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新婷
Huang Hsin Ting
論文名稱: 在流動與留守之間:台商分偶家庭的親職認知與實踐
From here to there: The perception and practice of parenthood in Taiwanese businessman family
指導教授: 何慧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台商分偶家庭親職認知親職實踐
英文關鍵詞: Taiwanese businessman family, parenthood perception, parenthood practi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1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97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台商分偶家庭的親職認知與實踐」為主題,先探討分偶前父母親對於親職的認知與實踐狀況,並探究分偶後父母親在親職認知與實踐方面的不同,進而瞭解分偶對於父母親在親職實踐方面所帶來的困難以及其因應之道。研究者採用質性研究的半結構式訪談方式蒐集資料,研究對象為三個家有3-8歲子女的台商分偶家庭父母親。

    研究結果如下:
    一、親職認知不易受到分偶影響
    認知是透過時間、社會文化和個人經歷累積而來。本研究訪談的三位父親至中國工作最長三年,最短七個月,對父親和母親而言,較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於觀念上產生大幅度的改變。除此之外,研究者認為認知的改變也端看受訪者自己對於改變的覺察如何,也就是受訪者是否有自發性地發現自己在思想上的改變。

    二、台商父親的間歇性父職實踐
    本研究突顯台商分偶家庭的父親已不只將自己視為養家者,更希望在多方面實踐父親的職責。而與一般家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台商父親的父職實踐呈現間歇性的型態,雖然分偶的家庭型態讓台商父親只能以間歇性或彈性的方式來實踐父職,但也因為如此而增加他們願意實踐父職的動力,使他們有機會能實踐父職時,行動更為積極。

    三、分秒必爭、階段性喘息、居中協調的分偶家庭母職實踐
    對身為職業婦女的台商分偶家庭母親而言,分偶前後的差距主要在於將事業與家庭兩方取得平衡,要與時間賽跑,分秒必爭;而當分偶家庭父親返台時,母親能稍做休息,不論在家務育兒或精神層面上都是一種喘息。另外,母親通常扮演父親與孩子間的黏著劑,在父子女關係中扮演重要的協調角色。

    四、分偶家庭的適應之道
    從分偶的適應之道來看,三個家庭各自運用不同的資源與方式,例如親友、家人等,或是透過溝通、改變親職實踐方式的改進,尋求比較適合處理家庭情感與經濟維繫平衡點的方式。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分別對台商分偶家庭的父母親、學校、機構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 and practice of parenthood in Taiwanese businessman family, researcher carried ou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fathers and mothers from Taiwanese businessman’s families. Researcher also intends to know that after Taiwanese businessman leaving from home, what’s the perception and practice of parenthood and how they 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when parenting.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perception of parenthood in Taiwanese businessman’s families are not easy to be effected after Taiwanese businessman leaving from home.
    2. Fathers in Taiwanese businessman families are not only play the role of breadwinner, but expect more devotion and interaction in family.
    3. Mothers in Taiwanese businessman families struggle to keep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And they are much more important in father-children relationships.
