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懿仁
Yang, Yi-Jen
論文名稱: 臺灣學生運動員對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認知之研究
The Perception of Olympic Agenda 2020 Recommendations of Student Athlete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陳美燕
Chen, Mei-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4
中文關鍵詞: 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精神重要-表現程度分析
英文關鍵詞: Olympic movement, Olympism,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LHM.030.2018.A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2014年在摩洛哥舉行的第127屆年會上通過國際奧會未來的改革方針--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Olympic Agenda 2020),以接近年輕人為目標,目標有永續發展、提高公信力、吸引青少年三個面向,共40項建議方案。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臺灣大學生運動員對奧林匹克2020三個面向的40項建議方案的認知程度。以至少參加過全國性運動賽事之大學生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在2018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及全國大專球類聯賽期間至各比賽場地以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為1230份。本研究以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相依樣本t檢定(paired sample t-test)、相關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及重要-表現程度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學生運動員以男性居多(61.5%);運動種類以球類運動居多(42.9%);參加過最高層級賽事以大專校院運動會居多(38.3%)。重要-表現程度分析發現,增加財務透明化、強化奧會道德委員會的獨立性及檢討國際奧會個委員會的組成與規模等項目為急需改善;保護誠實比賽的運動員、強化道德精神及確保守法守紀等項目為優勢繼續保持。本研究之實務建議為政府相關單位及各運動單項協會應加強改善財務透明化及強化道德委員會的獨立性等相關政策。未來研究建議方面,可進一步探討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宣導之效果,也可針對單一議題進行深化研究。

    Olympic Agenda 2020 is the strategic roadmap for the future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The 40 recommendations of Agenda 2020 are built around three priority themes: sustainability, credibility, and yout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 of Olympic Agenda 2020 Recommendations of student athletes in Taiwan. The study was done with 1230 valid questionnaires completed by student athletes of the 2018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 Games and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Balls Gam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 way ANOVA, paired sample t-test, correlation analysis,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were utilized for the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ajority of student athletes were male (61.5%), ball sports (42.9%) and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 games (38.3%); increase transparency was in the high importance and low performance quadrant; change the philosophy to protecting clean athletes was in the high importance and high performance quadrant. This study practical application suggests that Olympic Agenda 2020 issues correspon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 and action programs.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 Olympic Agenda 2020, including increase transparency and strengthen the IOC ethics commission.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we can consider how NOC promotion affects the Olympic Agenda 2020. It can also discuss on a single topic, such as anti-doping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and other issues.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 誌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2 第五節 名詞釋義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奧林匹克永續發展之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奧林匹克公信力之相關研究 7 第三節 奧林匹克吸引青少年之相關研究 12 第四節 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 (IPA) 之相關研究 14 第五節 本章總結 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8 第二節 研究流程 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2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0 第五節 施測流程 2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2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24 第一節 臺灣學生運動員之特性與現況 24 第二節 臺灣學生運動員對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重視度現況之描述 27 第三節 臺灣學生運動員對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滿意度現況之描述 31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重視度之差異分析 35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40 第六節 臺灣學生運動員對奧林匹克2020重視度及滿意度之差異性檢定 43 第七節 臺灣學生運動員對奧林匹克2020重視度及滿意度之相關分析 47 第八節 臺灣學生運動員對奧林匹克2020重視度及滿意度認知的差距情形 4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結論 54 第二節 建議 59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0 引用文獻 62 附錄 71

