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敬堯
Lin, Ching-Yao
論文名稱: 「一國兩制」下的社會運動與黨國回應:以香港行政長官普選爭議為例
The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 Protest: A Test Case for the Chinese Party-State’s Response to Social Movements Under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Framework
指導教授: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真普選831人大決定雨傘運動佔中行動
英文關鍵詞: Universal Suffrage, 8.31 Decision, Umbrella Movement, Occupy Central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0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6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香港回歸前的過渡時期,由於英國確知即將退出香港,因此開始在香港主導一系列民主化與代議政治改革。北京在香港建立以行政長官為首的政府,直接聽命中央,由行政長官總攬大權,是為行政主導的政體。如此制度設計就是為了要一方面讓香港維持原有制度與生活,同時中央又得以完整的領導與監督。

    總的來說,回歸以後香港的政治體制,特別是民主的發展,可說處處受制於北京。在這種新舊矛盾的引爆點,是擁有公權力的政治社群和公民對於美好社會的理解衝突,也是雙方對於社群--公民關係,即公民身份觀的理解衝突:前者通過自上而下的界定向社會推行自由主義的公民身份傳統;而後者則通過自下而上的公民實踐,以一種反對傳統自由主義教義的方式,尋找和重新界定政治社群和公民的概念及其關係,並逐漸發展出一種社團主義的公民身份概念。

    香港衝突不斷,何去何從?本文認為「撕裂」其實是「溝通」的開始,名義上北京沒有取消一國兩制,雨傘運動從量變到質變,本質上北京中央直接對香港行使管治,其實一國兩制就不復存在了。民間若沒有展現政治力,不論是通過選票或是其他手段,獨裁政治不會主動改革 本文從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入手,學界關於社會運動產生和發展機制的研究有變遷、結構與話語三大視角。

    針對香港規模性社會運動再現的事實,通過具體事件分析,將之置於社會變遷背景之下,對香港經濟、社會與政治轉型等結構性因素進行考察,並嘗試構建結構分析之下話語(社會規範及其不同形態,如認同感、合法性等)分析路徑,也即嘗試構建一個融合變遷、結構與話語三大視角的綜合性解釋模型。研究表明,問題解決因應的思路在於理順國家和社會關係,以使得中央和香港共持身份認同話語權與詮釋權、共同提升政府政策合法性,以期借此推動社會運動社會制度化建設在香港更好地運轉。

    底層不斷發酵的社會情緒,反映香港這個社會不願在中國負面影響下討生活,這種感受已經擴散到一部分中產階級。這本質上是政治問題。政治問題不解決,直接而自發的公民行動,只會不斷湧現。反對者思考面對中共的強權政治,沒有抗爭就會有真普選嗎?沒有真普選、沒有民主,就可扭轉這種局勢嗎?香港民主運動面對的困局主要有三方面:一、中央擊碎民主夢,全面打壓將至;二、民主改革失敗,管治困局無從解決;三、雨傘運動過後,社會全面撕裂。

    As the British were preparing their imminent withdrawal from Hong Kong on the eve of the 1997 Handover, the city officials begin enacting a series of reforms related democrat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al governance. Beijing’s newly established office of Chief Executive was mandated to report directly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Granted a wide range of powers, the Chief Executive became Hong Kong’s primary administrative entity. The purpose of this arrangement was to allow Hong Kong to retain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its original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while simultaneously enabli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fully lead and supervise the governance of the city.
    To put it succinctly, since the Handove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 system of governance, especially in regards to democratization, has been curtailed by Beijing at every turn. In this flashpoint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new and old systems of administration, the social ideals held by powerful political communities and those of ordinary citizens have come into sharp conflict. Both sides hold incompatible understanding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and citizen as well as on the nature of citizenship itself. The political communities undertake a top-down approach promoting the liberal citizenship tradition. Regular citizens, on the other hand, take a bottom-up approach when putting their ideals into practice. This type anti-traditional liberal methodology seeks to redefine the concepts of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citizenship, consummating in the gradual creation of a corporate citizenship.