    4. Every Taiwanese businessman families tried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fter the family are separated. They have their own way to adapt their family life, for example, the support network of original family and friends, improving the way of parenting, etc.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suggestions regarding to Taiwanese businessman family are proposed to families, schools and institution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06 第三節 名詞釋義………………………………………………………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分偶家庭………………………………………………………09 第二節 親職的意涵與實踐……………………………………………22 第三節 台商分偶家庭中的親職樣貌…………………………………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之選擇………………………………………………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47 第四節 研究歷程………………………………………………………49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51 第六節 研究倫理………………………………………………………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分偶前後的親職認知…………………………………………57 第二節 分偶前後的父職實踐…………………………………………66 第三節 分偶前後的母職實踐…………………………………………92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省思 第一節 結論…………………………………………………….….....127 第二節 限制與建議………………………………………….……….134 第三節 省思…………………………………………………….….....13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39 西文部分…………………………………………………………….….146 附錄 附錄一 台商分偶家庭父親之訪談大綱……...…………………...…150 附錄二 台商分偶家庭母親之訪談大綱..……………………………152 附錄三 受訪家庭基本資料表...……………………………………...154 附錄四 訪談省思札記………………………………………………..156 附錄五 研究結果檢核函..……………………………………………157 附錄六 研究參與同意書..……………………………………………158 表目錄 表2-2-1 國內父職認知/職責之整理表…………………………….........26 表2-3-1 以台商配偶為研究對象之相關文獻整理表……………….….34 表2-3-2 以男性台商為研究對象之相關文獻整理表……………….….34 表2-3-3 同時以夫妻/家庭成員為研究對象之相關文獻整理表…...…..35 表3-2-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46 表3-4-1 訪談時程表…………………………………….…………….....50 表3-5-1 訪談逐字稿及編碼範例表…………………………………..…52 表3-5-2 受訪者之研究資料檢核表………………..……………………53 表4-1-1 分偶前後親職認知分析彙整表…………………………..……64 表4-2-1 分偶前後父職實踐分析彙整表……………………………..…91 表4-3-1 分偶前後母職實踐分析彙整表…………………..……...…...125 圖目錄 圖5-1-1 富家分偶前後親職實踐差異圖………………………….......129 圖5-1-2 暖家分偶前後親職實踐差異圖………………………….......130 圖5-1-3 樂家分偶前後親職實踐差異圖……………..………….........131

    壹、中文部分
    1111人力銀行(2013)。上班族西進意願調查。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winner.1111.com.tw/zone/pr/headline.asp?autono=2472
    丁慧靜(1983)。社會變遷中兩地夫妻婚姻生活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方美玲(2005)。分析台灣雙薪家庭的家務分工—以教養子女的分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方毓秀(2004)。台商在台妻子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行(1997)。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79-122。
    王舒芸(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瑞琪(1999)。我的老公是台商。臺北:台力文化。
    王叢桂 (2000)。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臺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8,57-83。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叢桂(2004)。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觀。應用心理研究,22,201-216。
    白怡娟(2004)。雙生涯家庭中的父親對父職角色認知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蒐集婦女勞動統計相關資訊,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_view.asp?xItem=29285&ctNode=559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9)。婦女勞動統計。2011年11月7日,取自http://statdb.cla.gov.tw/html/woman/99womanmenu.htm
    何淑禎(2002)。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已已婚國小女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余漢儀(1995)。親職角色的雙重標準。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34,23。
    吳孟潔(2006)。漂洋過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遷移與轉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吳欣蕙(2002)。人才移動、家庭遷移與技術移轉-以台商在上海地區就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吳就君(2006)。婚姻與家庭。臺北:華騰文化。
    吳惠林(1997)。台商是兩岸的不肖子?。經濟前瞻,51,86-88。
    吳嘉瑜(2005)。父親派外工作對家庭的影響與調適。諮商與輔導,237,45-48。
    吳嘉瑜(2008)。變遷中的家庭新議題:兩地婚姻家庭。諮商與輔導,265,42-45。
    吳嘉瑜、蔡素妙(2006)。父親派外對家庭的影響—從成年期學生的回溯經驗中探討。中華輔導學報,19,137-174。
    李旻陽(2005)。成為一個父親:父職的經驗與意涵(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奕昕(2006)。職業軍人的父職角色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杜宜展(2006)。家庭類型、幼兒父親個人因素及父職參與意願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5,225-249。
    沙儷伶(2006)。轉變的家—兩岸分偶家庭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辛炳隆、吳秀玲、李健鴻(2011)。因應貿易自由化兩岸勞動市場變遷之研究。行政院勞委會委 託研究報告(07-10003084)。臺北市: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
    林欣潔(2008)。分偶家庭中的新女性角色-中國台幹女性配偶留在台灣的抉擇與轉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林芳玫(199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 1-26)。臺北:女書文化。
