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竇敏慧
Tou, Min-Hui
論文名稱: 窺基《說無垢稱經疏》的唯識學詮釋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jñapti-mātratā thoughts in Kuiji’s commentary of Vimalakīrti – nirdeśa
指導教授: 李幸玲
Lee, Hsing-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4
中文關鍵詞: 窺基《說無垢稱經疏》《維摩詰經》唯識學伽達默爾
英文關鍵詞: Kuiji, Vimalakīrti – nirdeśa, Vijñapti-mātratā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84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5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窺基《說無垢稱經疏》所建立、與歷代《維摩詰經》疏本觀點迥異的唯識學立場,以及在《維摩詰經》疏解史上的地位。窺基的「維摩詰經觀」以唯識思想為主,由於其所依據的《說無垢稱經》是玄奘所譯的版本,因而先以《維摩詰經》三家漢譯本的差異,審視窺基的立場是否與翻譯所依據的版本有關。
      藉由梵漢對比,發現現存梵文抄本、羅什本、玄奘本與支謙本並非同一底本,且在字句使用上僅有些微差異,不構成整體《維摩詰經》的思想改變。且
    玄奘本所使用的唯識術語,如「vijñapti/vijñāna」、「bīja/gotra」和「ālaya」,在其他漢譯本與現存梵文抄本中,並不具有唯識義。因而可知玄奘本《說無垢稱經》依然未脫離《維摩詰經》的中觀學。
      然而,窺基在《說無垢稱經疏》中,多處將玄奘所譯的經文以唯識學疏解。他將vijñāna認作「心識」,vijñapti是「了別」;「bīja種子」則是發正等覺心的「煩惱種子」;「gotra種性」被解為「行佛性」和「理佛性」,為「五種性」所用;又將ālaya視作阿賴耶識的三藏,加入「執藏」的意涵。可見窺基依於玄奘譯本,卻溢出了玄奘的翻譯,增添入唯識思想的疏解傾向。
      在判教中,窺基將《說無垢稱經》判為唯識宗三時教中的「第二第三時」,從說法空過渡到並說空有;八宗判釋以第七宗勝義皆空為主,卻也依第八宗應理圓實宗。可見窺基採用唯識宗的立場,判定《說無垢稱經》具有空觀和唯識兩種思想並存的經典。其中,窺基舉出清辨和護法代表中觀與唯識的論說,並以「空理義」和「應理義」區分兩者的說法。《經疏》一貫先舉出中觀為例,再說明中觀偏空,唯識方能展現空有的勝義諦。由此立論的結構,窺基的「維摩詰經觀」可分為「解脫觀」、「佛土觀」、「三性說」和「四重二諦」四項。
      窺基的《說無垢稱經疏》雖然是溢出了《說無垢稱經》的經義,卻不能將之歸類為無效的疏作。依照伽達默爾的詮釋學觀點:即使疏解者親自參與翻譯的過程,強調準確翻譯的重要性,其疏本仍然可能帶有強烈的前見。此說解釋了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基於宗派意識的緣故,不僅保存玄奘《說無垢稱經》的翻譯特色,更進一步實際展現唯識宗義。因此,若將中國佛教的疏解本看作是必然獲得文本原意的詮釋之作,可能錯過了佛教思想史上宗派的歷史影響力。有鑒於此,窺基《說無垢稱經疏》並非只充實了經典的意義,亦是新的詮釋角度,也可做為《維摩詰經》疏解史的新觀點。

    This research is about to figure out the vijñapti-mātratā thoughts in Kuiji’s commentary of Vimalakīrti – nirdeśa Sutra. There were three ancient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is Sutra: Zhi Qian(245AD.), Kumārajīva(455AD.) and Xuanzang(625AD.). Only Kuiji’s commentary was based on Xuan-Zhang’s translation and presented vijñapti-mātratā thoughts. This research tried to clarify Kuiji’s unique point of view by the Sanskrit-Chines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anskrit manuscript and three ancient Chinese translations.
    Alought the research discover that they weren’t translated from the same original version, it doesn’t differ the core idea of Vimalakīrti – nirdeśa Stra. Those vijñapti-mātratā words in Xuan-Zhang’s translation didn’t related to vijñapti-mātratā thought,too. For this reason, three ancient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malakīrti – nirdeśa Sutra are still in mādhyamaka thought.