    What are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Hong Kong’s incessant social conflicts?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ripping apart” is actually the beginning stage of “communication.” Although Beijing has not formally disassembled its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framework,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nonetheless in direct control of policy in Hong Kong. This fact was evidenced in both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hanges of the Umbrella Movement. The people currently have no means of expanding their influence in the government, despite the use of elections and various other measures—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do not make reforms on their own accord. This paper t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as its starting point and examines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movements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s from the three-fold perspective of change, structure and discours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cale of Hong Kong’s reoccurring social movements utilizing a concrete analysis of events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 society in transition. Entailed in this analysis is an observation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Hong Kong’s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 attempt will be made to construct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iscourse (e.g., social norms and arrangements, self-identity, legality) as well as to present an explanation model that combines the three elements of change, structure and discourse.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problem resolution should involve rational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 and society, which would result in Hong Kong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ecoming equal participants in the discourse of self-identity along with an increased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legality o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policy initiatives. Future social movements could be promoted with a greater degree of efficiency, resting as they would on the basis of more robust social institutions.
    The continual fomenting of frustration among the lower strata of societ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Hong Kong citizenry’s unwillingness to submit to the conditions imposed on them by Beijing in order to survive. This discontent has already spread to sections of the middle class. Unresolved political issues such as this can only lead to continued civic unrest. How could dissenters, confronting the powerful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ope to gain universal suffrage without the use of protests? Would no universal suffrage and no democracy change this situation for the better? Hong Kong’s democratic movement thus faces a three-pronged predicament: (1)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pplying pressure on all sides, has shattered city’s hopes of democracy; (2) the failure of democratic reforms has left the problem of governance unresolved; (3) the deep social rift that emerged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Umbrella Movemen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 8 第二章 香港社會運動發展與政府關係 第一節 殖民時期的社會運動 17 第二節 回歸後的香港社會運動 26 第三節 比較社會運動趨勢與特徵 30 第三章 中共「一國兩制」的治港方針演變 第一節 「一國兩制」理論形成與發展 37 第二節 中共民主觀與「一國兩制」 48 第三節 「一國兩制」治理下的民意變化 53 第四章 香港特區政治體制與選舉制度 第一節 特區政府架構與政治體制 67 第二節 立法會選舉與選舉制度 75 第三節 比例代表制對香港政制的影響 87 第五章 黨國回應與市民社會的對話 第一節 中共對特首普選的態度 93 第二節 雨傘運動面對普選爭議 97 第三節 2015年政改方案否決的意義 106 第六章 「政改方案」否決後對中共後續香港政策的影響 第一節 新國家主義下的國家制度整合 119 第二節 新國家主義下的市民社會興起 127 第三節 中共對於香港政策的變與不變 133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0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43 訪談資料 147 參考書目 157

    一、 英文期刊
    Endacott, G.B., 〝Kowloon Disturbances 1966 Report of Commission of Inquiry〞.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Vol.127, No37 (November 1966).
    Sing, 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26, No4 (July 1967).
    二、 英文專書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New York: Verso.
    Anthony, D. S.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ev.: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Anthony, D.S. (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Oxford, UK: NewYork, NY, USA: B.Blackwell.
    Anthony, Giddens (1991). Modernity and Self 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Polity.
    Barrington, M. J.(1966).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ndon: Allen Lane.
    Buckley, Roger. Hong Kong: The Road to 199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Eva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ellner, Ernest (1964). Thought and Chan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ugni, M. G. 1999. "Introduction: 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 Post Research, Present, Future Developments." In Marco Giugni, 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 eds. 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rantham, Alexander (1965). Via Ports: From Hong Kong to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ayes, James (2012). The Hong Kong Region, 1850-1911: Institutions and Leadership in Town and Countryside (withanewintroduc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 J. (1992).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England;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ng, Ho-fung (1998). Rethinking the Hong Kong Cultural Identity: The Case of Rural Ethnicities. Hong Kong: Occasional Paper No.81,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dris, Amir (2013). Identity, Citizenship, and Viloencein Two Sudans: Reimagining a Common Futur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Lee, Jane and Chan, Gerald (1997). “Hong Kong's Chang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rategy,” in Hong Kong SAR – In Pursui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eds. Joseph Cheng and BeatriceLeu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Welsb, Frank (1997). A History of Hong Kong. London: Harper Collins.
    Wills, Jane (2004). “Identity Making for Action: The Example of London Citizens”, in Margaret Wetherell (ed.) “Theorizing Identities and Social Action, NewYork: Palgrave Macmillan.
