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紫馨
Teoh, Zi-Shin
論文名稱: 音樂意象之形色設計創作研究
A Study on Shape and Color Design Creation with Music Imagery
指導教授: 嚴貞
Yen, 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音樂意象音樂與色彩音樂與造形音樂與設計音樂視覺化
英文關鍵詞: music imagery, music and color, music and shape, music and design, music visualiza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71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2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聽覺與視覺是人類認識這個世界一個重要的途徑。音樂為抽象的聽覺形式,而造形及色彩則為具體的視覺傳達設計形式,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對應且密不可分的關係。從俄國藝術家康定斯基所提出色彩與音樂的相關理論(1995)中,提出視覺不儘可以展演出音樂裡的畫面,讓抽象的音樂具體化,並藉由視覺的演譯強化音樂了表現力量。因此,本創作研究為探討音樂與視覺兩者之間的相關性與共通性,探討音樂對於視覺的造形及色彩要素之間的共感覺關係,並希望12件創作作品能藉由兩種藝術領域的交織與互動,歸納分析出如何將抽象的音樂轉化為視覺符號的表現手法與運用。
    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法分析與彙整音樂與形色之相關資料,並將研究結果作為音樂與形色關係之問卷調查的參考內容。創作依據的音樂樣本,選擇2012年至2014年國內外最具代表性的金曲獎與葛萊美獎之最佳年度歌曲獎,總計6首獲獎作品。問卷調查對象共計100人(音樂與設計相關領域背景者各50人),實測共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針對6首歌曲的音樂與色彩之共感覺調查,第二階段則進行音樂與造形之共感覺。最後,將6首歌曲之問卷調查結果,作為本研究創作設計的參考依據。
    針對本創作研究的6首歌曲,經過多次的實驗創作與修正後,總計創作出12件海報作品。創作結果發現,在音樂的視覺符號轉換結果中,透過歌曲歌詞內容之含義可以改變或決定視覺創作的概念與表現形式。在音樂與色彩之間關係的相關文獻中,雖然每個音階都有其代表的色彩,但在本創作實驗中較難表現出與歌曲含義有直接聯想的視覺效果,而在音階高低對應的色彩的明度上,卻有直接的關係。音樂在色彩與造形之間的關係中,創作結果也顯示,並非完全如康丁斯基的色彩與造形理論--三角形為黃色;方形為紅色;圓形為藍色,而是由音樂的內容、調性與節奏感而影響視覺的造形。

    Hearing and vision are important pathways for human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Music is an abstract auditory form, while shape and color are specific form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design, both having a corresponding and inseparable tie. According to the color and music related theories proposed by Russian artist Kandinsky (1995), it is stated that visual not only contributes out the display of music images, but also turns music from abstract into concrete. In addi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intensifies music performance power.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commonality between music and visual as well as the synesthesia between the shape and color elements of visual. It is also expected that through the intertwin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art fields, the 12 created works can be summarized to analyze how performance techniques and uses can convert abstract music into visual symbol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the music, shape and color related information wa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all serve as the reference cont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shape and color. For the music samples based on which creation was mad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Golden Melody Award Song of the Year and Song of the Year Grammy Award from 2012 to 2014 were selected, a total of six winning songs. The survey participants comprise 100 people (50 from the music field and 50 from the design field). The formal test was conducted in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focuses on the music and color synesthesia of the six songs; the second stage targets the synesthesia of music and shape. Finally,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e six songs were included as the basis for the creation design in this study.
