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嘉琪
Chen, Chia-Chi
論文名稱: 大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育機會均等實踐之研究
A Study on Practicing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Area
指導教授: 黃乃熒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教育機會均等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歷程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成效
英文關鍵詞: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Practicing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Effectiveness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EPA.001.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臺北地區國民中學實踐教育機會均等之情形。為達研究目的,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根據文獻探討編制「大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育機會均等實踐之研究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新北市國民中學,問卷共發放48所學校、655份問卷,經篩選後有效問卷為543份,問卷回收比率為82.9%。問卷回收後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變異數分析、t考驗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法,所得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歷程」與「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成效」之現況均達高實踐程度。
    二、學校成員年齡為30~39歲、職務為校長且學校班級數為12~23班者,對於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歷程知覺情形較佳。
    三、學校班級數為12~23班者,對於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成效知覺情形較佳。
    四、「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歷程」與「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成效」各層面皆具有相關性。
    五、「資源運用之合理」與「夥伴關係之連結」為最重要之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歷程。
    六、教師教學之發展對於教育結果機會均等具有影響力。
    七、「學校領導之效力」對於各階段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成效較缺乏影響力。
    八、學校為促進學生教育機會均等,需經營與家長、社區良好夥伴關係。
    研究者依據上述之結論,提出對於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後續研究者之建議,以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This study design was conducted via an academic questionnaire named "Questionnaire on the Practicing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The questionnaire, targe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as administered to 48 schools for 655 respon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New Taipei City, rendering 543 valid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with approximately 82.9% response rate. Further,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OVA, t-test,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Both the "Practicing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re highly implemented.
    2. The perception of performance on "Practicing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s significantly high when the study subject is composed by school staffs aged from 30 to 39, serving with a principal and has 12 to 23 classes.
    3. The perception of performance on "Effectiveness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s significantly high when the study subject has 12 to 23 classes.
    4. The "Practicing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s positive relevant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5.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Connection of School Partnerships" are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in implementing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6. The development of faculties's teaching skills influences the outcome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7. The “School Leader Effectiveness” has less influence on all stage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8. Positive parent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s essential for schools to promote the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schools and the future study suggest serval bits of advice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目次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表次 IX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教育機會均等之重要性及發展 13 第二節 教育機會均等之定義 23 第三節 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歷程 36 第四節 教育機會均等相關研究 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0 第四節 研究實施 89 第五節 資料處理 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93 第一節 教育機會均等實踐現況之分析與討論 93 第二節 教育機會均等實踐之差異情形分析與討論 109 第三節 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歷程與成效之關係分析與討論 125 第四節 教育機會均等實踐歷程對其成效之預測力分析與討論 131 第五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3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146 參考文獻 155 中文部分 155 西文部分 161 附錄 165 附錄一 大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育機會均等實踐之研究調查問卷【專家效度問卷】 165 附錄二 大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育機會均等實踐之研究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171 附錄三 大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育機會均等實踐之研究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75

    中文部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2016)。高級中等學校資源分佈調整方案。取自:http://12basic.edu.tw/index.php
    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12月25日)。
    王尤秋(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冠銘(2008)。桃園縣復興鄉中小學教育優先區政策執行中教育機會均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王貿(2010)。中央與地方在教育機會均等議題之權限劃分研究:以國小延伸英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王韻齡、張瀞文(2016,8月)。2016縣市教育力調查:窮縣逆襲,臺北市首次滑第1。親子天下,82。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080
    吳明隆(2010)。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昭儀(2011)。高雄市國民中學鄰近學校規模差距成因及其教育機會均等意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呂炳寬(1985)。我國大學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巫有鎰(2005)。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李昆翰(2014)。跟著家庭作業去旅行:階級、時間資源與教育機會均等的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映文(1994)。三民主義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臺北市。
