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21.239
  • 學位論文

共謀與抵制:當代美國家庭劇中的家庭圖像與女性角色

Complicit and Resistant: Family Image and Female Character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amily Drama

指導教授 : 紀蔚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描繪當代美國家庭劇中家庭圖像的轉變,以及家庭中女性角色形象的變化,以美國劇壇經典且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劇作為討論對象,分別為《玻璃動物園》、《長夜漫漫路迢迢》、《葬子》、《晚安,母親》與《八月:奧賽奇郡》。理論架構以精神分析為主,並佐以女性主義的相關修正。 第二章對於家庭圖像的描繪,從組成元素到性別分工的運作規則,讓我們看見戰後初期傳統核心家庭的運作模式。首先是男主內、女主外的嚴格性別分工。伴隨著這種性別分工而來的,是夫妻在家庭中不同的權力位階,亦即丈夫作為所有者,而妻子是附屬的持家者。70年代之後的劇本如《葬子》、《晚安,母親》與《八月:奧賽奇郡》中的家庭圖樣則體現了現代家庭形式的多元化與性別聚合。這三個劇本中,我們可以看見對於父權與家庭的反抗與反省,以及性別角色的鬆動,尤其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女性角色的形象則是由共謀走向抵抗。共謀即指單純體現自身在父權社會的作用之妻�母角色,而抵抗則是指具有自己的觀點與主體性的女性角色。《玻璃動物園》與《長夜漫漫路迢迢》中的阿曼達與瑪麗,皆是共謀角色的代表。這兩個劇本中,女性視犧牲奉獻、顧家而充滿道德感的妻母形象為自我實踐的標的。然而,到了70年代的《葬子》,黑莉一面扮演道德的妻�母角色,一面僭越父權社會的禁忌以追求自我欲求的滿足。《晚安:母親》裡,潔希以自殺的行為對父權社會、家庭的監控窺視說「不」。賽爾瑪則以實際生活作為對婚姻的反抗。婚姻、家庭與妻�母角色不再是無法逃離的天命。《八月:奧賽奇郡》則涵括女性在家庭中各種位階與角色。延續著《晚安,母親》自我與妻�母角色的脫離,此劇中的女性掙扎於扮演不同角色時的不同要求,與自我實踐的不同可能性之中。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Adams, Bert N. The American Famil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Chicago: Markham Publishing Company, 1971.
Adler, Thomas. “Curse of the Starving Class and Buried Chil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am Shepard. Ed, Matthew Roudane.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2.
Barlow, Judith E. Final Acts—The Creation of Three Late O’Neill Plays.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oa Press, 1985.
Bauer-Briski, Senata Karolina. The Roles of Sexuality in the Major Plays of Tennessee Williams. Bern: Peter Lang, 2002.
Benson, Leonard. The Family Bond: Marriage, Love, and Sex in America.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7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