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秀鑾
LIN, HSIU-LUAN
論文名稱: 臺北市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
Research Anaiysi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ource Center Implementation Program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張德永
Chang, Te-Y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教保資源中心親職教育幼兒教育幼托整合
英文關鍵詞: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ource center, Parent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grated kindergarten and nursery school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3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4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幼兒教育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期亦是學習的萌芽期,幼兒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與起點,更是終身學習教育的扎根工作。隨著教育改革腳步的推進,「幼托整合」為因應時代需要與趨勢之規劃,也是教育部積極推動之政策方向之一。為保障幼兒接受適當教育及照顧之權利,確立幼兒教育及照顧方針,健全幼兒教育及照顧體系,促進其身心健全發展,制定公布「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明定2歲以上至入國小前幼兒教育及照顧之法令規定,以提升學前教保服務品質,落實推展學前教育。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實施現況,透過個別訪談及問卷調查的方式,來進行整體政策實施現況的瞭解,並且從教保資源中心方案實施的研究中,冀望可獲得尚待改進的方向。本研究共取得臺北市教保服務人員246份有效樣本,所得量化資料採取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分別概述如下:
    一、臺北市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實施整體表現呈現中高的程度。
    二、臺北市教保服務人員對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之實施理念的認知;在年齡及服務年資及擔任職務等變項是呈現顯著差異。
    三、臺北市教保服務人員對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實施之課程及活動內涵的認知;在年齡、服務年資、擔任職務與班級數(幼兒園位於臺北市所在地區)等變項是呈現顯著差異。
    四、臺北市教保服務人員對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實施之行銷策略的認知;在年齡、服務年資與擔任職務等變項是有顯著差異。
    五、臺北市教保服務人員對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之實施成效的認知;在年齡、服務年資及擔任不同職務等變項是有顯著差異。
    六、在不同幼兒園的所在地區對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的實施困境是有顯著差異。
    七、臺北市教保服務人員對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之改善建議在年齡及服務年資是有顯著差異。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提供建議予相關單位,社區教保資源中心與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CE) is a critical period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infancy learn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all education, but also is the root work of lifelong learning. With the pace of education reform forward, “Integrating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y schools " policy could cope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trends in planning, meanwhile also the actively promoting polic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all early childhood would be educated and nursed properly, establis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policy, contribute to students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sound developme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Act” was promulgated. According to above law, 2 years old to the small country's forme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should follow the provis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security services and take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has adopted an interview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btaining a direction to be improve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ource Center (ECERC). This study collects 246 valid samples from staff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ECERC. Descriptive Statistic, One-way ANOVA,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alysis were utilized to analyze them.
    Therefore, the findings of the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First, Early Childhood Resrouce Center Implementation Program in Taipei City has an above-averaged score of overall recognition of th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Second, the cognitive concept of different ages and years of service of staff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ECERC, courses and activities, position held, marketing strate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 h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ion.
    Thi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activities of awareness of the staff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ECERC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ECERC, in age, length of service, position held, and number of classes in school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Fourth, the cognition of marketing strategy of staff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ECERC, in age, length of service, position held, and location h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ion.
    Fifth, the cogni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ff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ECERC, in age, length of service, position held, and location h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ion.
    Sixth, 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positions in different kindergarte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commendations of the program of ECERC.
    Seventh, the recommedations for improveme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ff of the implemetaion of the program of ECERC, in age, length of service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comprehensive study, we will provide suggestions to related facilities, community resource centers and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e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臺北市社區教保資源中心發展現況與特色 9 第二節 學校社區化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24 第三節 親職教育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6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69 第四節 研究對象 70 第五節 研究工具 7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5 第一節 調查對象變項特質分析 85 第二節 教保服務人員對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實施現況分析 89 第三節 臺北市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方案實施之差異探討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9 文獻參考 112 附錄一 118 附錄二 119 附錄三 124 附錄四 129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芳如(2007)。幼稚園資深教師的親職教育知能與實踐歷程探究。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慧清(2009)。揮灑學校社區之間的那道彩虹-一所原住民小學的個案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江銘書(2003)。學校社區化的策略規劃-一個國小校長的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施行細則」103年4月8日,
