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天恒
KAO,TIEN-HENG
論文名稱: 真實與虛幻的橋梁―以果陀劇場《巴黎花街》之歌隊為例談歌隊在劇場中之使用方法與詮釋
A Bridge Between Illusion and Reality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orus in Theatres:A Case Study of "Irma La Douce" by Godot Theatre Company.
指導教授: 梁志民
Liang, Chi-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巴黎花街戲劇歌隊
英文關鍵詞: Irma La Douce, Chorus, Drama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87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6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戲劇表演中,除了主要角色,有另一種評論者和敘事者角色,必須交由群眾演員來扮演;這樣的角色,稱之為「歌隊」。歌隊從最早的古希臘悲劇開始被大量使用在劇場表演形式中,而經過長久的藝術演進,歌隊的使用衍生出了更多種的面相,他們通常沒有名字,他們代表的是一個全體或一個精神,他們也可能代表觀眾、社會、或是像神一般全之的視角,也可能只是那些真正被蒙在鼓裡的一般人, 他們就像導演和劇作家的嘴巴,透過他們直接和觀眾溝通著一些什麼。

    而在表演的形式上,包含語言、舞蹈、音樂、歌唱等等各種多元的形式,在劇場裡歌隊的運用模式以及所賦予的意義是相當值得被研究及探討的,而對於導演者而言,歌隊的運用是一門進階的功課,不僅僅是人數上的增加,也關乎視覺畫面、精神傳達、場面調度和用更多元的方式述說一個故事。

    在此次研究中將以果陀劇場的《巴黎花街》中的歌隊為研究對象,從表演形式上去探索有無更多變化的可能性,探討在每個場景之中歌隊的使用方法。

    In the theatre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o the main characters, there is another type of character who act as commentators and narrators by a group of actors and actresses; this role, called "chorus." Chorus has been widely used from the earliest ancient Greek tragedy in theater performances. Through a long artistic development, the usage of chorus has spawn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They usually do not have names, and they might represent everything, a spirit, the audiences, a society, an omniscient perspective as God, or just the normal people who are in the blind side. They are like the mouths of director and playwright which communicate directly with the audience during a performance.

    In the forms of performances, there is a variety of diverse forms, such as language, dance, music, singing, and so on. In the theater, the usage of the chorus and the meaning which is given to the chorus are quite worth to be studied and discussed. However, from the aspect of a director, the usage of chorus is not just a challenging work, but it is also about visual pictures, transmission of spirit, scene scheduling, and diverse ways of telling a story.

    In this study, "Irma La Douce," which is produced by Godot Theatre Company, will be discussed the varied possibilities of performance’ forms and will be explored the usage of chorus in every scen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標 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源自古希臘悲劇 9 第二節 羅馬時代戲劇 14 第三節 中世紀劇場 16 第四節 伊莉莎白時代的英國戲劇 18 第五節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 19 第六節 法國新古典主義 21 第七節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的英國劇場 23 第三章、劇本分析與表演方法探討 25 第一節 《巴黎花街》劇作家介紹 25 第二節 劇本分析 27 第三節 歌隊的定位和使用方法 35 第四章、 劇本段落中歌隊之詮釋 40 第一節 故事的開端 40 第二節 正義的規則與生存的法則 47 第三節 意外和真愛 54 第四節 真實與謊言 60 第五節 艾瑪之搶答開始 65 第六節 經過考驗的幸福 69 第五章、 結論 74 1、從小至大,歌隊研究的開端 74 2、關於「歌隊」這項工具 74 3、歌隊們的定位 75 4、歌隊的風格和演變 76 5、結論 77 第六章、 參考書目 79 附件 《巴黎花街》之劇本 80

    書籍
    布羅凱特著,胡耀恒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世界戲劇史》志文出版社,1974年。
    博馬舍著,吳達元譯,世界文學名著文庫《博馬舍戲劇二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朱立人主編,《舞蹈美學》,台北市,1994年。
    姚坤君,《演員功課-《求證》Proof的演繹過程》,台北市,書林出版社,2007年。

    期刊、論文
    <表演藝術雜誌>第139期,中正文化中心出版,2004年七月號。
    <巨匠美術周刊>第24期,錦繡出版,1992年11月。
    <巨匠美術周刊>第49期,錦繡出版,1993年5月。
    李奇勳,<夏洛克的前世今生---莎劇角色的現太詮釋以《威尼斯商人》夏洛克一腳為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組朔是連同展演書面報告,2007年。
    李秀冠,<小雲雀展翅高飛---《威尼斯商人》飾Jessica一角之演出工作報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畢業製作書面報告,2006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