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浚羽
Liao, Chun-Yu
論文名稱: 生態博物館建構歷程研究─以八煙聚落為例
The Ecomuseums Constructing Processes ─ A Study of Bayien Village
指導教授: 廖世璋
Liao, Shih-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生態博物館地方實踐建構歷程八煙聚落
英文關鍵詞: Eco-museum, Local practice, Constructing process, Bayien Villag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5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1下載: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地方由下而上凝聚地方意識,透由生態博物館的建構歷程以展現地方實踐所獲得之成果,並以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的八煙聚落為研究對象,採取民族誌、深度訪談法以及文件分析法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方法。
      研究者探究八煙聚落的地方發展歷程,研析瞭解其在不同階段的發展轉變,以及公私部門、第三部門及居民所建構的地方現狀,整理繪製地方在生活、生產與生態的發展運作模式圖;並利用生態博物館的理論為觀點,分析地方如何進行多元發展及進行著地方實踐,以及統整八煙聚落作為生態博物館所呈現之類型。
      研究發現八煙聚落的居民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加上位處山區,其與市區的生活接觸不頻繁,生活方面亦受國家公園的管制與保護。居民對於「博物館」的認識並不充足,甚至感到懼怕和距離遙遠之情,因此,居民雖然在體現生態博物館的建構工作,但其並不知曉其正在實踐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另外,居民對於地方的發展持有不同的觀點,這也反映居民對在地多元認同的情形,亦映照了不同機關與團體在地方從事輔導培力工作的軌跡,以及在願景不同下,不同的實踐過程,帶給居民不同的思維與現今所發生的撞擊。
      本研究認為八煙聚落正在進行以生態博物館化為發展策略的地方新社會文化運動,研究者歸納以下三點結論:一、以居民為主的論述,貼近地方發展需要;二、居民有多元性的管道,表達對地方發展的意見;三、居民在衝突與協調的實踐中,能逐漸對地方產生認同感與光榮感。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is to explore local awareness and demonstrate fulfillment of results through building eco-museums processes. We do the research on Bayien Village located in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with ethnography, deep interviews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s.
      The investigators delve into Bayien Villag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understand its changes at different stages, building local condition by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voluntary sectors and residents in order to map operation model of local life, manufacturing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They also regard Eco-museum theory as viewpoint to analyze how to create diverse development, fulfill local practice and integrate Bayien Village for Eco-museum demonstration.
      From the research report, we find most of residents live in Bayien Village access unwell-educated due to location concerns so it’s not easy to contact with city and be regulated by National Park Act. Residents are un-sufficient to acquaint with “Museum” and cause the feelings of unfamiliar, even engaging in eco-museum constructing processes, they still can’t realize the reality of eco-museum fulfillment concept. Additionally, residents also possess of different viewpoint for local development, it’s been reflecting that residents not only accept local culture diversity but develop different thoughts and given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to cultivate local affairs by various groups under different visions and fulfillment processe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oint that resident start to recognize eco-museum as new social and culture movement in Bayien Village and make conclusions as below: 1. Seek residents’ opinion and understand local development demands. 2. Residents have right to express viewpoint for local development by multiple ways. 3. Residents will generate the sense of identity and honor gradually as handling conflict and coordination processes.

    第一章 初衷…………………………………………………………………………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5 第三節 現況觀察與研究命題…………………………………………7 第二章 文獻研析…………………………………………………………………9 第一節 地方研究與實踐……………………………………………………9 第二節 生態博物館理論研析…………………………………………16 第三節 文獻與理論的啟發………………………………………………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27 第一節 研究流程、範圍、對象與研究倫理………………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工具與資料分析……………………………33 第四章 八煙聚落的生態博物館化歷程………………………41 第一節 八煙聚落的地方發展背景分析………………………41 第二節 八煙聚落生態博物館化的地方實踐分析……66 第五章 八煙聚落以生態博物館展現的面貌分析……109 第一節 地方的蒐藏類型……………………………………………………109 第二節 地方的研究類型……………………………………………………114 第三節 地方的展示類型……………………………………………………116 第四節 地方的教育推廣類型……………………………………………118 第五節 以生態博物館整合地方的新社會文化運動…119 第六章 未竟之事……………………………………………………………………121 第一節 研究限制……………………………………………………………………121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建議………………………………………………………122 參考文獻………………………………………………………………………………………123 附錄一、頂八煙與八煙聚落特色景觀資源分佈圖………131 附錄二、高厝與頭重橋聚落特色景觀資源分佈圖………132 附錄三、八煙聚落傳統特色生活及建物位置圖……………133 附錄四、訪談大綱……………………………………………………………………134

    壹、外文文獻
    Banks, J. A.(1981).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Castells,M.(l 985). High Technology, Economics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astells,M.(ed.). High Technology,Space and Scoiety, Beverly Hills:Sage.
    Castree, Noel(2003). Place: connections and boundarie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in Sarah L. Holloway, Stephen P. Rice, and Gi1l Valentine (eds) , 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165-185).London: Sage.
    Davis, P. (1999). Ecomuseum: A Sense of Place. Leiceser: Leiceser University Press.