    三、 中文期刊
    丁偉(1997),「香港一國兩制問題不少──論鄧小平並不了解香港」,開放雜誌,第123期,頁15-34。
    于浩成(1998),「中共對香港戒急用忍──一國兩制正在接受檢驗」,開放雜誌,第139期,頁34-52。
    于浩成(2000),「『一國兩制』騙局的自我揭露──評中共干預香港新聞自由的惡行」,爭鳴,第271期,頁115-120。
    小琴(1999),「特區挑戰中央?基本法有漏洞?無證兒童裁決引發權力之爭」,經濟一週,第903期,頁43-52。
    方蘇(1986),「香港政制:兩大方案的對壘﹘與兩論政團體負責人一席談」,九十年代月刊,第743期,頁78-85。
    木然(1997),「『一國兩制』構想的由來」,鏡報,第6卷,頁60-71。
    牛銘實、王業立(1990),「現在的選舉怎麼拼才會贏?」,中國論壇,第12卷第8期,頁12-24。
    王家英(1996),「九五立法局與香港政治勢力的變化」,亞洲研究,第17期,頁18-23。
    王家英(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評析」,中國評論,第72期,頁33-39。
    王家英、沈國祥(1985),「未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人選與主要官員過渡--香港人的觀點」,亞洲研究,第14卷,頁55-61。
    王泰銓(1986),「中共一國兩制--從香港法律地位之觀點分析」,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5卷第2期,頁56-71。
    王睿智、譚天媚(2001),「法輪捲起京港矛盾」,亞洲週刊,第15卷第4期,頁67-79。
    王維新(2000),「中共『一國兩制』政策及其在香港的實施」,中山學報,第21期,頁15-34。
    王鴻(1999),「香港與內地政治與經濟之間存在『二律背反』嗎?--論香港終院居港權裁決引發的問題」,鏡報,第7期,頁61-69。
    包淳亮(2002),「威權體制下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從吳玉山的綜合模型出發」,東亞季刊,第33卷第3期,頁19-34。
    史可鑑(1999),「終審法院的判決說明甚麼?」,鏡報,第4期,第261期,頁152-134。
    石之瑜(2000),「香港回歸的文化挑戰--對一國兩制的省思」,國家政策(動態分析),第8期,頁65-80。
    朱武獻(1997),「論『一國兩制』兼論對兩岸關係之影響」,輔仁法學,第11期,頁12-23。
    江海宗(1993),「過渡期香港政制發展的唯一路向」,紫荊雜誌,第4期,頁105-130。
    羽君(1999),「一國兩制,三種模式--試談『一國兩制』下的澳門、香港、台灣模式」,澳門政策研究,第4期,頁30-44。
    艾克思(1993),「香港政制向何處去?」,爭鳴,第34期,頁17-28。
    艾克思(2000),「縱火案與『一國兩制』悲劇」,爭鳴,第784期,頁81-84。
    何立(1986),「香港政制攤牌的命運」,九十年代月刊,第122期,頁115-134。
    何立(1997),「民主不是一天建成的」,九十年代月刊,第345期,頁11-19。
    余英時(1997),「九七思前想後」,二十一世紀,第41期,頁11-24。
    冷溶(1992),「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的來龍去脈」,瞭望週刊(海外版),第29期,頁125-134。
    吳大業(1991),「略談『一國兩制』的內涵和特徵」,瞭望週刊(海外版),第30期,頁89-98。
    吳建璠(1997),「『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廣角鏡,第297期,頁37-48。
    宋立功(1995),「見龍在田,何時飛龍在天--急遽蛻變中的香港制度整合挑戰」,信報財經月刊,第19卷第9期,頁10-21。
    宋立功(1997),「權力政治下的新雙城記──誰能保證香港明天會更好?」,信報財經月刊,第21卷第4期,頁48-52。
    宋立功(1999),「回歸兩年看特區政治體制的結構性缺陷」,信報財經月刊,第23卷第5期,頁15-33。
    宋國誠(1997),「檢視回歸後的香港政經情勢」,理論與政策,第11卷第4期,頁56-67。
    李正義(2000),香港民主機制的發展,香港未來,第3卷第7期,頁215-224。
    李怡(1997),「在『一國兩制』下尋思」,九十年代月刊,第332期,頁98-104。
    李鵬飛(1996),「一國兩制與高度自治」,經濟導報,第2463期,頁125-134。
    周漢欽(2001),「評『香港跨入新紀元的腳步--『一國兩制』的最初實踐』,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0期,頁61-72。
    昊海晶(1993),「一九九七年後香港政制的主要變化」,統一戰線,第45期,頁12-23。
    東方戰(1994),「中共與英國香港政制談判」,中國大陸,第76期,頁88-94。
    林媛(2007),香港特區行政主導體制與政治發展探討,行政,第20卷第3期,頁78-90。
    林鍾沂(1997),「香港未來特區政府與中共中央的關係」,中共研究,第31第4期,頁33-44。
    武宜三(2004),「寒流滾滾﹘北京為什麼要扼殺香港政改」,爭鳴,第341期,頁91-105。
    邱立本(2012),香港夏天的憤怒街頭,亞洲週刊,第25卷第4期,頁15-34。
