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佩瑜
Chiu, Pei-Yu
論文名稱: 科技大學學生投入社團與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及復原力之關係研究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udent Club Involvement, Creative Personality, Burnout, and Resilience for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指導教授: 陳李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復原力學生社團
英文關鍵詞: Creative Personality,, Burnout, Resilience, Student Club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6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科技大學學生參與社團、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與復原力的現況、差異、相關及預測情形。本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使用「創造人格特質量表」、「復原力量表」及「倦怠感量表」,以V科技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正式問卷回收1059份,資料經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之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復原力達部份顯著差異。
    二、創造人格特質與倦怠感呈現少部分負相關、與復原力有中度正相關,而倦怠感與復原力呈現正相關,有無參加社團與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有低度正相關。
    三、創造人格特質對倦怠感、復原力有部份預測力。
    從本次和相關研究推論創造人格特質有助於降低倦怠感,提升復原力;參加社團對於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及復原力是正面的。最後提出建議,供學校創造力教學、社團輔導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tudent’s club participation, creative personality, burnout, resilience for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based on personal background.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Creative Personality Scale, Resilience Scale and Burnout Scale. Methodologically, the study employ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earch samples were the students who study in the V University, and effective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are 1059.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official data analysi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 factor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stated as follows:
    1.There is a significanc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mong students’ creative personality, burnout and resilience.
    2.There are partly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reative personality and burnout;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reative personality and resilience;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burnout and resilience.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modes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student club Involvement, creative personality and burnout.
    3.Creative personality could partially predict from burnout and resilience.
    The research inferred that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club all receive positive benefit for the creative personality from research, burnout and resilience. Finally, the research makes sugges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study for creativity teaching, student’s club counseling and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目錄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假設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大學校院社團發展現況 9 第二節 創造力之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倦怠感之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 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22 第五節 社團、創造力、倦怠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4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學生參與社團、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復原力之現況 5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在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復原力之差異分析 67 第三節 大學生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與復原力及參加社團之相關分析 81 第四節 大學生創造人格特質對倦怠感、復原力之迴歸分析 84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02 英文部份 107 附錄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09 附錄二 預試問卷倦怠感量表之項目、因素、信度分析 114 附錄三 預試問卷復原力量表之項目、因素、信度分析 116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18 附錄五 青少年學習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 121 附錄六 簡答題整理 122 表目錄 表2-1 V科技大學社團 10 表2-2 創造力評量相關研究 17 表3-1預試問卷個人背景資料次數分配(摘要表) 30 表3-2預試問卷個人背景資料之參與社團屬性及學期次數分配表 31 表3-3 正式問卷個人背景資料次數分配摘要表 32 表3-4 正式問卷個人背景資料之參與社團屬性及學期次數分配表 34 表3-5 創造人格特質引用形容詞對照表 35 表3-6 本研究創造人格特質量表架構 36 表3-7 創造人格特質量表項目分析表 37 表3-8 預試問卷創造人格特質量表之因素分析 41 表3-9 正式問卷創造人格特質量表之因素分析 43 表3-10 創造人格特質量表之因素分析構面表 44 表3-11 創造人格特質問卷構面信度分析 46 表3-12 本研究倦怠感量表架構 47 表3-13 倦怠感量表之因素分析構面表 48 表3-14 倦怠感量表構面信度分析 49 表3-15 本研究復原力量表架構 