    However, Kuiji commented Xuan-Zhang’s translation, such as “vijñāna”, ”vijñapti”,”bīja”, “gotra”, and “ālaya”, by vijñapti-mātratā thoughts. This commentay displays that Kuiji didn’t obey Xuan-Zhang’s translation completetly. In the three peri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a's teaching, Kuiji defined Vimalakīrti – nirdeśa Sutra as the second to the third, which meant the middle of mādhyamaka and Vijñapti-mātratā. Kuiji cited Dharmapāla’s Vijñapti-mātratā points to disprove Bhāviveka’s Śūnyatā points. Then he pronounced that Dharmapāla’s viewpoints were the superior truth.
    Due to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Kuiji’s prejudice (German:Vorurteil) was obviously partial to vijñapti-mātratā. But His commentary not only keep Xuan-Zhang’s translation, also improve the meaning of vijñapti-mātratā school in Tang Dynasty. If readers take commentaries as the same thing of Sutra, they might misunderstand the power of those schools in Chinese Buddhism. Thus Kuiji’s commentary could be known as a new way to explain Vimalakīrti – nirdeśa Sutra.

    目錄 摘要.............................1 第一章 緒論......................7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7 一、問題意識.....................7 二、研究目的....................11 第二節 研究主題與研究方法.......12 一、研究主題....................12 二、《維摩詰經》諸譯本...........16 三、姚秦至初唐的《維摩詰經》注本..23 四、法相宗簡史...................25 五、研究方法.....................26 第三節 前賢研究探討和研究範圍.....29 一、前賢研究探討.................29 二、研究範圍.....................33 第四節 研究步驟和章節架構........35 一、研究步驟.....................35 二、章節架構.....................35 第二章  《維摩詰經》三家漢譯本的翻譯諸問題.....36 第一節 唐代以前《維摩詰經》的漢譯本............39 第二節 《說無垢稱經》的翻譯....................50 一、玄奘生平...................................50 二、重譯的原因.................................55 第三節 《維摩詰經》最初傳入中國的語言版本.......66 第四節 《維摩詰經》諸漢譯本非同本異譯諸論證.....71 一、字數不相同.................................73 二、菩薩名不相同...............................74 三、法數不相等.................................76 四、「默然無諍」情節的有無......................78 第五節 玄奘譯本中所用的唯識術語................80 一、vijñapti「表識」和vijñāna「識」...........81 二、bīja/gotra──種子/種性....................86 三、ālaya──「阿賴耶」........................88 第六節 小結.................................91 第三章 《說無垢稱經疏》的疏解架構............93 第一節 唐以前的《維摩詰經》諸疏本 ...........93 一、鳩摩羅什關河舊注──僧肇《注維摩詰經》.....94 二、地論宗──淨影慧遠《維摩義記》.............95 三、天台宗──天台智顗《維摩經玄疏》...........98 四、三論宗──嘉祥吉藏《淨名玄論》.............99 第二節 《說無垢稱經疏》的成立..............101 一、慈恩窺基生平 ..........................101 二、《說無垢稱經疏》的寫作原因與綱目.........103 三、本經因緣──《說無垢稱經》的「經起所因」...105 第三節 《說無垢稱經疏》的判教與分品.........111 一、「三時」與「三時教」──為說法空過渡至並說空有...112 二、「八宗」判教──般若到唯識的過渡 ................113 三、「分品」──三科分經............................116 第四節 《經疏》的經體與教體.......................117 一、經體──記錄佛法的名相...........................118 二、教體──此經的核心思想...........................121 第五節 小結......................................123 第四章 窺基《說無垢稱經疏》的 「維摩詰經觀」.......125 第一節 解脫觀──不可思議自在神變法門...............128 第二節 佛土觀──勝義諦唯識法門....................135 一、往生淨土的三心──直心、深心、菩提心............139 二、淨土的唯識法門──心淨則土淨...................141 第三節 三性說──《說無垢稱經疏》的認識論..........144 一、都無實體──遍計執性...........................147 二、似幻非真──依他起性...........................148 三、真如──圓成實性...............................149 第四節 四重二諦──「空理義」與「應理義」..........151 第五節 中觀與唯識交涉──清辨與護法................156 第六節 小結.....................................160 第五章 《說無垢稱經疏》的成佛可能── 如來種性與如來藏的交涉.162 第一節 《說無垢稱經》內的「如來種性」.....................163 一、「如來種性」──不離煩惱................................163 二、「種子」──煩惱種子和本有種子..........................167 第二節 《經疏》內的「阿賴耶識」與「如來藏」...............170 