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啟誠
CHU, Chi-Cheng
論文名稱: 直排輪教學促進特殊學校國中自閉症學生平衡能力成效研究
The research of Inline skating to increase the balance ability for junior high students with autism in special school
指導教授: 杜正治
Duh, Jeng-Jy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8
中文關鍵詞: 自閉症靜態平衡動態平衡直排輪單一受試研究法
英文關鍵詞: autism, static balance, dynamic balance, inline skates, single subject experiment desig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7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4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直排輪教學介入對特殊學校國中階段自閉症學生平衡能力之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研究法中之跨受試多基線設計,自變項為直排輪教學課程,依變項為三位研究對象之「靜態平衡能力」與「動態平衡能力」。實驗階段包含基線期、介入期與維持期。教學課程為每週三節、每節四十五分鐘,共計八週二十四節課。研究對象為三名十四歲之特殊學校國中部重度自閉症學生,女生一位及男生二位。研究工具包含靜態平衡能力的「張眼單足站立測驗」、動態平衡能力的「走平衡木測驗」。測驗所得資料以視覺分析及C統計加以分析,再輔以研究者日誌及家長教師訪談的質性資料作為社會效度。
    研究結果顯示
    一、直排輪教學介入對於三位研究對象的動態平衡能力有顯著的提升。
    二、直排輪教學介入對於三位研究對象的靜態平衡能力有顯著的提升。
    三、教師及家長相當肯定直排輪教學介入對於自閉症學生的幫助,直排
    輪教學介入不僅是促進平衡能力的表現,對於學習及日常生活表現
    都有實質上提升。
    關鍵詞:自閉症、靜態平衡、動態平衡、直排輪、單一受試研究法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focused on researching of Inline skating teaching in balance ability for junior high students with autism in special school. The single subject experiment design was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n this research was Inline skating program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balance ability for subjects. Experiment stage including baselines, intervention and maintenance phases. Forty-five minutes of Inline skating session was given three per week, total twenty-four session in eight weeks. Participants were three students with severely autistic children in special school of junior class, including one girl and two boys, aged is fourteen years old. The measuring tests included “one-leg stance test with eye-opened” for static balance ability and “walking on balance beam” for dynamic balance ability. The performance data were used visual analysis and C statistics analysis. The student’s journal and parent’s interview were evaluated for social validity.
    The result showed:
    1.Inline skating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dynamic balance ability for participants.
    2.Inline skating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static balance ability for participants.
    3.Teachers and parents are certainly the performance of Inline skating for autism children is helpful, and Inline skating not only to increase the balance ability also improved study and daily life for good result.

    Key words: autism, static balance, dynamic balance, inline skates, single subject experiment design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自閉症者身心特質 9 第二節 身體平衡能力 16 第三節 運動教對自閉症者平衡影響 24 第四節 直排輪運動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直排輪教學對動態平衡能力之成效 51 第二節 直排輪教學對靜態平衡能力之成效 65 第三節 社會效度分析 7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4 參考文獻 87 中文部分 87 英文部分 92 附錄 9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麗珍(2003):學前兒童感覺統合運動能力與智力發展之相關。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進隆(1992):運動與健康。臺北市:漢文。
    方進隆、李水碧(譯)(200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藝軒。(Werner W.K. Hoeger & Sharon A. Hoeger, 2004)。
    方鴻明(1991):Villee生物學。臺北市:大學。
    王順正(1997):運動技術分析-運動生物力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石翔至、蔡正中(2011):人體平衡能力的評估與訓練成效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5(1),173-180。
