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承錦
LI, Cheng-Jing
論文名稱: 人力資源發展部門員工專業職能養成方式之研究-以C電信公司為例
A Study of the Methods to Cultivate HRD Employees’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 Use C Telecom Compan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朱益賢
Chu, Yih-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HRD部門員工專業職能職能養成
英文關鍵詞: HRD department’s employee,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competency cultiva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95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0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目前國內外有關專業職能的研究,多以職能構面理論為基礎,養成的方式則沒有明確的對應及架構,因為推行職能時,往往因為對於養成方式的選擇不了解,而使專業職能的推動窒礙難行。因此當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發展部門員工的專業職能養成時,選擇適當的養成方式加以進行,是有其必要性。
    本研究之C電信企業HRD部門所有員工進行自行發展問卷施測,問卷內容將11種養成方式各別對應到10個專業職能構面作為題項。研究結果將作為整體人力資源發展部門員工認為最適合之養成方式,可作為未來C電信公司未來發展的參考。

    Recently, the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in internal and abroad is based on competency models, and there is no clear correspondence and structure i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When developing competency models, they often do not understand: to choose which cultivation methods is better. Thus, promot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become more difficult. Therefore, when the enterprise cultivate HRD department employees’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way to cultivate, is really necessary.

    In this study, all employee of HRD department of C telecom company were have self-develop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correspond to 10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concluding the most suitable cultivation method for each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and the most suitable way to cultivate, can be used as a future C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y's future development reference.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 vii 表次 xi 圖次 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人力資源發展部門 7 第二節 人力資源發展部門的職能類型 9 第三節 人力資源發展部門員工的專業職能 17 第四節 人力資源發展部門員工專業職能的養成方式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概念性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5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 48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各職能項目之養成方式分析 48 第二節 職能養成方式在不同專業職能項目受偏好之比較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7 參考文獻 93 一、中文部份 93 二、外文部分 99 附錄 101 附錄一 研究問卷 103 附錄二 專業職能與養成方式對應統計表 121