    Targeting the six songs in the creation research, after repeated experimental creations and modifications, a total of 12 posters design were created. The cre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the visual symbol conversion outcome for music,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lyrics may have changed or determined the concept and form of expression for visuals creation. In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color, despite the representative color of each scale, the visual effect of direct associations to the lyrics was difficult to express in this creation experi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lor luminan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cales showed a direct relationship. Creation resul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color and shape also show that Kandinsky’s color and shape theory of “a triangle is yellow, a square is red, a circle is blue” is not entirely true; instead, it is the shape of music content, tonality, and rhythm that affects visual.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 2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音樂意象 6 2-1-1 音樂的起源 7 2-1-2 聲音的基本要素 8 2-1-3 音樂的基本構成 9 2-1-4 流行音樂 11 2-1-5 東西方音樂的文化差異 13 2-2 色彩的原論 15 2-2-1 色彩三屬性 15 2-2-2 色彩體系 16 2-2-3 色彩的知覺 18 2-3 造形的基礎 20 2-3-1 造形的要素 21 2-3-2 造形的元素 22 2-3-3 形式原理 26 2-3-4 完形 30 2-4 視覺、聽覺與感知心裡 33 2-4-1 感覺與知覺 33 2-4-2 情感與意識 35 2-4-3 視覺與聽覺的情感表意 36 2-4-4 共感覺 36 2-4-5 音樂與色彩聯想 37 2-4-6 音樂與造形聯想 38 2-5 音樂與視覺設計 42 2-5-1 音樂與視覺之相關研究 45 2-5-2 音樂與視覺設計相關作品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0 3-1 創作研究流程 60 3-2 實驗內容 64 3-2-1 受測對象選擇 64 3-2-2 實驗樣本選取 64 3-2-3 實驗進行與安排 68 3-3 實驗步驟與方式 70 3-4 實驗結果與分析 71 3-4-1 音樂與色彩之共感覺實驗結果 71 3-4-2 音樂與造形之共感覺實驗結果 83 3-4-3 小結與建議 84 第四章 創作概念轉化與作品呈現 85 4-1 創作主題與內容 86 4-2 第一階段實驗性創作 86 4-2-1 音樂樣本一《山丘》第一階段實驗創作 87 4-2-2 音樂樣本二《Stay With Me》第一階段實驗創作成果 88 4-2-3 音樂樣本三《大藝術家》第一階段實驗創作成果 89 4-2-4 音樂樣本四《Royals》第一階段實驗創作 90 4-2-5 音樂樣本五《諾亞方舟》第一階段實驗創作 91 4-2-6 音樂樣本六《We Are Young》第一階段實驗創作 92 4-3 第二階段實驗性創作 93 4-3-1 音樂樣本一《山丘》第二階段實驗創作 93 4-3-2 音樂樣本二《Stay With Me》第二階段實驗創作 95 4-3-3 音樂樣本三《大藝術家》第二階段實驗創作 96 4-3-4 音樂樣本四《Royals》第二階段實驗創作 97 4-3-5 音樂樣本五《諾亞方舟》第二階段實驗創作 98 4-3-6 音樂樣本六《We Are Young》第二階段實驗創作 99 4-3-7 小結 100 4-4 創作表現手法 100 4-5 創作作品呈現 101 4-5-1 音樂主題一《山丘》 101 4-5-2 音樂主題二《Stay With Me》 106 4-5-3 音樂主題三《大藝術家》 112 4-5-4 音樂樣本四《Royals》 118 4-5-5 音樂主題五《諾亞方舟》 124 4-5-6 音樂主題六《We Are Young》 130 4-6 展覽與作品呈現 1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9 5-1 結論 139 5-2 後續研究建議 140 參考文獻 141 附錄一:實驗問卷 144 附錄二:音樂樣本一歌詞 147 附錄三:音樂樣本二歌詞 149 附錄四:音樂樣本三歌詞 150 附錄五:音樂樣本四歌詞 152 附錄六:音樂樣本五歌詞 154 附錄七:音樂樣本六歌詞 155

    書籍著作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王滿堂(2004)。視覺與知覺生理學。臺中市:藝軒圖書出版社。
    丘永福(1987)。造形原理。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杜麟(1976)。中西音樂的研究與樂教探討。臺北市:天同出版社。
    林昆範(2005)。色彩原論。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品章(1990)。基礎設計教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書堯(1983)。色彩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崇宏(2009)。造形原理:造形與構成設計案例解析。新北市:全華圖書。
    邵義強(2005)。音樂的源流 (1)。臺南市:復文書局。
    洪萬隆(1994)。音樂概論。臺北市:明文書局。