    Entrikin, J. N.(1994). Place and reg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8(2), 227-233.
    Hauenschild,A.(2000). Claims and Reality of New Museology: Case Studies in Canada,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Smithsonian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Museum Studies.
    Henderson, K.A., Bialeschki, M.D., Shaw, S.M., & Freysinger, V.J.(1996). Both gains and gap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women’s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ooper-Greenhill, E.(2000). Museu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Keen, M., S. Mahanty and J. Sauvage.(2006).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70 Achieving Innovation through Practitioner Network’,Local Environment, 11(2): 201-16
    Lynch, K.(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Marcus, C. C.(1992). Environmental memories. In I. Altman, & S.M. Low(Eds.), Place Attachment(87-112). New York, NY:Plenum Press.
    McMillan, D.W. and D.M. Chavis(1986).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6-23.
    Mead, G.H.(1972). Mind, Self,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rriam, S. B. (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Tiedt, P.L. & Tiedt, I. M. (1990).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information, and resourses. Boston: Allyn & Bacon.
    Morimoto, Y. (2011) What is Satoyama? Points for discussion on its future direction. Landscape Ecol.Eng. 7, 163 - 171.
    Proshansky, H. M. (1978). 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0(2),147-169.
    Relph, Edward(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Rivière, G. H.(1985). The Ecomuseum: an evaluative definition. Museums, 37(4), 182-183.
    Tuan, Yi-Fu(1975).Place: An Experiential Persepctive,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65(2):151-165.
    Wolcott, H. F.(1997). Introduction: A case study using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In R.M. Jaeger (Ed.). Methods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365-369, 2nd ed.) Washington, D.C.: AERA.

    貳、中文文獻
    王志弘(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 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8期,135-188頁。
    王柔婷(2015)。八煙「水中央」 遊客擾清幽。聯合報,A10話題。
    王柔婷(2015)。媳婦堅持自然農法 高厝米紅了。聯合報,B2新北市新聞。
    王嵩山(2011)。臺灣的博物館與博物館學:導論。博物館與文化,第2期,1-18頁。
    王鑫(1995)。鄉土教學概說。臺北:國語日報臺灣鄉土教育資源中心。
    牟玉珮(2011)。八煙聚落梯田 三和學童「復耕」。聯合報,B2新北市基隆綜合新聞。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5)。國土綜合開發研討會─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國土規劃。臺北。
    何致中(2005)。宜蘭地區地方特質與認同政治間的關連。育達學院學報,第9期,223-245頁。
    吳和堂(2011)。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呂健煜(製作人)、洪聖芬、李威儒(導演)(2013)。【農夫與他的田】。八煙水梯田的故事。臺北市:大愛電視。
    李光中(2014)。農業濕地保育與里山倡議。刊載於科學發展月刊,第497期,28-35頁。
    李其霖(2014)。建立陽明山地區耆老資料庫、生命史及口述歷史紀錄(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報告(編號:H0044),未出版。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 Flick)。臺北市:五南。
    李盛全(2009)。陽明山國家公園三重橋聚落人文資源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臺北市。
    李瑞宗(2006)。陽明山國家公園八煙農地生態工法復建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報告,未出版。
    汪文豪(2011)。讓賀陳旦著迷的米聚落。聯合報,A14私房秘笈。
    周晶生(2002)。九二一地震博物館規劃在社區中的實踐歷程。博物館學季刊,第16卷第1期,15-26頁。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9)。邁向品牌社會的教育政策。載於圓融,創新與積極的人生──楊國賜教授七秩華誕專輯(59-81頁)。臺北:師大書苑。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第1期,1-21頁。
    姚誠(2000)。從「意識」到「認同」-論臺灣鄉土教育的建構。課程與教學,第3卷第3 期,1-16+161頁。
    施明發(2000)。如何規劃博物館教育活動。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 Strauss & J. Corbin)。臺北:巨流。
    徐震(1995)。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第90期,4-12頁。
    馬以工主編(1988)。陽明山國家公園(四版)。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高鑒國(2005)。社區意識分析的理論建構。文史哲,第5期,129-136頁。
    崛入憲二(1993)。邁向新理念之路,中國時報,82/08/30,第21版。
    張可婷 譯(2009)。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原作者:M. Angrosino)。臺北:韋伯。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之規劃理念與個案分析。博物館學季刊。第10卷第1期,7-18頁。
    張譽騰(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臺北:五觀藝術事業有限公司。
    張譽騰(2011)。臺灣博物館的歷史與定位:簡要回顧。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譽騰(2014)。三十年磨一劍──《博物館法》的回顧與前瞻。博物館簡訊。第69期,第1頁。
    盛清沂總纂(1960)。開闢志。台北縣志(卷五),臺北縣文獻委員會,臺北:成文出版社。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臺北市:南宏。
    陳佳利(2004)。社區博物館:全球化的觀點。博物館學季刊,第18卷第4期,43-57頁。
    傅佩榮譯(2000)。科學與現代社會。臺北縣:立緒文化。
    曾煥玫(2000)。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臺北市。
    舒國治(2006)。門外漢的京都。臺北:遠流。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11)。陽明山國家公園八煙地區文化景觀活化與生態聚落永續發展推動計畫成果報告書。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報告,未出版。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13)。陽明山國家公園輔導社區改造規劃八煙地區推動文化景觀活化與生態聚落永續發展先期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報告,未出版。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14)。陽明山國家公園八煙地區多元化夥伴關係之輔導成果報告書。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報告,未出版。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原作者A. Berger)。臺北:風雲論壇。
