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60.166
  • 學位論文

都市開發過程的民眾參與-內湖審議民主與都市社會運動參與經驗之比較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es— a Comparis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Urban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in Neihu

指導教授 : 陳東升

摘要


台灣民眾參與的風氣在1980年代威權轉型之後逐漸興盛,除了發展日益完整的都市社會運動,其他的民眾參與都市規劃的機制亦逐漸多樣化,如參與式規劃逐漸普及,以及以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為理念推動的「公民共識會議」,皆是在規劃決策過程中接納民眾意見的特別的參與形式。本文以內湖社大所舉辦的「內湖庄役場及其會議室週邊開發公民共識會議」為例,探問審議民主與都市社會運動兩者之間,民眾參與的過程與意義究竟有何不同?進一步分析兩者的深化民主進程、發展公共參與面向上的差異,並回應都市做為民眾參與實踐的空間場域所具備的意義與特殊性。 於是,透過內湖都市社會運動以及審議民主參與經驗的比較,本文發現,社會運動與審議式民主並非全然互斥,反而有成功串連的可能性。審議式民主相較於都市社會運動的發生,對於公民社會、公共領域的形成困境,有不同的作用與影響,特別是審議式民主的特質與深化台灣民主社會之間的關係。都市公共政策與公民審議則是突顯目前制度上的思考課題,雖然有助於以都市為發展的場域將審議式民主公民參與經驗擴散到其它區域,但目前地方層級的審議式民主操作過程仍有面臨許多運作上的問題等待解決,關注審議式民主所具備的理想層面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到現實運作所遭遇的困境,並且正視未來發展時社會條件上的限制與質疑。

參考文獻


朱凌毅(2003)浮現中的地方發展型國家?台北內湖科技園區與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左翔駒(2005)古蹟保存作為一種空間的社會生產-台北市青田街的日式宿舍保存運動。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東升、林國明(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第六期,61-108頁。
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北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一期,77-104頁。
夏鑄九(2007)做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思考。台灣社會研究,65期,227-248頁

被引用紀錄


蕭彗岑(2014)。試論中介組織對民眾參與中資訊傳遞的效果 ─以國際水利環境學院(TIIWE)於嘉義東石進行之民眾參與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1392
李宜卿(2010)。公民參與的機會與挑戰—台灣審議民主制度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3403
魏淑管(2015)。探討社區組織運作對休閒產業的影響〔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1/fcu.M01235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