一、如來藏──《經疏》的成佛之因............................173 二、如來藏──等同種子與真如................................177 第三節 《經疏》內「心淨土淨」與「自性清淨心」.............180 第六章 《維摩詰經》與《說無垢稱經疏》的 詮釋學對話 .......186 第一節 語言運作的過程──翻譯與有效性.....................186 一、語言與理解──伽達默爾的語言詮釋學.....................186 二、翻譯與文本──《維摩詰經》三家漢譯本...................191 三、默然無諍──《說無垢稱經疏》的語言觀...................194 第二節 合乎文本意義的理解──《說無垢稱經疏》.............198 一、合理的前見──伽達默爾的詮釋過程 ......................198 二、溢出的詮釋──窺基《說無垢稱經疏》....................200 第三節 效果歷史──《維摩詰經》詮釋史....................205 第七章 結論..........................................209 第一節 研究成果......................................209 一、《維摩詰經》三家漢譯本非「同本異譯」................209 二、窺基的《經疏》架構.................................210 三、窺基的「維摩詰經觀」...............................211 四、《經疏》內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213 五、方法論的反省......................................213 第二節 研究限制......................................214 第三節 研究開展方向..................................215 第四節 結語..........................................215 附 錄................................................217 附錄1 〈佛國品〉菩薩名三種漢譯本及梵文抄本對照表........217 附錄2 〈問疾品〉「菩薩所行」三種漢譯本法數對比表........222 附錄3 玄奘《說無垢稱經》中所使用的唯識字詞..............228 一、vijñapti/ vijñāna──「表識」/「識」................228 二、bīja/ gotra ──種子/種性..........................230 三、ālaya──「阿賴耶」................................232 參考文獻 ............................................235 一、古典文獻.........................................235 (一)大正藏.........................................235 (二)其他古典文獻....................................236 二、近人研究(依年份)................................236 (一)專書...........................................236 (二)期刊論文.......................................239 三、學位論文.........................................243

    一、古典文獻(依冊次)
    (一)大正藏
    [漢]安玄、嚴佛調共譯:《法鏡經》,大正藏第12冊,322經。
    [吳]支謙:《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第14冊,474經。
    [東晉]法顯:《高僧法顯傳》,大正藏第51冊,2085經。
    [姚秦]鳩摩羅什:《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475經
    [姚秦]僧肇:《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冊,1775經。
    [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2059經。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2145經。
    [北魏]曇鸞註:《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第40冊,1819經。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大正藏第49冊,2034經。
    [隋]慧遠:《維摩義記》,大正藏第38冊,1776經。
    [隋]慧遠:《大乘義章》大正藏第44冊,第1851經。
    [隋]智顗:《維摩經玄疏》,大正藏第38冊,1777經。
    [隋]吉藏:《淨名玄論》,大正藏第38冊,1780經。
    [隋]彥琮:《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冊,2147經。
    [唐]玄奘:《說無垢稱經》,大正藏第14冊,476經。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第16冊,676經。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29冊,1558經。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冊,1579經。
    [唐]道液集:《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卷上》大正藏敦煌寫本部類,第19冊。
    [唐]窺基:《解深密經疏》,大正藏第21冊,369經。
    [唐]窺基:《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37冊,1753經。
    [唐]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大正藏第38冊,1782經。
    [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第43冊,1830經。
    [唐]窺基《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第43冊,1831經。
    [唐]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第45冊,1861經。
    [唐]冥祥:《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大正藏第50冊,2052經。
    [唐]慧立著、彥悰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正藏第50冊,2053經。
    [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2060經。
    [唐]僧祥:《法華傳記》,大正藏第51冊,2068經。
    [唐]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冊,2122經。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藏第54冊,2128經。