    林金燕(2004)。台商在台子女依親對象管教態度、青少年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林昭玉(2011)。雙薪家庭國小學童父親的父職實踐。元智大學,桃園縣。
    林美秀(2010)。台商在台配偶親職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
    林素貞(2006)。外派人員之女性配偶跟隨移居與否之抉擇歷程與考量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
    林群穎(2013)。跨國分偶家庭之親子關係:以台商台幹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邱育芳(1996)。婦女社區參與和現代母職的實踐:以主婦聯盟的社區運動為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邱珍琬(2010)。父親形象與其轉變。臺北:五南。
    邱敏芝(2009)。母職家/枷/佳鎖?高學歷職業婦女的母職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巨流。
    胡博惇(2006)。男性軍官之親子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臺北市。
    唐文慧、游美惠(2002)。社會母職:女性主義媽媽的願景。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3,13-15。
    徐綺穗(2000)。父職及其與子女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8,193-204。
    徐麗賢(2004)。中國台商父職實踐程度與實踐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朗文出版公司辭典部(編)(2000)。朗文當代高級辭典。香港:培生教育出版中國有限公司。
    袁方(200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高長(1997)。台商在中國投資趨勢及其對中國經濟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3(1),134-152。
    高淑貴(1996)。家庭社會學。臺北:黎明。
    張戌誼(1997)。兩岸掀起人才爭奪戰。天下雜誌,190,54-62。
    張君玫(譯)(2003)。Nancy J. Chodorow 著。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臺北:群學。
    張春興(2006)。現代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淑慧(2012)。兩地家庭父母對幼兒教養信念及教養方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智昇(2008)。假性單親家庭親職管教方式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張瀞文(1997)。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教雙月刊,77,20-25。
    教育部(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莊小玲、汪正青、黃秀梨(2010)。概念分析—親職。嘉基護理,10 (1),8-14。
    莊永佳(1998)。台灣女性之母職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管理學院,嘉義縣
    莊雪芳(2004)。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許靖敏(2000)。發展遲緩兒母職經驗與體制之探討:以女性主義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郭文香(2009)。職業婦女的工作壓力、子女之持與家庭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郭佳華(2000)。父職參與父職教育方案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郭姃姃(2006)。分偶家庭,中國台商配偶婚姻生活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陳志賢、楊巧玲(2011)。為難父母,父母難為:《聯合報》 親職報導內容分析 (1978-2008 年)。新聞學研究,106,135-178.
    陳姿秀(2012)。兩岸分偶家庭女性配偶親職經驗之探究—以子女就讀桃園縣國小之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陳詩寧(1997)。通勤家庭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麗惠(2003)。中國台商妻子兩岸婚姻生活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陸錦英(2001)。一位華裔母親的教養觀。屏東師院學報,14,325-342。
    彭曉筠(2006)。外派人員在台家庭適應歷程之研究—以赴大陸工作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彭懷真(2008,2月15日)。台商歸巢 等待推手。聯合報,A 19版。
    費國禎(2003年6月)。家庭質變三大趨勢。商業週刊,811,85-87。
    黃怡瑾(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工作之分工。臺南師院學報,34,341-365。
    黃思樺(2010)。通勤家庭幼兒父母共親職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淑玲(2008)。派駐大陸台幹生涯抉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琴雅、羅宇媛(2006)。台南市國小學童父親對父職角色覺知及參與之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4,47-65。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
    黃維玲(譯)(1999)。Sennett, Richard著。職場啟示錄:走出新資本主義的迷惘(The Corrosion of Character: The 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Work in the New Capitalism)。臺北:時報。
    黃儀娟(2000)。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台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臺北市
    黃德祥(2006)。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臺北:偉華。
    楊巧玲(2010)。性別教育。載於游美惠、楊幸真、王儷靜(主編),親職:母親、父親大不同?。臺北:華都文化。
    楊艾俐(2004)。台商撕裂的痛楚-百萬台商之子。頁81-110,收錄於楊瑪利、楊艾俐等著,新台灣之子。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楊華玲(2005)。另類單親媽媽:家有小學生之台商在台配偶親職壓力與調適心路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溫世頌編著(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三民書局。
    詹桂香(2006)。分偶家庭婦女心路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梅青(2012)。兩地家庭之親職角色認知與實踐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趙蕙鈴(2011)。平面媒體之「新好爸爸」論述及其父職政治的分析。通識教育學報,16,7-106。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8)。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4,355-405。
    劉敬芳(2011)。走過單獨陪伴青少年子女在北美就讀之母職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20,41-91。
    蔡佳玲(2007)。私領域中的男性—台灣社會核心家庭的父職文化與父職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蔡俊傑(2003)。小琉球假性單親與隔代教養。國教天地,154,頁86-90。