    陳俊宏、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樹熙(1995)。音樂欣賞。臺北市:三民書局印行。
    陶亞兵(1994)。中西音樂交流史稿。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彭廣林(2014)。音樂,不只是音樂。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社。
    普凱元(2007)。人是怎樣接受音樂的:談音樂與心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曾正仲(1997)。音樂認知與欣賞。臺北市:幼師出版社。
    黃淑基(2002)。中西音樂美學的對話。臺北市:洪葉文化。
    劉燕當(1993)。中西音樂藝術論。臺北市:樂韻出版社。
    潘皇龍(1987)。讓我們來欣賞現代音樂。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野村順一(1996)。色彩的秘密-最新色彩學入門。東京:文藝春秋。
    野村順一(2000)。色彩學與你—顏色與我們之間不可思議的效用(沈永嘉譯)。品冠文化出版。
    野村順一(2000)。顏色魔法書 ColorMagic。(李曄譯)臺北市:方智出版。
    馬場,雄二(1969)。美術設計的點線面(王秀雄譯)。臺北市:大陸書店。
    康丁斯基(1985)。點線面(吳瑪悧譯)。臺北市:藝術家出版。
    康丁斯基(1995)。藝術的精神性(吳瑪悧譯)。臺北市:藝術家出版。
    Arnheim, R.(1982)。藝術與視覺心理學(李長俊譯)。臺北市:雄獅圖書。
    Goetschius, P.(1981)。音樂的構成(繆天水譯)。臺北市:淡江書局。
    Hergenhahn, B.R.(1989)。學習心理學(王文科譯)。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Ackerman, D.(1991)。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 New York, NY: Vintage.
    Bassano, M. (1992). Healing with Music and Color: A Beginner's Guide. Newburyport, MA: Red Wheel/Weiser.
    Goodall, H. (2013). The Story of Music. UK: Chatto & Windus.
    Haman, C. (1973). A Popular History of Music. New York, NY: Dell Pub. Co.
    Sadie, S. & Latham, A. (1990). The Cambridge Music Guide. London, UK: Cambridge Univ. Pr.

    論文期刊
    林家寶(2012)。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 ─ 以反映社會現象的音樂錄影帶創作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臺北市。
    梁智翔(2012)。情緒音樂對色彩及形狀聯覺之探究(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桃園。
    陳雅靖(2004)。聽覺節奏對視覺注意力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
    黃婉真(1995)。造形原理在音樂創作中之運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臺北市。
    潘家琳(1999)。音樂造形在音樂創作中的運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臺北市。
    鄭仕毅(2011)。眼睛聽見的旋律 — 視覺音樂化之創作探討(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臺南。
    向明(2003)。論詩中的意象。臺灣詩學學刊,2,61-71。
    黃琡雅(2000)。音樂與形色關係之研究。2000年色彩應用與色彩科學研討會論文集,114。
    蘇文清、嚴貞、李傅房(2006)。聲音與色彩意象之共感覺研究 — 以中國氣鳴樂器吹孔類(笛與蕭)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3-23。


    網路資料
    21CN娛樂(2011年12月17日)。五月天末日無憾。取自http://et.21cn.com/gundong/etscroll/2011/12/17/10170280.shtml
    June(2012年10月30日)。讓人重新審視空間與時間的藝術裝置。取自
    http://www.7headlines.com/article/show/113711993
    Kenzie S.(2014年11月26日)。科學堆疊的音波藝術 看得見的音樂by紐西蘭音樂家 NIGEL STANFORD。取自
    http://thepolysh.com/blog/2014/11/26/nigel-stanford-cymatic/
    Lawrence, D. R.(2013年)。感覺聯盟(謝伯讓譯)。取自
    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153
    大紀元(2002年4月10日)。音樂架起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2/4/10/n182401.htm
    周怡秀(2007年5月3日)。節奏之美—從聽覺到視覺(上)。取自http://www.epochweekly.com/b5/019/3055.htm
    日本色研事業株式会社(2007年)。PCCSのトーン。取自
    http://www.sikiken.co.jp/pccs/pccs04.html
    Grant, E. (2009, July). Making sound visible through cymatic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evan_grant_cymatics?
    Thomas, M. T. (2012, March). Music and emotion through time. Retrieved from
    http://www.ted.com/talks/michael_tilson_thomas_music_and_emotion_through_tim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