    黃光男(2012)。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新井重三(1995)。野外博物館型態分類。
    葉至誠(2006)。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廖世璋(2014)。後博物館的地方實踐—寶藏巖。博物館學季刊。第28卷第2期,35-71頁。
    臺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2010)。八煙聚落砌石水梯田生態復舊與產業復甦研究計畫(98年度單一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補助民間公益團體辦理自然保育與生物多樣性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臺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2013)。八煙聚落砌石水梯田生態復舊與產業復甦研究計畫(101年度單一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補助民間公益團體辦理自然保育與生物多樣性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刊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73-193頁)。臺北:巨流。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祈賢(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第124期,21-26頁。
    羅仕昂(2001)。社區博物館活動特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臺北。

    參、網路資料
    八煙村民之友專頁(2013)。八煙居民進行生態導覽照片。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7705841747372(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村民之友專頁(2013)。竹製水槍操作示範照。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7705841747372(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村民之友專頁(2013)。老牛棚復舊計畫照片集。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7705841747372(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村遊誌(2014)。最熱鬧的一天-謝平安。取自:http://tours-bayan.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12.html(瀏覽日期:2016/4/15)。
    八煙聚落粉絲頁(2015)。八煙三生發展協會舉辦淨山活動海報。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5%85%AB%E7%85%99%E8%81%9A%E8%90%BD-317109651763760(瀏覽日期:2015/12/20)。
    八煙聚落粉絲頁(2015)。八煙聚落居民的反制行動照片。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5%85%AB%E7%85%99%E8%81%9A%E8%90%BD-317109651763760(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頁(2015)。協會推動水田認養活動海報。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5%85%AB%E7%85%99%E8%81%9A%E8%90%BD-317109651763760(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頁(2015)。協會推動水田體驗活動海報。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5%85%AB%E7%85%99%E8%81%9A%E8%90%BD-317109651763760(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團(2011)。蝦米蛙龜躍水田環境藝術展覽。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ayien(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團(2012)。企業參與八煙聚落農耕活動。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ayien(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團(2012)。穿山甲現身八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ayien(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團(2012)。鄰長伯家夜間拍攝到的山羌。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ayien(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團(2013)。八煙聚落地方文化的木工商品照片。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ayien(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團(2013)。基金會販賣之櫻花快。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ayien(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粉絲團(2014)。八煙聚落出張所陳列物品。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ayien(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臉書粉絲頁(2015)。八煙聚落春耕體驗與遊程活動宣傳照。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5%85%AB%E7%85%99%E8%81%9A%E8%90%BD-317109651763760(瀏覽日期:2016/2/20)。
    八煙聚落臉書粉絲頁(2016)。八煙聚落春耕空心菜活動照片。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5%85%AB%E7%85%99%E8%81%9A%E8%90%BD-317109651763760(瀏覽日期:2016/2/20)。
    中天新聞台(2015)。遊客闖八煙民宅 遭制止惱羞揮拳。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DOFQZ4HOQ(瀏覽日期:2016/3/20)。
    行政院主計處(2015)。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臺北:行政院主計處。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7407&CtNode=3566&mp=1(瀏覽日期:2015/3/25)。
    咖啡老媽(2015)。《八煙聚落生態導覽》帶孩子一起進入桃花源,親近大自然!幸福唷。取自:http://blog.niceday.tw/2015/02/24/%E3%80%8A%E5%85%AB%E7%85%99%E8%81%9A%E8%90%BD%E7%94%9F%E6%85%8B%E5%B0%8E%E8%A6%BD%E3%80%8B%E5%B8%B6%E5%AD%A9%E5%AD%90%E4%B8%80%E8%B5%B7%E9%80%B2%E5%85%A5%E6%A1%83%E8%8A%B1%E6%BA%90%EF%BC%8C%E8%A6%AA/(瀏覽日期:2016/4/15)
    高厝聚落粉絲頁(2016)。八煙地區的高厝聚落臉書粉絲頁與企業耕種地方水田照片。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aoecofarm(瀏覽日期:2016/4/1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04)。臺灣21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取自: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00537#.VXceTc8irIU(瀏覽日期:2016/4/10)。
    綠峰渡假山莊(2016)。綠峰山莊的故事。取自:http://www.greenpeak.go168.tw(瀏覽日期:2016/2/20)。
    臺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2012)。企業工作假期。取自:http://bayien.eef.org.tw/bayie_02_2.html(瀏覽日期:2016/2/20)。
    謝幸恩(2016)。地主封路收費 陽管處出面協調。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09001485-260107(瀏覽日期:2016/4/1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