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育蒼
Chang, Yu-Tsang
論文名稱: 「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新店高中個案
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cess to Media" Project: A Case Study of Hsin Tien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王錦雀
Wang, Chin-Chu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1
中文關鍵詞: 媒體近用媒體識讀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access to media, media literacy, action research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63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3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媒體近用」屬於媒體識讀的一環,代表媒體識讀中的積極面向,為現代媒體社會下的重要公民資質。特別在網路與行動裝置盛行下,公民「媒體近用」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媒體近用」已是公民教育不可忽視之範疇。基於此,本研究以行動研究取向,探討新店高中「媒體近用」教學方案的設計、實施與修正的歷程,探討學生在參與「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實施的歷程與改變,以及探究研究者實施「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後的專業成長與反思。
    本研究以新店高中二年級跑班選修課為教學方案的實施場域,並以該班學生為主要的研究參者。此外,當有兩位協同研究者參與教學方案設計與修正過程。本研究透過教室觀察、訪談、以及課堂文件的分析,包括「教師教學札記」、「學生學習單」、「學生回饋單」、「學生作品」等,以了解整個教學方案的設計、實施及修正歷程。
    本行動研究於103年暑期完成「媒體近用」教學方案,並透過協同研究者的建議修正後,於103上學期實施教學方案,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正。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經歷了思考討論、共同學習及扮演傳播者的學習歷程,並在參與教學方案後產生對於媒體看法的改變、認識到網路倫理的重要性、以及意識到個人擁有媒體近用權,並且相信個人可以透過媒體參與公共。教師也在過程中透過不斷地反思與行動,獲得專業上的成長。最後,本研究也針對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以及未來研究做出建議。

    "Access to Media" is an issue of media literacy, it is not only a positive approach of media literacy, but also important citizenship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Due to the prevalent in Internet and mobile devic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accessing media of citizens has substantial increase. "Access to Media"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According to the aforemetioned, this action research explored the process of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revision of "Access to media" teaching project in Hisn Tien Senior High School, investigated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change, and recorded the reflecti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researcher.
    "Access to media" teaching project implemented in the optional courses of the second year of Hsin Tien Senior High School. In addition to students, two co-researchers also participated in this teaching project.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revision of "Access to media" teaching project through classroom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in-class documents.
    This study completed "Access to media" teaching project in 2014 summer. After correction, teaching project was implemented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of 2014, and constantly revis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project, students through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inking, discussion, role playing. After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ject,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media has changed, so that student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ethics, realized that individuals have the right to access to media, and believed individuals can participate in the public through media. The researcher gain growth through continuous process of reflection and action. Finally, the study ma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project, and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重要名詞界定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媒體近用權的意涵………………………………………………13 第二節 媒體近用權的實踐與公民近用網路媒體的意涵…26 第三節 「媒體近用」的教學意涵………………………………………39 第四節 相關研究…………………………………………………………66 第三章 研究取向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取向…………………………………………………………81 第二節 研究時程與研究流程……………………………………………84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89 第四節 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9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107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的信實性………………………………………11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媒體近用」教學方案的發展及實施歷程……………………115 第二節 學生參與「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實施的學習歷程與改變……157 第三節 研究者實施「媒體近用」教學方案的專業成長與反思………2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229 第二節 建議……………………………………………………………………24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245 外文部分……………………………………………………………………251 附錄 附錄一 各堂課教案……………………………………………………………255 附錄二 各堂課教案附件………………………………………………………280 附錄三 研究同意書(學生)……………………………………………………305 附錄四 研究同意書(教師)……………………………………………………306 附錄五 回饋單…………………………………………………………………307 附錄六 訪談大綱………………………………………………………………311 圖表目次 (1) 表次 表2-1 媒體近用權的內容比較 ……………………………………………18 表2-2 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必修99課程綱要主題六媒體識………46 表2-3 高中階段媒體識讀教育相關研究一覽表 …………………………66 表2-4 非高中階段與實施「媒體近用」教學相關連之研究一覽表 ……68 表3-1 102學年上學期「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實施內容 ………………92 表3-2 103學年上學期「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內容草擬 ………………103 表3-3 中英代碼對照表……………………………………………………108 表3-4 資料編碼例舉及說明………………………………………………109 表4-1 103學年上學期「媒體近用」教學方案整體課程架構 …………117 表4-2 103學年上學期「媒體近用」教學方案課程修正內容整理 ……153 (2) 圖次 3-1 研究流程圖 ……………………………………………………………85 4-1 新聞小隊加分吉祥物 …………………………………………………133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尹建中(1998)。網際網路規範與文化。應用倫理研究通訊,6,44-47。