50 表3-16 復原量表之因素分析構面表 52 表3-17 復原力量表構面信度分析 53 表4-1-1 大學生參與社團現況摘要表 58 表4-1-2 創造人格特質現況摘要表 59 表4-1-3 倦怠感現況摘要表 60 表4-1-4 復原力現況摘要表 61 表4-1-5 不同學院、社團對我認為創造力是什麼的填答次數統計 63 表4-1-6 不同學院對是否要有創造力填答統計 64 表4-1-7 參加社團對是否要有創造力填答統計 65 表4-1-8 年級對是否要有創造力填答統計 65 表4-1-9不同學院、社團對創造力對我現階段意義的填答次數統計 66 表4-1-10不同學院、社團對創造力對如何增進創造力的填答次數統計 67 表4-2-1 不同性別變項之創造人格特質差異分析表 68 表4-2-2 不同性別變項之倦怠感差異分析表 68 表4-2-3 不同性別變項之復原力差異分析表 69 表4-2-4 不同年級變項之創造人格特質差異分析表 69 表4-2-5 不同年級變項之倦怠感差異分析表 70 表4-2-6 不同年級變項之復原力差異分析表 70 表4-2-7 不同學院變項之創造人格特質差異分析表 71 表4-2-8 不同學院變項之倦怠感差異分析表 72 表4-2-9 不同學院變項之復原力差異分析表 72 表4-2-10參加社團之創造人格特質差異分析表 73 表4-2-11參加社團變項之倦怠感差異分析表 74 表4-2-12參加社團變項之復原力差異分析表 74 表4-2-13參與社團數變項之創造人格特質差異分析表 75 表4-2-14參與社團數變項之倦怠感差異分析表 75 表4-2-15參與社團數變項之復原力差異分析表 76 表4-2-16社團資歷變項之創造人格特質差異分析表 76 表4-2-17社團資歷變項之倦怠感差異分析表 77 表4-2-18社團資歷變項之復原力差異分析表 78 表4-2-19社團職務變項之創造人格特質差異分析表 79 表4-2-20社團職務變項之倦怠感差異分析表 80 表4-2-21社團職務變項之復原力差異分析表 80 表4-3-1 創造人格特質對倦怠感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81 表4-3-2 創造人格特質對復原力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82 表4-3-3 倦怠感對復原力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82 表4-3-4 有參加社團對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復原力相關分析摘要表 83 表4-4-1 創造人格特質各面向對倦怠感各層面之共線性診斷摘要表 84 表4-4-2 創造人格特質對倦怠感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 85 表4-4-3 創造人格特質各面向對復原力各層面之共線性診斷摘要表 85 表4-4-4 創造人格特質對復原力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 87 表5-1-1 研究假設檢定彙總表 95 圖目錄 圖2-1 影響創造力之人格特質構面及描述之樹狀圖 14 圖3-1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29 圖3-2本研究流程圖 5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于肖楠、張建新(2005)。有一種力量叫復原。心理科學進展,13(5),658-665。
    毛連塭(1998)。激發組織創造力,提昇國家競爭力。創造思考教育,8,1-5。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沛淳(2013)。創造性人格特質、正向情緒與創意行為相關之研究-以南台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王秀敏(2011)。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佳玲(2004)。大學生情緒智力信念、創造力信念與情緒智力、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古益靈譯(2004)。絕對創造力(原作者:Andy Lack)。臺北市:旭昇。
    危芷芬(譯)(2012)人格心理學(原作者:Jerry M. Burger)。臺北市:洪葉。
    朱玲慧(2011)。大學生自尊、同儕關係對於復原力與幸福感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朱偉競(2002)。大專社團輔導實務,嘉義市:濤石文化。
    江錦樺(2001),人格特質與組織文化之適配性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高科技F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何琦瑜、陳雅慧、賓靜蓀、林韋萱、張益勤、王韻齡(2014)。翻轉教育2.0:動手做—從美國到台灣、動手做,開啟真學習。臺北市:天下雜誌。
    吳明隆(2011)。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靜吉、郭俊賢、王文中、劉鶴龍(1996)。創新行為量表之編制與修訂。未出版。
    宋明鴻(2010)。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創業意向關聯性之研究以創業精神、創業態度為中介變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李乙明(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臺北市:心理。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創造力I理論Theory:激發創造力必讀經典(原作者:Rober J. Sternberg)。臺北市:五南。
    李澄賢(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杜明城(譯)(1999)。創造力(原作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臺北市:時報文化。
    杜明城(譯)(2006)。創造力(原作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臺北市:時報文化。
    步明道(2005)。航空公司人員創造力人格特質、組織鼓勵及主管支持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初正平(1973)。兒童創造能力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學院專科學校兒童研究實驗中心。
    周甘逢(1985)。不同制握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行為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甘逢、蔡武志、羅志銘(1988)。社團理念。高雄市:復文圖書。
    林育如(譯)(2014)。創意自信帶來力量(原作者:David Kelley, & Tom Kelley)。臺北市:聯經。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林浥雰(2010)。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清文(2003)。復原力。教育研究月刊,112,149-150。
    武自珍(譯)(1997)。理性情緒心理學入門。(原作者:Windy Dryden)。臺北市:心理。
    邱皓政等(譯)(2008)。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原作者:Mark A. Runco)。臺北市:心理。
    施振榮(2000)。影響創新的9種因素。臺北市:大塊。
    洪國峰、呂秋慧(2002)。大學社團活動與潛在課程之關係探討研究。訓育研究,41(1),34-39。
    洪蘭(譯)(1995)不同凡想。(原作者:Sternberg , R. J.& Lubart, T. I.)。臺北市:遠流。
    紀怡安(2011)。微型創業者的創業資源、工作壓力與堅毅人格、社會支持對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夢蕾(2006)。我國創造力與人格特質研究之回顧與探析。教育學刊,26,215-239。
    徐靖雯(2009)。大學生人境適配度和創造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聯恩、田文彬(2002)。認知風格與創新,研習論壇理月刊,23,33-40。
    馬于雯(2009)。軍校生正向心理特質—復原力評量工具之精進。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98年度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臺北市:政戰學校。
    張世慧(2013)。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張同廟(2003)。社團活動廣度與深度之探討-以輔導角度看南區大專社團校際活動組會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447-474。臺北市:東吳大學。
