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水牛。
    吳密察,1994,《臺灣近代史研究》。新北: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1992,《臺灣民報社論》。新北:稻鄉出版社。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李承機、李育霖編,2015,《「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柏維,1993,《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
    林美容,1996,《臺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臺北:前衛。
    岡本隆司著,陳彥含譯,2017,《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新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2004,《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錯》。臺北:播種者文化。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硏讀會譯,2007,《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播種者文化。
    柳書琴主編,2011,《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臺北:聯經。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臺北:前衛。
    孫歌,2001,《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臺北:巨流出版社。
    埃雷斯‧馬內拉(Erez Manela)著,吳潤璿譯,2018,《中國、印度、埃及和韓國,威爾遜主義及民族自決的起點》。新北:八旗文化。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
    陳翠蓮,2008,《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
    陳培豐,2013,《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出版社。
    陳文松,2015,《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陳俐甫,1996,《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新北:稻鄉出版社。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2003,《臺灣政治運動史》。新北:稻鄉出版社。
    張修慎,2015,《近代臺灣知識份子的軌跡:1920年~1945年的思想》。臺北: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張正昌,1981,《林獻堂與臺灣民族運動》。臺北:益群。
    張漢裕主編,2000,《蔡培火全集一:家世生平與交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漢裕主編,2000,《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漢裕主編,2000,《蔡培火全集三: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漢裕主編,2000,《蔡培火全集五:臺灣語言相關資料(上)》。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漢裕主編,2000,《蔡培火全集六:臺灣語言相關資料(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
    崔末順,2013,《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臺北:聯經。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1989,《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
    葉榮鐘,2000,《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北:晨星。
    葉榮鐘、吳三連、蔡培火等,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駒込武著,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譯,2017,《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賴淳彥,1999,《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薛化元主編,2012,《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顏欣怡、石之瑜,2007,《青年蔡培火的身份論述─日本大正思潮下的臺灣意識》。臺北:臺大政治系中國中心。
    簡江作,2005,《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臺北:臺灣商務。
    藍博洲,1993,《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臺北:時報文化。
    蘇進強,1990,《風骨嶙峋的長者:蔡培火傳》。臺北:近代中國。
    三、外文專書
    김원모,2009,《영마루의구름:春園李光洙의親日과民族保存論》。경기용인시:단국 대학교。
    주요한等編,1962,《李光洙全集》。漢城:三中堂。
    반민족문제연구소編,2009,《친일파 99인(3)—븐야별 주요 인물의 친일 이력서》。경기도:돌베개。
    吉田光男,2015,《韓国朝鮮的歴史》。東京: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
    波田野節子,2015,《李光洙——韓国近代文学の祖と「親日」の印》。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金石範,1993,《転向と親日派》。東京:岩波書店。
    紀旭峰,2012,《大正期台湾人の「日本留学」硏究》。東京:龍溪書舍。