    丁國璽 (2002)。影響飯店業服務品質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15)。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大事記。取自http://www.china-hzgec.gov.cn/areaintroduction/events.shtml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2015)。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及未來發展研討會報告書。取自http://www.tpenoc.net/download/ck/book2/2020.pdf
    孔繁敏 (2005)。奧林匹克文化研究:奧林匹克教育讀本。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方朝郁 (2005)。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標準。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方朝郁、謝臥龍 (1999)。教科書性別偏見現象與其檢視準則。兩性平等教育季刊,6, 77-85。
    方慈惠 (1998)。棒球選手之運動道德判斷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德隆 (2005)。國民小學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的檢視。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成、靳鐵軍(2016)。奧林匹克2020議程解析——兼論新時期奧林匹克運動改革新動向。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40 (2),90-94。
    王宗吉 (譯) (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Nixon II, H.L., & Frey, J.H.,1996)
    王明彥 (2009)。蘇麗文與劉翔,誰表現了運動家精神?一個運動倫理學的觀點。 國北教大體育 ,3,114-118。
    王俊杰、林偉立 (2002)。運動電影的文化研究-以電影 [衝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 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108-121。
    朱珮瑩 (2002)。遊客從事鄉野觀光之動機、期望與滿意度研究─以新竹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西勝英 (1994)。スポーツと藥物。東京:醫藥雜誌社。
    吳文忠 (1957)。體育史。新北市:正中書局。
    吳守從、方乃玉 (2004)。遊客對都市公園休憩設施之重視度與滿意度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 (2),55-69。
    吳佩伊、林靜萍 (2013)。運動教練倫理準則探析。中華體育季刊, 27 (1),23-29。
    吳忠宏、黃宗成、邱廷亮 (2004)。玉山國家公園遊客旅遊動機、期望、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國家公園學報,14 (2),23-41。
    吳瑛惠、李國瑋、張宏吉 (2017)。網路影音直播平台使用影響因素之研究:網路口碑與社群認同的整合性觀點。臺灣企業績效學刊,10 (2),133-161。
    吳經國 (2015)。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的源起與介紹。發表於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及未來發展研討會。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臺北市,臺灣。
    呂建宏 (2006)。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即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玉芳 (2003)。奧林匹克團結基金之發展與貢獻之研究(1973-2002)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李威 (2017)。基於《奧林匹克2020議程》下的夏季奧運會項目設置研究。體育文化導刊,5,27。
    沈依婷 (2015)。運動與治理Olympic Agenda 2020: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發表於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及未來發展研討會。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臺北市,臺灣。
    周偉航 (2015)。運動倫理學在描述倫理與應用倫理之間的掙扎。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報,4 (1),49-64。
    易劍東 (2016)。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營銷機遇—奧林匹克2020議程解讀。體育學刊, 23 (5),25-29。
    林正常 (2009)。運動教練的倫理準則。運動教練科學,(14),1-8。
    林正常 (2014)。學生運動員的教育。取自http://www.epsport.idv.tw/epsport/week/show.asp?repno=309
    林怡秀 (2013)。運動團隊認同感、訊息型態與社群媒體對運動消費者訊息處理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5(2),148-159。
    林玫君、曾郁嫻、洪義荃 (2009)。運動鑑賞叢書(一)奧林匹克運動會。臺北市:教育部。
    林彥伶、曾郁嫻 (2016)。大專學生運動員對同志從事運動訓練之態度。大專體育學刊, 18(4),249-261。
    林彥君 (2016)。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與運動選手支援網。學校體育,154,60-67。
    林惠玲、陳正倉 (2009)。統計學-方法與應用-上冊。臺北市:雙葉。
    林楷 (2015)。臺灣大專運動員生活品質因素的評價。休憩管理研究,2 (1),67-80。
    林煥銘 (2004)。比較觀光渡假旅館與一般渡假旅館顧客滿意度之影響因素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邱金松 (1988)。運動社會學。 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姚良志、盧俊宏 (2007)。已婚女性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調適之探索研究。身體文化學報, (5),189-211。
