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柏蓉
Hsu, Po-Jung
論文名稱: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中教育人圖像與方案能動性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Educated-Person-Image and the Agency of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ence Progra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吳清基
Wu, Ching-J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教育人圖像方案能動性
英文關鍵詞: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ence Program, educated-person-image, agency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45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方案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與詮釋提升國民素養專案之教育人圖像與方案能動性,研究範圍為包括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等官方網站釋出之相關文本,並以教育詮釋學為方法,以馮朝霖人類圖像理念及Giddens結構化理論為基礎進行文本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 教育人圖像呈現濃厚的亞里斯多德實踐智慧色彩,並具有六項特性:(一)具備跨社群的溝通合作能力,(二)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態度與習慣,(三)富有創造力,(四)具備尊重有禮、進而欣賞的態度,(五)是理性的教育人,(六)是涵養品德與美感的教育人;研究者亦對其提出具備跨社群的溝通合作能力與富有創造力兩項特性難以實踐、及教育人圖像含有隱藏的意識型態等兩項批判。
    二、 方案能動性之詮釋與批判有五項結果:(一)提升國民素養專案之核心關懷與國家發展方向契合度高,(二)與所屬政策相互支持度或可藉由社會動態調節機制而提升,(三)知識能力待提升,(四)資源再製的可能性尚待觀察,(五)曾對自身進行反省性監控以創造新的合法化結構。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政策實務的三項建議及對政策研究的兩項建議如下:
    一、 加速釋出國民素養調查報告書,並研擬回饋課程與教學之機制。
    二、 加強關注政策方案文本中教育人圖像的傳達,藉以凝聚閱聽者共識。
    三、 強化政策方案與教育行政系統的有效整合,將可大幅提升方案之能動性。
    四、 強調結構化理論於政策研究中之應用尚有許多可能性,是未來政策研究可予參考的理論與路徑。
    五、 期待於素養調查報告書釋出後,能進一步進行提升國民素養專案的後續研究。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ence Program is one of the program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Policy.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and interpret the educated-person-image and the agency of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ence Program. This study conducted with document analysis, and the official files released from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ence Program Office and 12-year Basic Education Policy is adopted as texts. Pedagogic Hermeneutic, the framework of the human-figuration of education by Feng Chao Lin, and Structuration Theory of A. Giddens are also used in this study.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educated-person-image is in Aristotle’s practical wisdom style, and with six properties: (1) the competence of communicating and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crossing communities; (2) with the ability, attitude, and habit to solve problems; (3) full of creativity; (4) with the manners of respect, politeness, appreciation; (5) rational; (6) possess ethical character and aesthetic competence. But there are also two critical opinion of the educated-person-image: both (1) and (3) two properties are hard to reach, and there will be invisible ideologies in the educated-person- image.

    2.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cal opinion of the agency are: (1) the core caring of program is in agreement with national development; (2) the mutual support with 12-year Basic Education Policy may be improved by Homeostatic system; (3) the knowledgeability of program needs to be improved; (4) the possibility of reproduction of resources needs to be observed; (5) program once showed reflexive monitoring of action to create a new legitim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re are suggestions for policy/program practice and research:
    1. Realease the the report of competence investigation as soon as bossible, and suggest how to use it in curriculum desig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2.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ed-person-image in the official policy/program texts, is about to increase consensus of audiants.
    3.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policy/program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will improve the agency of policy/program.