    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吳麗琴(2001)。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化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學位論文。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載於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教育資料集刊, 27期。157-169
    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圖書出版公司。
    池易釧(2002)。基隆市高中職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登輝(1995)。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
    李順德(1993)。諾爾斯成人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李麗日(1999)。論學校與社區的結合-以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之角度觀之。社會科學教育研究。4 ,183-203。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第二版)。台北:心理。
    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慧貞(1994)。胡爾成人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敏宜(2005)。親職教育的實施內容。親職教育,159-238。台北:啟英。
    林晏瑢(2008)。臺北市公立幼稚園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活動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明輝(2002)。高屏區高中職學校社區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胡修如(2000)。成人教育方案規劃人員專業知能內涵分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雅青(2010)。「學校社區」推動機制之建構-彰化縣立芳苑國中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柯順議( 2005)。以學校為本位家庭教育方案之實施與評估:以親子關係為。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徐佩琳(2009) 。臺北市國民中學特教教師親職教育知能與實施現況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 薇(1998)。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徐淳怡(2010)。台中縣市公立幼稚園之社區互動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殷夢轅(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特教班學童家長對親職教育需求之調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秦秀蘭(1999)。社區參與與學校經營之趨勢。北縣教育(21 ),22-27。
    張經昆(2002)。學校社區化之理論與實務---以臺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碩玲(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張德永(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學校社區化。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學苑。
    張涵洋(2001)。社區大學方案規劃人員專業能力重要性及實際應用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慈(2014)。臺北市「育兒有善園」服務經驗初探-以公辦民營機構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富美(2004)。父母教養與兒童及青少年發展。親職教育,19-39。台北:空大
    張鐸嚴、何慧敏、陳富美、連心瑀(2004)。親職教育。台北:空大。
    陳宜君(2015)。運用社區資源教學對學童鄉土情感提升之研究—以台南市永康區三村國小為例。康寧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水冰(2004)。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其南(1996)。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教改通訊,17/18,19-21。
    教育部公報(2000) 。21 世紀教育願景系列座談。33 ,54。
    曹翠娥(1995)。企業員工在職進修教育方案規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梅鳳珠(2005)。家庭教育方案規劃內涵之研究-以臺北縣申請學習型家庭教育方案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兆興(2003)。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竣壬(2007)。我國技專院校在「社區教育」的推動目的與策略探討。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湯梅英(1997)。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教育資料與研究。19 ,2-8。
    黃世孟(1996)。國民學校與社區共享模式之研究。85 年度建築與都市規劃研究計畫聯合研討會報告。
    黃政傑(1995)。成人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師大書苑。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台北:偉華。
    臺北市社會局(2013)。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02 年施政報告。取自:
    http://www.bosa.tcg.gov.tw/o/o0100.asp
    臺北市教育局(201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04 年施政報告。取自: http://www.doe.gov.taipei/ct.asp?xItem=98774875&ctNode=7663&mp=104001
    臺北市社會局(2015)。相關業務年度統計。取自:
    http://www.bosa.tcg.gov.tw/e/e0202.asp
    臺北市教育局(2015)。學前教育科熱門公告。取自:
    http://www.doe.gov.taipei/np.asp?ctNode=33500&mp=104001
    鄭立文(2015) 。新竹地區特教教師與特殊需求學生家長親師合作與運用社區資源調查。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淑玲(2005)。國民小學實施親職教育現況與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宗儒(2008)。現代統計學。台北:華泰文化。
    蔡明錡(2006)。台南市國民小學學校社區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祈賢(1997)。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新探討。教師天地。86 ,6-10。
    盧淑娟(2006)。國民小學親職教育方案規劃成效之自我評估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薛永年(2006)。高中職教師推行學校親職教育的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惠娟(1997)。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的系統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魏惠娟(2005)。方案規劃在成人教育體系中的定位問題:角色、矛盾與超越。高師大學報。19,43-59。
    蘇浩然(2013)學校與社區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縣學校運動設施委外經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文獻
    Bandura (1986).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ndura, A., Walters, R. H. (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
    Bronfenbrenner, U. (1989).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n R. Vasts(Ed).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Greenwich, CT:Jai Press. (Vol.6), 187-251.
    Boone, E. J. (1985). Development programs in adult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Caffarella, R. S. (1994). Planning programs for adult learners: A practical guide for educators, trainers and staff developer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ervero, R. and Wilson, A. (1994). Planning responsibly for adult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Jassey-Bass.
    Easley. E. (1978). Program Development, in C. Klevins (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LA: Klevens.
    Erikson, E.H.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Y:Norton.
    Fine, M. J. (1980). Handbook on Parent Education. NY: Academic Press. 3-23.
    Haddad (2002). AIntegrated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Unesco Early Childhood and Family Policy Series. No.3.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tice of Adult Education. NY: Association Press.
    Knox, A. B. (1980). Preface. In. A. B. Knox & Associates (Eds.), Developing, administering, and evaluating adult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Kowalski, T. J. (1988). The 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 of adult education.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adler, L. (1982). Desighing Trainning Programs the critical events model. Reading,MS:Addison-Wesles.
    Patrick G.Boyle (1981). Planning Better Programs. NY:McGraw-Hill.
    Rothwell, W. J., & Cookson, P. S. (1997). Beyond Instruction-comprehensive program planning for business and educ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Zenpeda, M., & Morales, A. (2001). Supporting parents through parent education. Building community systems for young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6718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