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怡君
Lin, Yi-Chun
論文名稱: 好話說不盡:職場場面話研究
Never too Good: A Study of Contexting Words in the Workplace
指導教授: 許書瑋
Hsu, Ryan shu-Wei
陳怡靜
Chen, Yi-Ching
口試委員: 周君倚
Chou, Chun-Yi
陳怡靜
Chen, Yi-Ching
許書瑋
Hsu, Ryan Shu-Wei
口試日期: 2022/06/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8
中文關鍵詞: 場面話虛性和諧面子情境中心關係取向
英文關鍵詞: contexting words, harmony, mianzi, situation-centeredness, guanxi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75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0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什麼在職場上,人們往往不會直接說出真心話,而是拐著彎說「場面話」?場面話是一種存在我們的日常互動中意味深長的語言,透過說場面話可以開啟一段關係、影響場面達到自身的目的等。近年「場面話」亦成為報章雜誌熱門的話題,但在場面話的研究卻寥寥可數,甚至對場面話存在正負面的兩極看法。本研究研究職場場域中的場面話,採用半結構訪談法進行質性研究,蒐集整理工作者在關係互動中展現出三種類型分為:主動釋出善意、維持表面和諧、改變現況氛圍,探討工作者說場面話的考量因素,及其對場面的影響。

    Why do people often say “contexting words” instead of truthful words in communicating with coworker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people use contexting words so often is that contexting words help people to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The idea of contexting words and its impact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however, we still lack research focusing on such a critical issue. To fill up this gap, I conduct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on why people use contexting words in workplac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ree forms of contexting words: extending the olive branch, maintaining harmony, and changing the atmosphere of the situation. The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何為場面話 5 第二節 場面話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 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取徑與資料搜集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7 第三節 研究步驟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 55 參考文獻 57 一、中文部分 57 二、外文部分 61 附錄一 訪談稿 65 附錄二 訪談大綱 67

    北野武(2005)。虛偽的真心話。今周刊。取自https:// businesstoda 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7/post/201508290004/%E8%99%9B%E5%81%BD%E7%9A%84%E7%9C%9F%E5%BF%83%E8%A9%B1。
    朱瑞玲(1989)。面子與成就—社會取向動機之探討。中華心理期刊,31(2),79-90。
    利翠珊、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李明彥、林柏豪、楊子儀、葉羿廷(2018)。華人職場文化探討:場面話的探索研究。文化研究季刊,164,68-91。
    周美伶、何友暉(1992)。從跨文化的觀點分析面子的內涵及其在社會交往中的運作。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205-254頁)。臺北市:桂冠圖書。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柏豪(2017)。組織裡的場面話之探索研究:定義,前因與後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市。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瑋芳、林以正、黃金蘭(2019)。多元價值的區隔與整合與心理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51,231-275。
    徐欣萍(2012)。華人關係互動中的緣分運作及其心理適應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37,57-97。
    徐寒羽(2019)。華人社會的潛規則:表裡不一與陽奉陰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張仁和、孫蒨如、葉光輝(2019)。華人本土自我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51,3-31。
    許詩淇、黃囇莉(2006)。「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35-72。
    許詩淇、黃囇莉(2006)。虛虛實實之間:婆媳關係的和諧化歷程與轉化機制。本土心理學研究,25,3-45。
    許詩淇、葉光輝(2019)。華人人際及群際關係主題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51,33-88。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黃光國(2001)。儒家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及其方法論基礎。教育與社會研究,2,1-33。
    黃光國、胡先縉(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黃筱蘋、黃囇莉(2012)。破冰之旅―虛性和諧友誼中的情緒分享及其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4(2),219-242。
    黃囇莉(1996)。中國人的和諧觀/衝突觀:和諧化辯證觀之研究取徑。本土心理學研究,5,47-71。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臺北市:桂冠圖書。
    黃囇莉、鄭琬蓉、黃光國(2008)。邁向發聲之路: 上下關係中「忍」的歷程與自我之轉化。本土心理學研究,29,3-76。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87-142頁)。臺北市:桂冠圖書。
    鄒川雄(2000)。中國社會學實踐:陽奉陰違的中國人。台北市:洪葉文化。
    劉瑩作(2015)。舌尖上的最高境界:學會說得一口高明的場面話。台北市:達觀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鄭弘岳(2003)。組織內衝突與衝突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20,53-82。
    韓貴香(2014)。社會比較情境中表現劣者的沒面子感受與情緒:臉面共享成員在場與情境公開性的影響。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1,1-24。
    聶建中(2012)。適當場面話 何樂而不為。理財周刊,443。取自https://www.moneyweekly.com.tw/Magazine/Info/%E7%90%86%E8%B2%A1%E5%91%A8%E5%88%8A/10317/。
    蘇盈方(2019)。當老闆說對不起:華人領導者道歉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台北市。
    Adler, H.M. (1997). Toward a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psychotherapy: the vicarious coprocessing of exper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51(1), 54-66.
    Chung-Fang, Y. (2006).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the self. Indigenou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327-356.
    Goffman, E. (1955). On face-work: An analysis of ritual elem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 Psychiatry, 18(3), 213-231.
    Hall, E. T. (1976). Beyond Culture. NY: Anchor.
    Hsu, F. L. K. (1985). The self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 A. J. Marsella, G. DeVos, & F. L. K. Hsu (Eds.), Culture and Self: Asia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 pp. 24-55) New York: Tavistock.
    Huang, L. L. (2016). Interpersonal harmony and conflict for Chinese people: A yin–yang perspectiv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847.
    Hwang, K. K. (1987).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4), 944-974.
    Leung, K. (1988). Some determinants of conflict avoidanc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1), 125-136.
    Miles, M. B., Huberman, A. M., Huberman, M. A., & Huberman,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sage.
    Morris, J. A., Brotheridge, C. M., & Urbanski, J. C. (2005). Bringing humility to leadership: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leader humility. Human Relations, 58(10), 1323-1350.
    Nonaka, I., & Konno, N. (1998). 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40-5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