    金耀基(1994),「一國兩制:一個在驗證中的構想」,明報月刊,第29卷7期,頁52-67。
    金耀基(1997),「九七回歸與『一國兩制』」,二十一世紀,第41期,頁50-59。
    金鐘(2004),「從香港看台灣」,開放雜誌,第872期,頁56-64。
    施漢榮(1997),關於「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的幾點思考,經濟導報,第2523期,頁15-34。
    胡恩威(2004),「香港政治與管治困局」,亞洲週刊,第13卷第1期,頁123-128。
    英夫(2002),「『中國時局與選擇』研討會」,北京之春,第115期,頁125-129。
    韋名(1987),「香港技術官僚的特色──從終審庭危機看香港文官制度」,開放雜誌,第147期,頁23-29。
    徐澤榮(1997),「『一國兩制』的兩個思想來源」,明報月刊,第32卷第3期,頁81-92。
    翁松燃(1991),「中國的香港:初評『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律制度』」,二十一世紀,第3期,頁19-29。
    袁濤(1996),「對江澤民『新威權主義』政策作風之研究」,中共研究,第30卷第5期,頁67-76。
    張之洲(1994),「香港政制架構與英皇制誥」,中國政治,第4期,頁12-20。
    張辰龍(1998),『一國兩制』與香港的憲政民主」,二十一世紀,第48期,頁37-47。
    張虎(1994),「一國兩制與法律衝突之研究」,東亞季刊,第25卷第2期,頁28-39。
    張虎(1994),「中共的香港政策」,東亞季刊,第25卷第4期,頁45-56。
    張虎(1999),「中、港終審權之爭」,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頁68-74。
    張媁雯(1985),「『一國兩制』與『香港模式』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4期,頁30-43。
    張紫蘭(2004),「香港普選呼聲呼喚京港互信」,亞洲週刊,第13卷第7期,頁88-99。
    張瑋雯(1995),「『一國兩制』與『香港模式』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4期,頁83-94。
    張賽娥(1999),「人大解釋居權,力保一國兩制」,資本雜誌,第139期,頁15-36。
    晨山(1994),「鮮明的對照,有力的證據﹘評中英關於香港政制問題會談的兩份文件」,中國政治,頁151-158。
    梁永安(2000),「從香港觀察『一國兩制』的發展」,中國評論,第28期,頁65-74。
    梁玉英(1990),「香港特區首屆區議會選舉及選後的政黨生態」,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2期,頁41-64。
    梁玉英(1995),「論香港政治團體的發展」,東亞季刊,第27卷第1期,頁81-97。
    梁玉英(1996),「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芻議,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4期,頁67-83。
    梁玉英(1999),「中共『全國人大』解釋香港《基本法》」,中國大陸月刊,第42卷第6期,頁112-130。
    梁玉英(2001),「比例代表制對香港特區立法會直選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4期,頁88-109。
    梁玉英(2001),「香港特區第二屆立法會功能團體選舉對政黨生態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頁56-71。
    梅幸河(2004),「香港政改滿途荊棘﹘北京三招:拖,壓,嚇」,爭鳴,第342期,頁15-34。
    許宗力(1996),「從行政與立法的分際談府會關係」,台灣法學會學報,第17卷,頁23-45。
    郭錫夏(1987),「東方明珠跨進新歷史命運」,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9期,頁55-68。
    陳力生(1998),「香港首屆立法會選舉簡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5期,頁71-88。
    陳弘毅(1997),「一國兩制中的兩個法制」,廣角鏡,第297期,頁101-110。
    陳冠中(2011),「全球化時代主權國家的特區書寫—香港的例子」,都市想像,第3卷第1期,頁98-109。
    陳競新、張倩燁(2012),「回歸十五周年檢討: 揭開香港十大矛盾」,亞洲週刊,第25卷第4期,頁122-130。
    陸建承(1997),「進步、民主的歷史變革﹘九七前後香港政制比較」,上海大學學報,第18卷第24期,頁72-84。
    彭真(1982),「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的報告」,新華月報,第458期,頁28-41。
    游清鑫(2004),「選舉規劃與選舉競爭」,選舉研究,第1期,頁1-16。
    黃偉國(2001),「考驗香港的雙面刃」,亞洲週刊,第15卷第33期,頁13-34。
    黃紹汪(1985),「關於『一國兩制』構想問題論點綜述」,新華文摘,第78期,頁135-146。