    方永泉(譯)(2002)。P.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oppressed)。臺北市:巨流。
    方永泉、洪雯柔、楊州松(譯)(2011)。P.Freire著。希望教育學-重視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hope: reliving Pedagogy of oppressed)。臺北市:巨流。
    方朝郁(2004)。多元智能觀的團體探究教學。載於林生傳(主編),教學新世紀理論與實務:2004年(頁112-148)。臺北市:心理。
    王又禾(2010)。媒體素養教育實施之研究-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郁琦(1996)。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0,37-45。
    王智弘、楊淳斐(2001)。校園網路倫理的三個建構層面:網路專業倫理、使用者行為規範與優質網路文化的建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0,75-82。
    王錦雀、吳盈萱、黃雅鈴、劉怡婷(2008)。媒體識讀完全教學手冊。臺北市:學富。
    立法院(1994a)。通訊傳播基本法。
    立法院(1994b)。通訊傳播基本法修正沿革。
    司法院(1994)。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4號文。
    古雅馨(2009)。臺北市高中職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建民(1998)。網路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5-6。
    吳家榮、黃彩嵐(譯)(2006)。J.F.Kurose & K.W.Ross著。電腦網際網路(第三
    版)。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9)。網路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87,181-182。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市:巨流。
    李酉潭主編(2013)。公民與社會1。臺南市:翰林。
    李科逸(2000)。網際網路時代個人隱私保衛戰。資訊與電腦,224,120-124。
    李曉媛(2003)。媒體素養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科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何日生(2005)。媒介與社會公益。載於周典芳、陳國民(主編),媒介素養概
    論:2005年(頁367-391)。臺北市:五南。
    余陽洲(2008)。媒體「識讀」之辨與辯。媒體識讀教育月刊,72,2-6。
    余陽洲(2009)。媒體公民教育/識讀/素養面面觀。載於成露茜、羅曉南(主編),批判的媒體識讀(第二版):2009年(頁17-38)。新北市:正中。
    林子斌(2001)。媒體識讀與多元文化課程----以日本偶像劇為課程設計素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未出版,花蓮縣。
    林子斌(譯)(2006)。D.Buckingham著。媒體教育: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臺北市:巨流。
    林子儀(1999a)。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市:元照。
    林子儀(1999b)。論接近使用媒權。新聞學研究,45,1-23。
    林有土主編(2012)。高中公民與社會1。新北市:龍騰。
    林杏子主編(2002)。資訊倫理。臺北市:華泰。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佩璇、黃政傑(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
    林端主編(2013)。公民與社會一。臺北市:三民。
    周炳全(2003)。論人民媒體近用權之理論與實踐。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民才(2003)。高中實施媒體識讀教育之評估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柯柏守(2012)。媒體識讀之行動研究—以某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洪貞玲(2006)。誰的媒體?誰的言論自由?-解嚴後近用媒介權的發展,臺灣民主季刊,3(4),1-36。
    馬嘉穗(2007)。國小六年級實施媒體素養教育之合作行動研究-以性別刻板印象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徐振雄(2008)。網際空間中的倫理、法律與權利議題初探。通識論叢,3,
    111-137。
    習賢德(1999)。媒體公民教育與當代國家發展。通識教育季刊,3,113-126。
    陳世敏(1992)。新聞自由與接近使用媒介權。載於翁秀琪、蔡明誠(主編),大眾傳播法手冊:1992年(頁219-220)。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世敏(2005a)。媒介素養的基本理念。載於周典芳、陳國民(主編),媒介素
    養概論:2005年(頁3-22)。臺北市:五南。
    陳世敏(2005b)。媒介的近用與監督。載於周典芳、陳國民(主編),媒介素養
    概論:2005年(頁421-436)。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清河(2005)。閱聽人近用權中的媒體文化。2014年3月5日,取自媒體識讀推廣中心網站http://www.tvcr.org.tw/viewthread.php?fid=29&tid=199&action=printable&sid=dN9PM5Pz
    陳清河(2012,12月)。媒體素養之實踐。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公民與道德學會、教育部聯合舉辦之「媒體素養與公民教育實務」研討會,臺北市。
    陳順孝(2007)。公民奮起辦媒體公民新聞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2014年3月13日。取自http://www7.www.gov.tw/todaytw/2007/news/ch01/1-1-07-0.html
    張宏源(2001)。媒體產業關係人之互動。載於張宏源(主編),媒體識讀-如何成為新世紀優質閱聽人:2001年(頁32-42)。臺北市:亞太圖書。
    張軒豪、柯建志、廖凱弘(2001)。網路誹謗類型之初探-從網路謠言談起。傳播與管理研究,1(1),21-44。
    張淑華(2006)。媒體近用之觀念在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應用:以臺北縣石碇鄉蚯蚓坑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鈞淳(2009)。媒體素養教學方案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行動研究。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嘉倫(2006)。我國國小媒體素養教育能力指標之建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教育部(2010)。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2)。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
    戚國雄(1998)。資訊時代的倫理議題-兼談網路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12-18。
    郭宜婷(2011)。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施測問卷之建構。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嘉峻(2011)。國小學童運用部落格於媒體素養學習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人傑主編(2013)。公民與社會1。新北市:全華。
    黃于庭(2010)。Facebook中使用動機與網路生活型態對資訊科技近用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郁倫(譯)(2013)。佐藤學著。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臺北市:天下。
    黃誌坤(2006)。網路倫理教學之實驗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231-270。
    葉玟妤(2012)。智慧的財產?瞭解智慧財產權。臺北市:元照。
    章明哲(2009)。從部落格認知與使用探究高中職校學生數位媒體素養。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4)。網路著作權你我他。2014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tipo.gov.tw/ct.asp?xItem=206774&ctNode=6988&mp=1
    管中祥(2006)。媒體識讀與傳播權。載於公民攜手,監督媒體齊步走研習手冊:2006(頁5)。臺北市: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
    管中祥(2009)。閱聽人的傳播權。載於成露茜、羅曉南(主編),批判的媒體識讀(第二版):2009年(頁73-87)。新北市:正中書局。