    柯伶玫、楊蓓涵 (2016)。奧林匹克2020改革議題和奧林匹克教育。學校體育,154,18-28。
    徐元民 (譯) (2001)。現代奧運史。臺北市:師大書苑。(Guttmann, A.,1992)
    翁廷碩 (2000)。中高齡族群對長住型旅館需求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 (2017) 。2017年臺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書。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c/twrp/201711e.pdf
    張春秀 (1987)。國民中學體育認知與體育道德目標達成程度之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盈慧 (2003)。遊客對雪霸國家公園服務品質滿意度之調查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張淑卿 (2002)。體育運動中道德之發展。中華體育季刊 ,16 (2),87-93。
    張莉萍 (2001)。休閒農場網站廣告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富鈞、許玫琇、劉兆達 (2015)。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之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9),1-20。
    梁國強、沈國征 (1994)。職業化是中國足球發展的必由之路。山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學 報,2,38-41。
    第廿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 (2010)。運慶典:北京運會儀式及賽事綜述。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
    莊曉琪 (2003)。遊客對澎湖國家風景區解說媒體服務之滿意度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許立宏 (1995)。布倫達治對業余運動精神之主張。體育學報,(19),59-70。
    許立宏 (2005)。運動哲學教育。新北市:冠學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許立宏、邱志暉 (2016)。奧林匹克教育在高等教育之區域教學資源整合與實踐。學校體育,154,68-81。
    許美智 (1996)。運動員禁藥與檢驗。教育部國民體育季刊,1 (25),49-54。
    許美智 (2000)。運動與禁藥。臺北市:合記。
    許義雄 (1983)。體育學原理。台北市:文景出版。
    許義雄 (譯) (2001)。體育、體適能及運動入門。臺南市:復文。(Siedentop, D.,1990)
    郭春敏 (2005)。國際觀光旅館顧客對員工服務態度滿意度與重視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伯儀 (2016)。保護乾淨運動員與運動禁藥管制教育。學校體育,154,41-47。
    陳佳葳 (2003)。臺灣地區國家公園遊憩環境體驗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尚彣、黃惠貞 (2003)。運動員服用禁藥問題之探討。大專體育,(69),195-200。
    陳東韋 (2015)。大專網球選手參與動機,阻礙與流暢關係模式之建構與驗證。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9),79-105。
    陳勁甫、吳劍秋 (2005) 銀髮族海外旅遊動機與市場區隔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 5 (1)。
    陳雅姿 (2008)。桃園國際機場通關流程旅客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陳萩慈、柯佳伶 (2016)。品格教育融入高中體育課之設計--五環運動力。學校體育,154,29-40。
    曾玉華 (2004)。我國競技運動員及教練對運動禁藥與教育宣導研究。 北體學報,(12), 21-33。
    曾玉華 (2004)。運動禁藥對運動員健康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 18 (3),20-25。
    曾郁嫻、程瑞福 (2010)。以發展觀點看運動與體育場域中的性別與就業。大專體育,(106), 39-47。
    游添燈、邱怡凱 (2013)。運動場上宣誓的教育意義。中華體育季刊, 27 (1),1-8。
    黃宗成、吳忠宏、高崇倫 (2000) 休閒農場遊客遊憩體驗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 (4),1-25。
    黃宗成、黃躍雯、余幸娟 (2000)。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期望,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 (3),23-48。
    黃明宏 (2005)。國小校園中運動與性別的觀察和省思。性別平等季刊,30,20-29。
    黃秉紳、郭庭芳、蕭志清、黃敏智、呂欣倍 (2006)。資訊科技困擾之研究。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 (5),100-107。
    黃芳進 (1994)。經濟發展與運動倫理。體育學報,18,79-88。
    黃郁綺、湯添進 (2016)。奧林匹克2020與青少年運動選手之發展。學校體育,154,48-59。
    黃崇儒、洪聰敏 (2017)。以跨理論模式探討大學運動員之生涯準備狀況與因應策略的差異。 大專體育學刊,19 (4),329-340。
    楊潔、羅軍委、鐘建偉 (2015)。關於2020議程改革主要內容及原因的探究。當代體育科技,34,255-256。
    資策會(2015)。臺灣網友收看網路直播行為調查分析。取自http://goo.gl/Laqne4
    廖宗耀、李建興 (2013)。日本足球職業化催生之探討。體育學報,46 (1),93-104。
    廖美貞 (2004)。學校體育與兩性教育。學校體育,84,123-125。
    劉一民 (2010)。運動倫理研究外一章―以他者為中心的反省。 學校體育 ,116,67-72。
    滕德政 (2005)。「我們都是這樣玩大的?」--三個運動與遊戲的性別議題反省。性別平等季刊,30,38-49。
    蔡長清、劉麗珉. (2009)。應用 IPA 模式評估航空客運之服務品質-以高雄飛航日本旅客爲例。商業現代化學刊,5 (2),11-26。
    鄭琇瑩 (2001)。女性體育教師性別角色之符號意涵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詩縈、陳美燕 (2016)。吳經國先生傳遞奧運文化教育聖火的火炬。學校體育,154,6-17。
    駱碧蓮、施致平 (2012)。中華職棒虛擬社群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體育學報,45 (2),113-126。
    顏文甄 (2000)。遊客對玉山國家公園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文化大學,臺北市。
    羅建章 (2015)。試析奧林匹克2020議程。體育文化導刊,6,1-4。
    Binder, D. (2005). Teaching Olympism in schools: Olympic education as a focus on values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ddd.uab.cat/pub/worpap/2010/181092/binder_eng.pdf
    Brouwer, B. (2015). What Live Streaming Means for Content Publishers. Econtent, 38 (9), 11.