    黃漢強(1992),「『一國兩制』與澳門『基本法』」,亞洲研究,第7卷第1期,頁95-109。
    黃漢強(1992),「澳門『兩制』與香港『兩制』之異同」,亞洲研究,第7卷第2期,頁16-24。
    楊力宇(1983),「鄧小平和平統一的最新構想」,七十年代,第163期,頁30-42。
    楊奇(199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中英關於香港政制之爭與97後的民主前景」,中國政治,第4期,頁77-84。
    葉國謙(1999),「從居港權看一國兩制」,經濟導報,第27期,頁15-34。
    趙建民、張執中(2005),「組織內捲與列寧式政黨的調適與變遷:中國共產黨個案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7卷第2期,頁299-341。
    趙鼎新(2005),西方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發展之述評—站在中國角度的思考,社會學研究,第64期,頁131-157。
    劉淑惠(1996),「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合理互動關係」,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第85卷,頁13-27。
    劉勝驥(1986),「唯物辯證法批判」,中國大陸研究,第29卷第4期,頁12-37。
    劉慧卿(1998),「香港政制民主的總結──可恥的過去,可哀的現在,可幸還有未來」,爭鳴,249期,頁145-161。
    蔡幸強(1993),「香港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僵局」,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25卷,頁19-45。
    鄭字碩(1994),「香港政黨政治的發展」,明報月刊,第29卷第7期,頁165-179。
    鄭宇碩(1994),「中英對抗與香港的管治危機」,明報月刊,第29卷第3期,頁125-142。
    鄭宇碩、岳經綸(1990),「『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遠景季刊,第1卷第2期,頁56-71。
    鄭赤琰(1998),「香港政制發展的異數:歷屆議會選舉反應冷淡的歷史原因」,明報月刊,第46期,頁15-38。
    薄夫林(2004),「四中對香港決策五個新看點」,鏡報月刊,第39卷第10期,頁122-146。
    鍾庭耀(2004),「數據後的政治光譜﹘票站調查六成選民支持2012年『雙普選』」,明報月刊,第39卷第10期,頁90-107。
    藍薔薇(2000),「立法會選舉下看香港政局」,爭鳴月刊,第275期,頁125-129。
    藍薔薇(2001),「梁錦松的背景值得注意--加速走向『一國一制』的董建華時代提前到來」,爭鳴月刊,第281期,頁154-161。
    羅峰(1999),「『居港權問題』全港通輸」,經濟一週,第916期,頁25-34。
    觀棋生(1993),「中英香港政制爭端的實質」,動向,第108期,頁130-147。
    四、 中文專書
    劉驥等譯,政治經濟學理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劉兆佳,回歸十五年以來香港特區管治及新政權建設(香港:商務印書館,2012年)。
    方力維、莫宜端、黃琪軒等譯,埃文斯、魯施邁耶、斯考克波著,找回國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朱天飆,比較政治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呂大樂(1997),〈香港故事:「香港意識」的歷史發展〉,高承恕、陳介玄編,《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頁1-16。
    香港特區政制發展專責小組:《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二號報告書:〈基本法〉中有關政制發展的原則問題》,2004年4月。
    張長東、朱海雷、隋春波、陳玲譯,喬爾•米格代爾著,強社會與弱國家——第三世界的國家社會關係及國家能力(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強世功,中國香港—文化與政治的視野(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陳冠中,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雲,〈政改三十年,民運無了期〉,本土論述編輯委員會、新力量網絡主編,《本土論述 2010:香港新階級鬥爭》,2010年。
    程介南,「哪種投票模式適合香港立法會選舉」,民建聯文選,1998年。
    羅家德譯,馬克•格蘭諾維特著,經濟行動與社會結構:鑲嵌問題,馬克•格蘭諾維特:《鑲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五、 報章媒體
    陳弘毅,「行政主導概念的由來」,明報,2004年4月23日,A40版。
    陳弘毅,「基本法設計未保證強勢政府」,明報,2004年4月24日,B16版。
    許崇德,「行政主導就是要特首駕馭三權」,大公報,2004年4月30日,A5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