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13.201
  • 學位論文

跨海的古典、生根的人文:梁實秋文學與文藝思想在台傳播及影響

指導教授 : 陳建忠

摘要


重疊台灣文學史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書寫,「梁實秋」在兩岸文壇的研究,逐漸受到學者重視,從前礙於政治高壓的封閉,也因為學術的開化受到解禁。特別是抵台後,在台灣文壇所作出的傳播與影響,亦形構了乍來初到的國府文化政策。尋覓「梁實秋」文學系譜的位置看似輕而易舉,卻也總是容易流於霧裡看花。論者從前動輒將梁實秋擺置於散文與翻譯的視角,近年逐步以「新人文主義」重新受到兩岸文壇的審視,尤其在中國與魯迅的一場筆戰,喧嘩了文壇,也引起了爾後左翼作家聯盟對梁實秋的攻訐,甚而造成梁實秋在中國文壇的銷聲匿跡。 以「新人文主義」起家的梁實秋,一貫的理性與尊嚴貫穿了文藝思想與精神傳遞。「新人文主義」在中國以陳寅恪、吳宓等人領軍的「學衡派」作為最早的傳播,卻因為文言形式而式微;反之,梁、魯二人精彩的論戰建構了梁實秋在中國的文藝精神,在漫天革命的口號下,梁氏從諸多角度濺血式地剖析了魯迅的思想弊端。隨後,梁氏的抵台,也象徵著「新人文主義」的現身;然而,梁氏身上所擁戴的五四精神、自由主義更是國府亟欲重用,當然尚有還有抗衡於左翼的「反魯」思想。不可否認,梁實秋在抵台後,參與國府文化重建的過程中,除了扮演文獎會評審的角色,也參與了文藝作家協會講師陣容,看似合力了國府文藝政策,卻隱含了「新人文主義」的反作用力。 梁實秋文藝精神建立於中國,傳播至台灣文壇。初到台灣的文藝傳播若以五0年代四大雜誌刊物作為觀察,依序為《文藝創作》、《自由中國》、《文學雜誌》與《文星》,便發現梁實秋無論處於當時台灣官方或非官方的文學場域,文藝精神卻不改初衷,堅持「新人文主義」的理性與尊嚴,含括著自由主義的思維,在四大刊物中作了最完美了演出。再者,身為「小品文」承上啟下的轉捩點,梁實秋能在周作人、林語堂等美文、幽默又帶有閑適的小品文中,獨樹一幟地創設「雅舍體」;又在台灣散文界開啟小品文新風貌,以吳魯芹、夏元瑜與余光中作為承繼。本文即以梁實秋在中國「新人文主義」作為文藝精神的建立過程,討論梁氏與其精神的在台傳播,並以四大刊物作為觀察;將「散文」視為文藝精神的實踐,承繼與開啟的又是如何的境界,作為本論文的討論中心。

參考文獻


˙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全5卷),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 余光中,《掌上雨》,台北:大林文庫,1973。
˙ 余光中,《焚鶴人》,台北:純文學,1978。
˙ 余光中,《青青邊愁》,台北:純文學,1978。
˙ 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台北:洪範書店,1978。

被引用紀錄


沈信宏(2013)。東亞流動中臺灣文化人的文化身分與位置──以洪炎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407
彭玉萍(2013)。見證者的散文詩學 ──省籍作家葉榮鐘與洪炎秋散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51120131133174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