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佳潔
Lee, Chia-Chieh
論文名稱: 利用聯絡簿札記主題寫作訓練提升八年級學生寫作素養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Use of Contact Book Journaling to Train and Improve the Writing Quality of Grade 8 Students
指導教授: 李志宏
Li, Chi-Hung
口試委員: 許育健
HSU, YU-CHIEN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李志宏
Li, Chi-Hung
口試日期: 2022/08/1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9
中文關鍵詞: 寫作素養聯絡簿聯絡簿札記主題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6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9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國中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聯絡簿札記主題寫作訓練,提升學生寫作素養之研究。在為期十二週的聯絡簿札記主題寫作訓練後,將實驗結果進行量化統計分析,並選取寫作素養進退步較多的六位學生進行質性訪談,作為補充說明。研究結果顯示:
    一、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第四階段學習內容與寫作學習表現,設計36篇相符應的聯絡簿札記主題寫作訓練,藉以提升學生寫作素養與寫作態度。
    二、經由聯絡簿札記主題寫作訓練,能提升學生寫作素養。
    三、經由聯絡簿札記主題寫作訓練,能提升學生寫作態度。
    四、非國文科導師在進行聯絡簿札主題寫作訓練時,較無法給予立即性的寫作引導,而學生普遍認為此法可以提升寫作能力。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中學生創意寫作教學及其相關研究 21 第二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36 第三節 聯絡簿札記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1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1 第四節 習寫設計 77 第五節 研究情境與參與者 86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研究工具 9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95 第一節 聯絡簿札記主題寫作訓練編纂歷程 95 第二節 聯絡簿札記主題寫作訓練對學生寫作素養之影響 126 第三節 寫作態度現況分析 129 第四節 質性訪談分析 1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3 第一節 結論 153 第二節 省思與建議 154 參考文獻 161 附錄 172

    一、專書
    Jean McNiff,Pamela Lomax,Lomax,Jack Whi tehead(譯者吳美枝、何禮恩):《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新北市:濤石文化出版社,2004)。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創新》(臺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2001)。
    何琦瑜、吳毓珍:《教出寫作力》(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7)。
    吳明隆:《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出版社,2011)。
    東尼・博贊(Tony Buzan)、巴利・博贊(Barry Buzan)合著,孫易新(譯):《心智圖聖經》(臺北:耶魯國際文化出版社,2007)。
    胡雅茹:《九宮格思考法:水平+垂直+多層次運用,兼具廣度&深度的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臺中市:晨星出版社,2017)。
    夏林清:《行動研究方法導論》(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
    張世慧:《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3)。
    陳龍安:《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心理出版社,1999)。
    黃國珍:《閱讀素養:黃國珍的閱讀理解課,從訊息到意義,帶你讀出深度思考力》(臺北:親子天下出版社,2019)。
    蔡清田:《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
    蔡清田:《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3)。
    二、期刊論文
    王士珍:〈漫畫作文,讓寫作綻放快樂--新課程下作文教學新途徑的探索〉《科學大眾》第13期(2013年),頁91-92。
    王佳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核心素養課程:評量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6卷3期(2017年3月),頁35-42。
    王逸棻:〈中小學新課綱之素養教育課程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9卷1期,頁 61-64。
    吳亭薇、王金國:〈名言佳句結合限制式寫作教學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寫作素養之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研究期刊》第17期(2019年6月),頁47-86。
    杜紅梅:《美國母語教育中的微寫作》〈課程_教材_教法〉(2015年)第35期5卷,頁116-121。
    車延霞:〈寫作教學的人本思考〉,《棗莊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5年8月),頁62-63。
    周淑媚:〈創造思考融入讀寫結合課程之行動研究〉,《通識教育實踐與研究》第27期(2020年6月),頁1-48。
    林彥佑:〈素養與自學,怎麼跟上時代潮流?從國文寫作測驗談起〉,《台灣出版與閱讀》第3期(2020年9月),頁136-143。
    林嘉琪、黃詩媛、詹雨臻、陳學志:〈創造思考寫作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之影響〉,《創造學刊》第9卷2期(2019年06月),頁27-45。
    林嘉琪、黃詩媛、詹雨臻、陳學志:〈創造思考寫作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之影響〉,《創造學刊》第9期(2019年6月),頁27-45。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年報》第108期(2020年2月),頁131。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年報》第95期(2007年10月),頁100。
    張芬芬:〈素養是師生共構融會貫通的活知識——108課綱知識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8卷10期(2019年10月),頁1-5。
    張雨霖、陳學志、徐芝君:〈中學生有效寫作教學的認知與策略〉,《復興崗學報》第99期(2010年9月),頁151-171。
    張瑞雄:〈素養課綱〉,《師友雙月刊》第613期(2019年7月),頁13-18。
    張芬芬:〈素養是師生共構融會貫通的活知識——108課綱知識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8卷10期(2019年10月),頁1-5。
