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61.119
  • 期刊

孔子教學觀的一個側面-以《論語.公冶長》「聞一知十」章為探討基點

An examin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Confucius, with a Focus on the viewpoint of "Knowing Everything from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One Thing

摘要


《論語.公冶長》「聞一知十」章中,包咸、王充、皇侃等學者,將「吾與女」解為「孔子與子貢」,呈露「問答情境」下師生互動交流融洽景況,亦見孔子殷勤勸學、謙遜親切的形象。至朱子則解「與」為「許」,又以「藥病」觀點,分判回、賜才智與學養果位,深化子貢「方人」及「言過於行」形象,隱沒子貢將「聞見之知」具體發用為推斷、應用及品評人物的綜合實踐智慧。本文將透過整體分析「聞一知十」章的文脈內容、言談情境及孔子教學觀,進以指出,「吾與女弗如也」之「與」應從漢代及魏晉學者之說作「連詞」看,理解為孔子以師長之尊,卻願與子貢同居「弗如」之列,不僅展現孔子謙沖一面,也藉此勸勉子貢持續向學精進,毋要自限不前。如此,則較契近「聞一知十」章所傳達的孔門師生關係情境原貌和孔子教學理念。

關鍵字

孔子 顏回 子貢 朱熹 聞一知十 教學觀

參考文獻


方勇編、《諸子學刊》編委會編(2011)。諸子學刊(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錢穆(1999)。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冠宏(2000)。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
林啟屏(2007)。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劉錦賢(2005)。顏淵之聖學造詣蠡測。興大中文學報。17,73-9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