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11.125

摘要


由巴特所撰〈嘉寶的臉〉出發,本文企圖重新思考電影作為「臉部特寫」的可能。一般界定下的臉部特寫,乃是以近距離拍攝的人物臉部影像,其明確指出的重點有二:一是攝影機與被攝人物的空間距離(近),二是被攝人物的身體部位(臉)。而文中放入括弧的「臉部特寫」則是企圖鬆動此狹隘明確的界定方式,讓「臉」成為一種情感性的強度,讓「特寫」指向一種對時間的敏感,對身體「面向性」(face to)的關注,讓「臉部特寫」可以不是臉部也不是近距離,只要能凸顯出電影影像的時間性-情感性-面向性-關(觀)連性、亦即電影影像所產生的「觸動」(the touch)的,就都是「臉部特寫」。為了開展此「臉部特寫」所揭露細節感官與蓄放的情感強度,本文嘗試回到「語言轉向」之前的早期電影論述,從巴拉茲(Béla Balázs)、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克拉考爾(SiegfriedKracauer)與艾普斯坦(Jean Epstein)四位電影論述者重新出發,以當代的理論觀點重新閱讀他們一九二○、三○年代的電影書寫。這四位早期電影的論述者,不約而同都被電影所展現獨特魅力的「臉部特寫」所蠱惑,不約而同讓「臉部特寫」以非人本中心、去封閉主體的方式擴散流盪。他們所關注的臉,不只是認識論表面的臉,更是讓人「觸動」的臉。在他們的筆下,電影的臉成為「事件」而非「再現」,成為動態的「變成」而非靜態的「存有」,讓所有電影的「表面」(sur-face)都成為「間臉」(inter-face),讓所有的「間臉」都成為打破人本中心、封閉主體想像的「界面」。

參考文獻


Abel, Richard E.(1988).French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 A History/Anthology 1907-1939.
Theodor W.Adorno,Adorno(1981).Prisms.
Aumont, Jacques(2003).The Visual Turn: Classical Film Theory and Art History.
Balazs, Bela(1972).Theory of the Film.
Barthes, R.(1993).Image Music Text.

被引用紀錄


黃如鎂(2010)。客家電影《一八九五》在不同族群青少年閱聽人下的解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0.00073
郭靜宜(2009)。鏡頭下的女性流動:電影中女性如何透過流動掌握空間〔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901302
吳雪綿(2010)。光的凝視-生活中的空白敘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0.00018
曾麟媛(2016)。從未消逝的美好〔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1208201613380900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