    趙景達,2008,《植民地期朝鮮の知識人と民眾》。東京:有志舍。
    Bruce Cumings, 1997, Korea’s Place in the Sun: A Modern History.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Gi-Wook Shin, Michael E. Robinson, 1999, Colonial Modernity in Kore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Jun Uchida, 2011, Brokers of Empire: Japanese Settler Colonilism in Korea, 1876-1945. Cambridge: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Michael Edson Robinson, 2014, Cultural Nationalism in Colonial Korea, 1920-1925.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Mark E. Caprio, 2009, Japanese Assimilation Policies in Colonial Korea, 1910-1945.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Nayoung Aimee Kwon, 2015, Intimate Empire: Collaboration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Korea and Japa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四、中文論文(含譯作)
    小熊英二著,郭雲萍譯,2012,〈臺灣領有〉,收於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頁61-12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小熊英二著,郭雲萍譯,2012,〈「異身同體」之夢─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收於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頁275-33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文明基,2008,〈1920年代韓國與臺灣自治運動之比較研究─以兩地的「歷史經驗」為中心〉,《「日本帝國殖民帝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文明基,2013,〈韓國民族主義的現在:「種族性」民族主義與多文化主義的挑戰〉,《臺灣文學研究》(臺北)4:17-35。
    方孝謙,2000,〈1920年代殖民地臺灣的民族認同政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臺北):1-46。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王汎森,2013,〈「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臺北)4:7-9。
    李毓嵐,2003,〈蔡培火與臺灣白話字運動〉,《近代中國》(臺北)155:23-47。
    李承機,2004,〈殖民地臺灣媒體使用語言的重層構造:「民族主義」與「近代性」的分裂〉,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頁201-239。臺北:播種者文化。
    宋在寅,2017,〈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傳入-1920-30年代韓國第一代中國現代文學家的文學思想〉,《東亞觀念史集刊》(臺北)13:185-208。
    何義麟,2011,〈新高堂書店的創立與發展—兼論近代臺灣出版業之殖民現代性〉,《臺灣史料研究》(臺北)38:23-47。
    吳叡人,2001,〈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論述1919-1931〉,收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43-110。臺北:新自然主義。
    2006,〈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7-1937〉,《新史學》17(2):127-218。
    並木真人,2004,〈朝鮮的「殖民地近代性」、「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頁71-111。臺北:播種者文化。
    周婉窈,2011,〈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臺灣史料研究》(臺北)37:2-31。
    岡本真希子,2004,〈殖民地統治下臺灣的政治經驗〉,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頁171-178。臺北:播種者文化。
    若林正丈著,顏杏如、陳文松譯,2007,〈大正民主與「臺灣議會」〉,收於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頁75-136。臺北:播種者文化。
    洪可均,2012,〈日本與中國——蔡培火的「母國」與「祖國」〉,《政大史粹》(臺北)23:77-108。
    洪可均,2009,〈跨時代臺籍菁英的抉擇與困境-蔡培火的政治參與〉,《中華行政學報》(新竹)6:187-196。
    施正鋒,1999,〈臺灣意識的探索〉,收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頁60。臺北:海峽學術。
    孫準植,2007,〈殖民地朝鮮的臺灣認識-以《朝鮮日報》(1920-1940)的記事為中心〉,《輔仁歷史學報》(臺北)20:83-112。
    陳逸雄譯,1989,〈板垣退助的臺灣論說〉,《臺灣風物》39(3):83-100。
    陳翠蓮,2003,〈抵抗與屈從之外:以日治時期自治主義路線為主的探討〉,《政治科學論叢》(臺北)18:141-170。
    陳翠蓮,2013,〈大正民主與臺灣留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臺北)6:53-100。
    陳佳宏,2004,〈清代至日治初期臺灣之認同糾葛〉,《輔仁歷史學報》(臺北)15:299-304。
