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54.122
  • 學位論文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對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就業表現之比較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the Employment Performance between Aboriginal and Non-aboriginal People under Multiple Employment Development Program

指導教授 : 辛炳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由於我國原住民族在社會經濟地位上相較於非原住民,依舊是需要政府特別協助之弱勢族群,為減緩原住民族因失業或就業不穩定所造成之社會排除,近年來政府陸續制訂各種促進原住民就業措施。為瞭解政府所推動之促進原住民就業相關措施,對於原住民參與者之就業表現是否有影響,本研究運用勞委會職訓局就業輔導組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參與者資料檔勾稽勞保局投保資料檔(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以邏輯斯迴歸模型與多元迴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探討政府辦理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對於參與者在後續尋職、穩定就業與薪資成長上,在原住民與非原住民身分者間是否有差異,以及該方案之計畫團體為原住民團體或工作地點在原鄉地區,對於原住民之就業表現是否會有干擾效果。本研究發現如次: 一、參與如「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之公共就業政策,雖然使得原住民獲得參與勞動市場之短期就業機會,但其原住民身分依舊不利於後續尋職與穩定就業。 二、當原住民處於原住民團體之工作環境下,雖然會提高其安全感與認同感,但由於原住民團體之營運與存續可能不及非原住民團體,而無助於原住民之再就業與就業穩定。 三、透過「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確實使得回流原鄉的原住民有在地就業的機會,惟對於其再就業表現而言,工作區域並不影響原住民身分與其就業表現之關係。

參考文獻


王素彎(2007)。台灣原住民經濟政策概觀。經濟前瞻,113期,頁83-87。2007年9月。
李易駿(2006)。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0卷第1期,頁1-47。2006年6月。
陳芬苓(2008)。原住民經濟困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國家與社會,4期,頁1-42。2008年6月。
傅仰止(1984)。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7期,頁35-87。1984年6月。
衛民(2000)。原住民就業安全體系基本架構之初探,台灣社會學刊,24期。

被引用紀錄


榮邦欣(2012)。原住民就業政策經費投入之成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5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