    江勁政、江勁彥、相子元(2004):體操選手與非運動員平衡能力之定量評估。大專體育學刊,6(1),203-212。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八十八年度陽光健身計畫系列活動成果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佘紹文(2008):直排輪運動訓練對學童平衡能力及下肢肌耐力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吳保宏(2008):直排輪運動對輕中度智能障礙學童靜態、動態平衡及敏捷性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
    宋維村(2013):DSM-5自閉症最新診斷準則及其影響。健康世界,344,16-22。
    宋鴻燕、林汝穎、林敬堯(2008):自閉症─早期介入與家庭支持。臺北:心理。
    李俊秀(1999):輕鬆學直排輪。台北市:二匠文化。
    杜正治(2006):單ㄧ受試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沈朝銘(2006):融合式適應體育之直排輪教學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之成效。屏師特殊教育,12,37-45頁。
    林正常、范姜逸敏(2000):運動體適能平衡。運動生理學網站 http://www.epsport.idv.tw/epsport/fitness/show.asp?repno=60&p age=1
    林秀茜(2011):樂在水中教學模式對自閉症學生體適能及社會互動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林威秀、黎俊彥(2004):身體姿勢平衡與老年人的跌倒。中華體育季刊,18(1),68-75。
    林莊富(2011):直排輪訓練對國中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平衡能力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體育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湘玲(2013):體育遊戲教學法對高功能自閉症兒童行為發展影響之研究。引自淘豆網網站http://www.taodocs.com。
    林貴美(1994):運動治療對自閉症兒童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貴美(1994):運動治療對自閉症兒童學習影響之研究,教育部社會教育司補助。
    邱佩瑩(1993):國小學生對自閉症兒童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鈺淇、黎俊彥(2008):規律運動訓練對身體姿勢平衡控制之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2(3),23-30。
    邱靖華(1995):人體運動之平衡與穩定。中華體育季刊,9(1),27-34。
    侯堂盛(2008):跑走運動對智障者體適能與運動技能之影響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44-58。
    侯堂盛、任秀林、侯均穎(2009):球類運動對智障者動作能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1),177-188。
    姜坤城(2006):十週直排輪訓練對國小男童運動能力之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柯嘉銘(2008):適應體育游泳課程對自閉症學生減少問題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敏元(1999):內耳平衡。華醫學報,11,97-101。
    范姜逸敏(2001):平衡能力的測量及訓練方法初探。中華體育,15(2),65-72。
    姬榮軍(2001):動態活動與下階梯動作條件下老年人下肢肌肉勁度調節與肌電圖現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安國(2007):運動遊戲介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動作能力促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明峰、劉家豪、翁正哲、蔡清煌(2013):震動訓練對國中自閉症學生體適能運動能力之成效分析。臺中科大體育學刊,9,15-23。
    高鈺涵(2007):應用體感運動遊戲於自閉症兒童感覺統合訓練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曉亭、何茂松(2013):體育教學活動對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個案研究。國教新知,60(2),3-8。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曹純瓊(2004):自閉症兒與教育治療。臺北:心理。
    曹雅茜(2009):遊戲式CAI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學童動作能力與注意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梁碧明、賴來新、陳怡伶(2014):應用Wii Fit 課程改善自閉症學生重心平衡之探討。運動與遊憩研究。8(4),70-82。
    莊宏達(1991):運動治療學。八十年全國性特殊學校腦性麻痺學童之機能復健研習會報告書。高雄市:高雄市立啟智學校。
    陳永展(2004):動態平衡的測量方法。運動生理週訊,161。取自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week/show.asp?repno=161
    陳志平、李翠玲(2003):以感覺統合觀點談特殊兒童之直排輪溜冰訓練。國教世紀,207,41-48。
    陳勇安(2010):直排輪運動對智能障礙兒童平衡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勤、尚憶薇、蔡育佑譯(2001):適應體育(Sherrill原著)。臺北市:藝軒。
    黃志成、王麗美、高嘉慧(2008):特殊教育(第三版)。台北:揚智。
    黃金源、賴碧美、謝宛陵、許素真、鄭秀真、李一飛(2008):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與教育。臺北:心理。
    黃春莉(2003):游泳教學活動對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瑞煥、陳寶珠(1988):自閉症兒童的教學途徑。高雄:復文。
    黃漢年、陳全壽(1999):不穩定平衡維持時間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八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303-308頁。
    黃覺誼、楊秀珠(2010):自閉症學生參與適應體育成效之探討。休閒與社會研究(2),69-83。
    楊蕢芬(2005):自閉症學生之教育(初版)。臺北:心理。
    楊濟銘、潘倩玉(2011):自閉症青少年籃球與體適能課程設計與經驗分享。高師大體育。9,82-92。
    廖貴地、卓俊伶、闕月清、張智惠、楊梓楣(2000):各身心障礙學生體適能檢測辦法。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劉麗雲、林威玲、劉清榮(2014):自閉症學童韻律活動教學實施與探討。中原體育學報,5,1-11。