    4. The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tion Theory to policy/program can be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5. The continuely research of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ence Program can be inquired after the report of competence investigation is releas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4 第二章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之探究 17 第一節 素養相關概念探究 17 第二節 核心素養議題發展脈絡 20 第三節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計畫報告書分析 27 第四節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相關政府釋出公開文件 43 第三章 教育人圖像與方案能動性探究之理論基礎 53 第一節 教育人圖像探究之理路 53 第二節 方案能動性探究之相關理論 60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71 第二節 研究概念架構 75 第三節 研究實施 76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 80 第五節 研究者自省 84 第五章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之教育人圖像 85 第一節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素養向度選擇之批判與省思 85 第二節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的教育人圖像 96 第六章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之方案能動性 115 第一節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發展脈絡之批判與省思 115 第二節 提升國民素養專案的方案能動性 12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4 參考文獻 149 一、中文部分 149 二、英文部分 153

    一、中文部分
    王文忠(2015)。論我國老年經濟安全體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市。
    王渝華(2005)。國小教師工作的異化現象與成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臺南市。
    古玉鈴(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信念、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屏東市。
    石中英(2002)。教育哲學導論。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M. Lichtman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user’s Guide)。臺北市:學富。
    吳威廷(2003)。國民中學教師信念、教學行為與其學生學習結果之關係探討-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臺南市。
    李孟儒(2013)。現代教育人類圖像變遷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沈姍姍、李智威、詹盛如、吳怡萍、洪雯柔、陳珊華、陳延興(2010)。國際組織與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庚瑜(2011)。惠欽格(J. Huizinga)的「遊戲人」(Homo Ludens)人類圖像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永豐(2012)。核心素養。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16/
    林威志(2007)。我國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劃分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慧欣(2010)。高中教師知識管理、教師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姜添輝(2008)。英國英格蘭與威爾斯的教育制度沿革與啟示。教育研究學報,42(2),1-24。
    柯佳伶(2010)。以異化觀點探討國小教師之工作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臺中市。
    洪裕宏(2011)。定義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的理論架構。研習資訊,28(4),15-24。
    洪裕宏、胡志偉、郭建志、顧忠華、吳密察、陳伯璋、潘慧玲、高涌泉、陳竹亭、彭小妍、王璦玲(2007)。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期中進度報告(NSC 94-2511-S-010-001-)。臺北市: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洪鎌德(1998)。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臺北市:揚智。
    美國在台協會(2008)。美國教育簡介。取自https://www.ait.org.tw/infousa/zhtw/PUBS/EducationBrief/education.pdf
    范信賢(2016,2月)。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取自http://pulse.naer.edu.tw/content.aspx?type=H&sid=198。
    涂端午(2009)。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應用。復旦教育論壇,7(5),22-27。
    張茂桂、董秀蘭、王業立、黃美筠、陳婉琪、杜文苓(2011)。臺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科技變遷趨勢對K-12課程的影響及啟示(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a)。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0/2073/e221c236-b969-470f-9cc2-ecb30bc9fb47.pdf
    教育部(2013b)。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計畫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b)。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103年3月11日臺教學(二)字第1030028506號函修訂)。取自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取自http://12basic.edu.tw/File/LevelFile_3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20.pdf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配套措施3學生生涯規劃與國民素養提升--方案3-6-提升國民素養實施方案(行政院104年11月18日院臺教字第1040061350號函核定)。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776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2012)。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座談會:議程、方案、現況及方向。臺北市:教育部。
    梁福鎮(2009)。普通教育學:人物與思想。臺北市:師大書苑。
    梁鳳珠(2012)。教師教學信念之影響因素分析。教育研究論壇, 3(2), 157-172。
    許殷宏(1998)。紀登斯結構化理論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0,93-112。
    郭騰淵(2006)。《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不可言說的言說--我們時代的上帝問題》三書教育蘊義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6)。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 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子計畫三: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4-2511-S-032-001)。臺北市: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5-2511-S-003-001)。臺南市:致理管理學院教育研究院。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0。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馮朝霖(1993)。德國教育哲史科目教學與研究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6,145-174。
    馮朝霖(1995)。主體性困境對教育的挑戰─李歐塔哲學與教育思想的初解。載於郭實渝主編,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頁 27-53)。臺北市:中研院歐美所。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元照。
    馮朝霖(2001,5月)。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性—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主辦「第四屆中國近代文化解構與重建•陳百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頁199-216),臺北市。