    梁雅晴、張景媛、張雨霖:〈創意讓文學更有魅力_「創意文學營」教學模式之建構與寫作表現之評估〉,《創造學刊》第3期(2012年9月),頁85-114。
    陳瑞堂:〈中學生有效寫作教學的認知與策略〉,《師友月刊》第473期(2006年11月),頁68-72。
    陳正治:〈國小作文教學應教什麼〉,《北市師院與文學刊》第7期(2020年7月),頁123-128。
    彭柏緯、劉怡君:〈淺談國小國語文寫作教學之困境〉,《台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期(2020年7月),頁123-128。
    蔡茗香:〈國內讀寫整合教學研究之文獻回顧與展望〉,《語文教育學報》第5期(2019年12月),頁59-93。
    穆萱:〈由 WEFFI 2018 調查報告看我國 108 課綱〉,《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8卷11期(2019年11月),頁 106-110。
    謝淑熙:〈十二年國教課綱「核心素養」融入國語文教學〉,《商業職業教育》第143期(2019年3月),頁39-47。
    顏瓊雯:〈成功智能理論在閱讀寫作教學之應用〉,《資優教育季刊》第142期(2017年03月),頁9-20。
    三、碩博士論文
    王詩涵:《心智圖融入國中生寫作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吳如真:《心智圖法應用於國中生記敘文寫作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林怡君:《從日記開始:以限制式寫作提升五年級學生寫作成效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2018年)。
    林芳蘭:《臺南市國小教師使用聯絡簿、電話或LINE進行親師溝通之研究》(屏東: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林品甄:《限制式寫作融入聯絡簿對國中學生寫作能力之影響》(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林珮怡:《創意週記教學提升學童寫作興趣和能力以及促進班級人際和諧之行動研究》(新竹: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林知萱:〈圖卡輔具結合創意故事寫作課程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繼續文寫作表現之行動研究〉(臺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20年)。
    柯志忠:《社會互動寫作教學方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品質及寫作態度影響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2000年)。
    高逢銘:《108課綱高級中學國文課程推薦選文之文本分析》(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陳瑋瑄:《會考寫作測驗精熟樣卷研究對應108新課綱國語文領域核心素養》(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18年)。
    張家榛:《心智繪圖應用於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車城國中八年四班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張庭馨:《運用創造力思考策略提升國中九年級學生寫作能力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2021年)。
    張竣捷:《國語文讀寫結合教材分析與訓練──以108年翰林版普高國文第一冊相關教材為例》(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張維舫:《運用六頂思考帽融入讀報教育對閱讀與寫作創造力的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7年)。
    許雅喬:《核心素養融入翰林版國中國文古典散文教學應用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郭文玲:《應用心智圖於國中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郭姵含:《幽默寫作教學對國中生幽默感及寫作能力的提升效果:以創造傾向為調節變項》(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1年)。
    陳杏芳:《一所國中九年級班級聯絡簿之文本分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0年)。
    陳怡君:《心智圖法運用於國中引導式寫作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陳玟君:《河道式作文運用於國中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車城國中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陳亭儒:《素養導向群文讀寫結合教學提升國小學童記敘文寫作表現與寫作態度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19年)。
    陳春萍:《國中學生札記的修辭教學策略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陳諭蓁:《曼陀羅創造性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寫作表現、寫作態度與創造力之影響》(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游淑媛:《多元化作文教學對國中生寫作態度與寫作表現的影響》(新竹:中華大學商業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黃亦凡:《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於國中國文教科書編輯之影響》(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9年)。
    黃秀琪:《閱讀行為與寫作態度關係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黃昇平:《共作法應用在國中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黃婉青:《心智圖法對國中七年級生國語文學習成就及寫作能力影響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論文,2017年)。
    廖俊豪:《國小新住民家長親師行動聯絡簿介面設計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2020年)。
    蔣秉芳:《國中寫作教學自我調整策略發展模式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羅宛琳:《利用聯絡簿進行仿寫教學對寫作能力之影響──以國中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蘇嘉琳:《《文心雕龍‧神思》運用於國中寫作教學之研究——以桌遊「妙語說書人」為媒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四、外文資料
    Suh,J.&Cho,J. Y.(2020).Linking spatial ability,spatial strategies, and spatial creativity:a step to clarify the fuzzy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ability and creativity.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35,1006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