    蔡素妙、吳嘉瑜(2007)。孩子對父親派外的家庭經驗調查研究。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5,1-11。
    鄧建邦(2006,11月)。台灣勞工在中國—重新理解中國台幹現象。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學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走出典範:五十年的台灣社會學」學術研討會,臺中市。
    鄭瑞隆(譯)(2001)。Bogdan, R. C., & Biklen, S. K.著。實地研究。載於黃光雄(主編),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嘉義:濤石文化出版。
    蕭春媚(2001)。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及教養的看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蕭新煌、龔宜君(2002)。台商的歷史、性格與未來發展。載於蕭新煌、王宏仁、龔宜君(編),台商在東南亞:網絡、認同與全球化(頁11-32)。臺北: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
    賴文福(譯)(2000)。D. M. Fetterman著。民族誌學(Ethnography:Step by Step)。臺北:弘智文化。
    賴佳杏(2005)。已婚職業婦女進修研究所時懷孕的生活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謝臥龍(2004)。女性主義思潮下性別權力關係重構的省思。載於謝臥龍(主編),知識型構中性別與權力的思想與辯證(頁1-13)。臺北:唐山。
    謝美娥(2009)。就業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裡衛生學刊,22 (3),299-334。
    鍾佩倫(2010)。跨界空間下的父職研究─以中國中國台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鍾筱萍(2004)。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子女憂鬱及焦慮表現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藍采風(1982)。婚姻關係與適應。臺北:張老師。
    魏秀珍(2005)。軍職父親之父職意涵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秀珍(2007)。當前家庭教育的挑戰與對策。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父職?母代父職?共親職?父職建構中的夫妻互動-以軍人家庭為例(頁79-103)。臺北:師大書苑。
    譚玉芝(2001)。台媽在大陸。臺北:大塊文化。
    龐秀英(2007)。阿美族父親之父職認知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龔宜君(2005)。半邊陲之台灣企業在世界體系的鑲嵌。台灣東南亞學刊,2(1),61-82。
    貳、西文部分

    Anderson, E. A., & Spruill, J. W. (1993). The dual-career commuter family: A lifestyle on the move.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9, 131-147.
    Arendell, T. (2000). Conceiving and investigating motherhood : The decade’s scholarship.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2, 1192-1208.
    Bergen, K., Kirby, E., & McBride, M. (2007). "How Do You Get Two Houses Cleaned? ": Accomplishing Family Caregiving in Commuter Marriages. 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7(4), 287-307.
    Bouchard, G., Lee, C. M., Asgary, V., & Pelletier, L. (2007). Father’s motivation for involvement with their children: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Fathering, 5 (1), 25-41.
    Bunker, B. B., Zubel, J. M., Vanderslice, V. J., & Rice, R. W., (1992). Quality of life in dual-career families: Commuting versus single-residence cou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2), 399-407.
    Canfield, K. R. (1996). The heart of a father: How dads can shape the destiny of America. Northfield Publishing.
    Chakma, P.(2010).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 of fatherhood amoung urban fathers in Bangladesh. (Master dissertation, BRAC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0)
    Chen, T. S. (2000).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men’s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fathering experien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0).
    Cohn, D., Livingeston, G., Wang, W. (2014). After decades of decline, a rise in stay-at-home mothers. Retrieved October 19, 2014, from http://www.pewsocialtrends.org/2014/04/08/after-decades-of-decline-a-rise-in-stay-at-home-mothers/
    Ehrenberg, M. F., Gearing-Small, M., Hunter, M. A., & Small, B.J. (2001). Childcare task division and shared parenting attitudes in dual-earner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Family Relations, 50, 143-154.
    Elvin-Nowak, Y., & Thomsson, H. (2001). Motherhood as idea and practice: A discursive understanding of employed mothers in Sweden. Gender and Society, 15, 407–428.
    Finley, G. E., & Schwartz, S. J. (2006). Parsons and Bales revisited: Young adult children'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athering role.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7(1), 42-55.
    Hoghughi, M., & Speight, A. N. (1998). Good enough parenting for all children—A strategy for a healthier society.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78(4), 293-296.
    Jackson, A. P., Brown, R. P., & Patterson-Stewart, K. E. (2000). African-American in dual-career commuter marriag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ir experience. The Family Journal, 8(1), 22-37.
    Johnson, S.E. (1986). Commuter family relationships: Alive and thriving. Families Alive, 7, 10-12.