    張秀玉(2005)。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生命調適歷程研究-社會工作優勢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張治遙(1989)。大學生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持與學習倦怠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張春興(主編)(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2)。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詠筑(2014)。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倦怠、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取自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31/pta_5444_4189488_23689.pdf
    教育部(2003年3月)。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取自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20920154709/92.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pdf。
    教育部(2013年12月)。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取自http://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6919/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pdf
    教育部(2015年9月)。中華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2300/News_Content.aspx?n=B87ABDBEA90DBADA&sms=BF6506CCD840CE97&s=148A24838BAC2A2F
    教育部(2016年5月)。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取自http://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3d9a977d-cd20-429f-a5d0-a17a68e86199.pdf
    許秀雲(2009),大專生參與社群服務活動對復原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怡慧(2012)。臺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聯之研究-教師復原力與學校支持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李綢(1988)。大學生創造性行為與其相關因素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1,99-112。
    陳李綢(2012)。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多元生理回饋。教育心理學報,44(1),159-184。
    陳宜娜(2010)。幼教師職場復原力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長益(2006)。陶倫斯創造力測驗成人適用精簡版。臺北市:心理。
    陳昭雄、費吳琛、溫春福、鄧蘭(2004)。全國大專校院校園社團活動發展影響因素之探討。弘光學報,45,95-105。
    陳美勳(2009)。在職進修人員家庭-學習角色間衝突、社會支持及學習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陳龍安(1995)。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五版)。臺北市:心理。
    陳馨怡(2009)。國中生感恩、復原力及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265-284。
    曾敬梅(2001)。研究生玩興、幽默、創意態度、所知覺系所創造氛圍與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雯蓉(2002)。組織特性與工作特性對員工創造力的影響:以行銷相關工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曉嵐、蔡淑君、胡翠茵、張芝萱譯(2014)。創造力理論與當代議題面面觀。臺北市:華騰。
    黃韞臻、林淑惠(2009)。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中部五所大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1),41-56。
    楊宜璋(2013)。高中學生倦怠感、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國賜(1992)。校園活動的社會學分析。訓育研究,31(3),7-16。
    楊婷淳(2008)。在職進修人員角色間衝突、社會支持與學習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楊惠貞(2000)。影響資管學生學習焦崩及電腦學習成效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葉怡伶(2008)。幼稚園教師組織文化知覺、創意人格與創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董事基金會(2008年10月6日),2008年-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9&Page=1。
    董事基金會(2012年9月27日),全台25萬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 教他們用運動克服「心」流感(記者會)。取自http://www.etmh.org/News/NewsDetails.aspx?type=1&NewId=127。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
    劉士豪(1997)。年齡、性別、成就目標、目標導向與創意生活經驗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慧玲(2009),電子產業研發人員創造行為評量表之發展暨信效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裕豐、原來、孫易新、黃惇勝、游健弘、蕭詠今、張雨霖、邱發忠、陳學志、許和捷(2013)。創造力關鍵思考技法。臺北市:華騰文化。
    蔡素妙(2002)。九二一受創家庭復原力之變化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啟通、高泉豐(2004)。動機取向、組織創新氣候與員工創新行為之關係: Amabile動機綜效模型之驗證。管理學報,21(5),571-592。
    黎晨濬(2009),大學生的復原力與親密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南部地區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盧雪梅(1990)。創造性的人格特質,創造思考教育,2,33-39。
    蕭文(2001年3月)。復原力的概念及在輔導上的應用。新加坡華人輔導知能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蕭佳純(2015),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創意教學關聯之研究: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的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1),85-11。
    賴英娟(2006),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國中生動機信念與創新支持對創新行為和創意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賴佳旻(2012)。淺談負面情緒如何影響創造力。家庭教育雙月刊,35,64-71。
