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32.194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新市鎮」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九世紀英國人霍華德(Ebenezer Howard, 1850~1928)所提出的,其目的即在疏解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大都市人口成長壓力,並強調綠帶及美化生活環境的社會性規劃理念,為美好生活環境提供願景。之後,世界上許多國家(如英、法、日等)皆應用此概念制訂新鎮法,從事新市鎮建造,並得到不錯的效果。 一九八九年,政府為解決台北市房價飆漲,中低階級一屋難求的現象,選定淡水北側農地,進行「淡海新市鎮」特定區計畫,希望能提供合適價位住宅,滿足台北都會區中低收入民眾的居住需求,期能疏解台北都會區人口急速膨脹的壓力。並希望能調整台北都會區的空間結構,引導台北都會區向北發展,以減輕西部走廊(中和、永和、板橋、三重等地)過度發展的壓力。並結合優美的海岸景觀,建設居住和休閒渡假的新市鎮。 因此本研究欲瞭解淡海新市鎮當初所規劃的目的與開發方式,透過探討目前淡海新市鎮的發展現況,分析淡海新市鎮開發至今是否有達成當初所規劃的目標。並對比於國外新市鎮成功之案例以及經由國內相關人員的訪談,找出影響淡海新市鎮發展的種種因素。 淡海新市鎮位於台北縣淡水鎮內,地處台北都會區的西北方,其東側鄰近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側為台灣海峽。全區計畫面積約為一千七百公頃。淡海新市鎮計畫年期是自一九九0年至二0一四年,共計二十五年,預計容納三十萬人口。並於二000年時進行過第一次通盤檢討,將原訂分為三期三區開發,更改為三期七區開發。淡海新市鎮開發權責隸屬於內政部營建署新市鎮建設組,在開發初期時成立新市鎮開發基金以籌措大部分開發費用。淡海新市鎮的開發方式是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開發,並且在財務上採完全自償原則。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計畫目標」方面,淡海新市鎮當初欲達到調整台北都會區的空間結構,引導人口向北移動,以疏解西部走廊和台北都會區人口壓力的計畫目標並沒有達成,反而已被淡水其他地區(竹圍、紅樹林、淡水市區)所取代。希望建造成為良好的居住與休閒渡假的新市鎮,也因冬天氣候溼冷、缺乏鄰里性公共設施以及對外交通不便而不受青睞;在「開發進度」方面,目前僅完成第一發展區之第一、二開發區的區段徵收、整地及基礎公共工程,但在土地標售的情況幾乎是乏人問津。而實際完工且有人進住也只有拆遷戶安置住宅,開發進度比原先預定計畫延遲許多。 而影響淡海新市鎮發展的因素,從「政策面」來看,缺乏專責開發機構及健全的組織和法源以統籌推動,且缺乏橫向的跨部會連結,以至於各項攸關新市鎮的配套措施窒礙難行;從「經濟面」來看,淡海新市鎮是在一九八0年代後期房價飆漲的年代規劃興建,當時政府希望透過新市鎮的開發來減緩房價飆漲,並疏解人口膨脹壓力。但在淡海新市鎮規劃興建後,卻面臨經濟成長率下降、人口成長趨緩及房地產景氣低迷的困境。再加上淡海新市鎮重要交通建設無法如期完成,在缺乏「區位條件」下,並無足夠的誘因來吸引產業和人口進入,因此開發進度緩慢且面臨開發困境。

參考文獻


《台灣地區住宅狀況調查表》
Meryl Aldridge
1979 《The British new towns a programme without a policy》
D. Burtenshaw, M. Bateman, and G. J. Ashworth
1981 《The city in west Europe》

被引用紀錄


顏心眉(2015)。新市鎮人口容受力之研究-以逆向運輸規劃程序探討淡海新市鎮案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5.00800
洪旭(2014)。以展望理論觀點探究都市發展計畫決策的認知偏誤〔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2811201414220577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