    中文部份
    方彥欽 ( 2006 ) 。企業人力資本累積與組織創新績效之關聯。國立中央
    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王姿潔 ( 2007 ) 。建構以職能為基礎之工程專業人員評選模式-以C公
    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王毓瑞 ( 2010 ) 。導師制度之運用與企業人才之培訓─以台電公司新進
    人員培訓實務為例。台灣教育,662。2016年10月6日,取自http://
    lib.ctcn.edu.tw/主題智庫/導師制度相關文獻/導師制度(期刊)/導師制度之運用與企業人才之培訓-以台電公司新進人員培訓實務為例.
    Pdf
    王鳳奎 ( 2015) 。實施接班人計劃,游於藝電子報。2017年5月,取自
    http://epaper.hrd.gov.tw/172/EDM172-0502.htm
    李雪莉 ( 2012 )。人力資源的寧靜革命,天下雜誌,272,70-73。
    李超(2016,10月20日)。建立人才培養體系,從繪製企業學習地圖開始。2017年6月17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education/3pb65a.html
    王美玲、詹天民、郭怡伶 ( 2012年,12月) 。醫院專業職能模型建構與
    應用之探討。載於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舉辦之「第十屆管理學術研討
    會」研討會論文集 ( 頁1-7 ) ,臺中市。
    方妙齡 王秉承 ( 2013 ) 。專業人員職能指標之建構基礎,TTQS電子
    報。2016年9月,取自http://ttqs.evta.gov.tw/Column_Files/a4301131b
    aeb4561a30ce72b8967abf0/業人員職能指標之建構基礎.pdf
    林珈琦 ( 1999 ) 。業務人員職能模式之建立以h公司為例。載於中央大
    學舉辦之「第九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 」研
    討會論文集,桃園縣。
    林文政 ( 2001) 。製造業人力資源專業職能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9(4)。
    2016年10月6日,取自http://cm.nsysu.edu.tw/~mgtreview/Upload/
    Journal/51/09045/633500879017968750.pdf林文政 ( 2013 ) 。經理人 月刊,10。2016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 managertoday.com.tw/
    林東清(2009)‧知識管理‧台北:智聖。
    林廷宜 ( 2013 ) 。專業策展人才養成:以美國藝術育才策略為例。設計
    學報,18 (4),32-35。
    李隆盛 ( 2014 ) 。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改名和重訂職能模型及其意涵,
    飛訊,200,5-8。
    李誠 (主編) ( 2012 ) 。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台北市:天下文化。
    李思恩 ( 2014 ) 。人力資源發展趨勢。2016年11月20日,http://www.
    ccunix.ccu.edu.tw/~shlin/HRD/人力資源發展趨勢.pdf。
    李右婷,(2008)。運用職能模型和約略集理論於能力發展。東亞論壇季刊,462(7)。
    吳梅芬 ( 2007) 。人力資源管理績效指標之研究-組織典範移轉觀點。朝
    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嘉駿 ( 2012) 。雙軌訓練旗艦計畫訓練生師徒功能知覺及其影響因素
    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88137
    65190709981079。
    陳嘉彌 ( 1999)。師徒式教育實習理念與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
    7 ( 6 ),144-169。
    陳嘉彌 ( 2011)。大學院校推動職涯師徒制之探析。技術及職業教育學
    報,4(1),27-53。
    陳珈琦 ( 2003 )。業務人員職能模式之建立-以H公司為例。第九屆企
    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國立中央大學。
    陳心婷 ( 2009),企業接班人計劃實施現況調查,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
    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桃園。
    陳冠宇 ( 2015 )。關鍵人才養成的三大趨勢。TTQS電子報,10。
    2015年10月5日,取自http://ttqs.wda.gov.tw/EDocs/2015010.pdf
    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 ( 2013 )。參加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
    (ATD)2013 年國際年會報告書。台北市:國家文官學院。
    張琪玲 ( 2012 )。多層次傳銷組織領導者管理職能之研究。國立中央大
    學人力資源管理所。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04463963。
    劉亦倫 ( 2005 )。職能模式在企業中實施之現況調查-長期比較研究。國
    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賴春金 ( 2011 )。職能分析的方法與選擇,T&D飛訊,114,1-22。
    顏萬軒 ( 2013 )。策略性人力資源發展─從ASTD2013年更新版職能談
    起。飛訊,179,7-9。
    游怡君。360度評量成功因素對受評者自我發展意圖之影響。載於國立
    中央大學舉辦之「多重來源績效評量」研討會論文集,桃園。
    溫廷宇 ( 2011 )。網路學習之自我效能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04357560。
    鄭曉明 ( 2011 )。人力資源管理導論。北京市:機械工業出版社。
    葉譯元 ( 2010 )。職能模型在企業中實施概況之追蹤性調查。載於國立
    中央大學舉辦之「第十六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研討會論文集(4),桃園縣。
    陳玟曄 ( 2006 )。職業訓練師資的職能內涵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
    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03014874。
    鄭素鈴,2005。半導體產業薪資專業人員職能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
    力資源管理所,未出版,桃園縣。
    嚴國慶、王淑卿、彭金山、王順生 ( 2013)。記帳士從業人員職能模型之
    研究--以中部地區會計事務所為例。載於朝陽科技大學舉辦之「2013年資訊科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4),台中市。
    蔡璧煌 ( 2013 )。高階文官法展性訓練人格測驗與職能評鑑相關性分
    析。T&D飛訊,179,1-22。
    廖聯僖 ( 2007 ) 。連鎖店之店經理管理才能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以
    壓力因應為中介變數。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03619757。
    羅啟誠 ( 2014 ) 。積木模型職能分析之研究─以台灣飛行員為例。碩博
    士論文網,004722329。
    黃素芸 ( 2009 ) 。職能運用於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之實務探討。碩博士論文網,003933721。
    陳怜秀、王喬安 ( 2015 ) 。職能模式建立-以Oracle+ERP工程師為例。2016年10月6日,取自http://ir.lib.cyut.edu.tw:8080/handle/310901800/23306
    強曉霖 (2000)。企業轉型人力資源部門所扮演的角色─以KC公司為
    例。2017年6月19日,取自http://cm.nsysu.edu.tw/~hrm
    /projects/pdf/project8-3-2(9937).pdf
    強曉霖 ( 2016 )。你願意當我的Mentor嗎。2017年6月19日,取自
    https://plus.104.com.tw/activity/a93c1c1f-fc95-4381-9d06-e993a6fd2b54
    劉奕宏 ( 2014 )。職能模型應用於政府組織之芻議-公共管理技術與公
    共行政理論與概念的觀點,人事月刊,56 ( 10)。2016年10月6日, 取自http://www.lawbank.com.tw/treatise/pl_article.aspx?AID=
    P000222255
    丘周剛、田靜婷、羅潔伶、高文彬、徐克成 ( 2014 )。現代人力資源管
    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新文京出版社。

    外文部分
    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 (ATD). (2014). The ATD competency model.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td.org/Certification/Com- petency-Model
    Lucia, A. D. and Lepsinger, R. (1999),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mpetency Model,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cClelland, D.C. (1973).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1), 1-24.
    Millard, J. (2013, March 27). Competency Model. Retrieved from https://uncch.pure.elsevier.com/en/publications/partnering-to-meet-training-needs-a-communicable-disease-continui
    Mansfield, R. S. (2005). Practical questions in building competency models. workite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lexonis.com/resources/practical%20questions%20building %20models.pdf
    Spencer, L. M., & Spencer, S.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Walker, J. W. 1992.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New York:
    McGraw Hill, Inc.Campion, M. A., Cheraskin, L., & Stevens, M. J. (1994).Career-related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job ro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6), 1518-1542.doi:10.2307/25679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