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柯婕妤
Ko, Chieh-Yu
論文名稱: 澎湖縣女性新住民語言學習及生活適應之情形
Language Learning and Life Adaptation of Female New Immigrants in Penghu County
指導教授: 楊秉煌
Yang, Ping-Hu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新住民華語學習生活適應
英文關鍵詞: new immigrants, Chinese learning, life adapt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28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7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澎湖縣女性新住民語言學習與生活適應之情形,以來自非華語國家之新住民為主要研究對象,了解澎湖縣提供的語言學習管道現況,現有學習資源是否符合新住民學習需求。為達研究目的,除採文獻資料分析澎湖縣新住民發展歷程以及當地提供新住民之華語學習管道外,另運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選擇不同鄉市共十二位新住民進行訪談,國籍以越南及印尼籍為主,收集其華語學習與生活適應之經驗作為研究分析文本。
      本研究發現澎湖縣現所提供的正式學習管道為國中小補校以及成人基本教育班,就內容而言尚且能夠滿足新住民學習華語的基本需求。然而辦理學校及開課班級少,各鄉市新住民無法有效利用正式管道學習,仍更為依賴生活周遭的非正式資源。澎湖新住民使用正式管道學習華語之情形,受到原教育程度、居住區域、課程內容與時間多方因素之影響,同時部分鄉鎮面臨臺語作為日常語言的學習需求。生活適應方面與語言關聯密切,日常生活、工作就業都需具備華、臺語能力,幫助新住民產生自信心、家庭關係和諧以及取得較好的工作機會。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亦提出相關建議,如:增加成人基本教育班開班數量,提供多元的課程時間與程度分級;整合開課訊息,以數位、紙本的方式同時宣傳,使相關資訊更容易查閱;製作並推廣課程影片、學習節目,放置網站及錄製光碟,作為新住民於照顧家庭、工作閒暇之時的學習資源。藉由本研究瞭解離島新住民之語言資源與學習情形,能提供相關單位在規劃新住民語言學習政策時具備更多元的參考方向。

    This study, aiming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learning and life adaptation of non-Chinese-speaking female new immigrants living in Penghu County, explored language learning options available in the county, determined whether these learning resources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new immigrants, and discuss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 adaptation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To fulfil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this study conducted a document analysis to consolidate the history of new immigrants in Penghu County and investigate Chinese-learning options available to new immigrants in the county. Additionally,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2 new immigrants, mostly from Vietnam and Indonesia, living in different townships and cities to obtain their experience in Chinese learning and life adaptation for subsequent analyses.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formal learning options currently available in Penghu County were supplementary schools affiliated to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adult language classes. However, these schools and classes—despite providing content that met the Chinese learning needs of new immigrants—were few in number. Accordingly, the migrants could not use the formal learning options effectively and turned to the informal learning options in their everyday surrounding. These new immigrants’ use of the formal Chinese learning options was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namely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here they lived, course content, and course schedule. Additionally, some new immigrants expressed the need to learn Taiwanese, which is spoken more commonly in some of the townships. Their life adapt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because Chinese and Taiwanese proficiency was essential for building confidence in new immigrants in their day-to-day living and at work, specifically helping them achieve harmonious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obtain better job opportuniti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More adult language classe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varying course schedules and levels. Information regarding new classes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promoted in both digital and printed formats to facilitate easier search of related information. Lecture videos and learning channels should be produced, promoted, put on a dedicated site, and burned to compact discs as learning resources for new immigrants to use in their free time. This study’s investigation on the languag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learning status of new immigrants in Penghu County may provide relevant authorities with insights into the planning of diverse language learning policy for new immigra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臺灣新住民華語文學習  6 一、學習動機、需求與阻礙  7 二、教師、教材及教學方式  9 第二節 臺灣新住民文化與生活適應  11 一、跨文化適應研究  11 二、新住民在臺生活適應情形  13 第三節 澎湖縣新住民相關研究  16 一、地理環境及人口分布  16 二、澎湖新住民發展歷程  18 三、澎湖新住民人數及分布現況  19 四、澎湖新住民研究情形  22 第四節 小結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6 一、文獻資料分析法  26 二、深度訪談法  26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7 一、研究架構  27 二、研究流程  2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1 第四章 澎湖新住民華語資源及學習需求  32 第一節 澎湖新住民華語學習資源  32 一、國中小附設補校  32 二、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  34 第二節 