    [隋]法經:《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冊,2146經。
    [唐]靜泰:《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冊,2148經。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第55冊,2149經。
    [唐]靖邁:《古今譯經圖紀》,大正藏第55冊,2151經。
    [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冊,2153經。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冊,2154經。
    [唐]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大正藏第55冊,2157經。
    [唐]李宏慶:〈大慈恩寺大法師基公塔銘并序〉,大正藏第88冊,1615經。
    [唐]李乂:〈大唐大慈恩寺法師基公碑〉,大正藏第88冊,1651經。
    [宋]志磬:《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2035經。
    [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2061經。
    [宋]延一法師:《廣清涼傳》,大正藏第51冊,2099經。
    [宋]宗鑑集:《釋門正統》,大正藏第75冊,1513經。
    [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49冊,2036經。
    [元]覺岸:《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49冊,2037經。
    [明]明成祖:《神僧傳》,大正藏第50冊,2064經。

    (二)其他古典文獻
    [漢]班固:《漢書》〈西域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二、近人研究(依年份)
    (一)專書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順:《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1985年。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臺北:天華出版,1984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臺北:貫雅出版,1988年。
    光中法師:《唐玄奘三藏傳史彙編》,臺北:東大圖書,1989年。
    季羨林:《季羨林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師範學院出版,1991年。
    譚世保:《漢唐佛史探真》,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1年。
    釋果樸:《敦煌寫卷P3006「支謙」本《維摩詰經》注解考》,臺北:法鼓出版,1998年。
    廖明活:《淨影慧遠思想述要》,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
    陳揚炯:《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2000年。
    方廣錩:《英國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錄 [斯6981號--斯8400號]》,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林純瑜:《龍藏:維摩詰所說經考》,法鼓文化出版,2001年。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臺北:立緒文化,2002年1月。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6月。
    孫昌武:《中國的維摩與觀音》,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王亞榮:《長安佛教史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彭啟福:《理解之思──詮釋學初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周貴華:《唯識 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
    周貴華:《唯識通論》,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2009年7月。
    何劍平:《中國中古維摩詰信仰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9年。
    王新水:《維摩詰經思想新論》,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大千出版社,2010年3月二版一刷。
    楊廷福:《玄奘年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李煒:《早期佛經的來源與翻譯方法初探》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黃寶生:《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臺北:商務印書館,初版二刷2011年1月。
    楊東:《《辯中邊論》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
    李幸玲:《中國中古時期《法華經》注本研究──以授記主題為中心》,臺北:文津出版,2013年。
    鄒清泉:《虎頭金粟影:維摩詰變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3年。
    陳明:《文本與語言──出土文獻與早期佛經比較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
    潘德榮:《西方詮釋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年1月。

    [日]橋本芳契:《維摩経の思想的研究》,京都:法藏館,1966年。
    [日]荻原雲來編纂:《梵和大辭典》,臺北:新文豐,1979年。
    [日]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80年。
    [日]平川彰等編:《講座大乘佛教6:如來藏思想》,東京:春秋社,1982年。
    [日]梶山雄一:《空の思想──仏教における言葉と沈黙》,京都:人文書院,1983年6月。
    [日]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述要》,臺北:天華出版,1986年。
    [日]橋本芳契:《維摩經による佛教》,大阪:東方出版社。1988年。
    [日]稻津紀三、曾我部正幸(編譯):《梵漢和對照世親唯識論《二十論、三十頌》原典》,東京:三寶,1988年。
    [日]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臺北:天華出版,1989年。