    駱郁萱(2013)。臺北市國中生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佳蓉(2013)。大學生參與社團之個人因素、社團滿意度與課外學習核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大同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東波(2013)。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動機、社團涉入及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朝陽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韓致凱(2012)。知覺組織支持、復原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以憲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國防大學,臺北市。
    顏妙桂(2013),北區大學生休閒涉入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瑋儀(2008)。大學社團領導經驗對成年人早期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芷玄(2007)。大學生正向心理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份
    Davis G. A.(1986). Creativity is forever. Dubuque, IA: Kendall/Hunt.
    Davis G. A.(1992). Creativity is forever(3rd ed.). Dubuque, IA: Kendall/Hunt.
    Freudenberger, H.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1), 159-165.
    George, J. M., & Zhou, J. (2007). Dual tuning in a supportive context: Joint contributions of positive mood, negative mood, and supervisory behaviors to employee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0, 605-622.
    Gonzales, J. (2003). Cesar Chavez: A case study of a resilient child’s adaptation into adulthoo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8347. Retrieved from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78347.pdf
    Gough, H. G. (1979). A creative personality scale for the Adjective Check Li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 p.1401.
    Guilford, J. P. (1950). Creativity , American Psychologist, 5, 444-454.
    Hair, A., Tatham, T., & Black, T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s,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Kaiser, H.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Kaufmann, G., & Vosburg, S. K. (1997). “Paradoxical” mood effects o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Cognition and Emotion, 11(2), 151-170.
    Lingeman, L.S (1982). Assessing creativity from a diagnostie persepsctive: the creative attribute profile.Unpublished ph. D Thesis, Universsitynof Wistonsin, Madison.
    Lubart, T. I., & Getz, I. (1997). Emotion, metaphor,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Creative Research Journal, 10(4), 285-301.
    Maslach, C. & Jackson, S.E.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2, 99-113.
    McCrae, R. R., Costa, P. T., Jr. & Busch, C. M.(1986). Evaluating Comprehensiveness in Personality Systems: The California Q-set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4, pp.430-446.
    McShane, S. L., & Glinow, M. A. V. (2009).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Hill.
    Meier, S.F. & Schmeck, R.R. (1985). The Burned-out College Student: A Descriptive Profil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 January, 63-69.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Pines, A., Aronson, E. & Kafry, D. (1981). Burnout: From Tedium to Personal Growth, Free Press, New York.
    Pines, A. & Aronson, E. (1988). Career Burnout: Cause and Care, Free Press, NewYork.
    Rak, C. F., & Patterson, L. E. (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4, 368–373.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In Isaksen S. G.(Ed),Frontie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New York: Bearly Limited.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
    Scott, S. G., & Bruce, R. A. (1994).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 580-607.
    Shallcross (1981). Teaching creative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Sternberg, R.J.,& Lubart, T.I.(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 In R.J.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 NY: Cambriedge.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Defying the crowd -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Tran, V. (1998). The Role of Emotional Climate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 Learning Organizations, 5(2), 99-103.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43-73. New York: Cambridge .
    Warschaw, T. A., & Barlow, D. (1995). Resiliency: How to bounce back faster, stronger, smarter. New York: Master Media Ltd.
    Wolin, S. J.,& Wolin, S. (1993).The resilient self: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ut adversity. New York:Villard Books.
    Zhou, J., & George, J. M. (2001). When job dissatisfaction leads to creativity: Encouraging the expression of voi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 682-69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