    陳佳宏,2009,〈日治中期至二二八事件前後臺灣之認同糾葛─以精英為主的分析〉,《師大臺灣史學報》(臺北)2:115-160。
    陳芳明,2017,〈蔣渭水與臺灣的知識現代化〉,《漢學研究通訊》(臺北)36(1):1-5。
    陳培豐,2000,〈重新解析殖民地臺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的近代思想史爲座標〉,《臺灣史研究》(臺北)7(2):1-49。
    張隆志,2004,〈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論芻議〉,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頁133-160。臺北:播種者文化。
    張隆志,2009,〈當代臺灣史學史論綱〉,《臺灣史研究》(臺北)16(4):161-184。
    張安琪,2004,〈改造國家/社會的有機體想像:1920年代臺灣社會改革論述〉,收於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企劃編輯,《第一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87-110。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張修慎,2009,〈「亞細亞主義」時期的臺灣〉,《人文集刊》(臺北)8:173-193。
    張炎憲,1996,〈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冊,頁131-159。臺北:玉山社。
    莊勝全,2016,〈紅塵中有閒日月:1920年代黃旺成的社會觀察、政治參與與思想資源〉,《臺灣史研究》(臺北)23(2):111-164。
    曾士榮,2008,〈一九二0年代臺灣國族意識的形成:以《陳旺成日記》為中心的討論(1912~1930)〉,《臺灣文學學報》(臺北)13:1-63。
    曾士榮,2010,〈學界關於二次大戰期間東亞的「戰爭協力 (wartimecollaboration)」的研究回顧與反思:以日本的「中國佔領 區」與殖民地「台灣」及「朝鮮」為中心〉,發表於「東亞中的韓國與台灣」研討會(瑞南論壇)。
    黃頌顯,2008,〈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成立背景因素之分析〉,《明道日本語教育》(彰化)2:237-274。
    蔡淵洯,1983,〈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變化〉,《史聯雜誌》(南投)3:34-64。
    駒込武,2004,〈臺灣的「殖民地近代性」〉,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頁161-170。臺北:播種者文化。
    賴莞頻,2012,〈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報》共塑公共領域:以文化講演會為中心一九二三~一九二六〉,《思與言》(臺北)50(2):59-108。
    韓基亨著,陳允元譯,2012,〈文化政治期的檢閱政策與殖民地媒體〉,《臺灣文學學報》(臺北)21:173-204。
    藍弘岳,2015,〈「明治知識」與殖民地臺灣政治:「國民性」論述與1920年代前的同化政策〉,《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臺北)88:151-203。
    蘇碩斌,2011,〈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日治時期臺灣民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新聞學研究》(臺北)109:1-41。
    五、外文論文
    강정민,2005,〈특집:일본 식민통치시대 한국자유주의;자치론과 식민지 자유주의〉(Special Issue : Korean Liberalism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The Self-Government Theory and the Colonial Liberalism),《한국철학논집》(서울)16:9-39。
    김춘섭,2013,〈이광수의 ‘신문화운동’과 친일 문제〉(New Cultural Movement Led by Gwang-su Lee and the Problem of Pro-Japanese),《용봉인문논총》 (광주)43:147-184。
    김현주,2000,〈이광수의 문화적 파시즘-1920년대 전반기 이광수의 ‘정치학’과 ‘문화론’의 관련성을 중심으로〉,《현대문학의 연구》(서울)14:11-45。
    김경미,2009,〈1920년대 전반기 이광수 문학에 나타난 문화담론 연구-『개벽』과 『조선문단』을 중심으로-〉(A Study on the Cultural Discourse of Lee Guang-Su’s Literature in 1920’s First Half Year-Focused on〈Gaebyuk〉(개벽) and 〈Chosunmundan〉(조선문단)),《어문론총》(대구광역시)51:363-398。
    박만규,2015,〈도산 안창호와 춘원 이광수의 관계〉(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hn, Chang-ho(Dosan) and Lee, Gwang-soo(Choonwon)), 《역사학연구》(서울)57:159-182。
    박만규,2016,〈도산 안창호의 개혁사상과 민족개조론〉(Dosan An,Chang-ho’s Reformative Thoughts and National Reformation Theory), 《역사학연구》(서울)61:227-253。
    박만규,1991,〈한말 安昌浩의 新民會 조직과 準備論 주장〉(A Study of An Chang-Ho's National Movement in Late Yi Dynasty), 《용봉인문논총》(광주)20:235-249。
    이현주,2003,〈일제하 (수양)동우회의 민족운동론과 신간회〉(The Strategy for the National Movement of Suyangdonguhoe and Shinganhoe),《정신문화연구》(성남시)26 (3):185-209。
    임현영,2016,〈친일문학에 대한 인식〉,《실천문학》(서울)124:9-16。