    阮芳姌(2005)。大學多元入學與教育機會均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宜蘭縣。
    周昱君(2014)。家庭社經地位、教育資源對幼兒認知能力表現的影響:學前教育機會均等的檢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花蓮縣。
    周美慧(2014)。校長多元文化領導策略社會正義實踐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林文達(1983)。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8,87-115。
    林永豐、郭俊呈(2011)。後期中等教育公平指標之發展與建構。教育政策論壇,14(4),115-142。
    林清江(1982)。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清江(1988)。教育的未來導向。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維毅(2008)。新移民子女教育機會均等的憲法建構與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臺南市。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臺北市:雙葉。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資源問題的觀察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1,14-21。
    孫詠勝(2012)。以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東海大學參與繁星推薦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臺中市。
    國民教育法(1979年05 月 23 日)。
    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2000)。教育大辭書─中等教育三分制(英國)。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2410/
    崔麐(2015)。G. H. Bantock論教育機會均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芳全(2008)。問卷就是要這樣編。臺北市:心理。
    張建勛(1986)。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建勛(1991)。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分析。臺北市:正中。
    張國保、胡茹萍、廖俊仁、江翊嘉(2011)。我國技職教育公平指標建構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4(4),89-114。
    張婉玶(2016)。從教育機會均等談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 33-37。
    張淑美(1994)。不同地區教育機會差異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5,87-111。
    張雅筑(2011)。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如何可能-就新竹縣原住民族家長與教育人員觀點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張碧芬(1992)。我國大學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的需求與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強迫入學條例(1944年07 月 18 日)。
    教育部(2016)。縣市統計指標【原始數據】。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aspx?n=82CAED1A33B4CD83&sms=DBDDB8DC17D0D8C4&s=744BC632D5893E7B
    梁金盛(1996)。臺灣省公立高中教育機會均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莊勝義(1989)。臺灣地區高級中等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許宏儒(2004)。Bourdieu文化資本的思想在教育機會均等議題上的闡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許芳菊譯(1996年11月)。聯合國教育宣言—學習型社會,教育─最後理想國。天下雜誌,特刊16期,224-227。
    許惠華(1994)。突破距離,實現教育機會均等之理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臺北市。
    郭為藩、林清江、蓋浙生、陳伯璋(1986)。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踐。理論與政策,(創刊號),29-39。
    郭雅筑(2001)。幼稚教育機會均等指標建構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孟哲(2001)。國教經費補助項目與國小教育機會均等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陳幸仁(2008)。家長參與校務決策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91-114。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熹(1982)。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陳寬政、劉正(2004)。臺灣的教育發展與教育流動:結構流動的分析。人口學刊, 29,71-94。
    陳憶淮(2004)。教育改革對我國後期中等教育的影響—分流制度中教育機會均等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陳麗珠(2007)。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33-54。
    陳麗珠(2009)。我國教育財政改革之回顧與展望:教育費編列與管理法實施之檢視。教育學刊,33,1-34。
    黃木蘭(1998)。原住民學生學校教育機會均等之研究--以花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黃昆輝(1972)。論教育機會均等。載於芳炳林、賈馥茗主編,教育論叢(89-109頁)。臺北市:文景。
    黃芳玟(2001)。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回顧與其教育面、經濟面之影響。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1(2),91-118。
    黃俊峰(2014)。論教育機會均等─以能力均等代替學業成就均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91-95。
    黃俊峰(2015)。在教育機會均等與適足性之間-Amartya Sen能力取向的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炳煌(1988)。前車之鑑-對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的看法。國教之友,44,31-32。
    黃美玲(1994)。縣市別國民教育機會均等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崇松(1997)。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改革--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臺北市。
    黃歆慧(2010)。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教育機會均等相關政策的認知與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楊文正(2008)。國民中學學校本位財務管理、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楊振昇(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教育資料研究,21,29-30。取自http://www.dictall.com/indu/242/24191291A2B.htm
    楊深坑(2008)。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4(16),1-37。
    楊凱傑(2013)。從教育機會均等論原住民學生在大學申請入學時之積極優惠措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瑩(1998)。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憙,現代教育社會學(269-313頁)。臺北市:師苑。
    義務教育(無日期)。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89%E5%8A%A1%E6%95%99%E8%82%B2
    廖仁智(2000)。國民中學學校本位經營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1-35。
    蓋浙生(1990)。我國高等教育與人力運用的關係。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廿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179-182頁)。臺北:師大書苑。
    蔡金田(201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實現社會正義的現況與策略探究。清華教育學報,31(1),47-76。
    蔡祈賢(1994)。中山先生平等理念與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臺北市。
    蔡培村、王美玉(2016)。105教調3。立法院調查報告(字號:1040800099),未出版。
    鄭崇趁(1994)。教育機會均等的涵義與主要趨勢。教師天地,70,23-25。
    賴永和(2009)。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實踐--以一所偏遠小型學校弱勢族群教育的現況與期待為例。學校行政,62,57-79。
    賴銀奎(2002)。我國解嚴後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研究--新馬克思主義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南投縣。
    簡杏蓉(1993)。臺灣原住民教育機會均等之探討-社會安全制度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北市。
    羅秀東(2012)。教育機會均等性之探討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宜蘭縣。
    羅清水(1998)。論教育機會均等意涵與作法(上)。研習資訊,15 (2)。
    羅清水(1998)。論教育機會均等意涵與作法(下)。研習資訊,15 (3)。
    蘇筱玲(2010)。高等教育機會均等:以繁星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西文部分
    Anderson, C. A. (1967). The social context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Paris, France:UNESCO.