    [日]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等著,楊增文、姚長壽譯《印度佛教史概說》,上海:復旦大學,1993年。
    [日]水野弘元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佛教的真髓》,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2002年。
    [日]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日]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梵語佛典研究會編:《『維摩經』『智光明經』解說》,東京:大正大學出版,2004年。
    [日]梵語佛典研究會:《梵藏漢対照『維摩経』》,東京:大正大學出版。2004年。
    [日]水野弘元:《增補改訂パーリ語辭典》,東京:春秋社,2005年。
    [日]山口益著,肖平、楊金萍譯:《般若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日]梵語佛典研究會:《梵文維摩経:ポタラ宮所藏写本に基づく校訂》,東京:大正大學出版。2006年。
    [日]高橋尚夫、西野翠著:《梵文和訳維摩経》,東京:春秋社,2011年。
    [日]桂紹隆:〈瑜伽と唯識行〉,《唯識と瑜伽行》,東京:春秋社,2012年。
    [日]菅野博史:《南北朝隋代の中国仏教思想研究》,東京:大藏出版社,2012年。
    [日]岡部和雄、田中良昭著,辛如意譯:《中國佛教入門》,臺北:法鼓文化,203年。
    [日]稻津紀三著,楊金萍、肖平譯:《世親唯識學的根本性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

    [美]Nattier, Jan: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2008年。
    [美]David W. Chappell:《佛教解釋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法]Lamotte, tinenne著,郭忠生譯:《維摩詰經序論》,南投:諦觀雜誌社,
    1990年。
    [荷]E. Zürcher(許理和)著,李四龍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德]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I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二)期刊論文
    方廣錩、許培玲:〈敦煌遺書中的《維摩詰所說經》及其註疏〉,《敦煌研究》,第4期,1944年11月。頁145-151。
    季羨林:〈浮屠與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本院成立第二十周年專號》,上冊,1948年。頁93-105。
    劉楚華:〈各種漢譯《維摩經》之比較研究〉,《內明》,第208期,1989年7月。頁27-37。
    韓廷傑:〈唯識宗哲理略論〉,《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頁87-112。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維摩詰所說經》及其注疏〉,《敦煌研究》,第4期,
    1994年。頁145-151。
    曹志成:〈護法對清辨思想批判之探討--試以「大乘廣百論釋論.教誡弟子品」「大乘掌珍論」及「中觀心論.入瑜伽真實品」為線索〉,《諦觀》,第78期,1994年7月。頁103-137。
    王開府:〈《維摩詰經》中直心、深心及其相關概念的探討〉,《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1996年。頁89-109。
    林鎮國:〈多音與介入:當代歐美佛學研究方法之省察〉,《正觀雜誌》,第1期,1997年 6 月,頁2-27。
    陳一標:〈「識」的詮釋vijna與vijapti〉,《圓光佛學學報》,第2期,1997年10月。頁105-120。
    周伯戡:〈佛教初傳流佈中國考〉,《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7期,1998年
    12月。頁289-319。
    廖明活:〈窺基的判教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1998年。頁217-241。
    黃國清:〈窺基判教思想的重新審視〉,《圓光佛學學報》第8期,圓光佛學研究所,1999年12月。頁71-102。
    陳一標:〈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圓光佛學研究所,第4期,1999年12月。頁75-106。
    曹志成:〈清辨對「勝義諦」之解釋的研究〉,《正觀》,第12期,2000年3月。頁10-52。
    陳榮華:〈論高達美詮釋學的文本與詮釋之統一性〉,《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2期,2000年6月。頁269-297。
    曹志成:〈寂護對有部「實在論」以及「有相唯識」與「無相唯識」的「形象」(行相)說之批判的探討〉,《圓光佛學學報》,第5期,2000年12月。頁227-240。
    廖明活:〈理、行兩種佛性說法的形成和演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0期,2005年。頁119-150。
    陳一標:〈中日法相宗傳承與宗風之比較〉,《玄奘佛學研究》,第3期,2005年7月。頁105-126 。
    涂豔秋:〈鳩摩羅什譯經方法的探討:以《註維摩詰經》為例〉,《玄奘人文學報》,第4期,玄奘人文社會學院,2006年。頁121-155。
    陳榮華:〈從語言的中介性論高達美的意義理論──兼論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6期,2007年5月。頁153-178。
    湯銘均:〈對真如的認識與言說──天臺宗、三論宗與慈恩宗二諦論的詮釋〉,《正觀雜誌》,第42期,2007年9月。頁223-257。
    郭朝順:〈論天台觀心詮釋的「理解」與「前見」問題〉,《法鼓佛學學報》,第22期,2008年6月。頁129-161。
    郭朝順:〈語言、世界與一念心 -- 智顗與高達美思想的比較〉,《中國哲學的現代詮釋工作坊(一):詮釋的回顧與展望會議論文》,2008月6月。
    趙東明:〈窺基的知識論──以「三性」和「四分」之關係為中心〉,《「佛教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8年11月。頁225-260。
    萬金川:〈梵本《維摩經》的發現與文本對勘研究的文化與思想轉向〉,《正觀雜誌》,第5期,2009年12月。頁143-203。
    丁敏:〈從漢譯佛典僧人「神通」到《高僧傳》僧人「神異」:佛教中土化過程的考察面向〉,《政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10年12月。頁85-122。
    才讓:〈敦煌藏文文獻編目整理、出版方面的成果回顧及未來研究趨勢之展望〉,《臺大佛學研究》,第22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11年12月,頁 109-138。
    萬金川:〈文本對勘與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以《維摩經》為例〉,《正觀雜誌》,第69期,2014年6月。頁5-59。