    劉江彬(1996)。電腦網路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最新發展。法學叢刊,163,29-
    39。
    劉伯明(譯)(1973)。Dewey, J. 著 。思維術:思想方法論。臺北市:華岡。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
    蔡美華(譯)(2003)。Mills, G. E.著。行動研究法。臺北市:學富文化。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22。
    簡妙娟(2003)。合作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2003年(頁403-463)。臺北市:心理
    簡慶哲(2004)。團體探究法。載於林生傳(主編),教學新世紀理論與實務:2004年(頁90-110)。臺北市:心理
    鄭宛鈺(2013)。鏡頭、真實與對話—我與國小高年級學生媒體近用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博真(2003)。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2003年(頁507-554)。臺北市:心理。
    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近用媒介權:臺灣的驗證。新聞學研究,45,39-56。
    潘雲潔(2012)。青少年身體意象之媒體素養教育介入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高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志哲(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實施媒體素養教學成效之研究 -以學童自製媒體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宗聖(2010)。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臺北市:
    巨流。
    鄧毓浩主編(2013)。高中公民與社會(一)。臺南市:南一。
    羅曉南(2009)。導論。載於成露茜、羅曉南(主編),批判的媒體識讀(第二
    版):2009年(頁7-13)。新北市:正中書局。
    蘇宏文(1996)。網路上發表不當言論的法律責任。網路資訊,61,93-97。

    外文部份
    Buckingham, D. (2003).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NJ :Wiley.
    Boghian, I. (2013). Using facebook in teaching. In M. Pătruţ & B. Pătruţ (Ed.), Social Media i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in Web 2.0 (pp. 86-103). PA: IGI Global.
    Chen, H. L. & Glichrist, S. B. (2013). Onlin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on YouTubeEDU. New Library World, 114(3/4), 99-109.
    Conole, G. & Alevizo, A. (2010). A literature review of use of Web 2.0 tools in higher education. Milton Keynes, UK: The Open University.
    el-Nawawy, M. & Khamis, S. (2013). Egyptian revolution 2.0: political blogging, civic engagement, and citizen journalis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Euro Media Literacy (2006). The European Charter for Media Literacy. Retrieved May 18, 2014, form http://www.euromedialiteracy.eu/index.php
    European Commission (2007). A European approach to media literacy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Retrieved May 17, 2014, form http://www.cedefop.europa.eu/EN/news/7621.aspx
    European Commission (2009). Media Literacy. Retrieved May 17, 2014, form http://ec.europa.eu/culture/policy/audiovisual-policies/literacy_en.htm
    Hatzipanagos, S. (2012). Students as communities of non-practice: making the case for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in higher education. In S. Hatzipanagos (Ed.), Students as Communities of Non-Practice: Making the Case for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in Higher Education (pp. 225-232). PA: IGI Global.
    Jenkins, H. (2008). 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Retrieved May 18, 2014, form http://mitpress.mit.edu/sites/default/files/titles/free_download/9780262513623_Confronting_the_Challenges.pdf
    Keary, M. (2010).Media literacy.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34(5), 816-817.
    Kubey, R. (2004). Media literacy and the teaching of civic and social studies at Dawn of 21st Century. American Behaviorl Scientist, 48(1), 69-77.
    Lastrucci,E & Pascale, A (2012). Cooperative learning through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n A. Cartelli (Ed.),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ractices for digital literacy and competence (pp. 189-199). PA: IGI Global.
    Lim, L. H.& Theng Yin.L. (2011). Are youths today media literate?.A Singapore study on youth's awareness and perceived confidence in media literacy skill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8(1), 1-4.
    Pottor, W. J. (2004). Theory of media literacy: A Cogni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Mccabe, R. & Emery, W. (2003). Teaching media literacy in grade five : The dec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literacy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A case Study. Canadian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29(2), 20-33.
    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ondon: Sage.
    Martin, C. (2011).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new media. On the horizon, 19(4), 268-275.
    Murdock, G., and Golding P. (1989).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politcal inequal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9(3), 180-195.
    Nijboer, J. & Hammelburg, E. (2010). Extending media literacy: a new direction for libraries. New Library World, 111(1/2), 36-45.
    Rinaldi, A. H. (1994). The net: User guidelines and netiquett. Retrieved July 1, 2014, from http://courses.cs.vt.edu/cs3604/lib/Netiquette/Rinaldi/elec.html
    Sch#westeur055#n, D.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Witek, D. & Grettano, T (2012).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facebook: An analysis.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40(2), 242-25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