    滕德政(2004):適應體育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蔡佩珊(2006):感覺統合治療對提升學前自閉症兒童動作及社會互動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宗憲(2009):我國身心障礙者平衡能力研究現況之探討。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蔡清煌(2011):八週振動訓練對自閉症學生體適能之成效—案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逸周(1993):自閉症的病因。自閉症特殊教育國際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兒童心理衛生中心,27-33。
    衛生福利部(2015):2015年自閉症人數統計表。取http://www.ican.org.tw,2016年2月1日。
    鄭信雄(1988):如何幫助學習困難的孩子。台北:遠流。
    鄭信雄、李月卿(1989):兒童感覺發展檢核表實施手冊。國民小學特殊教育叢書32。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出版。
    黎俊彥、林威秀(2003):身體姿勢的平衡控制機轉。中華體育季刊,17(2),66-72。
    賴奕雄(2008):大專學生參加直排輪運動之個人背景、動機以及休閒效益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戴昕、馬廷惠(2008):感覺統合訓練對自閉症兒童平衡能力與運動能力的影響。中國康復醫學雜誌。23(5),436~437。
    謝凱玟(2011):泛自閉症障礙學生動作能力發展及其相關改善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5(1),71-81。
    謝凱玟、潘倩玉(2011):泛自閉症障礙學生動作能力發展及其相關改善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5(1),71-81。
    謝凱玟、蔡佳良、朱嘉華、蔡俊賢、潘倩玉(2012):泛自閉症障礙兒童之粗大動作發展與身體活動型態。大專體育學刊14(2),170-179。
    鍾宜橋、許柏仁、龔憶琳、潘倩玉(2013):高職智能障礙學生直排輪課程設計與經驗分享。高師大體育。11,81-95。

    英文部分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Psychiatric Association.
    Boreham,C.A.G.,Kennedy,R.A.,M.H.,Tully,M.,Wallace,W.F.M.,&Young,I.(2005).Training effects of short bouts of stair climbing o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blood lipids, and homocysteine in sedentary young women.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39(9).
    590-593
    Fragala-pinkham,M.,Haley,S.M.,&;O’Neil,M.E.(2008).Groupaquatic erobic exercise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50(11), 822-827.
    Green,D.,Charman,T.,Pickles,A.,Chandler,S.,Loucas,T.,Simonoff,E.,etal.(2009).Impairmnt In movement skills of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Develo 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51, 311-316.
    Hamilton, L.M. (2000) Facing Autism. Colorado Springs: Waterbrook Press.
    Jackson, R. T. & Epstein, C.M. (1991). Effect of head extension on equilibrium in normal subjects. Anniversary Otology, Rhinology &Laryngology, 100, 63-67.
    Luria, A. R. (1980). Higher cortical functions in man. New York:Basic Books.
    Ming,X.,Brimacombe,M.,&Wagner,G.C.(2007).Prevalence of motor impairment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Brain & Development, 29(9),565-570.
    Powell & Svensson (1998) In-line Skating .IL:Human Kinetics.
    Rosser Sandt, D. D., & Frey, G. C. (2005). Comparison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betwee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22, 146-159.
    Sherker,S.,&Cassell,E.(2002)In-line skating injur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Monash university accident research center.
    Staples, K. L. & Reid, G.(2010).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0, 209-217.
    Wallick., ME, Porcari, JP, Wallick,SB,Berg., KM, Brice.GA, & Arimond GR.(1995).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in-line skating compared to tread-mill running.Med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7(2), 242-247.
    White,M(1999)The physics of in-line skating. Journal of how things work. Vol1.
    Wotherspoon,B.(2005)On the edge curriculum: A skating program for schools.Speed skating Canada.
    Yilmaz, I., Yanardag, M., Birkan, B. A., & Bumin, G.(2004). Effects of swimming training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water orientation in autism.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46, 624-62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