    Borthwick-Duffy, S. A. (1991).Quality of life and quality of care in mental retardation. In L. Rowitz (Eds.), Mental retardation in the year 2000 (pp. 52-66). New York, NY: Springer-Verlag.
    Bourdieu, P. (1986). In J. Richardson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241-258). New York, NY: Greenwood Press.
    Carter, R. L. (1995). The Unending Struggle for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6(4), 619-26.
    Castagno, A. E., & Hausman, C. (2017). The Tensions Between Shared Governance and Advancing Educational Equity. The Urban Review, (1), 96. doi:10.1007/s11256-016-0383-8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7-22.
    Creswell, J. W. (2002).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nning,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European Group for Reaserch on Equity in Education System (2005). Equity in European Education System. Retrieved from www.okm.gov.hu/download.php?docID=296
    Evetts, J. (1973).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ideas. London, UR:RKP.
    Field, S.,Kuczera, M, & Pont, B. (2007). No more failures: Ten steps to equity in education. Paris:OECD.
    Gay, L. R., & Airasian, P. (2003).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Gordon, S. P. (2012). Beyond convention, beyond critique: Toward a third way of preparing educational leaders to promote equity and soci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Preparation, 7(2), 13-23.
    Hawley, W. D. (2007). From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o Diversity Advantaged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76(3). 250-262.
    Hinton, S. (1999). School Reform, Multiculturalism, and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Classroom Possibilities. Education and Society,17(2),5-18.
    Kaiser, H. F. (1974). Little Jiffy, Mark IV.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4, 111-117.
    Lubienski, C. (2005). School choice as a civil right: District responses to competition and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Equity & Excellence in Education,38 (4). 331.
    Malen, B. (1999).The promises and perils of participation on site-based manage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38(4), 209-216.
    Menacker, J. (1990).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Urban Education, 25(3), 317.
    Robinson, K. J. (2012).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 Call for a New Theory of Education Federalis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1). 427.
    Russo, C. J. Mawdsley, R. D. (2004).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and vouchers: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and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ersona y Derecho, 50, 157-190.
    Scott, G. J. (2000).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ircumstantial Knowledge. Education Economics, 8(3), 197-208.
    Superfine, B. M. (2010). Court-driven reform and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centralization,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shifting judicial rol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0(1), 108-137.
    Tawney, R. H. (1922). Secondary Education for All:A Policy for Labor [texts version]. Retrieved from https://archive.org/details/secondaryeducati00tawnuoft
    UNESCO (2000). Education for all: Dakar framework for a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efa/ed_for_all/framework.shtml.
    Valverde, L. A. (2004).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ince Brown: Four Major Development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36(3), 368-378.
    Wiese, A., & Garcia, E. E. (1998).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Act: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 and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22(1), 1-18.
    Williams, S. M. (2013). Micropolitics and Rural School Consolidation: The Quest for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Webster Parish.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88(1), 127-138.
    Wiseman, S. (1967). The Manchester Survey. In Bridget Plowden (Eds.), The Plowden Report(pp. 347-400).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ucationengland.org.uk/documents/plowden/plowden1967-1.html\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