    Kiefer, F (2000). Commuter marriages test more American.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92(32), 1.
    Lamb, M. E. (1997). Fathers and child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and guide.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pp.1-18). New York: Wiley.
    LaRossa, R. (1988).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and the social reality of time.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45(3), 579-589.
    LaRossa, R., Jaret, C., Gadgil, M., & Wynn, G. R. (2000).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Fatherhood in Comic-Strip Families: A Six-Decad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62(2): 375-387.
    Magnuson, S., & Norem, K. (1999). Challenges of higher-education couples in commuter marriages: Insights for couple and counselors who work with them. The Family Journal, 7(2), 125-135.
    Maines, J. (1993). Long-distance romance. American Demographics, 15(5), 47.
    Marsiglio, M., Day, R. D., Lamb, M.E., (2000).Exploring fathering diversity: Implication for conceptualizing father involvement.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 (4), 269-293.
    Matta, D. S., & Knudson-Martin, C. (2006). Father responsivity: Couple processes and the co-construction of fatherhood. Family Process, 45(1), 19-37.
    McBride, B. A., Brown, G. L., Bost, K. K., Shin, N., Vaughn, B., & Korth, B. (2005). Paternal identity, maternal gatekeeping, and father involvement. Family Relations, 54(3), 360-372.
    Medina, S., & Magnuson, S. (2009). Motherhood in the 21st century: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7(1): 90-96.
    Morman, M. T., & Floyd, K. (2006). Good fathering: Father and son perceptions of what it means to be a good father. Fathering: A Journal of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out Men as Fathers. 4, 113-136.
    Myrdal, A., & Klein, V. (2000) Women’s two roles: Home and work. London: Routledge.
    Obrzut, L. A. J (1976). Expectant fathers’ perception of fathering. Americam Journal of Nursing, 76, 1440-1442.
    Olmstead, S. B., Futris, T. G., & Pasley, K. (2009). An exploration of married and divorced, nonresident men’s perceptions and organization of their father role identity. Fathering, 7, 249-268.
    Parreñas, R.S. (2008). Transnational fathering: Gendered conflicts, distant disciplining and emotional gaps.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34(7), 1057-1072.
    Pleck, J. H., & Pleck, J. H. (1997). Fatherhood ide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icaldimensions. In M. E. Lamb(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rded., pp. 33-48) . New York: Wiley
    Rhodes, A. R. (2002).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in Dual-Career Commuter Couples: A Review of Counseling Issues. Family Journ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for Couples And Families, 10(4), 398-404.
    Rothman, B. K. (2000). Recreating motherhood.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Roy, K. M., & Dyson, O. L. (2005). Gatekeeping in context: Babymama drama and the involvement of incarcerated fathers. Fathering: A Journal of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out Men as Fathers, 3(3), 289-310.
    Schachman, K. A. (2010). Online fathering: The experience offirst-time fatherhood in combat-deployed troops. Nursing Research, 56, 11–17.
    Schvaneveldt, P. L., Young, M. H., & Schvaneveldt, J. D. (2001). Dual-resident marriages in Thailand: A comparison of two cultural groups of wom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2, 347-360.
    Summers, J. A., Raikes, H., Butler, J., Spicer, P., Pan, B., Shaw, S.,...Johnson, M. K. (1999). Low-income fathers’ and mothers’ perceptions of the father role: A qualitative study in four early Head Start communities.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 291-304.
    Van der Klis, M., & Karsten, L. (2009). The commuter family as a geographical adaptive strategy for the work-family balance. Community, Work & Family, 12(3), 339-354.
    Walker, A. J., & McGraw, L. A. (2000). Who is response for response father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2 (2), 563-569.
    Willerton, E., Schwarz, R. L., MacDermid Wadsworth, S. M., & Oglesby, M. (2011). Military Fathers' Perspectives on Involvement.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4), 521-530.
    Yeung, W. J., Sandberg, J. F., Davis-Kean, P. E. and Hofferth, S. L. (2001), Children's Time With Fathers in Intact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36–154
    Zvonkovic, A. M., Solomon,C. R., Humble, Á. M. & Manoogian, M. (2005). Family work and relationships: Lessons from families of men whose jobs require travel. Family Relations, 54 (3), 411-42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