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205.61
  • 學位論文

空間的社會批判:列斐伏爾空間理論研究

Social critique of space: Study of the spatial theory of Henri Lefebvre

指導教授 : 吳錫德

摘要


在二十世紀六○年代至七○年代「空間轉向」興起以前,時間性的思維始終處於權威地位;關於「空間」的議題,卻總是依附在時間的範疇下被討論。正如美國後現代地理學家愛德華•索雅所言:「歷史決定論是空間貶值的根源 。」空間長期以來被視為是歷史及社會事件發生的背景,成了無生命而有待意義填充的空洞容器,未被賦於具體實在的價值。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中期,空間意識開始高度復甦,傅柯在1967年的一次演講中指出:「我們時代的焦慮與空間有著根本的關係。」他認為今天我們身處的是一個同時性、並列的、星羅散佈的時代,也就是空間的時代。 空間意識的復甦貫穿於整個二十世紀,這段期間不論是在建築學、美學、人類學、社會學甚或經濟學方面,都呈現著出空間意識高度復甦的景象。在哲學思想方面,三○年代左右開始有思想家注意到實存的空間,並提出「知覺空間」這個突破性的空間概念;到了七○年代,傅柯、列斐伏爾等思想家,開始致力於空間化的社會批判論述。列斐伏爾的社會空間理論即為這個時代下的產物。以資本主義批判為背景,列斐伏爾極具創見地提出了「空間的生產」概念,闡述資本主義下的空間操作及生產模式。並以「三重性空間辯證法」為方法論,反覆辯證當代的社會現況與空間問題之間的關聯性。 本論文在列斐伏爾「三重性空間辯證法」的理論基礎上,以十九世紀奧斯曼任期內的巴黎整建為主要研究案例,透過文獻資料的分析、比較及歸納的方式,剖析此案例中「構想空間」的政治性操作,並論證「構想空間」與「生活空間」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最後,本文論述的重心由列斐伏爾「社會空間」的哲學辯證,轉向巴舍拉的「意象的現象學」,藉此補足列斐伏爾「三重性空間辯證法」在解決策略上的短缺。研究發現,對外部空間進行批判或改革,並不足以幫助我們抗拒「構想空間」的箝制。真實的解決之道,乃是回到對於自身「內在」空間的拓延,也就是對於個人生活經驗中「詩意空間」的創造。這種內在性空間的創造,亦是一種「空間的生產」,使我們能真實地在經驗上跳脫外在「構想空間」的操控。

並列摘要


Before the spatial turn of 1960s to 1970s, people had engaged, for a long time, in historical thinking much more than in spatial thinking. With the contextualization historical thinking, space had been considered as a lifeless and meaningless container, the background of historical and social events. However,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a transdisciplinary spatial turn began. Disciplines as varied as archeology, art,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accounting, began to accept “space matters”. As Edward W. Soja said,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ttention to the spatial aspects of human life and social relations spread in unprecedented ways into nearly every academic discourse. Henri Lefebvre, the leading spatial theorist and philosoph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edicated a great deal of his philosophical writing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space. In his book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he analysed each historical mode as a three-part dialectic between everyday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le percu), representations or theories of space (le concu) and the spatial imaginary of the time (le vecu).

參考文獻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第55期,頁1-24,2009。
林雨萱,《爵士無所不在─音樂介入空間》,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班,2009。
吳芳誼,《時間、空間和記憶:《心城》和〈古都〉中的節奏漫遊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班,2010。
楊子樵,《遲來的時間或被壓抑的空間?:晚清上海的城市現代性及偵探空間想像, 1860s-1910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班,2009。
張鈞婷,《康拉德小說中的空間與現代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班,2008。

被引用紀錄


林琬婷(2016)。城市地標的空間論述─以台北101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6.00358
李姿儀(2014)。城市文化空間再現:以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4.01131
王友嫈(2014)。列斐伏爾的空間再生產: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4.00455
黃祐萱(2013)。普雷維爾詩作中的空間意涵〔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0119
范綱佑(2018)。聚落產業博物館發展歷程的現代性凝視-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80009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