    윤상현,2014,〈1920년대 초반 식민지조선의 자유주의와 문화주의담론의 인간관‧민족관〉 (The Individual and the Nation in Liberal and Culturalist Discourses in Early 1920s Colonial Korea), 《역사문제연구》(서울)31:317-344。
    윤해동,2000,〈식민지 인식의 ‘회색 지대’:일제하 ‘공공성’과 규율 권력〉,《당대비평》(서울)13:137-160。
    윤해동,2003,〈연대와 배제─동아시아 근대 민족주의와 지식인〉, 《역사문제연구》(서울)10:179-201。
    윤해동,2003,〈한국에서의식민지연구와‘탈식민주의’〉,《코기토》(부산)59:1-10。
    윤해동,2008,〈왜식민지공공성인가〉,《내일을여는역사》(서울)31:192-200。
    장동진,2005,〈식민지에서의 ‘개인’, ‘사회’, ‘민족’의 관념과 자유주의: 안창호의 정치적 민족주의와 이광수의 문화적 민족주의〉(Korean Liberalism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Liberalism and the Ideas of Individual, Society, and Nation in Colonial Korea(1910-1945): An Ch`angho`s Political Nationalism and Yi Kwangsu`s Cultural Nationalism),《한국철학논집》(서울)16:41-70。
    정덕기,1989,〈日帝下韓國社會文化史研究─1920年代文化政治와文化運動을中心으로─〉,《역사와 담론》(서울)17:63-95。
    정창석,2007,〈일본 군국주의 파시즘-그 식민지에의 적용〉,《일본문화학보》(서울)34:653-674。
    최강민,2011,〈1920년대 민족 우파와 민족 좌파가 표출헌 조선의 민족성-이광수, 최남선, 안재홍을 중심으로〉,《한국어와 문화》(서울)10:95-122。
    허병식,2015,〈식민지 주체의 아이덴티티 수행과 친일의 회로〉(The Identity Performativity in the Colonized Subject and the pro-Japanese Collaborator),《한국문학연구》(서울)48:121-147。
    홍기돈,2012,〈이광수의 친일이념 다시 읽기─욕망의 구조와 허위의식을 중심으로─〉 (Rereading Kwangsoo Lee’s Pro-Japanese Ideology), 《인간연구》(서울)22:59-81。
    並木真人,1989,〈植民地期民族運動の近代觀—その方法論的考察─〉,《朝鮮史研究會論文集》(東京)26:93-123。
    趙寬子,2001,〈「親日ナショナリズム」の形成と破綻:「李光洙‧民族逆反者」という審級を超えて〉,《現代思想》(東京)29(16):222-243。
    Chung Youn-tae, 2002, “Refracted Modernity and the Issue of Pro-Japanese Collaborators in Korea”, Korea Journal (Seoul) 42(3): 18-59.
    John Whittier Treat, 2012, “Choosing to Collaborate: Yi Kwang-su and the Moral Subject in Colonial Kore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Irvine) 71(1): 81-102.
    Jin-Yeon Kang, 2015, “The Dynamics of Nation, State and People: Japanese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ist Discourses in Korea”, Interv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Abingdon Oxford) 18(3): 379-403.
    Koen de Ceuster, 2001, “The Nation Exorcised: The Historiography of Collaboration in South Korea”, Korean Studies (Hawaii) 25(2): 207-242.
    Kenneth M. Wells, 1989, “Background to the March First Movement: Koreans in Japan, 1905-1919”, Korean Studies (Hawaii) 13: 5-21.
    Michael D. Shin, 2012, “Yi Kwang-su: The Collaborator as Modernist against Modernit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Irvine) 70(1): 115-120.
    六、學位論文
    林佩蓉,2005,〈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以日治時期為主)〉,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達,2012,〈過錯的界線:戰後初期臺灣與韓國的轉型正義比較分析(1945-1950)〉,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洪世昌,1997,〈《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玟錚,2007,〈蔡培火及其政治文化抗日運動〉,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勝全,2016,〈《臺灣民報》的生命史:日治時期臺灣媒體的報導、出版與流通〉,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翎,2014,〈臺灣日治時期朝鮮意象的再現──以三種傳播媒介為分析對象〉,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仲禮,2017,〈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灰色想像:以日治中期(一九二O到一九三七)台灣政治社會文化運動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韓恩素,2012,〈朝鮮與臺灣自治運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