    Carroll, J. (1986). Sport: Virtue and grac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 (1), 91-98.
    Chapman, R. G. (1993). Non-simultaneous relative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Meta-results from 80 college choice surveys with 55,276 respond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4 (1-2), 405-422.
    Chéron, E. J., McTavish, R., & Perrien, J. (1989). Segmentation of bank commercial mark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7 (6), 25-30.
    Chu, R. K., & Choi, T. (2000). An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otel selection factors in the Hong Kong hotel industry: A comparison of business and leisure travellers. Tourism management, 21 (4), 363-377.
    Culpan, I., Wigmore, S. (2010). The delivery of Olympism education within a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xt drawing on critical pedag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Health Science, 8, 67-76.
    Doll-Tepper, G. (2012). The relevance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today’s societies, countries and school programmes. Lausanne, Switzerland: IOC Olympic Studies Centre.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0). FIFA World Cup: Previous FIFA World Cups. Retrieved from http://www.fifa.com/worldcup/archive/index.html
    Hanstad, D. V., Smith, A., & Waddington, I. (2008).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ld Anti-Doping Agency: A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unplanned outcome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3 (3), 227-249.
    Hargreaves, J. (2003). Taking men on at their games. Sport: Sport and power relations, 3, 147.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7). Keep the Olympic games uniqu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lympic.org/news/keeping-the-olympic-games-uniqu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7). Olympic Agenda 202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lympic.org/olympic-agenda-2020
    Centre for Olymp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2017). Journal of Olympic Education 2016, Retrieved from http://core.taiiku.tsukuba.ac.jp/wp-content/uploads/2017/07/vol5text.pdf
    Kew, F. (2009). Sport: Social problems and issues. Oxford, London: Butterworth-Heinemann
    Klatell, D. A., Marcus, N. (1988). Sports For Sale. NYC,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noppers, A. (1988). Equity for excellen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59 (6), 54-58.
    KOZAK, M., & NIELD, K. (1998).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Romanian Black Sea resorts. Anatolia, 9 (2), 99-116.
    Martilla, J. A., & James, J. 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41 (1), 77-79.
    McDonagh, E., & Pappano, L. (2008). Playing with the boys: Why separate is not equal in sport. NYC,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üller, N. (2004). Olympic education. The Sport Journal, Publ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 7 (1).

    Müller, R. K. (2010). History of doping and doping control. Doping in Sports: Biochemical Principles, Effects and Analysis. Kreischa, Germany: Springer Nature
    Nanayakkara, S. (2015).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Olympism education programme to resolve conflicts betwee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Sri Lanka. Sabaragamuwa University Journal, 14 (1), 1-23.

    Naul, R. (2008). Olympic education. Aachen, Germany: Meyer & Meyer.

    Olympic Council of Asia (2017). OCA, Alisports announce E-Sports partnership for Hangzhou 2022. Retrieved from http://www.ocasia.org/News/IndexNewsRM.aspx?WKegervtea30hootVhTdtQ==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7). Olympic-Agenda-2020-Context-and-Background. Retrieved from https://stillmed.olympic.org/media/Document%20Library/OlympicOrg/Documents/Olympic-Agenda-2020/Olympic-Agenda-2020-127th-IOC-Session-Presentation.pdf#_ga=2.136327926.713052708.1511292197-1424129768.1478428698
    Porterfield, J. (2008). Doping: Athletes and Drugs: Easyread Super Large (24pt E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dpenguin.biz/LP_TA/index.cfm?T=438031
    Sport for Tomorrow (2017). Sport for Tomorrow.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port4tomorrow.jp/wp/wp-content/uploads/2017/10/3cb10ac7394f1bbaf301df8665bb3b83-1.pdf
    The London Organising Committee of the Olympic Games (2013). London 2012 Olympic Games Office Report, 1, 60-62.
    Volkwein, Karin AE (1995). Ethics and top-level sport-a paradox?.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30 (3-4), 311-320.
    Wensing, E. H., & Bruce, T. (2003). Bending the rules: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during an international sporting ev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38 (4), 387-396.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