澎湖新住民語言學習需求  36 一、生活需求  36 二、心理需求  36 三、工作需求  37 四、教養需求  38 第三節 語言資源符合新住民學習需求之情形  39 第四節 小結  40 第五章 澎湖女性新住民學習與生活適應情形分析  42 第一節 澎湖新住民華語學習情形  42 一、原教育程度對澎湖新住民使用政府管道學習之影響  42 二、居住區域對新住民使用政府管道學習之影響  44 三、課程時間與內容對新住民使用政府管道之影響  46 四、使用非正式學習資源之情形  48 五、居住鄉市對新住民臺語學習需求之影響  51 六、阻礙澎湖新住民學習之因素  53 七、學習成果與相關建議  55 第二節 澎湖新住民生活適應情形  57 一、日常生活、工作就業與語言之間的關聯  58 二、心理調適方式與語言程度的關聯  60 第三節 小結  6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結論  65 一、華語學習管道僅國中小補校及成人教育班 65 二、正式學習管道可初步滿足新住民識字需求 65 三、辦理區域、課程時間與內容影響學習情形 66 四、生活適應與語言息息相關 66 第二節 建議 66 一、辦理網路同步課程與數位學習資源 66 二、整合開課資訊並加強宣傳 67 三、課程時段提供托育服務 67 四、增設臺語課程 6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8 參考文獻 69 一、中文文獻 69 二、英文文獻 72 附錄一 訪談大綱 73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74 附錄三 受訪者基本資料問卷 75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摘錄 76

    一、中文文獻
    王文彤(2016)。國小補校外籍配偶漢字書寫偏誤及其教學之行動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明輝(2006)。跨國婚姻親密關係之探討:以澎湖地區大陸媳婦的婚姻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1),61-87。
    王雅芬(2005)。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內政部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交通部觀光局(2019)。臺灣燈會官方網站。取自https://mediataiwannettw/WebArchives/web/20190520102225107899/2019taiwanlanterntaiwannettw/indexhtml
    匡惠敏(2010)。新移民女性的語文教育──讀報讀書會的運用與實例。台北市:秀威。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福田、郭玉婷(2005)。外籍配偶的現況。載於何福田等(主編)。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頁 7-25)。台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余佩璇、張郁函(2009)。新移民華語學習探究。聯大學報,6,207-222。
    吳芳茜(2009)。台中縣新移民女性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其動機、需求、態度與困境探討之。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憶如(2009)。澎湖縣新移民女性參與學習服務措施及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瓊洳、蔡明昌(2017)。新住民雙重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9,1-32。
    呂靜妮、李怡賢(2009)。東南亞新移民女性文化適應之經驗歷程。耕莘學報,7,55-63。
    沈秀貞(2007)。雙薪家庭社會支持、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美淑、魏聰祺(2012)。新住民華語文教學之可行性設計。中原華語文學報,10,113-142。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市:左岸。
    徐文濤(2006)。臺北縣國小補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香(2009)。外籍配偶補校教育學習參與障礙之研究──以台北縣淡水鎮一所國小補校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德便(2007)。澎湖縣執行外籍配偶照顧輔導政策分析。學校行政,52,231-250。
    陳文珊(2009)。台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建構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玲(2014)。婚姻女性新住民的在地生活與文化適應──以屏東縣烏龍地區為例。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玉慧(2009)。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與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需求之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秀珠(2003)。臺北縣國小補校人員對外籍新娘基本教育課程規劃意見調查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秀珠(2017)。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實施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鈺樺(2009)。在台灣的國小學生越南籍新住民母親教養能力的轉化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寶嬋、何青蓉(2019)。新住民女性知覺社會支持、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學誌,41,49-114。
    楊承達、劉興漢(2005)。外籍配偶教育面面觀。載於何福田等(主編)。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頁 59-70)。台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楊秉煌(2018)。緬甸僑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載於吳忠信等(主編)。僑教研究第三輯:僑教理論實踐與發展(頁 213-233)。台北市:書林。
    葉子超(2019)。澎湖縣國民中小學教育問題與解決之道。學校行政,120,141-155。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
    葉肅科(2006)。多元文化與外籍配偶弱勢團體問題:社會排除與社會資本觀點。載於張秀雄、鄧毓浩等(主編)。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教育(頁 189-210)。新北市:韋伯。
    監察院(2004)。外籍新娘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相關問題案之調查報告。台北市:監察院。
    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2014)。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原作者:Ranjit Kumar)。台北市:學富。
    澎湖縣政府(2007)。第16屆第1次定期會施政報告。取自https://wwwpenghugovtw/ch/homejsp?id=10229&act=view&dataserno=201012100018
    澎湖縣政府(2019)。教育處統計資料。取自https://wwwpenghugovtw/edu/homejsp?id=66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世玫、黃于珊、歐雅雯(2016)。新住民社區工作-澎湖在地社區的實踐。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6(3),165-184。
    戴世玫、歐雅雯、趙順達(2013)。澎湖縣外籍配偶社會支持感受之初探。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2,101-140。
    戴世玫、歐雅雯和趙順達(2013)。澎湖縣外籍配偶社會支持感受之初探。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2,101-140。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雅如(2013)。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文獻
    Black, J S, Mendenhall, M E(1991) 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2(2), 225-247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
    Lysggard, S (1955) 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7, 45-5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