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9.7
  • 學位論文

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台灣書寫

指導教授 : 陳萬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遷居過台灣、香港、曼哈頓三座島嶼的施叔青,將世界各地的風景化成連篇傳奇,為紮根本土的台灣文學注入一股異國風情的活水;並以台灣作家身份書寫「香港三部曲」,成為世界華文文壇注目的焦點。在施叔青近五十年來的創作生涯中,儘管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長待國外,但是以家鄉各地為小說場景、人事物為描寫對象的台灣書寫仍一再現身,成為創作的母題。本論文勾連施叔青的生命軌跡和時代演變風貌,試圖脈絡化、系統化地觀察這位「台灣的女兒」,如何書寫她的台灣家鄉。 施叔青擁有許多跨越國界、轉換空間的移動經驗,因而透過小說展現對於空間語境的敏銳關注,她以縱橫東西、兼顧城鄉的視野,紀錄不同年代的地方故事。除此之外,施叔青也擅長從身體、感官、欲望、物質等微觀之處,透視國家、族群、階級的巨觀議題。基於以上觀察,本論文著重施叔青透過「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的途徑,和各個時期的台灣社會展開對話,雖然她多年來譜寫的是同一首台灣之歌,卻因為不同時空背景、社會脈絡、文學思潮的影響,變奏出風格樣貌殊異的三重曲調。 綜觀橫跨五十年、歷經三重變奏的台灣書寫,施叔青對於時代氛圍、社會情狀、文藝動向的觀察捕捉極為精準,並關懷在不同時代洪流中生活受苦的「人」和流露欲望情感的「人性」。台灣書寫反映了台灣多音交響、多族共榮的歷史和現狀,同時也扣連施叔青自身的生命狀態:每一次離家都造成身份認同的游離,但是每一次回歸,又能深切感受和家鄉土地相依、血脈相連的情感。在長期旅居國外、多次離返台灣的歲月裡,施叔青不斷藉由創作抒發所思所感、和自己進行對話,台灣書寫已然讓她確認身份認同、精神依歸、心靈停泊之處──也就是生命原初的家鄉台灣。

參考文獻


魏伶砡,《孤島施叔青》,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施叔青,《牛鈴聲響》,台北:皇冠,1975。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1997.08。
翁淑慧,《依違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台灣六○年代本省籍現代派小說家的「鄉土」想像》,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芳玫,〈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5期,2007.10,頁260-287。

被引用紀錄


許君如(2010)。一九六O年代台灣學院派本省籍女作家成長小說研究──以陳若曦、歐陽子、施叔青、李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00527
何敬堯(2012)。論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之時空敘事與文本疑慮――「癥狀式閱讀」的逆讀策略〔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002201315192625
洪顗緗(2014)。《行過洛津》的伶人與歌伎研究——以七子戲班為主線〔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1590459
紀宛蓉(2015)。「回歸」思潮下的文化病理反思:施叔青小說《牛鈴聲響》、《琉璃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5082015140758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