    萬金川:〈《維摩詰經》支謙譯本的點校:兼論該一經本的譯者歸屬及其底本語言〉,《佛光學報》,《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2015年7月。頁101-232。
    普慧:〈《維摩詰所說經》的梵本及漢譯本的戲劇文學結構〉,《佛光學報》,《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2015年7月。頁389-412。
    林純瑜:〈《維摩經》藏譯本周邊文獻考察〉,《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2015年7月。頁471-534。
    黃繹勳:〈《維摩詰經》論疏考辯:以宋明清時期相關著作為中心〉,《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2015年7月。頁413-470。
    鄭阿財:〈敦煌寫本《維摩義記》整理與研究〉,《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C1-C22。
    越建東:〈《維摩經》的二元對顯觀〉,《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E1-E19。
    龔雋:〈中國中古《維摩經》詮釋史略論--兼論《維摩經》"問疾品"疏之有關身體、疾病與治療觀念〉,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F1-F30。
    林士鉉:〈滿文本《維摩經˙佛國品》偈頌之繙譯研究──兼與蒙古文本比較〉,《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H1-20。
    林純瑜:〈《龍藏:維摩詰所說經》的形成:核心人物與重修緣起〉,《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I1-I19。
    涂豔秋:〈早期中國佛教注經方法研究:以第一階段為主〉,《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P1-P31。
    郭朝順:〈《維摩詰經》的宗派詮釋差異:以羅什譯本為核心的隋唐佛教宗派詮釋的開展〉,《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Q1-Q30。
    黃繹勳:〈《維摩詰經》論疏於宋元明清佛教的傳衍〉,《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R1-R29。

    [日]橋本芳契:〈唯識義における維摩──說無垢稱經疏について〉,《宗教研究》,137期,1953年12月。頁54-55。
    [日]橋本芳契:〈慈恩教學における維摩經の地位について『說無垢稱經疏』の思想史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期第1卷,1960年1月。頁99-104。
    [日]橋本芳契:〈慈恩大師の維摩經觀〉,《宗教研究》,39卷第1輯,1965年6月。頁67-91。
    [日]大鹿實秋:〈チべット文維摩經テキスト〉,《インド古典研究》,第一號,日本千葉縣:成田山新勝寺,1970年,頁137-240。
    [日]大鹿實秋:〈維摩經における玄奘譯の特質〉,《佐藤博士古稀記念》,佐藤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刊行會編,東京:山喜房,1972年,頁457-482。
    [日]大鹿實秋:〈チべット文維摩經テキスト〉,《インド古典研究》,第三號,日本千葉縣:成田山新勝寺,1975年,頁197-352。
    [日]臼田淳三:〈注維摩經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6期第1卷,1977年12月。頁262-265。
    [日]奧野光賢:〈吉藏撰《維摩経遊意》について:その割注おめぐって〉,《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第2號,1996年10月。頁99-115。
    [日]吉津宜英:〈「法相宗」という宗名の再檢討〉,《渡邊隆生教授還曆記念論文集》,日本:文昌堂,1997年6月。465-484頁。
    [日]バイカル:〈モンゴル語訳維摩経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7期,第一號,1998年12月。頁286-288。
    [日]奧野光賢:〈吉藏撰《維摩經遊意》の注釈的研究〉,《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第29號,2001年。頁286-288。
    [日]辛嶋靜志〈早期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以支婁迦讖及支謙的譯經對比為中心〉,《漢語史學報》,第10期,2010年。頁225-237。
    [日]辛嶋靜志:〈試探《維摩詰經》的原語面貌〉,《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2015年7月。頁73-100。
    [日]辛嶋靜志:〈誰創造了大乘經典:大眾部與方等經典〉,《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2015年10月3-4日。頁A1-A28。
    [美]Nattier, Jan, The Teaching of Vimalakrti(Vimalakrtinirdea)A Review of Four English Translations, Buddhist Literature, Vol 2, 200, Bloomington: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Indiana University。

    三、學位論文
    釋禪叡:《秦譯《維摩經˙佛國品》斠訂探微》,中華佛學研究所論文,1994年。
    陳一標:《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蔡伯郎:《唯識的三性與二諦》,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9年。
    曾曉紅:《敦煌本《維摩經》注疏敘錄》,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釋振元(曾千翠):《窺基唯識實踐論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黃偉銘:《梵本《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譯註與研究》,政治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鄭心怡:《維摩詰菩薩般若波羅蜜教學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玉青:《《注維摩詰經》之研究-以〈佛國品〉為範圍》,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曾興隆:《《維摩詰經》心淨即土淨思想與中道菩薩行之研究-以淨影慧遠《維摩義記》為主》,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2014年。

    [日]バイカル:《モンゴル語訳維摩経の文獻學的研究》,東京:東洋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