    馮朝霖、范信賢、白亦方(2011)。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系統圖像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清田(2010)。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與「能力」(ability)。教育研究月刊,200,93-104。
    蔡清田(2011)。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與「知能」(literacy)之差異。教育研究月刊,203,84-96。
    蔡清田(2013a)。「素養」的構念與構念重建。教育研究月刊,233,109-120。
    蔡清田(2013b)。透過K-12課程改革提升國民核心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36,5-16。
    蔡清田(2014a)。核心素養學理基礎與國際組織研究成果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38,106-120。
    蔡清田(2014b)。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清田、洪若烈、陳延興(2012)。K-12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總計畫期末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計畫(NAER-100-16-A-1-02-00-2-03)。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蔡清田、陳伯璋、陳延興、林永豐、盧美貴、李文富、方德隆、陳聖謨、楊俊鴻、高新建、李懿芳、范信賢(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發展指引草案擬議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蔡清田、陳延興、吳明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2011)。K-12中小學一貫課程綱要核心素養與各領域連貫體系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蔡清田、陳延興、李奉儒、洪志成、曾玉村、鄭勝耀、林永豐(2009)。中小學課程相關之課程、教學、認知發展等學理基礎與理論趨向。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委託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鄭景澤(2006)。一路走來,何必如一—教師異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Altbach, P. G. (1998). 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Knowledge, the un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Greenwich, CT: Ablex.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New York, NY: Westview.
    Christopher G.A. Bryant & David Jary (1991). Introduction: coming to terms with Anthony Giddens. In idem (eds.), Giddens'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A critical appreciation (pp.1-31). New York, NY: Routledge.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 Lifelong learning and key competences for all: Vital contributions to prosperity and social cohesion. Retrieved from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05-1405_en.htm?locale=en
    European Commission (2007). The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 A European framewor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rasmusplus.org.uk/file/272/download
    Giddens, A. (1976).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ative sociologies. London, UK: Hutchinson.
    Giddens, A.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London: Macmillan.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Cambridge, UK: Polity
    Giddens, A. (1990). Structuration theory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 In J. Clark, C. Modgil & S. Modgil (eds.), Anthony Giddens: 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 (pp.297-315). New York, NY: Falmer .
    Giddens, A. (1991).Structuration theo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G.A. Christopher Bryant &D. Jary (eds.), Giddens'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A critical appreciation (pp.201-221). New York, NY: Routledge.
    Guba, E. G. (1990). The paradigm dialog. Thousand Oaks, CA: Sage.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05-117). Thousand Oaks, CA: Sage
    Hopmann, S. T. (2008). No child, no school, no state left behind: Schooling in the age of accountability.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40(4), 417-456.
    Hurd (1958). Science literacy: Its meaning for American schoo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6(1), 13-16.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ipsky, M. (1980).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NY:Russell Sage Foundation.
    Millar & Osborne (1998). Beyond 2000: Science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London, UK: King's College London School of Education.
    Nash, P. (1968). Models of man: Explorations in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tradition.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Nash, P., Kazamias,A. M., & Perkinson, H. J. (1965). The educated man -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OECD (2000). OECD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in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org/edu/skills-beyond-school/41529765.pdf
    OECD (2005).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47/61/35070367.pdf.
    Outhwaite, W. (1990). Agency and structure. In J. Clark, C. Modgil & S. Modgil (eds.), Anthony Giddens: 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 (pp.63-72). New York, NY: Falmer.
    Ricoeur, P. (1981). Hermeneutics and human science.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amos, M. H. (1995). The myth of scientific literacy. NJ: Rutgers University.
    Strange, S. (1996). The retreat of the state: 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UNESCO (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Paris, France: Author.
    UNESCO (2003). Nuturing the treasure: Vision and strategy 2002-2007. Hamburg, Germany:Author.
    Weiss,C.H. (1979).The many meanings of research util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9(5), 426-43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